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摘抄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摘抄

《野草在歌唱》是一本由[英]多丽丝·莱辛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35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一):这个女人

读《野草在歌唱》不能不对里面女主角的命运有点感发。她未婚时,作者还评述,“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就是因为她的无知,幸运被她自己变成了厄运。她害怕什么,无非就是别人的说辞看法,千年来的“人言可畏”。但她做的每一个决定,后果都只会回返到她自身。那些闲来无事说上几句的众人永远是站在岸边的人,他们足够安全,那对他们而言就是几句话罢了。所以你看,社会风俗是多么强大坚不可摧而又残忍。它渗透在空气中,变成人们的话语,眼神,那么轻薄,却因为人多,就成了不可破的壁垒,我们的女主人公被逼的发了疯。很自然,她做了错误的决定,你怎么能够指望,人在那种精神状态下还能有正确的抉择。她能想的只有逃避,离开。从一个地狱到另一个地狱。她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完了。剩下的日子都是下坡路,一日日撑下来,心血来潮的出走也只是一时兴起。那个时候,生命对她来说就是一片荒漠吧,再没有改善的可能。 莱辛的经历让我相信她绝对能写好艰辛的底层生活,没有什么,就是绝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绝望。所以我是多么讨厌摩西啊。作者的本意绝不在让人讨厌摩西吧。但他的人格怎能让人不厌恶。你最明白她是多么脆弱,所以你操纵她,你让她丧失最后的尊严,你把她完全毁掉。 这一切,比她打在你脸上的鞭子,比她的辱骂要重多了吧。多么伪善的人。玛丽心中的摩西混合了自己父亲的特质,所以你看,这个女人从来都是不是被某个具体的人毁掉的。那个刚来的英国青年为何痛苦,他明白,这个女人的冤情无法得雪,毁掉她的东西,还在,而且有可能会一直在。 不自然的情感,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二):一个悲剧的时代

第一次读多丽丝·莱辛的书,从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就一直想读,但总是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了,这次因为最近整个人都超级丧,唯有读书改变生活啊,所以读起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在南部非洲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玛丽作为白人女性,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农场经营不善,丈夫麻木不仁,她看惯了城市的繁华回到农场十分不适应,精神上找不到寄托的地方。因为她不断挑剔黑人管家,家里来了黑人雇工摩西,在不断碰撞,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但深深的种族烙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特别是白人,身边人发现之后只想拆散他们,摩西奋起反抗……注定是一场悲剧。 这本书算是倒序写的,书的第一章就将结果告诉我们。玛丽死了,但周围的白人只想息事宁人,他们不想在舆论上让一个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牵扯在一起。环境就是这样,他们根本不会在一起。 玛丽的悲剧有这社会的悲剧,也有着家庭的悲剧。她想要逃离母亲的阴影,但最后还是潦草的选择了一个和父亲相似的人。这算是最近这些年非常火的一个名字的表现——原生家庭的悲剧。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选择的影响都非常大,即使玛丽奋起反抗,选择工作,选择不结婚,也会在朋友的背后坏话下慌不择路,选择结婚…… 玛丽和摩西之间的悲剧不仅仅是爱情悲剧,甚至他们之间不是爱情。而是时代悲剧,种族主义会影响很多代人,摩西人如其名,他的行为会给黑人社会带来一种新的选择,黑人可以奋起反抗!这也是莱辛想要表达的更深层含义,由小家见大家,黑人的反抗是必然的,只是需要一个启蒙。在书中是摩西的行为,在书外是莱辛的书。 家庭悲剧,社会悲剧;爱情悲剧,时代悲剧。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三):她向往光明,却走向黑暗

这是一个由种族歧视、原生家庭、性别偏见、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共同造成的悲剧。玛丽被男仆摩西杀死了,很多人都说玛丽的悲剧是她的偏见造成的,但是在一开始她明明是没有种族歧视这种思想的,甚至厌恶迪克不把黑人当人看,她也说不是环境改变她,而是她自己,但是婚姻和环境对她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婚前,玛丽靠自己的努力逃离了原生家庭,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生活自由自在的,但是由于听到了朋友在背后对她大龄未婚的非议,受不了流言蜚语,于是和同样梦想着结婚生子的迪克匆匆走进了婚姻。婚后玛丽受不了恶劣的环境,加之两个人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缺乏精神交流,生活一地鸡毛,于是对土人的歧视变本加厉,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他们身上。她也曾想过逃离和反抗,好不容易冲破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决心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但是却被告知不招聘已婚女性,于是她的幻想就破灭了。迪克生病后,她接手了农场,一方面精明能干,改善了生活境遇,另一方面愈发产生白人至上的优越感,对土人充满仇恨,压迫他们。迪克总是做事半途而废,没有坚定的意志力,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她一直梦想着回到城市里,生活却起起落落,不能如意。 摩西的出现使她的生活再次有了色彩,她的爱上黑仆摩西后,种族歧视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挡在他们之间,她一边看不起他,克制着自己对他那超出主仆关系的感情,一边却深深依恋着他,沉迷于日常的温情里。她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折磨出了心病,农场被收购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再也无法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摩西觉得被抛弃,于是决心报复,将刀辉向了她,却不知死亡对她是结束还是解脱。 “向黑暗迈进时,她是抗拒的,但还是跟着黑暗走了;当阳光向她招手时,她也是抗拒的,于是依然朝着黑暗走去”。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四):殖民地上的失败者

一个三十岁的还未嫁人的被友人诟病的嘲笑的女性在嫁人之后却过的全然是自己厌恶的生活。她四十岁时又陷入了想要个孩子的泥潭。用孩子来拯救自己,用孩子来让自己解脱,用孩子来安慰自己无聊的生活。

她是白人,生活在非洲。

她有着强烈的种族歧视观念,她冷血,残忍,不把土人看成是平等的存在。她讨厌他们说土话,也讨厌他们说英语。她会用尽全身力气抽打在土人的身上,她会让土人没完没了的做着家务。可她又歇斯底里。

可是,她渐渐被摩西裸露的上本身所吸引。这是血性意识!是强大的生命力的体现!就像《羽蛇》的女主被吸引,《骑马出走的女人》的女主牺牲了自己。可是当另外一个人白种人出现后,她又回到了她的白人世界中去了。

她本来可以洒脱自在,她本来可以祛除歧视获得重生。可是时代不允许。不允许女性不结婚,不允许白人和黑人之间产生出了雇佣与被雇佣之外的第二层关系。

她有自身的缺陷,可她也是时代的牺牲者。

她是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她是一类人的代表。

真好看啊真好看

像极了劳伦斯的风格

在凄凉平淡的故事中

也有对乡村景色的描写呢

还有哈代啊哈代

英国文学也同样可以丰富多彩

《野草在歌唱》读后感(五):《野草在歌唱》:凝视与杀害

在英国现代小说家中,多丽丝·莱辛被公认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后又一伟大的女性作家,这一方面由于莱辛本人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则在于她的不懈创作与自我超越,从《野草在歌唱》到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莱辛不断攀登女性主义文学史上的高峰。与其他以知识渊博著称的作家相比,未曾接受过完整教育的莱辛,她的小说,不以哲思取胜,而以生活的细节与敏锐的笔触引人关注。

《野草在歌唱》出版于一九五零年,当时一贫如洗的莱辛,因为这部小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后成为职业作家,专注对女性、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探讨。《野草在歌唱》主要讲述了南非一对夫妇的生活经历,其中又以妻子玛丽·特纳为叙述焦点。玛丽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最大的理想就是出人头地,成年后一段时间内,她也表现出特立独行的、近乎女性主义者的姿态,在高级写字楼工作,她并不热衷交往异性,但最终还是屈服于周围的流言,草草嫁与一位来自乡下农场主理查德·特纳结婚,就此走上了“不归路”。

以往的学界研究,多数都采用女性主义(包括传统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原型批评等理论,详尽地阐释了小说中男权社会对女性、对自然的压迫、归训与惩罚,也对南非这块曾经的殖民地、后来的独立国家的后殖民属性进行了梳理,给人以启发。还有不少专题论文采用新兴的叙事学处理其技术性细节。在这里,笔者打算拟用凝视理论,对小说中各色人物的互相凝视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张力进行解读。

古希腊有句“认识你自己”这一神谕,然而,人如何能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看到自己呢?正如拉康的镜像理论所提醒的那样,我们更多是借助他者的眼睛,间接地领会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甚至自己的使命。玛丽·特纳也不例外。幼年的她,以酗酒放纵的父亲为反面人物,同时竭力避免步温顺、卑微的母亲的后尘,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她都尽量做到最好,从而一劳永逸地离开那个贫民之家,实现地位的提升。

然而,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进入职场,虽然格子间的生活考察绩效,不以人情为重,但是,职场同事还是对她投来凝视的目光。玛丽不汲汲于攀至更高的职务,且对八卦、闲聊、两可等海德格尔所谓“非本真状态”的活动无甚兴趣,愈发自绝于同事,更致命的是,她还未婚,而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人的谈资,被歪曲,也被妖魔化。为杜绝可能的厄运,玛丽选择来自乡村农场的理查德·特纳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虽非激情充沛,但至少不很厌恶。

如果以为此时的玛丽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婚后生活,只能证明是无端妄想——现代作家笃信婚姻的极少极少,至少他们的文学文本中如此——因为,来自广阔无边的乡村居民的凝视,同样如刀子一般袭来,更何况他们是与她肤色不同的南非黑人。即便应与她同心同德的丈夫,也不时跟她唱反调,同时以拒绝回应她的目光表达自己的隐形的凝视:他是男人,外面农场的一切都归他掌控,虽懂管理、手腕强硬的玛丽,必须退回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家庭。

在农场单调而乏味的日子里,玛丽策划了一次离家出走,但最终还是选择归来。从此,她的不羁品性,逐渐臣服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凝视,甚至包括南非酷热的太阳。她变得不再热心,对婚姻生活也失去了期待,就连一度让她叫苦不迭的暑热,都让她习以为常。不够,她同样对他人回以凝视——厌恶的凝视,尤其是在自家工作的南非黑人,他们之中,以摩西为代表。然而,她的凝视(包含浓厚的种族歧视意味)最终因为摩西的干练而遭失败。这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玛丽最后的结局似乎水到渠成:摩西被她顽固解聘,故愤而杀之。小说的开头便是一则关于谋杀案报道——当然,这强势披上的刑侦外套,并非小说重点,因为随后不久被指出凶手。悖谬之处在于,南非白人界对此不以为然,仿佛早就料到;玛丽居住过的农场,也少喧嚣。不过,觊觎特纳夫妇农场的查理·斯莱特,即将如愿以偿。可以想见,玛丽一段时间内必是南非某个社区的话题,但这些人,果真不会是下一个玛丽?

我们如何找到真实的目光,进而找到真实的自己呢?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世界对个体来说,总是以阻力出现。因为痛,我们避免让自己受伤,进而或许还反对无正当理由地让别人受伤。他人的眼光或凝视,并不总是以善意出现。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遭遇带着质疑、猜忌、蔑视、贬低、憎恶、嫌弃等等不愉快情绪或态度的凝视,也许,比找到真实自我更为紧要的,是培养自己对抗恶意凝视的能力。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