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精选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精选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是一本由邓安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一):我认识了一个自己

花了一个周末看完这本书里的故事,看得叫人害怕。

尤其是“索马里海盗”的故事,青年荷尔蒙撞击下的无所事事;生活生命都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无所事事;网聊的新鲜快感,不负责任的无所事事;把自己看得太重,别人看得太轻,放纵又不甘堕落的无所事事。

可能不同的人在不同故事里会看到自己。也可能在这些个故事里我可能看到了一个从未了解的中国的年轻人的世界。人生的轨道多么轻易地可以滑向自己毫不知情的另一面。

每个故事主角都带着一种不谙世事又倔强的性格。不知道作者又有多少个自己在这些故事里?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二):第一篇会劝退读者的小说集

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把一篇草稿放在短篇小说集里,并把这个草稿作为第一篇和书名,如果去掉草稿或者把它挪到最后,这本书的评分也许会高一些。当然,每个人的小说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但基本除了网文以外,没多少人会把自己给别人口头上讲的故事直接不做任何润色就变成文字当成小说,第一篇就是这样,所以我看了开头,心里的想法是,这是什么鬼,这也是小说?然而除了第一篇,其他都是正常的短篇小说。 感觉作者的这个短篇小说集里的小说结尾都有《边城》的痕迹,人走了,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回来,而且其中有一个还有这种类似的文字。 作者写的几个角色有一些可以认为是同类人,比如女诗人,男文学爱好者,男大学生,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偏执,其实那个嫁给老头的女人和爱赌博的女人身上也有,不过整体七篇小说还不错,中规中矩。 关于《消失》那篇,我的解读是妻子杀了丈夫,肉放在冰箱里,妻子遇见个熟人就讲一遍故事,送出一些肉。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三):冒险是为了更用力地生活,而不是逃避

有天跟人逛刀锋书店,她很耿直地准备在书店买书,我觉得作为支持独立书店的重任这种事,我辈面目狰狞读书也快救不了的人扛扛就算了,平时不太买书的人没必要被溢价,所以后来我去买了刀锋88块钱的盲盒,他家盲盒有很多主题,我觉得爱情主题太油腻了,就选了冒险主题,结果。。。。。抽到的这本书冒险只是个躯壳,这还是个情感系列主题的书,不过想想也是,爱情本来就是一场有勇气的人才玩的大冒险。后来据书友说这本书是中信去年的清仓书,大概二折左右,我真的EMO了。。。。。,所以盲盒这种活动,更适合在网上试试手气,实体书店铺大部分还是缺乏点诚意。

这书的质量,真的是,更适合在晋江上看看就好了,微信读书都进不去的把。几个故事的情节都蛮老套的,毫无新意,注水猪肉的感觉很明显,作者应该也看了很多推理类的题材,特别想糅合进自己的风格里去,可惜白描能力实在捉襟见肘,场景刻画和人物丰满程度都立不起来。我真的真的建议去学习一下41岁才一炮而红的松本清张,你要用力地去生活,感受它的酸甜苦辣,那从荆棘里开出的花,它的绚烂才是最有层次感的。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扎根大地,文学和所有艺术的力量都不是来自于不落地的想象。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四):人生不可限量

生活大多如此,未完待续又无以为继。

关注邓安庆有一段时间了,已经记不得是哪篇文章打动了我,只是想到还有如此倾注于写作之人,就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辞职从事全职写作,这是这个世间最平凡也最具勇气的事情之一,在我看来值得英雄般的赞颂,最起码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代人的故事不好写,描写穷忙时代很容易落入俗套,更难免加入自己的意淫,形成闹剧,如果跳脱不出那些框框,更难有亮点。邓安庆的这八个故事,写出了现代人生活的焦虑和做决定时的冲动,有时候越想活的自在,却越活的疲惫,因为欲望就代表着要付出代价。故事中的人物情绪丰满,动机合理,语言想法也更贴近现实,人物形象立体、真实是最大优势,让人想了解这些人的结局是什么。但更有趣的是,没有明确的结局是这几个故事另一大特点,问题没有答案,就如生活没有尽头,中间却能断成几截。这种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值得回味,有期待,有不舍,有遗憾,有无奈,剧情的编排再次巩固人物形象,确实很有意思。

除了短篇小说之外,跋中邓安庆所写个人写作历程也同样精彩,小说的灵感,写作方式还有如何克服困难,也都写的很实在,人生不可限量,也的确如此,书中的故事,现实中的人们,都在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拼搏,代价只是暂时,而未来也一定值得期待。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五):穿梭在人生的迷途中

穿梭在人生的迷途中 看到微博上一条消息说,一名女学霸被多所外国著名高校录取。对于记者的采访,这个女孩说:小时候的我们都是不爱学习的,现在回想起来,很多有用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小时候。她还说要感谢父母给她呈现多种选择,这才有了他现在面对未来的多种可能。虽然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并会坚定的走下去,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曾经历过迷茫时期。 是啊,我们现在依然如此。尽管经历了种种,但依然很迷茫。人生就是如此,永远充满着未知。今天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这是邓安庆老师的中短篇小说集。前三篇文章的结局大同小异,主人公都失踪了,这是否意味着作者在深刻剖析当下社会我们的内心呢? “吃糖小女孩”贪婪的吸吮着与沈亮相处的每个瞬间,虽然沈亮对她的信息知之甚少,女孩也似乎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并自由穿梭在男人与生活之间,但她最后才知道沈亮真的是他自己口中那个拥有“五个妻子”的索马里海盗。但作者在文章最后,给读者留下一个开放结局。索马里海盗失踪了,是浪子回头又遇当头一棒?还是象征着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人们在不断摸索前行中,始终迷失了自我。 除此之外,还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活在现实的余音,所谓的救世主,所谓的没人懂自己,仅仅是自己执迷不悟,一厢情愿罢了,没人救得了她,直到她愿意敞开心扉,放下执念。当然,被社会压抑的人们也不免精神崩溃,第三篇文章中,葛翠玲和丈夫于明蜗居在一室一厅一卫里,快节奏的压迫下,争吵不断,连丈夫逗凭空消失,短则几小时,赤身裸体回来,长则几个月,说不定就回不来了。不明所以得他们逐渐被恐惧支配,但这也无可奈何。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那虚无缥缈的压力山大了吧,这种病毒于无形中侵入身体,毁人一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追寻生活的意义,可终究是离彼岸越来越远。 还记得在大学时,文学社里常说的一句话:文字,来源于生活,归根于心。不管是女孩与沈亮之间看似不可理喻的相处模式,还是在文化层面的文青少女,而或是空灵的奇幻故事,亦真亦假,或好或坏,都是生活,我全权接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