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局外人》是一本由阿尔贝·加缪著作,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7-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我可能是个”局外人“

生活在人群中,行走在人海之中,紧紧地贴近“人”组成的社会中。然而,我越走近人们中间,我愈加孤独、不知所措。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曾经有一个男孩儿说:“你很坚强、乐观。但是你的左眼充满了忧伤。”我的内心深处沉积的是日复一日的悲伤,似乎这种悲伤与日俱来。关于“悲伤”的源头已无迹可寻……

我不喜欢早晨的朝阳,反而觉得傍晚的夕阳韵味无穷。夕阳映衬的天空,悲伤而又浪漫。我喜欢吃完晚饭,一个人走在天桥上看着往来的车辆,看着来来去去的人群,看着夕阳慢慢从天际褪去。我喜欢夜晚,好像生来就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让我格外亲近夜。暮色降临,我的内心开始平静。我拍了很多傍晚的照片,即使是同一片天空,还是乐此不彼。有时候甚至觉得,傍晚的夕阳是我的朋友,因为在它的面前我是澄澈,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面具。然而,和朋友在一起,我真的是在表演,只是演着演着面具和自我逐渐融为一体。

《局外人》读后感(二):局外人

《局外人》阅毕。 刚好看《局外人》之前,一朋友告诉我,看一本书可以2个小时看完,一个半小时看目录,半个小时看书的内容。然后我看到《局外人》的目录的时候,我就说你赢了。哈哈,因为《局外人》目录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完全不像其他书的目录有小章节的标题。也许正是因为此,才让《局外人》显得更加的局外了。 《局外人》第一部分从默尔索妈妈的葬礼开始讲述,从默尔索对妈的葬礼表现出来的种种细节,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对待这件事。为下文的审判买下伏笔。默尔索好像整个世界都和他没有关系一样。像玛丽问他要结婚么。他觉得无所谓,如果玛丽想结婚,他就和他结婚。到后来他杀人被监禁,反而有点想念玛丽,但是转而一想又觉得无所谓。回答事情总是一副有可能的表达方式去对待。像是全世界都与他无关。他就是人们的一个局外人一样。以一个全然不是的态度去观察。局外人的生活。 像是沙拉马诺和他的狗。当他的狗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骂他的狗。一副完全我骂你无所谓。用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狗。直到后来他的狗丢失了,他向默尔索表达了他的着急。侧面可以读出,很多事物和人,当我们拥有时,我们是一个当局者,不知道期中的珍贵,等到失去了,我们却惶恐不安。这就是局外人所能比我们看到更清晰的事情。珍惜所有人的,包括任何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觉可惜。当局者迷,适当地做一个局外人未曾不好。 后来因为雷蒙的事,默尔索错手杀死了阿拉伯人。在被监禁的过程中,他干脆地承认了自己杀人的事实,而且不想为自己辩解什么。对死亡也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到后来法官的审判。是针对他对妈葬礼这件事去对他个人的道德进行审判,而不是对他杀人这件事去审判。通过审判用一个局外人的姿态讽刺了法律运转中对人性、精神道德的残杀。每桩司法不正的案件都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特点,局外人通过这件事揭示了这种迫害性。如果案件真的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调查,也许本质很快就会出来,事实就会明了。但是现实中,很多东西他都是曲折的。才造就了历史上那么多错案冤案。 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待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想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明明所有的事情自己都是主角,到最后反而变得与他毫无相关一样。希望有很多人来看热闹,向他发出仇恨的叫喊声。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结局。局外人让人性的虚伪与丑恶无地自容。 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弃是一种境界。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生命中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舍弃的人,才能笑看风云,彻悟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局外人》读后感(三):当我谈加缪时,我谈些什么

谈起加缪,就不得不提诺奖。本质上,诺奖追求的是一种在政治、文学、哲学多方面都有所涉猎的作家。加缪作为最年轻的诺奖得主,显然是受瑞典文学院的老头儿们相当青睐的。较之文学,英年早逝的加缪对哲学的热爱也毫不逊色。对哲学的深度洞悉让他与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萨特成为密友——萨特在加缪获奖的七年后也获诺奖。

加缪是“荒诞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荒诞哲学的引领者。就如《局外人》中与人类社会疏离却又不能选择的被吸入其中的主角儿,他是对荒诞的完美诠释。荒诞主义与现实主义同样有着对人类思维的杀伤力,对现实的抨击相当沉重,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几乎成了对立。荒诞派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真实的细节刻画,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可能作出的举动通过语言的构建让人信服,信服之后又立刻让人恍然大悟地抱怨句:这怎么会是真的呢!

《局外人》是令人深感悲怆的小说。我们看着主角儿一步一步、无可挽回地迈向深渊, 我们作为活生生的成人,在面对选择时身不由己的无力感,在面对体制时如“鸡蛋碰高墙”般的悬殊感,都被加缪通过小说无限的放大了。荒诞派的荒诞之下是在追求自由的,是理想主义的。

国内不少作家都对荒诞文学情有独钟,如莫言、王小波等统统不止一次的尝试创作过荒诞文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西方文学都可以成为广义上的荒诞文学。《局外人》是奠定加缪文学地位的经典之作,和之后《鼠疫》所描写的主角儿相似,《局外人》中的“我”是虚无感十足的存在,“我”是模糊的,是与现实世界一分为二,“我”在做着是“我”却又不是“我”做的决定。

如果你对这样空泛、轻飘飘的主角感到荒诞,那加缪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可以把《局外人》一书中除了主角以外的所有人当成主角,他们个性鲜明、情感充沛,一个个形象跃然纸上。我们去通过这些“正常”人物的双眼来窥探“我”,则更会感觉,这样一个“我”的存在是伤感的,是令人同情的。

加缪通过“我”对世界的荒诞态度来诠释世界本身的荒诞,其实“我”才是整本书最正经,最脚踏实地,最本分的存在。莫索尔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显然,他是整个儿荒诞世界的牺牲品,而莫索尔对待一切无所谓的态度,恰恰是他对抗表面一板一眼、其实无限荒诞世界的武器。

如果你不在乎什么诺奖、不喜欢什么文学、对狗屁哲学也毫无兴趣,那《局外人》单从消遣的角度来看,也绝对是不二之选,这也是它被世界各地读者所接受,并畅销多年的原因。因为《局外人》从内容上来说是新颖的,是特别的,是能帮你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小说的。

希望《局外人》的与众不同能带给你别有滋味的阅读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