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锦集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锦集

《朴赞郁的蒙太奇》是一本由[韩]朴赞郁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一):说实话,我一点也不知道朴赞郁

在车上昏昏欲睡,间或听到几个短句,内容是全忘了,想起某一年在不知通往哪个方向的JR上也这样困得不行,撑在桌板上歪着脑袋摇摇晃晃睡过去,惊醒时看到前面座位的乘客想要调整椅背,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和我交涉,又或是不知该不该叫醒我,一位中年男子,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员打扮,拎着公文包,局促不安地屡次倾身站起复坐下,发现我终于醒来时脸上的表情几乎是庆幸,蹙眉间硬是挤出一点“拜托了”的讪笑,频频张口哑然望我。我慌张地立刻道歉,帮他弄好,短暂的混乱过后一同舒了口气,扭头望向窗外,大片大片低矮的云,干净的日轮就挂在那里,好像哪也不会去,好像万物在此静止,这趟车永远开不到终点站。文字从指间、耳畔、光阴的罅隙里漏过去,那人絮絮叨叨地低语,似乎是说着什么,说了什么又好像没那么重要,你看到他的样子,他如何在世界中呈现,讲述和掩埋他半生之事,他的为难,一如我们每一个人的为难,为难且可爱,皱着眉头不情不愿地坦白:“说实话,这里没有一个字是我想写的”。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二):关于朴赞郁,韩国电影的没有逻辑的杂记

受到指教:1.艺术家也要关心商业2.个性是贫穷艺术家的武器////

另外看专业人士聊同行还蛮爽的///

最后抄一段话,我为此多给了一颗星

我们看费拉拉、哈特利、贾木许、考里斯马基的作品时,胆敢相信除了被题材的局限性勒住脖子的好莱坞娱乐电影,以及深陷自我意识陷阱的欧洲艺术电影,一定还有第三条路。现在看来我是否太天真了?

我和李勋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正如大卫·鲍依(原名大卫·罗伯特·琼斯)的那首名叫《五年》的歌曲那样,他死掉了。我们很清楚那一段疯狂的青年时代也落下了帷幕。他留下的涂鸦中有这样一句话:“都没人问你这个问题,你还总张嘴闭嘴就说自己会在30岁那年死亡,结果真的30岁那年就死掉的马克·波伦……”当问到去无人岛时只能拿一样东西会拿什么,他挑了大卫·鲍威的Ziggy Stardust: The Motion Picture专辑,其中一首歌曲Rock 'n' Roll Suicide中有这样的歌词:“你路过熟悉的咖啡店,不忍面对过往的回忆,感觉自己生无可恋……”问题是你为什么偏偏在1996年的那天晚上在新村,走进了会发生火灾的“滚石”咖啡馆呢?难道你以为自己已经教会朴赞郁一切东西了?当我们让凉水里(地名)的凉水带走因火葬经历了两次焚烧的李勋之后再次抬头时,发现彼此的眼中已布满了中年男人的疲惫。是该清醒了,你已被我这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屁孩拖累了很久。从那一瞬间起,管他是费拉拉还是什么,我们已经目中无人。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三):朴赞郁

读完了

看到一半为了防止被书中的导演剧透还立刻停下来看了《共同警备区JSA》看完之后骂了一句“Fucking war”继续看书…

先说复仇三部曲 虽然都是复仇的主题 并且都充斥着暴力美学艺术 但搞笑的部分做的也很好 之前一直好奇 导演是怎么做到平衡这些电影语言的 看完书发现 原来导演本身就是个妙语连珠的人儿啊 解谜了

期间一直被朴导安利 比如说

“《爱欲银发时代》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品”

“《中国鸟人》是金基德导演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结果我就在豆瓣上标记 “朴赞郁喜欢的电影”

“朴赞郁说金基德喜欢的电影”

诸如此类

本书关于朴导自己电影制作拍摄过程的部分其实不多 占整本书三分之一的内容 基于《我要复仇》《老男孩》《共同警备区JSA》这几部电影写的(其实还有早期的《月亮是太阳做的梦》但是我的眼里只有复仇三部曲 对不起)

另外两部分 第一块是一些随笔 很有趣 一直被逗笑 第二块写的是 关于国外(非韩国)导演的评论 我粗略的看了一下 发现好多老电影没看过 所以就跳过了 等以后有机会欣赏之后再来看朴导的点评

未来真想看更多朴导的好作品啊

在这许个愿

【2021第一本书】

《朴赞郁的蒙太奇》读后感(四):朴赞郁《朴赞郁的蒙太奇》

这是他的随笔集,并非他的自传。顿感失望的是整本书的“杂乱”,它一共分为三部分,part 1 是他的随笔,有关于电影的,也有关于他女儿的,还有关于他的日常所见所闻;part 2 才真正聊到他的作品,但其中既有随笔,也有他的几篇专访。并且由于该书发行于2005年,所以作品的部分只涉及到《亲切的金子》为止,后面的作品都无缘。其中最逗的是关于《老男孩》的两篇专访,他都被记者的咄咄逼人和坚持不懈问得都快要发火了,可两人在火药味十足的对话里硬是这么聊完,也是让人啼笑皆非;part 3是他的影评,毕竟他可是影评人转行做导演的。他的影评有关于铃木清顺、威廉·卡斯尔、阿贝尔·费拉拉等B级片导演的,也有关于《教父3》《西北偏北》《银翼杀手》《委托人》《恐怖角》《离魂异客》《四五口径女郎》等电影的。

【出道】成家了,却难以承受一日三餐,于是辞去了导演助理的职务,在一个转卖外国电影的公司做职员。后来他赞了一点钱,跟大企业搭建人脉关系的一位社长鼓动他一起制片

【巅峰】《共同警备区》掀起风潮,他说:“今后我的人生似乎无法摆脱这部影片了,所以我打算赶快拍另一部电影”

【低谷】做梦都希望《我要复仇》能创下票房纪录,赶超女儿朋友的爸爸拍的电影,但结果惨不忍睹,票房只有他的二十分之一。他只能劝自己“不行就算了”

【八卦】他选崔岷植演《老男孩》是因为觉得他的眼神很可爱

【经验和观点】1、拼尽全力仍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

2、所谓哲学家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获取那个体系,而是为获取那个体系而付出努力

3、但凡说到看电影,只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才不会觉得后悔。不是真正了解我兴趣的朋友,我一般都会谢绝他的推荐

4、如果说出道作品给我最深刻的一个教训是什么,那就是以后不能再取这种摸不着头脑、非常虚的电影名(《月亮是太阳的梦想》)

5、世界上所有的电影导演都可以分为D类导演和B类导演,前者是指博士Doctor,后者是指学士Bachelor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