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摘抄

《中国建筑常识》是一本由林徽因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一):《中国建筑常识》

买这本书是因一个喜欢建筑和设计的朋友让我推荐阅读书籍给他找来的,买完一本送他后总感觉不那么负责任,随即又买来一本自己读。

这本书入手已半年有余,今天有缘打开。迟迟没读是因为对这类看似专业的书籍没什么把握和兴趣,能打开阅读还有一个动力是因作者是林徽因。这位民国才女能写出”人间最美四月天”,想必这种专业书籍也不会太晦涩难懂。初读第一章稍许有点排斥,再读就有点放不下了,读完第二章就忍不住要写点什么。中国建筑之特征,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一次这么系统全面的来看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建筑变迁,书中说,建筑是一个社会生活中最高综合性的艺术,的确有它实用、坚固、美观的要求,而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更是艺术的综合。书本从历史更替中去总结建筑特点和变迁,从建筑的角度看文化、技术发展,是非常专业和独特的视角,看完更有沧海桑田的感慨。

第二章末提到的,“无可讳言的,这一百年中蔑视祖国传统,割断历史,硬搬进来的西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形式对于祖国建筑是摧残而不是发展。到处建造光秃秃的玻璃方盒子式建筑。殖民地建筑在精神上起过摧毁民族自信心的作用,阻碍了我们自己建筑的发展;在物质上曾是破坏摧毁我们可贵的建筑遗产的凶猛势力”。读完还能说什么?名族自信文化自信啊。林女士早就提出来了,我辈当深省……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二):天宁寺塔与云居寺南塔对照

偶然看了林徽因的《中国建筑常识》,里面有一些北京地区古建筑的知识,刚好是对我看过的天宁寺塔与云居寺南塔的介绍与对照。

有趣的是,在天宁寺的年代推断上,在此之前刚去了云居寺,我就觉得天宁寺塔和云居寺南塔相似,我自己猜测是同为辽代的,文章的结论恰恰印证了我的猜测,对天宁寺塔又加深了了解,非常开心!

天宁寺塔

云居寺南塔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三):伟大的建筑

我对于林徽因的印象一直处于懵懵懂懂的感觉,因为她的才华让我总是忽略她的性别,总感觉学识如此丰富的人不像一个女子。不论是她的作品还是她的生活,就连她的爱情等等我认为都是十分完美的。我认为她和梁思成对于建筑学是相辅相成的,一般同行之间作为情侣很难融洽,他们之间打破了这种常规的定义。对于建筑学两人创作过很多文章,这本《中国建筑常识》中汇集了很多林徽因对于中国建筑特色的讲解,书中还有很多图纸,可以看出专业性中还有这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设计理念。

对于建筑的定义无非就是几点,首先是实用性,房子是人们的避风港,哪怕做得再好看,人们感觉不到舒适这就是失败。其次就是安全性,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在地震多发的城市,要针对当地的地理特性来制定独特的方案。接下来就是美观性,前两点在如今已经达到了足够的标准,人们能够做改进的就是美观性了。现在很多杂志中都有各地的设计师设计的奇特造型的房子,外表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我个人还是喜欢简单。但是简单绝对不是庸俗,房子就应该运用足够的空间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那些美观的房子适合在社交的场合出现,而居家则需要选择平实一点的设计。

过去的设计与如今有着很大的不同,建筑的方式也是天差地别,如今的钢筋水泥房看起来结实,但是过去的技术并不亚于现在。就拿北京的老建筑来说,之前可是连钉子都不用就能够盖出稳定性极强的建筑,现在用钢筋水泥反倒在某些时候不堪一击。中国的建筑发展至今有着很长的一段路程,可是没有研究过的人绝对不会知道其过程是如此传奇。常识性问题有很多种,可能人们认为这不是必要的知识,也许的确如此,但是这本书看起来绝对是引人入胜的。

看了本书我实在很惋惜那些历史中的建筑,现在的楼房虽然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视线也越来越狭小。我喜欢那种用智慧盖出的每一栋房屋,而不是机器化的量产,这一点人文情怀都没有。尤其看到那些历史建筑被一栋一栋推翻,就好像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一样,作为普通群众实在是束手无策,令人惋惜。

0}},�ppՔ8e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四):中国古建筑拓展阅读 一窥建国初期的文风

读到第十三章 “敦煌边饰初步研究 第三节 北魏的忍冬草纹和唐卷草纹”,忽然就结束了:

“这种白粉线的应用同库车附近各窟中的画壁上的很近似,白粉很显明的是当时龟兹伊兰语系民族索格特的画工所常用的画料。在中国白粉从汉代起就曾应用于彩画的陶器上面。但汉宫典质里提到:“以胡粉……

未完,底下尚未找着。(林徽因注) ”

————————————————

还想看北魏的忍冬草纹和唐卷草纹呢,原文忽然就佚失了。

这本书确实不太适合叫古建筑常识,偏学术和调查报告,科普较少,还有些当时的政治色彩。介绍说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文章合集,主要为林徽因撰写。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前三分之一梳理中国建筑从远古到南宋的简要发展史;中间部分讲北京城建筑设计、北京一些地标性古建筑;后三分之一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寺院调查报告,集中在山西的几十个寺院,还有一章介绍了云冈石窟。这三大块内容的结构非常清晰。

第二编第四章“宋·辽·金”,忽然从前面的白话文,变成全是文言文了,过了这一章又变回了白话文。虽然成书于建国初期,文言文和白话文并用,但跳出这么一章是讲历史的文言文,读起来还是很奇怪的,阅读感受也不顺畅。可能是不同时期的笔稿,或者林、梁二人的转换。

第三部分介绍几十个寺院古建筑,全部都是文字,很难直观地看到不同寺院的视觉印象。如果说前几个还能凭想象去构建,那么后面几十个就只是机械地阅读文字了。要是这一章每个寺院都有配图,就会很直观了,也不枉林徽因和梁思成做了那么多年的古建筑考察。

总体读下来还是受教不少,林徽因是当之无愧的古建筑学家,文笔运用纯熟,该美的地方美,该简练的地方简练,行文朴实,在严肃中偶尔透出一点细腻和美感。对古建筑和文物的考据也很严谨,作为旧时代的学者,文言文运用更是信手拈来。

————————————————

摘录:

“当中国佛教艺术兴盛之时,造像同工艺美术也随着佛教的古宁古天平、平安的遗物里都看得清清楚楚南北朝和唐的影响。日本至今对北魏型或唐代卷草都称作“唐草”,尤为有趣。”

“山西因历代争战较少,故古建筑保存得特多。我们以前在河北及晋北调查古建筑所得的若干见识,到太原以南的区域,若观察不慎,时常有以今乱古的危险。在山西中部以南,大个儿斗拱不希罕,古制犹存。但是明清期间山西的大斗拱,拱斗昂嘴的卷杀极其弯矫,斜栱用得毫无节制,而斗上加入纤细的三福云一类的无谓雕饰,允其曝露后期的弱点,所以在时代的鉴别上,仔细观察,还不十分扰乱。 ”

“庙中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两厢为“窑”,上平顶,有砖级可登,天晴日美时,周围风景全可入览。此带山势和缓,平趋连接汾河东西区域;远望绵山峰峦,竟似天外烟霞,但傍晚时,默立高处,实不竟古原夕阳之感。近山各处全是赤土山级,层层平削,像是出自人工;农民多辟洞“穴居”耕种其上。 麦黍赤土,红绿相间成横层,每级土崖上所辟各穴,远望似平列桥洞,景物自成一种特殊风趣。沿溪白杨丛中,点缀土筑平屋小院及磨坊,更错落可爱。 ” ——摘自 汾阳县 峪道河 龙天庙,这段描写我觉得很美、很有画面感。

《中国建筑常识》读后感(五):跟随林徽因的脚步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

若干年前,因为专业和个人兴趣的缘故,买过一些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书籍。翻看地最多的是《梁陈方案与北京》和《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都是关于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的书籍。从1949年至今,北京的面貌已经大变样,建筑越来越多,城市面积越来越大。虽然对于建筑师来讲,将新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融为一体越来越难,但不妨碍我们了解建筑的历史。

梁陈方案与北京

9.1

梁思成 陈占祥 / 2005 / 辽宁教育出版社

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

8.4

陈占祥 / 2005 / 辽宁教育出版社

梁思成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教育家,他的成就为世人所认可,离不开他妻子林徽因的共同奉献。世人在看林徽因的时候,往往关注于与林有关的桃色八卦,至多赞美她文学上的成就,而忽略她在建筑学上的学术贡献。

《中国建筑常识》集合了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诸多篇幅,以中国不同朝代建筑风格、北京城市规划及其他地区发现的建筑为篇章,勾勒了中国古建筑发展史及建国初期城市规划方面的雏形。林徽因当年和梁思成远赴美国,但因为大学不收女性,所以只能旁听,不能获得相关学位。但在后来的实践工作中,她和丈夫翻山越岭,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为中国残存的古建筑寻踪记录,实在难能可贵。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就是他们二人探寻搜索的结果和成就。

林徽因认为,评判建筑的三要素都是实用、美观、坚固。虽然为年代所限,她并未考虑现在大热的环保话题,而更以美学为主。但是在整体城市规划的时候,但她著作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一理念。林徽因和梁思成一样也是保护北京城墙的支持者,她赞美北京城的文物建筑,强调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北京城墙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物。她强调城市的规划要有计划有重点,要同环境配合,发展新的保护旧的。她有美丽的设想:

林徽因还试图通过苏联专家的声望来保护北京城墙,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苏联专家并不赞同梁陈方案,北京的城墙最终被拆除。无论文物学家、建筑学家和城市规划专家多么痛心,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

《中国建筑常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或许有些难度,涉及到诸多如隼卯等专业名词,但有手绘图示,易于明白。全书内含多张林徽因亲自手绘古建筑图,让人对她的敬业精神及才华肃然起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