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蒙太奇谋杀案》读后感100字

《蒙太奇谋杀案》读后感100字

《蒙太奇谋杀案》是一本由马洪湉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太奇谋杀案》读后感(一):书评-蒙太奇谋杀案

时隔多年,感激你的文字能够出版。

对于十分喜爱推理小说的我,这本书给了我十足的吸引与惊喜。在题材众多,文法多样的推理小说中,《蒙太奇谋杀案》无疑是极具专业水平及辨识度的,这种浓烈的电影画面感勾勒成的悬疑气氛是以往从未所见的,作者擅长的环境描写与镜头语言造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层层递进,结局扑朔迷离。

最喜欢里面的《京都之雾》和《埃德蒙顿的雨》。这里每一个人的性格,都被塑造的立体饱满,尤其是能够完美的融入一个社会情形中去,每每想要揣测将要发生的事,又令人难以预料。故事发生在异域、异国,丰沛的经历给这些推理故事润色,所以在我看来,这并不仅仅是一本推理小说,更像是从主人公自身出发的人物传记。“人性”背后,或可说不可说的隐晦秘密,引人深思。

作者的文字陪伴我七年之久,这本书中的成熟文字依然精准的传达出对人性中诸如“亲情”、“爱情”、“孤独”、“远行”、“勇敢”、“时间”、“距离”等等元素的探索与追思,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戏剧领域,这些故事都称得上精彩绝伦。

具体的情节便不剧透,希望大家能认真品读这本好书。

《蒙太奇谋杀案》读后感(二):在推理的严谨和文艺的浪漫间寻求平衡

《蒙太奇谋杀案》是我2017年读的最后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次读洪湉的小说。

第一次见洪湉是在去年7月的北京,豆瓣阅读组织了一个类型小说沙龙,我受邀参加了悬疑组的活动,当时洪湉也是嘉宾之一。活动结束后的晚宴上,我才得知洪湉也参加了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赏,但遗憾最终没能入围前三甲。

我很少看豆瓣阅读上的小说,所以得知《蒙太奇》系列会在年底出单行本之后,便直接等实体书了。11月底,喜获洪湉签赠本,拖拖拉拉地赶在年底开读,如今总算读完,就随便谈谈读后感吧!

很高兴能看到以影视行业为题材的悬疑推理小说,因为我自己现在也在业内,所以对小说中的一些行业内幕的描写深有体会。

国内女性推理小说作者数量并不很多。相比于男性作者,整体而言,女作者们文笔要好一些,但在构思诡计、铺设伏线等方面可能会稍逊。

洪湉文笔很好,行文叙述上偏文艺,但似乎过于迷恋环境描写,有时会给人赘述之感。如果环境描写能够恰如其分地和人物心境完美结合,可能效果会更好吧。

一般来说,诡计的构思可能是大部分女作者的弱项,总觉得小说中的推理细节还不特别严谨,有些地方在解答时未能完全照顾到。就推理风格而言,《蒙太奇谋杀案》受黑色小说和电影的影响较大,也有一些社会派的影子。本格诡计并非小说的重点,所以也仍欠火候,还有不小的提高空间。

总之,希望洪湉将来可以平衡小说中“推理的严谨”和“文艺的浪漫”。期待第五届岛田赏的参赛作品《物候期》早日出版(听说今年会出繁体版)!

《蒙太奇谋杀案》个人推荐篇目:《乞力马扎罗日出》《京都之雾》《斯德哥尔摩之光》。

以下是逐篇简评:

篇幅不长,故事也很简单,采用了某些悬疑电影常见的蒙太奇叙事,时间线被打乱,读者需要自己去拼凑完整的故事,场景切换过于频繁,显得有些刻意,一些环境描写也显得冗余。

中国电影剧组里发生的谋杀故事,但是日系风格,多视角叙事,第一人称独白,人人有动机,个个有嫌疑,爱与被爱,利用与被利用。凶手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恶女”了。伏笔埋得很深,也有不少留白。但有些刑侦上需要给出的细节却没有解答,比如毒物来源等。故事的整体氛围不错,但在推理的细节上还有值得推敲和完善的地方。作者身为电影人,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展现了国内影视圈的一些乱象,揭露了其中的丑恶,表达了对纯真电影梦想的坚持,令人唏嘘。

虽然不算推理小说,但个人非常喜欢!过去的某个时刻,我也曾问自己:如果我死了,会有多少人怀念我?会有谁真正为我而哭泣?作者却把这样的自问写成了一篇小说。一个过气的男演员,一个蹭热点的自媒体女记者,双线叙事,作者将“电影”和“新闻”结合了起来,但想剖析的还是人性和自我。两个陌生的生命在这个网络时代不期而遇,却碰撞出人性的火花,最后双双奏响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

一个导演的救赎,为了唤醒爱人的记忆拍了一部偏文艺向的电影,将过往线索嵌入其中,煞费苦心。小说推理成分其实还是比较弱的,但戏中戏结构有趣,电影与现实交织,顺便讽刺了一下没演技的小网红。

悬疑版《缝纫机乐队》,前三分之二很喜欢,以剧组杀人案开篇,然后进入玩摇滚的狱警的主线,其间推理出一个和不在场证明有关的小案件,彰显了其智慧(自信or自负?),对小乐队生活和音乐梦的描摹能吸引人。但后面关于狱警前史和其对剧组杀人案凶手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描述,铺垫不够,显得仓促,有些难以让人信服,有点崩。

这个真不是推理小说啊,这就是一个爱情文艺电影剧本(抑或散文?),拍成电影可能会很有逼格吧。异域风情,爱情,背叛 ,还有自由。

这篇在单行本中的内容和豆瓣版似有不同,做了删改。看完书,又回头对照了电子版。五六个视角不停切换,再加上真实和虚构的电影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得叙事有些散乱。多视角叙事过犹不及,会让人觉得故事不够好。

《蒙太奇谋杀案》读后感(三):Eternal Autumn,Eternal montage

Eternal Autumn,Eternal Admonton

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这依然是在同代人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中篇,没有之一。

我始终记得初次读到它时的惊艳,像我初次见到作者时的那种感觉,即便我们是在人群之中初见,全场吸引到我的目光的,还是她。就像写下这篇《埃德蒙顿的雨》时,那个阶段的作者,有着“轻易就会写死人”的大红唇,文章的本身简直是作者这些年来对她的气质最为强烈的反应。

洪湉的作品,总有一个令人一见钟情的开头,这个开头堪比在异域他乡,你看到了一场地道的当地人的精彩表演。像弗拉明戈,音乐起,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停下手中之事,静等接下来的起承转合――而作者不会叫人失望,她自己都像一位舞蹈演员,与此同时,还有着绝世容颜,真叫人欲罢不能。所以四五年以前,我初次读到“灰黑色的公路两旁是亚寒带冬季的针叶森林,整夜的雨水把外面的公路冲刷出冬季的冷寂……那些雨水在冰川、冰河、森林、草原、矿藏面前戛然而止”时,整颗心都快要被融化在了那个遥远的冰天雪地里。

而后又过了怎样的几年,都没有再遇到另一篇能如此直击人心如云蒸霞蔚。虽然因为阅读量有限,我不能说它一定就是最好的,但能让埃德蒙顿的雨雪下到人心里去,不论多久还能触摸到当初的冰冷的,只此一家。

我还记得去年作者将它在豆瓣上架时,我怀着久违的心情重新读了好几遍。再一次看见那片像极了死海的北萨斯喀彻温河,凌晨两点的蒲黄榆,有着极光的拉普兰,文艺复兴时期的彩绘瓷盘,神秘的舞蹈家,酒吧老板,在黎明破晓前那样色调的路上奔走,底层妓女与人对话时仿佛走进了《不可撤销》那个幽闭晦暗的街道……

瑞典厄运乐队有首歌叫《Eternal Autumn》,我知道作者并不陌生。今天我恍惚地想起了它,就像恍惚地以为那个酒吧是不是叫“禁酒令”――多么令人拍案叫绝的名字。仔细想来才知道没有,我将它错位到《土库曼斯坦之夜》里去了。但二者的气质多么相像,都有着迷人而高贵的色彩。

埃德蒙顿也好,约旦河也好,浸了血的红舞裙,墙壁上的画,这些都是这个年轻而才华横溢的作者心中波澜壮阔的世界,真心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能走进这片波谲神秘的埃德蒙顿,永恒的埃德蒙顿。

关于土库曼斯坦,这个几个斯坦国里最西南边缘的国家,首先令我想起的就是河流,沙漠,棉花田,狂野马背叼羊比赛,游牧民族的家园。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块平原上沿袭了若干个世纪。

果然,在文章的开篇,“远处传来了古老的伊斯兰教歌谣,久远音色和旋律的呓语使这个初到异域的夜晚满溢浓郁的神秘宗教色彩。远处的干旱沙漠上,阿哈尔捷金马群在盯着我们的车看。古老的国度终于成为永久中立国,”

若非一番彻彻底底地爱过,断然不会有这样的笔触吧。

因着对地理的热忱,那些有关地理的词语或者不如说是地名背后命运的起伏跌宕,起伏跌宕都在类似于“巴尔坎纳巴德”,“科佩特山脉”,“帕洛特米兹山脉”,“穆尔加布河","阿特列克河”等等等等的起承转合里了。

回到“拍摄”上来。

无论是信奉中庸之道的导演,还是聊天之中似轻描淡写地带出的今非昔比的对待艺术的态度,再或是最后的“不要怕,这世上没有什么可怕的”,又何尝不是作品传达的关于电影艺术和人生的态度。想起作者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从录音棚里出来,翻出了一个多月前的剧照。不是以导演的身份,而是作为演员,突然对待剧本和情感的态度就不同。对待电影,就要像对待人生一样,走到尽头。” 大约就是如此吧。

作为暌违几年的作品,洪湉此次的中篇与以往相比,文字里还是有一如从前的女导演的才情,一个叫“马洪湉”的标签。但是我在那个忙完事情回到家的疲劳深夜,没有间隔地读完了,甚至带有点兴奋——她更加成熟了。我想也许她自己也略微知道过去我们看到的她的作品里,情节的构造——所谓看起来更像小说的情节,相对而言,是语言胜过一筹。我不能说故事读起来更像所谓的小说便就是成熟,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这一次,她是凌驾在构思之上的。何满子也好,西冷也好,现实和剧本重叠的部分,她拿捏得也更有分寸了。

冷静而沉稳的笔调,娓娓道来一个电影《土库曼斯坦之夜》在异国拍摄前后的故事,故事背后关于信仰,关于梦境,关于文化,更关于爱的用意也被夜色中亚渲染得更加迷醉。我会恍惚觉得,呐,我亦在你斯堪的那威亚右侧,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废墟与树旁。四万六千字的文章弥漫着浸淫在宗教下美丽又矜贵的味道。好像已从克拉玛依石油味道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出发,跋涉过中亚诸地抵达约旦河西岸的所有峡谷和河流,走过赫尔蒙山,戈兰高地,头顶之中疏星,高远而旷达。

作品之中有一段导演赵子雍批评左坠儿的表演的情节,他说:“你知道费雯·丽吗?”

女孩点点头。

“费雯·丽太美了,表演也好……费雯·丽太优雅了,她在饰演安娜的任何阶段时,演的都不是安娜,而都是她自己。……在安娜落魄的时候,费雯·丽仍旧很优雅。”

我想说,其实你也是费雯·丽,但你就是那个落魄也优雅的费雯·丽。

“当我老了是否真的年轻过,当我枯萎是否真的鲜活过”,当我死了是否有人记挂我。

碎片信息像核爆炸,人人都有可能知道你,每个人都有在下一秒成为网红的可能,可谁都还会一直记得你曾经来过。

我们都有一个“节点”,去乞力马扎罗看日出,去巴尔干半岛报道战争,去构造一座乌有之乡,用泥土捏一个城堡。很长时间内会成为一定程度的精神支柱,或者情怀的滥觞。如果不是童年时期的那次脚踩马其顿共和国,手指巴尔干半岛,这个人以后也许又是完全另一种人生了——当然,我们把一个人的未来压在抓周、祭祀、祭典,甚至于算命身上,何尝不是同等的荒诞魔幻。

我自己是不知道我抓过什么,从来没听父母提起过,也许我并没有过这个经历,前两天才问出来,据说我小时候抓的是一支笔。

这一生太短暂而宝贵了,能好好浪费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比一季爱马仕包包奢侈多了。而我们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场乞力马扎罗山的壮阔日出,世间诡谲、奇异,非有心者不能抵达,该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巧的是,这部作品上架之后,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热搜:韩星金成民去世。至于之后的发展模式,我不说你们也都会知道。

昨日之事如秋。

几年以后再看见Eternal Tears of Sorrow有点感慨,《斯德哥尔摩之光》当然是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也值得读者朋友细细雕琢分析,而我,想说一点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故事以外的东西。

昨晚读的时候,一直小声单曲循环着Eternal Autumn,熟悉又略微久远的旋律轻轻萦绕,若有若无,也许是这部作品的基调。

赵身为一个狱警,又是乐队吉他手,负责创作,熟知北欧厄运金属音乐、小众电影,这种安排只是作者对其展开故事的一个安排,我却难将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拿捏融合得相得益彰,我心中是失落的——我当然是希望这样的身份或经历能变得不那么文学创作化,能够存在得稀松平常,仿佛是自己的写照吧,令我审视这种存在的可能性。不过看来,我应该是失败了。

凶手无疑是有着精神疾病的,狱警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幻觉世界的人的样子。如果我也是这样,也许是开始逐渐萎缩的海马体,也许是分泌失衡的多巴胺,这让我对他们产生一种“同病相怜”之感,被认为是有精神疾病的人,在脑中构筑了一个新的,完全与所谓“正常人”完全平行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冲壳子的时候拥有一匹马和一栋湖边的房屋,还有牧场、细密画、少年与牛羊,没有城管和警察,动物们组成自治委员会,对公共议事分组讨论,对爱情的结束全民公投……我要全世界的人都来这里旅行,但必须说不一样的方言,走的时候可以存照留念,但务必寄回伊朗的山丘。”

这样一想,好像就没什么好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将一切超越阶级、体制、大众审美、情怀、宗教的,归于简单的精神疾病或贫穷有罪的了。

他有女友,他臆想,他伪装,他真的斯德哥尔摩了。我喜欢的,是作者设置的四重转折,但却不是回到原点,太过瘾了。

随着这部作品的上架,这个系列快要进入了尾声,从六年前的雨到现在,世界之夜越来越迷离而美丽了。

而我一直都相信,心有世界,才能构建一个世界之夜。

作者和我们玩起了小惊喜:“他们这次请的录音师也很有来头,拍摄过《土库曼斯坦之夜》、《京都之雾》的那个。”

以及那个,叫禁酒令的酒吧。

我喝过许多的酒,去过很多地方的酒馆。我常常去找寻那些藏在巷陌弄堂里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小酒馆,它们营业到凌晨,灯光昏暗但在雨夜没有比那更温暖。在韩国,有不厌其烦的原味炸鸡和星星啤酒;在京都,隐匿在樱花树后的居酒屋,有克制周到的梅子清酒和寿司;在北京,紫禁城脚下的酒馆里有人在等零点迎接生日的到来;在阿什哈巴德,掩映在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和小麦地,有典型的中亚色彩,远处有渺远的古老的伊斯兰歌谣声。

在以后,你们会看见一个在遥远边境的孤独酒馆,它有通体的木质结构,整体都亮着暗色的橙黄灯火,像是20世纪初的木桶层层叠叠堆放在角落,牌匾上写着硕大的阿拉伯文和英文:禁酒令。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酒馆,而我偏偏走进了有你的那家。”

恍惚间,我总觉得,推开小酒馆的门,是你在等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