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玛丽•安托内特传》读后感锦集

《玛丽•安托内特传》读后感锦集

《玛丽•安托内特传》是一本由[奥]斯蒂芬•茨威格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丽•安托内特传》读后感(一):翻译不流畅,常有错别字

书的内容不必说,史蒂芬写的传记总是能切入人心。但是翻译不够流畅,标点符号断句有问题,常出现错别字。这还综合评分9分,有刷分嫌疑,不过好处是装帧和纸张质量还不错。看来买书还是得买大家翻译的,起码别人用心去做了。而且出版社也得选好的,起码校对用心了。就内容而言,不推荐这个版本的,这最起码的错别字就让人受不了,完全不用心的产品。这种感觉就像买了一个美味的蛋糕,满心欢喜,切开一看,里面居然有苍蝇。本来还想把这个出版社出的史蒂芬的书买齐,呵呵,再也不会买第二本这个出版社的书了。隔三差五的错别字。

《玛丽•安托内特传》读后感(二):=·=

茨威格的文字中总是流淌着温柔和关怀,虽然有点啰嗦,但这确实是一本很棒的传记。想要了解这位法国的断头王后,仅靠一本传记也许不太全面,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小时候看大仲马的《王后的项链》,最终是没坚持下去,毕竟是小说,主观演绎的东西太多,曲折动人,但可信度不高。长大一些看《凡尔赛玫瑰》,本以为只是作者浪漫的演绎,看到这本传记才发现,除了虚构了奥斯卡,居然大部分人物场景,甚至连对话都有出自这里,比如婚礼时不祥的墨迹,与杜巴里夫人的对抗……王后性格的描述也很接近,读起来非常亲切。

这本传记除了对玛丽皇后有深入的分析描述,也顺带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描写,虽然是管中窥豹,但也算得上是知微见著。在国王一家最后的遭遇中,革命的血腥残酷,人性的丑恶也不断显现。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茨威格对这个来自他祖国奥地利的女人的偏爱,他不断的描述她迷人的魔力、她的正直无辜、她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尊严,虽然觉得有些偏私,但还是让我去愿意相信真正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他笔下的样子。

《玛丽•安托内特传》读后感(三):只有在不幸中,你才知道,你是谁

离最一流的小说还是有点距离,因为书里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作者的评论。我一直觉得,最好的小说应该是用一种白描的手法来叙事。避免使用心理描写和主观评论。因为那样作者的主观立场会引导读者产生与作者近似的结论。排除这点之外,本书确实是一部佳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代王后的一生,看完使人唏嘘感叹不已。对于了解法国大革命也提供了一个视角。

说实话我以前对法国大革命的印象是“乱”,一大帮子人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搞都搞不清楚。高中学历史的时候对这一段最头疼。这次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法国大革命的印象变成了厌恶。可能是受作者的影响吧。感觉茨威格对革命者也没什么好感,全书没看到一个正面的描述词。在书的最后,作者借费森的口说出了对革命者的观点:他们简直是一群可耻的流氓,一群乌合之众。作者对革命者本质的洞见还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如果说屠杀是人类最可耻最残忍的行为的话,那么屠杀同胞就是可耻中的可耻,是最被唾弃的垃圾。我以前觉得只有中国人爱干这事,现在看来全世界都差不多,法国人民也没好到哪去。三色旗里的红色博爱配上法国大革命的三百万具尸体真是最佳的讽刺。唯一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把玛丽送上断头台的那些人自己:丹东,罗伯斯庇尔,福克维尔,赫贝尔特最后都上了断头台。读起来就让人很舒适了。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所有的革命党都该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