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精选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精选

《如何拍电影》是一本由[法] 克劳德·夏布罗尔 / [法] 弗朗索瓦·盖里夫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一):经验之谈

这是法国电影大师克劳德•夏布罗尔(1930年6月24日—2010年9月12日)的一本拍电影的经验之谈,毕业于巴黎大学,1950年代末期开始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驱导演之一,曾四次获得凯撒奖提名,六次金熊奖提名,三次金狮奖提名,两次戛纳金棕榈奖提名,1959年凭借《表兄弟》(Les Cousins)获得第九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但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很低。 在这本书中,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拍电影的整个流程当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他不是具体讲解每个流程环节的具体内容,而是凭借他多年拍电影的体会,谈了这些重点环节上,应当注意的一些细节。初学入门者可以粗略地了解一下整个过程,但,有些具体的体会感受不深。 拍电影的整个环节大致包括了拍摄,剪辑,场记,灯光,布景,道具,服装,混合录音,以及最后放映,对电影的评价。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在上海书展后浪展位五折买的,当时人挤人,在货架上只看到这个和斯科塞斯熟悉的,就拿了这两种。

书并不厚。120多页,章节分得也舒朗,读起来可以很快,可是真的理解并琢磨实行就不是小工程了。

夏布罗尔在我以前狂看欧洲片时候也看过两部。看介绍说他在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里拍片最多,效益也好,不多在当时的D 版市场上好像片并不多。就我来说,目前是特吕佛和侯麦最多,十几张,戈达尔也有七八张,里赫特和夏布罗尔两张。不是翻豆瓣记录,我都不记得看过夏布罗尔的电影名字是什么。其他几个人印象还是深刻的。

这本书都是夏布罗尔的大实话,怎么拍片,没高深的理论,只有具体的想法,导演是做什么的,是写给业界内的人的书,首先告诉你,“拍一部电影是很费钱的。所以在讨论如何拍成一部电影之前,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拍电影。 为什么?答案因人而异。 在我们这个时代,电影收获了一种相当诡异的声誉。我们同时代的人想做的不是拍电影,而是进入电影圈,这完全是两码事。想“进入电影圈”的人不会对拍电影产生真切的需求。拍电影这事,并不像他们所呼吸的空气一般不可或缺。 ”

然后告诉你各部门的流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场面调度对一个资质平平的人来说就只要4小时就可以学会,至于好坏那 是天壤之别了。

分门别类的谈的服装音乐节奏等等。非常实在的拍电影入门书,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世界上的烂片肯定比好片多。

做到业界一定位置,说话也可以这么随心所欲,不拿着端着了。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三):有趣的导演入门参考

就像夏布罗尔说的,让导演谈“怎么当导演”又简单又难:简单的是,“场面调度的理论知识”四小时就能学会、各种课程都能细微的教导镜头的把控,等等;难的是,这些东西又不是明白了理论就行,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

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说就是应该这么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拍电影的那一套”

【关于演员】

“对我来说,我不喜欢为某几个特定的演员量身定做的剧本。即便我知道谁会出演,我也不会为了他们而创作,因为我感到如果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生产出复制品和相似的东西”

“我要用某个演员,我要使用他的性格特点来编写对话,(这样做)优点是我们可以用文字游戏和名人名言轻松地写出对话,因为在这个文本中,该演员会是最佳人选。缺点是我们使用的是这个演员先前的性格特点。这就最终演变成了无意识的重复。永远不要忘记,有时候演员身上吸引我们的东西会变成令我们厌恶的东西,因为他们老是同一个样子”

“引导演员以您希望的方式去发现人物角色,这么做就会一切顺利”

“此外,我在拍摄之前和演员说话或者给他们留言的时候,一贯以他们在影片中角色的姓名称呼他们”

“既要和他们足够接近,又不能依仗他们,不能在他们的空档期见到他们”

【关于场面调度】

“要让人根据特定的节奏,以凸显其人性的方式在空间里移动...这和他们说的推拉和变焦速度等无关”

【关于音乐】

“音乐在一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音乐的作用是提醒观众,他们看到的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关于影评】

“有时一部电影要获得赞誉或许得等待无数年。同样的道理,大手吹捧的电影二十年后可能是差劲的作品”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四):《如何拍电影:夏布罗尔导演札记》摘录

叙述者就是那些想讲故事的人,他们的脑子里并没有一道独特的世界观,似乎也没有特定的信息要传达。相反,他们想为他人创作的故事赋予诱人的形式。到最后,这些人几乎是被迫使着专注于形式,但他们要把形式推向深处。即便是一个无话可说的导演、没有任何编剧才能的导演,乃至想象力枯竭的导演,也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电影导演,只要他可以掌控所有用以组成电影、且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参数。

用我们德国邻居的话说,诗人是那些有着 Weltanschauung(世界观),并尝试着表达出世界观的人。有时候这些“诗人”(我没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所以沿用这个称呼)也有叙述的天分,这很好。但一旦叙述者最后拥有了Weltanschauung,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归在诗人这一边。

如何创作剧本? 我们必须完成一个文学创作或者戏剧创作,抑或糅合两者。但在这个剧本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竭尽所能把电影里必须拥有的节奏要素和音乐要素考虑进去。所以在我看来,应该尽早训练自己这样说:“看,这幅场景进行得有点慢了,我要加快节奏”,或者反过来,“如有必要,我要一直走到临界点为止”。用韵律学术语来精确表达剧本,是一件需要慢慢学习的事情:这就是韵律学和剧作学之间的关系。有些场景看上去很慢,但从剧作角度看,它们足够强烈,看起来依然有韵律感。同理,有些场景看似节奏很快,但其实破坏了韵律。

许多电影完全没有进行思考,只唤起感官体验。目前在导演中流行的就是感官性电影。这可以让他们少花一些力气,在该介入的时候退出来。如果我要拍摄的场景如下:一个男人几经犹豫之后,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因为她没有背叛自己——看,这个情节够复杂——那我就是在拍一部思考性电影。而因为其中蕴含了思考,所以由杀死女人带来的感官体验会更加强烈。

事实上,从观众注意到摄影的那一刻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稍稍地与电影分离。或者摄影很脚(例如对演员的照明很糟糕,或者蜡烛的影子进入了演员的鼻孔),观众注意到了,认为电影拍摄得很差;或是摄影很“浮夸”,林中落日般的绚丽风格,这时观众则会把注意力从情节上转移开。观众必须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刻肯定摄影的质量,在放映过程中这么做则是危险的。只有在事后,当观众意识到他感受到了演员面部的肌肤、追随了情节发展的时间点、随着电影的一步步进展捕捉到了气氛的转变时,摄影才是真的美。

我对服装的协调问题并不特别看重。我在这方面一直试着现实主义,以便在其他方面少一点现实主义,多一点“意味”。如果我们开始对自己说:“所有男士领带都必须相配”,最后的结果或许会很可怕。我们只要确保镜头与镜头之间、或者角色与角色之间没有刺目的矛盾冲突就可以了。所以和服装师接好久没有问题了。就我个人来说,这方面我更习惯与女性合作。我要找的服装师不仅要对时尚有品位,同时也要对电影有品位,因为一个舞台服装师很容易搞出一些成套的东西来。但是一定要注意,别让她出错。

对于拍摄电影的人来说,批评性的电影评论中总是有令人咂舌的一面。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个臭流氓,花了两个小时看电影,四个小时写文章,他懂什么?”但反过来,如果评论是捧场的,电影人则会认为记者的工作完成得漂亮。于是问题来了。我自认为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一个评论是写作者发自肺腑还是胡编乱造的产物,它都是一个有能力表达自己感知的人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产生的感知。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别的。

《如何拍电影》读后感(五):从《如何拍电影》中学习如何看电影

这是一本由法国新浪潮导演的写的100%纯干货手册,篇幅不长,全书共127页,字体也比较大,阅读感非常舒适。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新浪潮五虎将”之一的克劳德·夏布罗尔。作为“五虎将”中作品最多的导演,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还经常被指责“背叛了新浪潮”。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有“新浪潮”的奠基之作,还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神秘之作。除此之外,他还拍摄了不少“平庸”的,却在票房上大有斩获的商业片。作为《电影手册》的编辑之一,他是“作者论”的积极倡导者,作为“五虎将”之一,他不畏主流,不在乎荣誉和奖项,始终对电影保持着纯粹的热情。《如何拍摄电影》是一本集合他几十年上百部电影制作经验的著作,书中他将片场内外的经历,以及自己对电影事业和拍摄技巧的想法娓娓道来。他对法国的电影产业、电影导演特点非常熟悉。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既能体会到电影大师的观念,又能对不同于好莱坞的法国电影产业有所了解。读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再去看曾经大呼看不懂的《天使爱美丽》,定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那一帧帧带着法国浪漫气息的,如明信片般的画面中饱含着信仰与坚持。

全书以“开场白”开篇,共分35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短小精悍,佳句连连。章节名也是直戳我们平时看电影的疑问点,比如“为什么拍电影”、“原创还是改编?”……在观影热情高涨的今天,观影者不能只做一名贡献票房的小火苗,更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力,花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走进电影院,不只是凑热闹,更应该通过观影得到了些什么。观影不仅仅是消磨时间和约会方式得一种,还是欣赏艺术与学习的过程。正如作者在开场白中所说的:“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电影里学到一些东西,对电影进行分析,超越感官进入分析”,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稳定型的年轻艺术形式,赋予观影者的除了视觉与感官效果,还有导演的思想。当然,“开场白”中作者也提到:“但我们绝对不能说‘就是应该这么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拍’电影的那一套。”比如导演王晶曾表示:“传达思想的电影让教育界去做,我只拍观众爱看的电影,不拍电影给自己。”

当大家对电影进行评价时,导演作为电影的主导者,他的个人风格必然是大家讨论的热点之一。在本书中,夏布罗尔将导演分为“叙述者”和“诗人”两类,“叙述者”就是那些单纯想给大家讲故事的人,他们的电影向大家展示的是普世价值观,内容上没有特定的信息要传达。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形式上,甚至只专注于形式,尤其是在电影技术日渐成熟与多元化的今天,形式被越来越推向最深处。这一类导演往往希望通过拍摄方法,也就是形式,触动观众,用精神状态与观众沟通,而非在哲学层面与观众产生共鸣。在夏布罗尔看来,恩斯特·刘别谦是这类导演中的佼佼者,作者认为刘别谦是“唯一一个称得上举世无双的技师的人”,因为他的技术十分独特,只专注于某一部分,大胆的去除那些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而被法国电影界认为是熟练技师的导演却并没有得到作者的认同,比如吉勒·格朗吉耶,作者认为他的拍摄手法并没有亮点,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电影呈现出的对事物的看法。夏布罗尔在说到“叙述者”导演时用了“技师”一词,因为他认为只要导演本人掌握所有拍摄电影的要素,并将其运用到驾轻就熟,就可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导演,甚至他不需要有才能、不需要有想象力。所以,在电影的世界里,人们往往认为有思想的“诗人”导演要比走技术路线的“叙述者”导演更高贵。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夏布罗尔指出“电影史上最糟糕的电影亦出自诗人之手”,有些诗人搞混了“世界观”与“对事物看法”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在传达“世界观”的时候,其实只是在表达自己对某样事物的看法,并利用自己极强的辩证精神在电影作品中展开论述,阐释自己观念正确的同时,还会用些篇幅解释为什么其余观念不正确。在一些“诗人”们看来,他们的观念才是人类前进征程的唯一路径,其中不乏一些“大胆的诗人”会提出先锋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其实与他们的世界观并一致,他们只是在用“先锋”的概念编织形式的罗网,使自己成为“说教派”。还有些“谨慎的诗人”在表达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不想付出太多的代价,甚至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为了赢得观众而“背叛”自己的世界观,从而让自己变成一名“叙述者”。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负面行为,因为导演为了拍出好的作品,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简洁的风格和扎实的剧本中,从而化解他叙述内容与真实想法不一致的矛盾。这段话似乎是在说夏布罗尔本人,因为他的确拍了不少票房火爆、受大众欢迎的商业片。在书中他也写到“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而在您变成叙述者以谋取生计的过程中,可能会时不时地意外遭遇一个来自您那个世界的人物。这就像在陌生人家里认出朋友的脸:总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段话似乎是在解释作者自己在电影界引起的争议。夏布罗尔不是一个激进的人,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在“为了拍出更好的电影…”这一章节,他写道“导演要学会聆听。一个导演最忌讳的,就是拒绝聆听。”并举例说明,在不妨碍任何人的前提下,他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并认为“如果我在类似的细节方面做出让步,我就可以绕过原则问题,成功地做成我想做的事”。

我们常在电影宣传中看到“大制作”的字眼,动辄投资上亿元,演员阵容也是大咖如云,观众们自然蠢蠢欲动的想去看个究竟,然而最后的豆瓣评分却惨不忍睹,骂声连连。究其原因,正是夏布罗尔在“思考与感官”章节内所说的看待电影的两种方法——思考性或感官性作品。

有些电影将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如何唤起观众感官体验上,忽视了思考环节,这样方式引起的注意自然是昙花一现。作者举例道“如果我要拍摄的场景如下:一个男人几经犹豫之后,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因为她没有背叛自己——看,这个情节够复杂——那我就是在拍一部思考性电影。而因为其中蕴含了思考,所以由杀死女人带来的感官体验会更加强烈”。相反,有些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抱着“我才管不了那么多,我对处理场景的方式不干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有多少辆汽车转弯,这是效果,我拍摄的时候要看的是这个”的心理,拍摄出的作品很可能就只会让观众一时爽,看完特效,脑袋和心里依旧空空如也。例如电影《阿丽塔》,导演所要展现的不单单是女主“人狠话不多”的动作场面,更是在构建一个架空的“新世界”,为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做铺垫。

除此以上几点,夏布罗尔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拍摄电影的元素,例如剧本、演员、制作人、剪辑等等。可能会有人觉得,作为一本售价几十元的精装本,这本书字数不多,略显价高。但读完后你会发现,作者留给读者的咀嚼和品味空间很大,阅读不是填鸭式的喂饱,而是需要消化后变成身体的养分。如果你想通过看这本书学会如何拍电影,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一本手把手教你拍电影的教科书。这本书通过简单、清晰、实际的文字向你讲述“电影观念”。很多东西是无法教会的,需要本人通过体会、思考以及直觉去感悟,作者夏布罗尔向我们指明方向,剩下来的则要靠我们自己解决,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自己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再去看电影时,你应该就能够不仅仅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一部电影了,你会从一部电影中看到更多的内容。最后,我想提到“结语”中的两句话,因为它不仅适用于导演,更适用于所有人,“任何不把拍摄过程当作享受的导演都不该继续拍电影。他应该去干点别的,世界上还有三十六种别的方法可以表达自己”;“很显然,当我们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时,才有快乐可言。如果我们像盲人一样朝前走,任何人都会觉得烦躁不安,这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