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美] 曼瑟尔·奥尔森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关于翻译的直观感受

不知道是英文表达逻辑就是如此,还是翻译水平太低,一段话翻来覆去说好几遍。下面列举一处: 但认为从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行为这一前提可以逻辑地推出集团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行动,这种观念事实上是不正确的。①如果一个集团中的所有个人在实现了集团目标后都能获利,由此也不能推出他们会采取行动以实现那一目标,即使他们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②实际上,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公共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③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大集团中的所有个人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为一个集团,他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后都能获益,他们仍然不会自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④认为个人组成的集团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这一想法远非一个集团中的个人会有理性地增进他们的个人利益这一假设的逻辑推论。⑤实际上,它是与这一假设矛盾的。⑥(导论p2—p3) 对于上面这段话,我个人的感受是:啰嗦,企图用重复而非推理来说服。第①②⑤句的句意有什么区别呢?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地事情,为什么要用三个长句来表达?以及第③④句中含义重合地部分较多,明明可以简练些省去重复的。而且用语高度重复且不用代词,导致我在打上面一段字的时候输入法都能把下一句猜出来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二):集体行动与投资

理性的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逻辑》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出发,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存在强制或诱导的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例,尽管维护产品价格,对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其他企业为了维持价格而减少产量,此时自己增加产量最为有利。囚徒困境之下的现实选择是每家企业都将选择增加产量,否则将遭受价格下降和产量下降的双重打击。除非达成百分之百的参与,否则任何竞争者的背叛,都会让剩余的参与者付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很容易理解行政化下的去杠杆政策,为什么会变得有效。因为背叛者需要付的代价是政治生命——一种攫取资源的能力。

曼瑟.奥尔森用了一个形象而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来说明非理性人所面临的困境。是这样说的:“一个想用一只铅桶挡住洪水的人,甚至会被接受帮助的人认为是一个怪人,而不是一个圣人。”作者把拥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人群称为潜力集团,并认为个体追求利益所支付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的情况下,会停止寻找集体物品。考虑一下某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遭遇,对于理性人来说,这一点不言自明。

唯一的改变方法是改变潜力集团的激励机制。一是对成员采用强制措施,拒不执行者给予必要的惩罚。二是给予私人化的奖励措施。反过来,如果能拆除潜力集团的激励机制,也就能阻止潜力集团形成压力集团。

对于特权集团来说,除了经济激励之外,社会激励也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毕竟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被群体认可和接受的规范。从众的渴望和背叛的惩罚,迫使我们按照集体的目标行动。因此,面对小规模特权集团,大规模的潜力集团显得无组织和消极,其结果就是前者统治后者。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作为一个资本量不大的散户,这意味着,当我们发现企业存在某种问题的时候。最好以对待餐厅的方式对待企业——这家不好吃,我们换一家。因为,这不是一个铅桶能够解决的问题。

其次,不能用简单的庄家—散户方式看待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体量足够大,股权足够分散;采用庄家—散户的方式看待问题,会产生幻觉——很多人都喜欢用这种阶级式的世界观看待问题。正如芒格说的,“如果没有人教授你正确的方法,那就自己来。”

第三,对于有替代品的竞争产品来说,能把成本降到所有人的成本线下,也就意味着拿到了去往未来的船票,互相残杀的屠刀砍不到你的成本线。沃尔玛是这样,宜家也是如此。

第四,要意识到激励机制的强大力量。当企业调整激励机制时,要提高警惕。如果你的企业掌舵人能以极高的道德和自律,超越激励机制的限制,一定要珍惜。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三):小组作业中集体行动的逻辑

“大佬求带!”

在本科阶段,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某课程要求的一份展示或者报告是常见的事情。同学们一般是自行组队,有的时候是由老师按学号或者其他指标分组。完成了一定次数的小组作业后,会发现小组里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有些小组分工均衡又明确,每个同学都尽心尽责,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有些小组主要仰仗“大佬”,“大佬”包办了主要的事务,其他同学方能“划划水”,比如几个人一道美化幻灯片;还有一些小组的情况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组员们态度敷衍,最后的作业也是草草了事。我在前两类组里待过,“划过水”也做过相对的“大佬”,今天就想借着这本书聊聊小组作业里集体行动的逻辑。

小组里有包办一切又认真负责的“大佬”,还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这意味着对于这份小组作业,我已经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了。但是当角色发生转变,我不得不成为打点一切的“大佬”,我的心态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产生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隐隐感到不公:为什么其他人就可以坐享其成?不过即使怀揣这般复杂的心理,我还是会发自内心地尽力把这份作业完成好。

在本书中,奥尔森为上述情况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也就是说,在小组作业中,所谓的“大佬”即使要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比如组织思路、收集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以及最后的上台展示,他最后得到的成绩和分数也会比他无所作为要更高。

同时,在一些小组合作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如果某一位同学对于这个任务或者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自愿且自然而然地打点好一切——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大佬”都会如此任劳任怨,“大佬”们也会因为隐隐感觉不公而选择“留力”。即使是在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不会达到最优水平。

通俗地理解,小组中的“大佬”的成果归全体小组成员所有(一般小组中每个成员得到的分数相同),因为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成员的“不劳而获”,“大佬”在做到自己能力范围最佳前,就会“收手”。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小集团,当小集团变成大集团,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是“小组讨论”、“小组作业”而非“大组讨论”、“大组作业”,还是很有讲究的。

基于以上原因,对于有共同利益的大集团,对于成员一般是采取强制加入或者强制缴费的措施。比如争取工人权益的工会,一般是强制工人加入的,工会的本质决定了它不能把工会所代表的集团中的某一工人排除在外,工会是用来进行集体的讨价还价,而不是个人的讨价还价的。一个公会的大部分成就不会激励理性的工人加入,即使这一成就比最坚决的公会宣言更令人佩服。因为工人的个人努力不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而且不管他是否支持工会,他都可以分享这一成就带来的收益。

之前看过友邻转发的一个魔幻小故事:有个新小区冬天取暖达不到规定的温度,一个业主就和一些小区论坛的刺儿头一起天天去折磨物业和开发商,一个月后物业和开发商终于崩溃,同意加锅炉,后来大家就不冷了。再后来,他就看到有人在小区论坛里说:“最近屋里好温暖啊,其实大家不必成天抱怨的,要相信生活会慢慢变好的……”慢慢变好其实是他人帮忙搭梯子。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大集团里成员的搭便车心理,都想着别人去闹革命,然后自己搭便车。虽然总是会有人起身反抗,但是自由和权利却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别人给予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