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哲学读后感锦集

艺术哲学读后感锦集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丹纳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01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从三幅《莉达》学习艺术鉴赏

不管懂不懂艺术,对于艺术美的向往,人皆有之。同样,对鉴赏艺术美的向往,也是不需多言。然而,艺术似乎更喜欢跟人捉迷藏,它总是虚无缥缈,总是要人不断追求、不断领悟,才允许人窥得一角。刻苦追寻的,自然能偶得几分,得之多寡,全看造化;却定要有过人的天赋,才能领略更多奇妙。可遇而不可求,也许这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古今中外,不世出的奇才、天才们留下诸多传世名作。后人百般观摩,反复不厌,只试图同作者的思想靠的再近一些。普通人如何去接近艺术?我想学习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说艺术钟情于富于创造力的大脑、善于追求新意,但从宏观上来说,艺术一定是有着一些共性的基础和内在的根源。理解艺术的共性,对于艺术的鉴赏会起到导向的作用,就如同漫步艺术世界的导游图。

由丹纳编著、傅雷精心翻译的艺术史通论——《艺术哲学》,就是带领大家畅游艺术天地的一本导游书。丹纳在本书中不仅对美学提出科学见解,还将理论结合欧洲艺术史,讲解了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艺术哲学》是帮助人们理解和领会艺术的经典书籍,不管是艺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从中获益。

丹纳在书中讲解了一整套艺术的理论,他认为艺术创作与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有着深厚的关联,时代特征会融入到作品中去。同时,艺术家个人的理想追求也会在各自的作品中凸显出来。丹纳讲解了历史上的三幅《莉达》画作,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艺术欣赏的乐趣。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掀起艺术的神秘面纱

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神秘,可能知道达·芬奇画过无数个鸡蛋,但不明白《最后的晚餐》有何奥妙,也不晓得《蒙娜丽莎》究竟美在哪里。你从各种眼花缭乱的美术展、雕塑展、摄影展中走马观花,心中似有所得,但又说不出道不明,然后只能总结为一个“好”字,最后沮丧地想想:艺术的门槛也太高了,看来我与艺术一辈子无缘了!

其实,有一句俗话说得很好:艺术源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就是结结实实的生活,只不过它犹抱琵琶半遮面,需要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本好书能帮我们掀起艺术的神秘面纱,但在市面上,古今中外的关于艺术史、艺术家传记、艺术通识的书籍鱼龙混在,其中惟有法国史学家兼评论家丹纳撰写的《艺术哲学》经久不衰,值得反复品读。

《艺术哲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的讲稿汇集而成,中文译本是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和评论家傅雷先生翻译,傅先生早年间留学巴黎学习艺术理论,后回国长期致力于翻译工作,由他翻译的《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老实人》脍炙人口,而经他手的《艺术哲学》,因翻译精准,很好地保留了丹纳讲授时洋溢在字里行间丰富的热情,问世之初即成为该书公认的权威译本。

此书虽名“哲学”,但其实“这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傅雷语)”丹纳精通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也曾亲身游历英、比、意、德等诸国,他在分析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时,旁征博引,通过大量实例,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艺术。没有繁琐理论,不提什么主义,因为艺术和科学一样,都是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艺术只是一种容易被感受到的方式,艺术诉诸于感性,诉之于人的感官和情感。所以,丹纳讲述的艺术历史,“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傅雷语)”

丹纳在审视人类的艺术发展历史时,发现伟大的作品总是来自伟大的灵魂,产生于伟大的时代。他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实出发,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角度入手,来探究艺术发展的规律。如一粒种子只会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艺术家作品的成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艺术流派和广大群众息息相关,艺术家只有适应环境才不会被淘汰,他的作品只有符合时代潮流才能得以流传。

据此,丹纳建立了欣赏艺术作品应以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的三个维度,作为衡量艺术品价值的尺度。

丹纳是在看过诸多艺术作品后才得此结论,但一般读者无法亲身前往世界各地观看各类精美的艺术品,颇为遗憾。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这版《艺术哲学》,很贴心地根据章节目次配有精美插图104幅,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让读者能够真正地跨过艺术的门槛,走入艺术的殿堂。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醉里挑灯看艺术哲学

艺术,于我来说从来都是庄严神秘而又不失美感的一个存在,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一切艺术都很感兴趣却又不懂怎么欣赏,那么你可以看看丹纳的《艺术哲学》这本书。

我可能无法用语言描绘出书中带给我的艺术美感和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只能从中窥得一二。毕竟它不是一般轻松的书,需要反复阅读,慢慢摸索,细细品味。本书若能彻底消化,想必做人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会有所进步,而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

厚厚的一本书令你望而生畏吗?

晦涩难懂的词令你困惑吗?

可是,它依旧散发着令人不可抵挡的诱惑和魅力。全书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内含大量精美图片,和书中内容遥相呼应。翻开书的那一瞬间,书香味充盈鼻尖,令人不由自主的一页页看下去。

《艺术哲学》一书,是十九世纪法国史学家兼评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所撰写的艺术批评经典著作。全书从种族、时代及环境等三大要素分析了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以及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借此来探究艺术发展的规律。

本书共分五大部分:

一、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三、尼德兰的绘画;

四、希腊的雕塑;

五、艺术中的理想。

英国有位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因为这个缘故,他的《艺术哲学》同时就是一部艺术史。他不承认艺术欣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客观而言。全书读来,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且一次次的复习与回顾,知识架构清晰且一贯,不得不赞一句,不愧既是长于分析的理论家,又是富于幻想的艺术家。他的行文条分缕析,明白晓畅,又充满形象,色彩富丽,全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他忽略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点。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确实在他的时代为批评这门科学推进了一大步。

这本具有艺术、历史以及人类文化的巨著,读来使人爱不释手,获益良多。当你心中的艺术概念已成,一定要重拾这本书细细品读,研究学习,想来它会给你惊喜的。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艺术哲学》前四编读后总结

看完了前四编,由于时代,翻译的词与现在很不相同,对缺乏背景知识的很不友好。 看完意大利,法兰德斯,希腊,留下了印象式的概念。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是血色的,由于处在打破了中世纪又尚未建立起现代制国家,暴力横行。彻里尼暴力越狱,后被关进黑暗的地牢,竟在脑海中映射出宗教的光明和圣母的恬静面庞。那是一个滋生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时代,没有得体的贵族和繁多的礼节,放肆的暴力和宗教的向往共存。因此那时的画,肌肉和血性十足,而遇宗教人物,又那么富有感情。法兰德斯分为南北,但大体上尼德兰人由于潮湿和地势低,对于色彩的把握是色块的,不像南欧线条明朗。尼德兰有点像威尼斯,但色彩上却有强烈的对比,不像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是有所过渡的,总体显得饱满和谐。南部法兰德斯后来出了个鲁本斯,那是在战争平息之后,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画中的情欲和粗蛮将要溢出来。北部法兰德斯是传统的清教徒,在付出巨大代价获得信仰的自由后,画家们表现那个英雄的时代。北部出了个伦勃朗,性情孤僻,笔下的形象沉浸在气氛中,就像海里的鱼一样。在模糊,半明半暗的笔调中,他尽其所有地表现真实。十七世纪荷兰称霸,在好日子中绘画却走进没落,欲望的膨胀对清教徒来说好像不是个好事。至此,南欧与北欧形成了对比,南部重人体而北部重日常。南部必是奢华而重形式的,而北部简单而重内容。奇怪的是尼德兰这个民族很朴实,不像德国人重哲思,英国人重政治,尼德兰的环境是洁净的,人是踏实而又易满足的。

下面谈了古希腊,古希腊的天空是十分干净的,且每个城邦面积不大。因此希腊人认为所触之处都是可以把握的,滋生了精细的艺术和哲学。希腊人崇尚肉体的美,音乐的单纯。按作者看,这是一个肉体和思想调和的很好的民族,不必诉求面部的刺激和复杂感情,古希腊的雕塑是肉体和面部同样重要的,且面部一般是平静的。很有单纯的美。古希腊的建筑也是如此,但其实神庙柱子的水平线是偏上的,而垂直线偏突出,这才造就了简单大方的美。多神论如印度,但希腊人把神看做是身边之物,每条河流都有神,每一家都有神。“家家都有宙斯”,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谚语。

好了。上面的观点都是作者竭力传达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首先,作者的感情是怀旧的,但也不免贬低了那个时代。因为从今天的角度看,十九世纪的巴黎是如此灿烂美好。其次,作者落入了某种阐释学的循环,种族,时代,制度确实是重要的三个因素,但单一的决定论是勉强的。作者似乎有意夸大这三个因素,而对其他的因素一笔带过。这就是从一个观点出发搜集论点的方法,最后所写之物也必然为单一的论点服务。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实际情况是复杂的,所以作者有时也会观点与观点相抵牾,比如希腊篇,在强调种族的单纯时,说他们并无太多的欲望,大家都是单纯的,而在强调音乐的时候它又说“不免鄙夷乡下人的粗鄙”。这显然是不能自恰的。由此可见作者的史料选取都是在为论点服务,从今天的角度看有所不妥。

但价值也很大,其中“天才就是能够抓住时代主要脉络并使其他的因素都从属于这个脉络”的观点吸引了我。总得来说,当做通识读本看很有意思。

《艺术哲学》读后感(五):读《艺术哲学》,跟着丹纳学艺术

读《艺术哲学》,我是鼓足勇气的。因为,我实在是不通艺术,所了解的艺术家限于历史课本那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无从从绘画、雕塑等角度直观感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梵高等人的艺术成就的杰出,更遑论区分各种艺术流派及主要特点。 这本丹纳的《艺术哲学》对我这个“艺术盲”是个通俗版的“科普”。丹纳通晓多国文字,是史学家、评论家,观点犀利独到,偏巧这本《艺术哲学》属于讲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并不是就艺术说艺术,而是置于大时代背景下详加论述,让人觉得真是鸿篇巨制。光看《艺术哲学》这本书一版再版就可窥知一二。翻译是大名鼎鼎的翻译家傅雷,傅雷其名无论是选择翻译的书籍还是翻译水准就是“品质保证”,代表着翻译既精准又具有美感,每每读至书中文才斐然的语句我总心潮澎拜。 说实在的,傅雷的译者序就已将丹纳的书中的观点和利弊得失说的透彻明晰。总论部分提纲挈领,丹纳对艺术下了定义,强调艺术是一种“模仿”,它的目的是对某种特征的突出。他主张关注艺术与艺术家本身、艺术流派和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强调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联性。在他笔下,如果一个时代欢欣鼓舞,那么一众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必是快乐的,反之则艺术作品也灰暗悲伤。他拿四个历史时期为例,希腊城邦时期崇尚体格的健壮使得裸体雕塑成为有代表性的艺术;中古时期的腐朽和老百姓的凄苦生活使得哥特式建筑呈现出晦暗不明的特色;十七世纪宫廷文化让文学作品带着精致和优雅;现代化让音乐非常繁荣。 丹纳用他总论中的方法论,着重分析了三个时期的艺术流派: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在他的书中,15、16世纪的意大利与现代德国、英国、法国的区别,以及拉丁民族熏陶、社会无序的追求状态下导致绘画推崇裸体和力量跃然纸上。而尼德兰北方和南方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艺术流派发生的分裂,和它最初受意大利风潮影响,后民族性占上风,更侧重实际、内容的艺术风格让人印象深刻。至于希腊的地貌和种族特征,孕育了雕塑的美好,在上述一系列例证下。更是水到渠成、不言自明。

这本《艺术哲学》的精妙之处,我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开篇的目次,像是缩微版的读书笔记,便于抓住丹纳观点的核心之处;二是文笔优雅,傅雷的翻译保留了散文的精致,读起来流畅而唯美,不像某些评论书籍晦涩难懂、欠缺美感;三是插画众多,有些遗憾的是插画附在后面,阅读会有些繁琐,比起后浪等出版书籍大成本排版稍显逊色。也许是因为《艺术哲学》比较小众,受众较少,所以个人认为还是有些遗憾。

至于丹纳在书中的观点,自然因评价标准等学术上的分野,有的也值得商榷。他自己认为艺术的目的是突出主要特征,但在尼德兰绘画中,特别是北方画派中又描述为不那么重视特征,更注重整体和布局,似乎与这一观点也不尽相同。豆瓣中也有人认为他的观点不适用于中国艺术重意蕴。作为一个不是研究艺术的专业人士,我只能说这些观点我姑妄听之,有待进一步学习吧。

真的是一本非常精妙的书籍,丹纳的博古通今、傅雷等老一代翻译家的严谨治学,成就了这本书的美好。国庆节读这本书,在庸碌生活和苦涩情绪中,心情略有平复,算是给自己的一点“小确幸”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