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茨威格小说全集》读后感精选

《茨威格小说全集》读后感精选

《茨威格小说全集》是一本由[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茨威格小说全集》读后感(一):记录

1.第一本读完,茨威格和毛姆都好擅长心理描写,特别擅长写软弱的人经不起诱惑一步踏错步步错的事情,不同的是茨威格喜欢第一人称叙事,毛姆喜欢做旁观者。茨威格的笔下的男人一旦碰到女人就要变惨,女人越美男人越惨,特别是《马来狂人》,女主是干啥了男主就直接自毁了?也就是作者笔力强,控得住场,能让读者代入进去。

2.第二本读完,作者写狗的那篇读起来真是让人心底发寒,怎么可以这么写狗狗QAQ《偿还旧债》难得的善有善报结局。果然出现了同性相吸的故事,小说家怎么可以不写BL!

3.这本书的男女主人公真是典型的自我意识过剩啊,偏偏撞在了一起,悲剧了。男主懦弱还自大,以上位者的身份施与同情还自我感动个不停,然后一遇到挫折立刻就垮了,垮了后还拼命想要挽回自己的形象,讲真,如果他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失败就直接承认自己能力不行然后撤了,也就避免死亡的结局了。看他的行为就像在通关一个游戏,每个选项都选了更坏的那个,但凡有一个选对了都打不出dead ending。那句话是怎么说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是善与恶的对峙,而是善与善的对峙。

《茨威格小说全集》读后感(二):心的交流与碰撞——在故事中体验情感,在温情中遇到你

那些从手指缝间流下的细沙,组成了时间的长河,有些时候总是难以忘却,有些时候却是过眼云烟,有些人刻在了生命里,有些人只是被涂抹在沙滩上。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多少人,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谁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没有,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所有人都只是过客,只是那一段时间的风景。走过了,回头再看,那些在夕阳的明暗相间的光影中舞动的,变成了一片模糊的,再也看不清的影子。留存在记忆里的,本来是清晰的,但是慢慢地,也会变得梦幻起来,那些昨日之日,那些前行的人,终有一条分岔——通往不同的方向,迷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喜欢茨威格,应该是从大学时,有一次在师大的图书馆里,读了《象棋的故事》,吸引我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故事的方式,简直太厉害了。这样的故事正是我所想要写的——虽然迄今为止,我也不曾创作出一篇故事来。但是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让我回味无穷,让我觉得时间仿佛都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故事本身。也许这样说很模糊,但要想真正表达出那种感觉,实在是太难了。那之后,我看了不少茨威格的作品,知道他是一位奥地利的作家,我喜爱的另一个作家卡夫卡也是。很幸运这两个人竟然是同一个国家的,也很奇怪为什么在那个我都不知道在哪片的欧洲小国家竟然有这样两个文学巨匠,他们创造的艺术将永世长存,他们就是我的指路明灯。

时至今日,重新读这位心仪的作家的小说全集,我肯定会非常认真的,因为我将又一次领会那种心灵交流,那种意识涌动,同时它也将撬开我的心,让我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2021年,疫情仍在,在最后的几天里,我希望明年能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可恶的疫情能结束,世界能变得更好,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收获更多……

《茨威格小说全集》读后感(三):人类不能没有这样的“二流作家”

读完三本了。

老土又无趣地概括,那么茨威格就是一个典型的欧美式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

出身优越、热爱文艺,他的笔下既没有柴米油盐也没有浩荡离愁或是江山社稷,只有人的灵魂与内心。

茨威格的确不能算是一个一往无前的战士,那种对于欢情愁绪无限深究的态度会让几十亿还在为生存发愁的人类心生嫉妒,同时对这种贾宝玉式的贵公子情怀不以为然———那些说茨威格是二流作家的评论者大概就是出于这个角度。

看第一本那些他的早期作品,对于一个资产阶级白男能这样刻画女性和儿童,我真的惊讶很意外。

《埃丽卡·埃瓦尔德的恋爱》里初恋的女性、《猩红热》里内向文静的男孩、《火烧火燎的秘密》里的小孩儿……都是以往文学作品里的佐料和配菜,没有人会深究他们的动机。

浓烈、幼稚、居高临下却又掏心掏肺,很容易使我联想到宝玉———狭隘的同情仅限于对于那些年轻、貌美又高贵的女性,大观园外都是不值得关注的醃脏污秽(这种视角的限制到他中期的写作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茨威格对于女性的柔情尤其值得一说。

人人都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一名篇,简而言之主角确实是恋爱脑/无脑,但不能以这一篇来定义茨威格对于女权的态度。《偿还旧债》的设定和《来信》一致,都是狂热女粉丝和男偶像,但是时间线在男偶像年老色衰、潦倒落魄之际。如果把《偿还》当作《来信》的续作来看,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体会。

《贵妇失宠》这个故事也极为难得地没有把一个虚荣昏庸的上位者女性刻画成一个大地圣母,亦或红颜祸水的二元化形象———就像传统的男作家常常做的那样。

《家庭女教师》这个冷门的短篇我高中看过,完全没在心里留下痕迹,但这次阅读却有极为震撼的感受。小说里⼗⼆三岁的⼥孩“⽇益觉醒的⼥性的柔情”“隐蔽的悲哀”“深切的彼此相爱”———正是女权主义那种孤绝勇气的内涵———天下女子,皆为一体。我即是她,她即是我。

到了第二本,茨威格的写作愈发成熟,但主角不再是女性和儿童了。

第三本是他的唯一长篇《心灵的焦灼》,这个名字太弗洛伊德了我不是很喜欢,《同情杀人》似乎更好一些。

整个故事其实都在给开篇的那段话做注解———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如果贾宝玉到了四十岁,会不会像这时候的茨威格一样,开始反思自己的同情?

善良是一种与能力相匹配的美德,人道主义者细腻敏感的同情与共产主义战士奋不顾身的奉献与牺牲,茨威格开始偏向于后者。

我们作为旁观者都清楚地了解到最后他面对二战这样的人类罪恶所选择的自杀结局,逃避还是勇敢,按照《同情杀人》里的态度,似乎就是一个必然的悲剧。

阅读一个作家的全集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合上第三本书,我对茨威格的态度也随着了解的程度而失去了一些敬意。

对于他的懦弱和胆怯的认识,似乎使得那难得的敏感细腻的柔情都黯淡了。

但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看到我写于《火烧火燎》一文最后的一段话———

“《火烧火燎的秘密》这整个小说其实在讲一个与童年告别的成长故事。

看到快结尾这里,我想到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也为什么应该感激写作者。因为就好比这个故事,让我回忆起了几乎要被自己忘记的幼稚的痛苦。而就连我一个年轻的、贫穷的、普通的女性都羞于表达、耻于回忆的东西,茨威格却极其认真地做了记录者。”

尽管文艺圈把他看作一个从不宏大叙事的二流作家,尽管在经济衰退的今天读者越来越推崇冷峻坚毅的残酷故事,尽管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沙文主义被美化和被包装后大行其道。

但是我应该谢谢茨威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