绿林网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摘抄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摘抄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是一本由[美] 大卫·丹比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60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一):跟隨作者腳步,閱讀偉大的經典作品

一個人到中年,名利雙收的作者,在泛藍的媒體信息中失去深度閱讀的動力,為此,在妻子的建議下,他決定重回學校,重讀偉大的經典之作。

這是一場冒險,一個人要花一年時間重修大學課本,和年輕的學生坐在教室裡學習。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經歷,帶領讀者去探詢曾經光芒閃耀的作品。

西方世界的文學課涉及的作品很奇特,直接讀原文,課堂通過教授、討論的形式進行,每個人都有發言權,無論對錯,也無關乎立場,大家相互討論,引發思考,這才是閱讀經典的樣子。

大衛·丹比在寫回到課堂的過程中,既描寫課堂上同學們的真知灼見,也寫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哪怕是從事寫作多年的人,在面對一些經典書籍,也有難以讀明白的過程。

一本經典確實不容易讀明白,我感同深受,它或許出現在生命中太早,無法與人產生共情能力,又或是來得太晚,讓人悔恨。無論什麼情況,年輕時廣泛涉獵經典書籍,不失為一次偉大的冒險。

大衛·丹比的文學課,多是西方名著,這些書的名字我全通過,少部分讀過,由於美國是種族龐大的國家,只選西方作品,是否過於偏袒?課堂上有同學提出這個問題,討論的結果自然不了了之。

我驚嘆的倒不是作品選取角度,而是文學課所涉獵的書籍,涵蓋:哲學、宗教、小說、政治、教育⋯⋯一個文學家,注定不能只讀小說,要多方閱讀。

我喜歡大衛·丹比筆下大學課的討論氛圍,喜歡拋開二手信息,直面經典著作的閱讀體驗。我準備按照書中羅列的書單,跟著他的腳步走一遍這偉大的冒險之旅。

對了,期間我還要加上《古文觀止》《史記》《十三經注疏》《紅樓夢》⋯⋯這些西方大學課堂上沒有的經典之作。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二):作者眼中的《埃涅阿斯纪》 ----评《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是记者,评论家和作家。这本书是作者回忆自己30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上文学评论课时上课的情形以及三十年后作者重温课上讲过的这些经典作品时的感悟。那么,整本书选择了27位文学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每个作家独立成章。作者描述的课上时同学们对于经典作品内容的态度和作者的感悟,确实反映出了时代和历史发展中人观念的变迁。

这本书的第九章维吉尔和他的作品《埃涅阿斯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首先谈到了自己对于这部作品定位的认知,在作者看来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维吉尔为了迎合当时的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对于巩固统治的需求而写作的一本帮助说明罗马统治合法性的政治性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是讲述了埃涅阿斯在特洛伊战争以后逃出特洛伊城经过迦太基后到意大利半岛建立罗马政权的史诗。维吉尔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借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中的相关情节,加上自己的文学加工和想象,现实中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埃涅阿斯纪》中有一个小插曲,埃涅阿斯在经过迦太基的时候,迦太基女王狄多爱上了他,也向他提供了许多帮助,但是埃涅阿斯执意离开了迦太基,去罗马建立政权,女王狄多为爱殉情,自刎而死。这个情节牵扯出一个关于职责和爱情的关系的争论。另外,对于埃涅阿斯和女王狄多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书中提到当年作者在哥大上文学评论课讲到这个作品时,对于埃涅阿斯和悲剧人物女王狄多,男女同学给出了不同的态度,男同学认为埃涅阿斯总是循规蹈矩,不轻易涉险,而且执意去罗马却不顾爱人的冷血做法令人反感。而女同学却对女王狄多没多少好感,因为女王没有振作起来而是选择自杀来逃避,简单说就是“爱得那么投入的女人就是傻子”,女王就没有自己的事业吗,要为埃涅阿斯这个渣男殉情,简直就不值得同情。

这本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评论集,作者从前三十年上课的认知到后三十年重温作品后的重新认知对比,能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这种改变或许是这本书值得看的亮点。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三):短评放不下,不算书评

大卫·丹比的「伟大的书」(Great Books)绝版多年之后再版。好像换了译者,不过原有的翻译就很好。这算是一本深度影响我的书,中文版出版在1998年,我读大学期间。作者是个影评人,他在我现在差不多年纪的时候,对人生和世界产生一种倦怠感和困惑感,于是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时隔30年,与本科生一起上了一年西方文学人文通识课。这本书就是他上课期间的课程与感触记录,包括对于从柏拉图到伍尔夫这些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的重新阅读的随感和议论,也包括课堂趣事、师生讨论以及他自己的牢骚。

此书最有魅力的,是借助重回课堂这件事,将几十部西方人文与文学经典拉回当代,读者跟着作者一起上了遍本科课程(哥大的通识课挺牛的,全世界都有名),重新温习了一遍经典,也跟作者一起,去思考这些貌似已经过时的书,在当今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样的生命力。因为是大一课堂场景,作者还写下了学生们在一种开放的课堂氛围里,与这些名著相遇的各种反应和意见,读来莞尔。

大卫·丹比在书里直陈,他在当时的社会氛围里感觉到了迷失,所以他重回大学校园写下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对于传统价值的捍卫。这本书“作战”的对象包括相对主义、商业文化、大众媒体、女q主义、反殖民主义。作者忧虑的是,功利主义的侵袭和zz正确让昔日的伟大作品遭到前所未有的误解,相对主义的泥沼正在淹没人心中对于价值高低的取舍,而他以此书孤军深入,正是为了还原那些书所蕴含的伟大故事和革命性思想的生命力,它们和它们构成的西方人文传统,没有过时。

这算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比大卫·丹比有名得多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也出于差不多的原因,写下「西方正典」。他们攻击的对象就是相对主义和zz正确,捍卫的就是那些主要由“死白男”留下来的文明脉络与文化成果。这样说好像他们简直就是冥顽不化的守旧分子,其实不是,他们都是温和的知识分子,只是实在看不惯相对主义和zz正确在知识界、大学教育乃至全社会过度蔓延开后形成的伪善氛围。

“重回校园”、“重新阅读经典”都是很诱人的事,「伟大的书」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这种可能很难募仿,它需要你抛弃掉很多,才能进入那个情境。根据这本书展开阅读计划可能是一个好主意,但日常的鸡零狗碎很难令其实施到位。何况,距离这本书诞生又过了30年,相对主义和zz正确不仅没有淡化,还愈演愈烈。它在而今,怕是多半成了zz 不正确的代表了。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四):人生旅途的中道,冒险扎进经典的密林

大卫·丹比在人生四十八岁那年,就仿佛但丁在《神曲》开头所说的“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醒悟过来”却“说不清怎样走进了那座森林”一样,在各种主义与观点、文化战争、媒体影响中迷惑着焦虑着,感到自己只有观念而无信念,更重要的是,他感到自我已经迷失了一部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东西很可能已经失去了。

带着这些疑惑与危机感,在人生的中道,在第一次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三十年之后,丹比重新坐进了大学的教室,重修文学人文课与当代文明课。尽管他的身躯已经难以塞进那些只适合年轻人的椅子,但他的大脑并未卡壳。

他和那些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起阅读、思考、讨论、争辩,还有考试,这是所有成人的焦虑梦境。他足够勤奋,在地铁上、在照顾家人的空隙里,争分夺秒地阅读;他足够热情,那些触动他的作品,他会在饭桌上谈起,会打电话向他的每一个朋友推荐。

不得不说,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在中年时期,没有伟大的维吉尔,没有纯洁的天使贝雅特丽齐,在一个由各种人群组成的国家——你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是不纯洁的、堕落的,一个美国人,深入到那些伟大的著作中去,开始找回失去的自我,展开对自我的批评,就像一只已经习惯热水的青蛙准备跳出锅沿。

因而丹比重读历程的结晶《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Great Books)相比其他经典作品的介绍、导读类书籍来说显得更有温度。读者不会在这之中再次看到确立经典地位的陈词滥调与千百个学院派讲过无数遍的理论与解读,而是看到多年前留在潜意识之内知识的反刍与重读时的洞见。

这部厚重的作品主要由对经典作品的较为个人化的介绍、从作品出发反击左派批评并重估经典的价值、以及作者自己的回忆与反思组成。在这之中,最发人深思的或许是丹比对生命的重新启问与坦诚书写,这使读者看到经典作品如何联结着一个生命,如何让这个生命用不同的视角思考所在现实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历史。

如讲到卢梭时作者回忆起自己在那个喧嚣的六十年代所参与的运动,重审那一时刻,他得出一个“中庸”的结论:“永远不要朝比你了解当时情况的人丢水果。”在这样的追忆里,他自问:“那种更宽广更自由的生活的美好,在哪里?我是否有机会知道我是何时错过它的?”

讲到霍布斯与洛克时,他重新思考起曾经遭遇的抢劫,这次抢劫给他的人生留下阴影,也画出了现实的边界。在当代文明课对哲学、政治学的阅读中,他不断地思考这件事,从这件事的细节到可能,从个人到社会,从社会契约到平等与自由。

最令人动容的或许是《李尔王》与他所经历的亲人死亡的直接关联:“《李尔王》把人带回代与代之间逃不掉的为了争夺权力所做的挣扎。它告诉你人生中生子与死亡的基本关系可能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他意识到,痛苦是无法用理性来验证的。

作为重新坐进教室的中年人,丹比不只是在阅读,同时也在不停地观察。在校外,他观察九十年代的美国,在校内,他观察九十年代的学生,观察课堂教学。他在书中记录了学生如何面对这些丰富的作品,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完善自我。

从这种观察中,丹比对那些认为文学人文课与当代文明课是在加固西方霸权的批评做出了有力的还击。人们只有真正读过这些作品,才会发现这些作品彼此相异,互相质疑,并非一脉相承。正是通过这些作品,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看见与理解他者的存在。

“它们是一群无法驯服的野兽,互相打斗,也和读者打斗。学生读了这些书,便是接受了强健的伦理教育,接受了提振人心的心智习惯,其中包括怀疑论和自我批评”。正是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们“试穿不同的自我”,进而有了发现、完善自我的可能。

在这样的“试穿自我”的过程中,最能对如今的现实提出批评的一点或许是,任何非此即彼的对立思考都是狭隘的,而相对主义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则。在一个种种观念对立的时代,人们如果还需要自由,那就应该接收多元的思想。“我们注定要面对变化和复杂性,只有理性和辩论才能产生知识,甚至进步。”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读后感(五):看山不是山,拾取旧诗篇

很多年前,我下饭时随便点开了一个分析电影的纪录片,讲的也是我看过的片,然而一帧帧的画面解读后,我才知道曾经看片只看了个虚热闹。比如某一帧画面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他们的构成是某幅经典宗教油画中的构图比例,某个人物垂下的头颅暗示了仿佛如同某宗教人物的命运一般,诸如此类。那时起,我意识到文化的壁要靠专业的人去打破,自己获取这些知识的话,事倍功半。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这本书就是专业的人来引领读者解读那些西方经典作品,精准、细腻的破开层层面纱,直指作品本心。

书中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荷马起,至英国现代的伍尔夫终,共二十八章,出现了近三十个西方文化传承上赫赫的名字:萨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埃斯库罗斯、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但丁、薄伽丘、康德、莎士比亚、黑格尔、简.奥斯汀、波伏娃等。

这部书就是一部近乎完整的西方思想史。西方文化的根和叶,强健、婆娑,尽显于此。

挑一章我个人最中意的简.奥斯汀,来聊聊读后的感受。

作者对奥斯汀的评价相当高,当然整个西方文学层面对她的评价都很高,作者如是言“她和莎士比亚、勃朗特姐妹、狄更斯、惠特曼、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托洛普、乔治·艾略特、伊狄丝·沃顿、普鲁斯特、卡夫卡、托马斯·曼、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伍尔夫、纳博科夫,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是少数在美国大学课程以外还会被广泛阅读的伟大作家之一。”

虽然我们知道简.奥斯汀并不是有些读者所戏谑的“名著版追妻火葬场”那样的口水小说作者,但每当看一个新的文学相关人士解读她时,震撼还是屡屡出现。很多人都对她献上了近乎虔诚的赞美。“简·奥斯汀摆脱了学术界占有欲强且喧宾夺主的文学理论,保持和读者之间的活跃关系。”或许我们可以用一句更接地气的话来替换它,“叫好又叫座,大卖!”

作者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来解读奥斯汀。

《傲》书中有数桩婚姻。但并不是每一桩都是源自爱情。“这本书区分出了不同种类的婚姻,甚至不同种类的爱情,而虽然整体气氛非常活泼愉快,这些不同之处却是直到最后审判日也不会稍有减退的。”奥斯汀内心充斥爱,但把现实留存书中。

奥斯汀笔下关于社交生活的繁文缛节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社会真实的面目,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但阶级差异和桎梏却依旧强劲,奥斯汀以她眼写她所见,“她们很能同情书中年轻女性行动所受到的限制,当时女人要是不结婚就很难得到尊重。”简看到了不同的女孩们在社交举止中的勇敢、努力、甚或小把戏,尽管她们各自出于不同的目的。

在这种背景下,《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贝内特在认识自我过程中的挣扎就显得尤为动人,“伊丽莎白·贝内特意识到她看错了达西,但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意识到她有多么想要爱他。”在达西代表了男人的爱、金钱、稳定富裕的生活等一切那个时代女性全部的需求之后,“她的拒绝本身以及她断然的态度具有不寻常的自由,在两性关系中宣布了独立,声震世界。”

但仅仅是对爱情、对女性挣脱桎梏的描写,这不足以使简.奥斯汀在西方文学封神榜占据一席之地。真正使她铸就声名的是“是简·奥斯汀首先描写了特属于现代人的个性,以及产生这种个性的文化。她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出道德生活,让人首次感到它是这么复杂、困难而累人。黑格尔说“精神性的世俗化”是现代时期的一个主要特点,而简·奥斯汀是第一个告诉我们这牵涉到哪些东西的人。在她之前没有小说家把社会、普遍文化在道德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描写出来过。”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观点——“简.奥斯汀一手创造了现代英文小说。”

如作者对达西这一对爱人的形容,“这本书从浪漫喜剧的进攻撤退,发展出一种更为严肃的和解。他们的自知使得他们接受了对方。”

这本书对经典的解读,也仿佛使我们重新再次拥抱那些曾经的故事。

看山不是山,拾取旧诗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