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摘抄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摘抄

《雪绒花的庆典》是一本由[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一):雪绒花的庆典

什么样的庆典,如此这般。鲜活的乡村场景,赫拉巴尔式的人物,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性故事,口语化的对白和方言俚语,淡淡的忧郁中看待世界的独到眼光,一系列情节不连贯的故事或图像串联,将荒谬滑稽的人生百态高度戏剧化,这是赫拉巴尔的典型风格和创作高度,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动态的嬗变,展现悖反的两极:纯粹的原生性和超凡的想象力。记忆,阅读,目光追寻。灵感来源于何处,纷纷攘攘的庆典。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二):森林里的雪绒花在欢庆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散文集,浓浓的森林生活气息,鲜活的乡村人物,令人想一口气读完。可读性很强。外国作家的散文有时候很难引起共鸣,一是生活方式时代语境思维习惯不熟悉,二是语言文字经过翻译多数都如经过棱镜折射后,多少都会打点折扣。这篇散文集翻译得不错,至少我感受到了酒馆里人们闲谈间浓浓的酒香,也能感受到作者在森林里寻人不遇又得巧遇的愉悦。那样的生活,如雪绒花的庆典,叫人份外珍视。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三):【转存中译本前言】当灵感的闸门掀起

作者:徐伟珠

对于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而言,距布拉格五十公里外的宁布尔克城具有别样的意义。易北河畔的这座小镇,是他童年的故乡,心中的港湾,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之源。一九五六年,在被问及为何宁布尔克如此吸引他时,作家这样回答:“在我眼里,世界上最美的旅途就是沿易北河往皮斯特或者科瓦尼策"的方向漫步。在这里我磕磕绊绊度过青少年时代,在这里我开始思考人生,内心溢满幸福。虽然我出生在布尔诺,然而宁布尔克才是我的家乡,小镇啤酒厂的氛围让我的生活充满温馨。在布拉格,我时常会思念易北河畔,我会抑制不住立刻掏四十六克朗买一张从立本至宁布尔克中央车站的车票。”此后十年,赫拉巴尔在宁布尔克城郊的科尔斯克买下一栋乡间度假木屋;又一个十年之后,他为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写下一册从古至今诗情盘然的旅游指南。如今许多人手持这本指南启程去科尔斯克,希望借赫拉巴尔之眼重新发现易北河畔的珍珠。

短篇小说集《雪绒花的庆典》,作家以日记形式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九七五年出版。赫拉巴尔异常珍视这部经整理后出版的乡村记实合集,它呈现了科尔斯克林区鸟语花香的别聚村落、林荫小镇那一群普通村民的生活拼图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艰难生活所秉持的姿态。生活故事卑微简单,文字风格舒缓婉约,渗透了幽默和细微的伤感。

一九八四年,赫拉巴尔在接受针对电影《雪绒花的庆典》的访谈时提及这部小说的创作:“在我人生暮年,我回到了童年时的故乡,谦卑地在林区生活,与当地村民和环境融为一体。在那里我自然而然地汲取从生活中涌现的创作母液。家乡的景观和乡亲让我意识到,他们比我具有更强的诗情画意,比我更善于给自身设置怪诞的陷阱,故乡人与自然在我眼里愈加的真实。在现实中我焕发了青春,勾勒出一幅幅人物画,那群人始终是嬉闹的孩童。我借助语言合成思维的雕像,我复制了村民生动的对话,科尔斯克林区主题变奏的语流,我叙写真实事件的文本、真实的人、真实的姓名。一群始终童心未泯的人物就这样走入了我的文字。”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归隐至科尔斯克乡间度假屋的赫拉巴尔,进入创作的全盛期。这一阶段的作品作家刻意回避现实,着笔于遁世的“回忆录”。三部曲《一缕秀发》《淡淡的忧伤》和《哈乐根的百万》追忆童年生活和家人:母亲、继父和大伯贝宾;中篇《温柔的野蛮人》则复活了五十年代同作家一起租住在布拉格立本区堤坝巷二十四号的挚友,版画艺术家包德尼克和文学家篷迪;那本忧郁的独白、寓意深重的自传体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也出自这一时期。

《雪绒花的庆典》通过一个个短篇故事描摹个性各异的众生相,独特的面孔和独特的命运,就如同作家用科尔斯克明晃晃的松木搭建起舞台,让笔下富有想象力的人物逐个登台亮相,令读者印象深刻:抠门的哈宴卡餐厅店主、美丽优雅的贝妮科娃夫人、永远的影迷卡格尔、生活在昔日光辉里的自负画家、喜好國积二手残次品的快乐先生麦德克、无法自控嗜食香肠的鬟餐卡雷尔、心中唯有苹果树以摆脱专横妻女的弗兰茨、坐在轮椅上的两个铁哥们洛萨和巴维尔、热心助人甘为朋友牺牲性命的乐力、头戴白色礼帽的神秘的雍德克、为一头被射杀野猪的归属而争执不下的两个狩猎协会……作家追潮和复活了人的原型,幽默的口吻,逼真的描述融入了诗性,跃然纸上的文字没有嘲笑和讽刺,字里行间透出寓意、潜台词和道德力量,他深情地望着那群乡亲,捕捉和发现他们对生活发自心底的赞叹和热爱。

“真实世界的片段在我的打字机上喷涌而出,它们看似疯狂和令人困惑,然而无奈地充满了人性。我写下关于人的短篇故事,那群人深陷美丽和怀旧的爱河,犹如对青春少女的一见钟情;那群人始终保留了初恋般的眼眸,所以我和他们称兄道弟,水乳交融。我认为,那些人和画面蕴含了面包的酵母,我的故事就像我们每天食用的面包,用自古生长于这块土地的谷物糅合而成,只是,在面包边上我搁了把实用的小刀,它不仅面包需要,人类的命运也需要,那就是写作。”

赫拉巴尔把自己也写进了故事,络绎不绝的读者造访和邻居们随心所欲的闯入让作家困扰不堪,深感厌烦和绝望,他的写作灵感由此支离破碎。于是作家想象森林里狂风大作,大树纷纷倾倒坍塌,让来访者害怕走近他的别壁,他得以躲在屋里潜心写作。

鲜活的乡村场景,赫拉巴尔式的人物,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性故事,口语化的对白和方言俚语,淡淡的忧郁中看待世界的独到眼光一系列情节不连贯的故事或图像串联,将荒谬滑稽的人生百态高度戏剧化,这是赫拉巴尔的典型风格和创作高度,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动态的嬗变,展现悖反的两极:纯粹的原生性和超凡的想象力。

“我爱这自然,我因它有了身孕。”这感叹令人莞尔,却可以视为赫拉巴尔整个创作的密码和预告,他的灵感之泉。

作家曾袒露,在不伏案写作之时,往往是他写得最多的时候,因为在不停地观察,在感受。当灵感如泉水般涌来时,他宛如孕妇般嘴角不时浮现微笑,某一天好似水闸被猛然掀起,落笔如有神助,一页接一页的稿纸忙不迭地被从打字机上扯下,纸片在空中起舞。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不参与任何意识形态组织的赫拉巴尔,属于捷克社会主义文学的“灰色地带”,在那样的语境下他趋向回归创作及生活哲学的源头,以奇幻的诗学和人类命运的参与感恬淡地讲述百姓生活的故事,他的小说充满了诗意、幽默和可读性,被本土与海外读者广泛地接纳。

一九八三年,同名电影《雪绒花的庆典》由捷克著名导演伊日·门泽尔摄制而成。这位天才导演同样是抒情性表达和诗意感悟的实验者,擅长凸显幽默和讽刺,毫无掩饰地展现对世界的看法,由他钻石般的孔眼过滤而出的每一幅图面,令人怀然心动,直击魂魄。/电影的外景地就选设在科尔斯克林区的乡村。作家在之后的访谈中称这部本土色彩浓郁的捷克喜剧是令人伤感的当代民谣,是伤人的幽默曲,一部具有悲剧内涵的怪诞作品。电影海报的宣传标语赫然为:大孩子们的游戏。

故乡人不会忘记赫拉巴尔。一九九八年,在作家辞世一年之后,宁布尔克博物馆设立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永久性展览。

《雪绒花的庆典》读后感(四):蓝色东欧文学《雪绒花的庆典》:另一种历史的目光

小冒坚持原创的day182 书评又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阅读捷克作家的小说。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我一直知道还没真正读过。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芸淡风倾”。

本周还会切换剧评的,敬请期待~~~

《雪绒花的庆典》 作者: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开始阅读《雪绒花的庆典》之前,我对“蓝色”“东欧”是完全一点概念没有。好在不懂可以听人推荐。

本该好好学习政史地的年华,以自己是个理科生作为挡箭牌,无心枯燥的理论和文字纪录,虽然数理化最终也没有学得出类拔萃。

所以,我现在时常因为政史地知识的匮乏,涉猎社科/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等学科的时候很没有概念,力不从心。少壮不努力嘛。

好在有很多好书,可以让我自己一点一点弥补回来。

“蓝色东欧文学”其实是因为对应的很出名的“红色东欧文学”。其实也很容易联想到,红色指的什么。对,是苏联。

“东欧”一度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生人的艺术启蒙和人生启蒙。电影,诗歌,文学,是留在一代人心中的童年的白月光。

然而现在再去审视“东欧”这个词语,它更多是个政治概念和历史概念。

在前言里,一位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和作家说,其实由于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分崩离析后的几个国家的作家,其实是在竭力摆脱和否定将他们的作品划归在这个概念底下。

因为这个概念高度政治化,笼统化,也不太利于对文学作品的判定。还极有可能因此让作品蒙上刻板印象,影响他的流传度和知名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些历史上曾经属于这个共同体的数个国家的作者,都有相同的特点:旅居国外后慢慢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在作家的走与留之间,就产生了海外东欧文学和本土东欧文学。

但是即便作者的作品可能创作于旅居海外时期,也不能否认国家的历史,政局,大环境对作者整体上的影响。

历史上这些欧洲小国不断经历侵略,瓜分,异族统治,动荡,迁徙,繁荣,衰败,所以文化也受方方面面的因素的影响,变得丰富多样,包容,富有艺术性,颓废,感性,有声有色,有难以愈合的伤口,但也焕发着百折不挠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复原力。历史和政治为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特别的土壤。所以作品即使不反映“红色”题材,字里行间也有着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

所以这些走出来的人,用作品说话,红色经典不是全部的东欧文学。

随意翻看了第一篇小说,就觉得《雪绒花的庆典》真是一部有意思的乡村札记。

清新又幽默,平凡又动人的乡间日常,字里行间都是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很难把它和上述的复杂概念联系在一起。

在科尔斯克风景优美的林区里,一群普通的小镇村民,每一个平凡经历和日常组成的生活拼图,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人事物的感受以及态度,构成了这本书的众生百态。

有点像《清明上河图》的众生相,热闹的烟火气息。

故事情节都是对平淡的可爱,平凡到卑微的小人物的刻画。更像是将丰富生动的乡村日常用笔真实地记录,叙述真实的人生和故事。

一群真实的可爱的人就这么走进来了。

这部群像剧里,这一幕小酒馆里不重要的路人甲,下一幕就是主人公。

谁都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主角呀,在自己的人生里,至少是理所应当的。

很多人的形象都让人记忆深刻:

美丽优雅心善美好的贝妮科娃夫人,完美到难以想象;

活在昔日光辉里的自负的画家,始终不能接受要作为老师养家糊口的日常,也不能很好融入周围,不愿回到自己的现实里;

热心助人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乐力先生,人生的结束独特又感人。

一喝醉酒,乞力马扎罗山就位于科尔斯克。还有那个一鹤嘴就要将飞机降落在这里,让大家去看的飞行员。

以及那个像茶馆一样,囤积了大家所有日常的情绪,吹牛,的小酒馆,魅力的老板娘,有意思的老板,以及好心收养的两只黑猫一家八口。

酒馆里的夜晚,可能也是大家经历白日的平凡无奇琐碎生活之后,发泄的出口。无伤大雅。其乐融融。

虽然看似滑稽夸张,情节也只有简单浅显的日常,但作者很少用笔触过分抨击谁,就放佛一部没有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大反派的欢乐小品剧。

然而还是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寓意,以及对这些人由衷的赞美和热爱。因为这些平凡无奇,都是美好的,温暖的。

荒谬滑稽人生百态,在淡淡的忧郁中作者用独特目光似乎抽离,但又融入地去看待这个世界,有着一种很原始原生的力量和感染力。

想象力非常丰富,画面感十足,读着文字都能想象出完整的画面。

卑微之处,体会世态人情,仍能看到人性光辉美好的一面,才不会失去希望不是嘛?

普通人的善良,普通人的努力,真的很动人。

像《雪绒花的庆典》这样,如果作品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也许在他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不表态会很尴尬。

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单纯的幽默,生动和极强的可读性,才能被海外广大读者接受。

想起学唐诗的时候,如果大环境盛产流行浪漫主义诗人,你一个叹人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怎么也都是不讨好不合时宜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