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摘抄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摘抄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本由梁再冰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21-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一):叫人怎能不爱她—写在《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出版之后

作为这本书的编辑之一,在近距离接触和整理了大量文献和回忆,并多次听到于葵老师讲述外祖父、外祖母的故事。我最近时常在想:林先生(建筑系学生的习惯是,无论男女,对他们统称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奇女子呢?

她好像是少有的女子中有着大丈夫气概和士大夫精神的人,她成年之后关心的问题,愿意为之投身的事业,对梁思成的影响,无不彰显了这点。她又具备那么高的审美,是那么温柔细腻,活力四射,好像没有她不会的,不能的,做不到的。加上她对人的那种真诚,热情,又爱替别人操心(她真的是个爱操心的人)。这一切神奇矛盾地交织在她身上,我只想说:叫人怎能不爱她?只是恐怕这种爱,很大一部分是尊敬和仰慕。

梁再冰曾经回忆,在李庄的时候,把梁林当做自己亲人的国民党航校七期的年轻飞行员(他们后来全部殉国)中,有人从新疆带回来一块布料送给她,那是一块绛紫色的,特别老气的布料。可林徽因在这块看起来土的掉渣的布料上镶了一圈粉色的小边,给梁再冰做了一件旗袍,再冰老人多年之后回忆说:那件衣服美的啊,不行不行的!她的意志力是那么坚强,数次病危又扛了过来,她的家里整日高朋满座,普通的建筑系学生去家里,她也赶忙请人订苹果派招待年轻人们(蔡君馥教授回忆,《建筑学报》,2021(9):79)。可在有一次给费慰梅的信中她写道:我有时候在那儿看似慵懒的躺着,其实只是想倒一口气。他们说的话,我根本一句都听不见了。但我不敢讲出来,讲出来他们怕打扰我,就都不来了……这样的片段太多太多。

只可惜,世人难以理解建筑史和建筑学里那些艰涩的专业探索和讨论,依旧乐此不疲的讨论那些她生命中极小的花絮,即便早与事实背道而驰。希望借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学者伉俪和他们念念在兹的事业。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二):余音绕梁(Harvard CAMLab对话会2021年11月13日)

1901年,梁启超先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李鸿章传》,成为研究李鸿章及晚清中国历史不能跨越的一部书。梁启超先生认为“作专传”即人物传记非常重要,尤其是“最近的人”。那一年,梁思成先生诞生。时隔12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一书由梁启超先生的孙女梁再冰口述,梁再冰之女于葵执笔,其兄于晓东、梁诫之子梁鉴及其他后学协力完成,我们不由得想起梁启超先生在“著者自记”中的话:“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

仔细阅读“写在前面”和“尾声”,就会发现这部从动笔到出版只用了几个月的书,绝不是仓猝的应景之作。钱穆先生用两个月完成了《庄子纂笺》,但他喜好、研读庄子已40余年。同样,这部书也是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梁家人一直在探询、在思考的结果。当我们在谈论梁思成、林徽因时,我们在说什么?当我们在谈论中国建筑时,我们在说什么?梁家人的探询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建筑界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今天我们这场家人对谈是轻松的。因为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好友童寯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就那么一点事。

不管是梁林两位先生的长久沉寂还是莫名其妙的突然“爆红”,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喧嚣热闹实则更为悲凉。梁先生在林先生的墓碑上写了“建筑师”。他是懂她的人。但世人有几个明白这三个字的意义?正如尾声的第一句:“带着孤寂和困惑,爹爹去了。”“孤寂和困惑”,不仅是很多建筑师离去时的状态,也是中国建筑师们职业生涯的常态。

这部独特的传记,使得我疑惑:梁林两位先生之所以是中国建筑界的丰碑,到底在于他们的成功,还是在于他们的失败?

作为中国历史遗产保护的先驱,他们曾经克服了如此多的艰难。但现在纵观祖国大地,历史保护状况仍然严峻。那些他们视为珍宝的文物建筑,如果能从战争、运动中幸存下来,也可能在经济腾飞、旅游开发中岌岌可危。这样的危难,才能使得人们一次次想起他们的呼吁,他们留下的文字和图片如今仿佛泣血一般锥心?

当忆起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一生,他们的坚持和困惑、辉煌和失落,可能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颂扬是没有意义的,而试图衔接他们踌躇满志、构筑理想中国的初衷和记忆,也是困难的。不断地与历史对话,真诚地面对将来,才能让我们获得重新出发的机会。就像梁启超先生说的“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也如同林徽因的诗: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三):红烧钢笔还是清炖大衣?

2022年的第一本书,梁再冰口述其女执笔的《我的父亲母亲——梁思成与林徽因》。全书分了五个章节,从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事业成就等方面回忆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是一本回忆录,一本名人传记,更是一本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参考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家世自不必多言,祖辈与父辈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也传承给了下一代。没有过多的大道理说教,而是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予儿女们元气和力量,推动子女们作出各自的人生选择,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梁家每晚的“家庭群童会”或叫“夜校食堂”,大家在饭桌上围坐一堂,听祖父(梁启超)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再畅所欲言的交流各自的见解;假期开办家庭国学讲堂,小辈们不仅在学校接受西方文化科学教育,同时也在家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林家更是从曾祖辈便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来禁锢眷属,自己开设私塾,聘请国学大师甚至外籍教习,中外兼学、新旧并举,女孩和男孩一起受教启蒙,在那个年代实属罕见。林徽因16岁时便随父亲去欧洲访问,在英国旅居一年之久。林长民给林徽因的信中写到“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梁思成顺利成为宾大建筑系的学生,而林徽因却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原来国外也这样)转而注册美术系,后来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并因成绩优异被聘为教授建筑设计的助教。梁思成曾因为枯燥的绘画训练写信向父亲诉苦,其父并未训斥,而是告诉他“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两人毕业之际,梁父亦为二人设计了一套“蜜月学术游历”,实地考察了那些他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欧洲建筑古迹,为两人此后在国内共同考察中国古代建筑来了一次“预演”。 反观百年后的今天,普通的我们也无法为子女提供这样的机会,亦自叹也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来指导自己的孩子,唯有尽可能的认真对待生活中、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期待能带给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误入歧途。 毕业回国后的梁林两人即组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开启了他们共同的建筑教育事业之路。中国营造学社之后,二人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于古建筑实物的考察测绘及资料积累研究中。做着回忆“我和弟弟的童年过得十分愉快温暖,但是我总觉得他们有一个比我们更广阔的世界,比我们这个小家要大得多的世界”。给梁再冰以及读者如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每个周末的“梁家下午茶”,这是一个思想交流之地,大家在交谈中相互启发,印发更多的思考和学习,聚会一直保持,只是由于时局的原因,地点从北京到了长沙又到了昆明。流亡过程中,生活日渐艰辛,但是父母“好像并不在意,他们只是在极力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还常常相互调侃,家里依然有趣有乐”。家里稍微值钱的钢笔、手表、衣服都被典当了,梁思成还常常苦中作乐“我们今天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清炖’如何?” 在教育孩子上,两人鼓励孩子自由阅读,自由写作,每次去野外考察时,也会尽量用孩子们看得懂的语言在信中讲述他们的行程以及工作内容。与孩子一同阅读时,会向与成年人交流一样与孩子交换各自的看法,耐心倾听;当遇到孩子看书离得太近的问题(我们也经常遇到然后就开始大吼大叫)林徽因也会很恼火,她在女儿的本子上画上一只戴着眼镜的袋鼠,譬喻沉迷读书的女儿,还在旁边批注:“鼓励你读书的嬷嬷很不希望这个可敬的袋鼠成了你将来的写照”;在与女儿出游时,看到美丽风景会大喊女儿回头望,随时感受世界的美好。 梁林二人对事业的辛苦坚守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豁达就是他们给子女的最大的精神财富,无论生活沦落到何种困境,他们始终表现出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寒士”之风,精神头始终傲然而立不曾消失。对于女儿来说,他们是慈爱的父母,是重要的精神导师,更是贴心的朋友。 抛开两位建筑师的学术成就不谈,仅从他们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对子女的引导和影响,已经可以使我们受益良多。 2022,争取每月一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四):红烧钢笔还是清炖大衣?

2022年的第一本书,梁再冰口述其女执笔的《我的父亲母亲——梁思成与林徽因》。全书分了五个章节,从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事业成就等方面回忆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是一本回忆录,一本名人传记,更是一本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参考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家世自不必多言,祖辈与父辈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也传承给了下一代。没有过多的大道理说教,而是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予儿女们元气和力量,推动子女们作出各自的人生选择,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梁家每晚的“家庭群童会”或叫“夜校食堂”,大家在饭桌上围坐一堂,听祖父(梁启超)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再畅所欲言的交流各自的见解;假期开办家庭国学讲堂,小辈们不仅在学校接受西方文化科学教育,同时也在家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林家更是从曾祖辈便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来禁锢眷属,自己开设私塾,聘请国学大师甚至外籍教习,中外兼学、新旧并举,女孩和男孩一起受教启蒙,在那个年代实属罕见。林徽因16岁时便随父亲去欧洲访问,在英国旅居一年之久。林长民给林徽因的信中写到“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梁思成顺利成为宾大建筑系的学生,而林徽因却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原来国外也这样)转而注册美术系,后来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并因成绩优异被聘为教授建筑设计的助教。梁思成曾因为枯燥的绘画训练写信向父亲诉苦,其父并未训斥,而是告诉他“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两人毕业之际,梁父亦为二人设计了一套“蜜月学术游历”,实地考察了那些他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欧洲建筑古迹,为两人此后在国内共同考察中国古代建筑来了一次“预演”。 反观百年后的今天,普通的我们也无法为子女提供这样的机会,亦自叹也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来指导自己的孩子,唯有尽可能的认真对待生活中、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期待能带给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误入歧途。 毕业回国后的梁林两人即组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开启了他们共同的建筑教育事业之路。中国营造学社之后,二人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于古建筑实物的考察测绘及资料积累研究中。做着回忆“我和弟弟的童年过得十分愉快温暖,但是我总觉得他们有一个比我们更广阔的世界,比我们这个小家要大得多的世界”。给梁再冰以及读者如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每个周末的“梁家下午茶”,这是一个思想交流之地,大家在交谈中相互启发,印发更多的思考和学习,聚会一直保持,只是由于时局的原因,地点从北京到了长沙又到了昆明。流亡过程中,生活日渐艰辛,但是父母“好像并不在意,他们只是在极力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还常常相互调侃,家里依然有趣有乐”。家里稍微值钱的钢笔、手表、衣服都被典当了,梁思成还常常苦中作乐“我们今天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清炖’如何?” 在教育孩子上,两人鼓励孩子自由阅读,自由写作,每次去野外考察时,也会尽量用孩子们看得懂的语言在信中讲述他们的行程以及工作内容。与孩子一同阅读时,会向与成年人交流一样与孩子交换各自的看法,耐心倾听;当遇到孩子看书离得太近的问题(我们也经常遇到然后就开始大吼大叫)林徽因也会很恼火,她在女儿的本子上画上一只戴着眼镜的袋鼠,譬喻沉迷读书的女儿,还在旁边批注:“鼓励你读书的嬷嬷很不希望这个可敬的袋鼠成了你将来的写照”;在与女儿出游时,看到美丽风景会大喊女儿回头望,随时感受世界的美好。 梁林二人对事业的辛苦坚守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豁达就是他们给子女的最大的精神财富,无论生活沦落到何种困境,他们始终表现出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寒士”之风,精神头始终傲然而立不曾消失。对于女儿来说,他们是慈爱的父母,是重要的精神导师,更是贴心的朋友。 抛开两位建筑师的学术成就不谈,仅从他们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对子女的引导和影响,已经可以使我们受益良多。 2022,争取每月一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读后感(五):真实的林徽因,远比她的绯闻精彩

知其人更容易知其书,知其人、知其书更容易知其意。就像梁晓声小说中总有一个圣母形象的女人,张爱玲总写封建没落贵族中的人情冷暖,我们一生的行为思想,离不开我们的人生阅历,成长环境。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我们也是我们自己,有追求,有喜好,有期许,有欲望,会哭,会笑,会难过,会开心。

学习这对夫妻处变不惊,始终不忘初心的生活态度。林徽因在困难时候不忘找乐趣在贫穷时候不忘发现美独特的审美观给家庭和孩子们带来新喜和生活激情。

这不像极了当下疫情严重下的我们嘛,困难是有的也是短暂的在封闭的空间和时间里怎样去平衡和利用好时间是个学习和深思的问题 发现美有审美的能力在每个时期都是美好的!

在这本书中集中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言传身教。梁启超先生的家庭国学讲堂,林长民带着女儿游学,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二是“凡学校所教所学,不外是规矩方圆方面的事情,若巧则是离了学校方能发现。”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知。

真实的林徽因远比她的绯闻精彩,“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的这句诗,绯闻都在传这首诗是她对徐志摩的表白,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首诗是她写给儿子梁从诫的。

没有一个女人是完美的,但她却堪称完美的母亲。和平年代里,林徽因用旧货店淘来的老家具、野外考察拾到的石雕与无数卷书,把租来的四合院修饰得极富文化气息。她与孩子们一同阅读书籍,为他们朗诵诗文。每逢假日,不同领域的学者前来,围坐在她精心布置的茶桌边,饮一杯清茶,畅谈文学艺术。

在孩子们眼里,林徽因乐观且坚强,虽生于大户人家,她却可以“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她在颠沛流离中曾因肺炎连发几天高烧,险些失去生命。

林徽因会爱,但不会在爱里迷失,谈到林徽因,总免不了说说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故事。林徽因在《悼志摩》里,也回忆了两人的往事,写得真诚、深情。

林徽因十六岁时,在英国与徐志摩相遇,后者很快便陷入了她清亮的眸里。徐志摩坦言,自己是因为她才走上了诗歌的道路,她是落在他心湖里的一朵云,他甘愿做她手中所执的那把伞,永远呵护她。徐志摩的深情感动了诗人泰戈尔,甚至曾代他向林徽因表白。

但林徽因依然选择梁思成。老诗人也爱莫能助,只能感叹: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多年以后,林徽因对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她欣赏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但面对爱情,她却能保持理智、冷静,而不在爱里迷失自己。

事实上,人们讲述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更多是由于这份感情“未发生”和“不可能”,却忽略了作为妻子的林徽因,对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才是最深沉的爱:前往美国留学前,梁思成曾遭遇车祸,此后一生均需要依靠铁马甲固定脊椎,一摘下铁马甲,身体便弯曲如虾,但林徽因对他不离不弃,一生陪伴、照顾。

爱,从来就不仅仅是诗文章句里喧哗的深情,更是付诸行动、寂静的陪伴与关怀。

说到不忘初心,没有人比她做得更好。对于文学,林徽因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她认为应真诚,有灵感时才落笔,并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她对建筑,却不仅仅是热爱,从始至终都将其视为一件神圣的事业来献身。十六岁立下投身建筑事业的志愿后,她的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不懈耕耘。她每天都撰写考察日记,用笔记下闪烁的思想光芒和考察途中发生的故事:“行三公里雨骤至,避山旁小庙中……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

再多挫折、再多阻挠、再多病痛,也不止步,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真正的热爱,不存在“不可能”、“做不到”,只有为了实现梦想,不畏困难、披星戴月的刻骨铭心。

金岳霖曾称赞林徽因貌美,对此她回应:“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她确实很忙,忙于做一位好母亲、忙于古建筑事业,从不因女人的身份就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她的人生没有暂停键,全程都在奔跑,那些闲言碎语怎么赶得上呢。

说到金岳霖,林徽因和金岳霖所谓的石锤是来自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她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这本书中谈到,林徽因曾经亲口承认爱上金岳霖。于是梁思成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但最后大方地表示祝福。而金岳霖呢,他反而看到了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最后决定自己退出。

这场大型狗血爱情故事,曾经感动坏了一代少男少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里还提到金岳霖为了林徽因一生未娶。其实金岳霖是有女朋友的,是个外国女性,只不过当时他们都奉行罗素的“试婚制”,同居但没有登记结婚而已。至于林洙的话是真是假,是嫉妒还是诽谤,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在她的书中,林徽因是1932 年喜欢上金岳霖的,而事实上金岳霖 1931 年就出国了。

是非曲直,我们已经无从验证,毕竟当事人都已经去世多年。但是,我们在谈一个人,尤其是一位才女的时候,关注点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

林徽因的美,藏在她饱读诗书的气质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