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体写真经典读后感有感

《天体写真》是一本由(英) 罗德里·埃文斯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体写真》读后感(一):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文/柴刀下山

看完绝美的《天体写真》,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冲动,真想写一份辞职报告,然后挎上背包就出去走走。如果这事真的发生,辞职的理由必然是: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直对神秘的星空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就像你们一样——实际上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总想看看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大世界,而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有富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局限于我们的肉体以及局限在肉体中的灵魂,辞职的事还是算了。因为就算我们不能到宇宙深处去看看,还能看到从太阳到最遥远星系的最完美的写真呢。

可怜的人类总是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等等烧尽脑子也回答不出来的。但能问出这些问题,正是人类的最伟大之处。

其中最伟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只能在陆地上生存的祖先们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便是构想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体系出来。我推测,在祖先们的思维里,人类会用火,神仙们就会用太阳,人类会造一个罐子,神仙们就会造一个世界。嗯,神仙们其实就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不过最高理想总是达不到的——没有人能达到。清醒过来的人们便开始理性的探讨宇宙这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天文学的诞生。

人还是活得清醒点好。清醒了就会安慰自己——既然不能改变,那就享受吧。享受浩瀚宇宙带来的宏大感,享受星系、星云、星座、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微尘、气体等等带来的视觉上的震撼冲击。

当然,得从地球出发。

当离开地球,回头看时,我们只是星河中一粒小小的暗淡的蓝点。《天体写真》便从这一粒蓝点出发,渐次地展开了宇宙美仑美奂的画卷。

好吧,或许你不感兴趣,那再来一张让你视觉跪伏下去的象鼻星云,在象鼻内,恒星正在形成,谁说不是下一个太阳呢?

第一章,太阳系,见过火焰狂燎的太阳么?见过蔚蓝色的日冕么?见过七彩颜色的金星和戈壁滩一样的火星么?知道你没见过,除了在本书里,你就只能在天文实验室里去看如此清晰的图片了。天文实验室你去过?算了,不问这个问题,你还是看书吧。

第二至第五章,从银河系到本星系群、遥远宇宙岛直至宇宙边缘,一路走来,一路看过,正在陶醉于美图之中,最后才惊觉本书讲了两个更重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跟随着这些图片进行了一趟探寻宇宙起源的科研旅程。在宇宙的边缘,我们已经看到宇宙新生的面孔,接下来,我们该要继续寻找宇宙诞生之初的那一秒到底发生了什么。据本书作者说,还在做准备,可能要二十年。在此期待一下。第二个问题,假如站在宇宙的边缘回看一下我们的世界,是感到了无限的卑微和孤单呢?还是感到要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呢?我想,不用问,一定是后者。

从目前看,我们的家园是已知宇宙的唯一。

从一辈子来看,亲人朋友也是我们生命中的唯一。

珍惜家园。

珍爱亲朋。

祝各位读者安好。

《天体写真》读后感(二):感受天体之美:从太阳系到宇宙边缘

文|轻禅

自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太空,发现了月球并不完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脚步就从未停歇。从距离上来看,人类对于太空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过程,由地球的卫星月球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人类不仅重新认识了地球所处的特殊位置,还利用科学的手段深入探索其他星球。

曾经,人类无法近距离观测其他天体,只能用想象亲手绘图;而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借助地面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登录器和探测器等清晰拍下其他天体的真容。这些图片,有些绚烂多彩,有些璀璨夺目,不仅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对此,英国天文学家罗德里·埃文斯将这些精彩绝伦的图片汇集一起,写出《天体写真》一书。此书除了吸引人的精美图片外,还对各种天体做了详尽的介绍。作为一本科普书籍,《天体写真》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轻松易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天体写真》从太阳系讲起,其中涉及了太阳系的各个天体,还涉及了一些美丽的自然现象,譬如月食、极光等。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在望远镜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一面。比如,1997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卡西尼号”太空探测器拍摄了土星的光环系统和许多卫星的最详细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土星球体外围的光环,科学家推测这应该是由无数小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各自围绕行星运行。而2015年4月到7月,“新视野号”观测冥王星,这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在不同的距离拍摄出来的照片有不同的魅力,无论朦胧还是清晰,都让人无法不赞叹宇宙的神秘与神奇。

夜晚,人们时常仰望星空,最引人注目的是银河。我们看到的银河大抵相似,但银河在电磁波谱下所呈现出来的却是色彩斑斑的图景,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若非看《天体写真》一书,兴许我至今都无法想象银河还有如此美丽的一面。除此之外,天空中的星座在天文望远镜下的面目也和平日看到的有所区别,其区别在于望远镜下的星座更美丽,色彩也更为绚丽。

宇宙如此之大,银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系群,更远处则是宇宙岛,其中M82的外形像是雪茄而被命名为雪茄星系,梅西叶104因形似草帽而被称为草帽系。这些星系因哈勃望远镜使用不同的过滤片拍照,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其中还是自然色彩最为精美。

宇宙的确很大,但是宇宙有没有边缘?《天体写真》一书中这样写道:“2016年2月,我们第一次观测到了两个黑洞并合发出的引力波,打开了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宇宙的手段。”科学家们甚至猜测,这些引力波是不是能让人看到,宇宙最早的,大爆炸发生后1秒内的那段时间,用任何电磁辐射都看不到的那段时间。这一设想理论上可以,但很有挑战,因为由原初引力波形成的空间扭曲小得不可思议,而且空间尺度极大,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探测原初引力波。令人兴奋的是,eLISA将于2034年发射升空,如果它成功了,人类研究宇宙的能力将会实现新的飞跃。

宇宙如此浩瀚神奇,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从未消失,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将来还有无数种可能,谁又能说将来人类不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后1秒的那段时间?

阅读《天体写真》,感叹于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惊叹于宇宙的神奇与精美。至于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缘,将来的科学家会给出他们的答案。

《天体写真》读后感(三):穷极目力之外的宇宙之美

自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对宇宙的向往就从未停止。从最初的恐惧、犹疑,到习惯日月交替、繁星满天、月满盈亏等规律,遥遥相望的陪伴并没有让人类对浩瀚天空熟视无睹,反而因距离激发了更多的好奇。

在未能丝毫消减距离障碍的古代,人类只好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来慰藉对宇宙的渴求之心。我们为星座命名,编织美丽丰富的神话故事,遥想月亮或者其他星星上是否存在着另一种人类、另一种世界,撰写科幻故事。然而,想象虽美,仍然不够。

好奇的人类想尽办法突破自己目力的限制,总想一睹太空真容,要再清晰一些、再近一些。玻璃制成的各式望远镜迈出了第一步,扩展了目力的边界,数字摄影技术的魔法更是让人类看向更高更远,而航天器的升空则把天体的面貌细节拉近到人们眼前。

如今,航天科技越来越发达,哈勃太空望远镜、“好奇号”火星车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获取到的太空清晰图像也越来越多。

《天体写真》就是一本精美的天文摄影图册,内容包含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群、遥远宇宙岛和宇宙边缘五部分。从人类生存的太阳系,到宇宙边缘,正是目前天文学研究由近及远的最大范畴。

这本书的作者罗德里·埃文斯,是一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现任卡迪夫大学研究员。他所在的团队还为NASA的同温层天文台建造了一架远红外照相机。

在《天体写真》中,罗德里·埃文斯不但精选了天文摄影图像,按照系统编目成册,还针对每一个天体或者天文现象,编写了概要说明,介绍天体的基本情况、图片的来源、拍摄器械、图片细节等。每一个天体的研究都凝结着众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智慧,每一幅图像都来之不易。

高清天文摄像图片,也许没有课本上的理想效果图那样完美,却胜在十足震撼。《天体写真》中所展示的宇宙天体最真实的面貌,让我们亲眼看到它们隐藏在肉眼所见的点点星光背后的多面性。

比如我们的近邻火星,无数文学和影视作品都曾对它进行想象的描述。如今我们能够看到它的近距离局部照片,比如维多利亚环形山的全貌,能够看到火星堆满岩石的不平整表面,甚至还能够看到“好奇号”火星车的最萌自拍图,当然这幅自拍图是由几十张照片拼接而成的。

“好奇号”火星车的最萌自拍图

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名为泰坦(Titan),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在地球上用小型望远镜就能够看到它。土卫六还有其他的特别之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显著大气层的卫星,并且这个大气层的气体中包括碳氢化合物,特别是甲烷。“卡西尼”号探测器拍摄了土卫六经过土星的一张非常清晰完美的图片。

土卫六围绕土星

太阳系的行星都是我们最熟悉的。其他一些星云、星系的图片同样独特而又壮观。

比如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杰作创世之柱,这幅图片是鹰状星云(M16)的一部分,是正在形成恒星的致密分子云所在的气柱。左图于1995年拍摄,右图于2014年拍摄。

草帽星系,即梅西叶104,位于室女座,通过小型望远镜即可看到。侧看上去是一个具有显著核球的旋涡星系。

宇宙中的天体,呈现出各种独特的形态。通过各种先进的航天设备拍摄到的这些图片,能够帮助天文学家做进一步的研究,也能让天文爱好者一饱眼福。在此不得不提的,是那些高科技的航天器和望远镜。正是科学家的智慧将它们升入太空,为我们带回了这些珍贵的资料。

书籍末尾专门对这些航天器和望远镜进行了介绍,并附有天文名词解释,方便查阅。

《天体写真》中呈现的只是海量数据中的小部分典型图片,结合作者讲述的天文知识,让我们一窥太空的奥秘。

2017.11.08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