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精选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精选

《外部空间设计》是一本由芦原义信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一):空间设计的《道德经》

《外部空间设计》篇幅精悍,围绕的核心理论是向心规划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生长的消极空间,这是一对相对概念,以意大利和日本在城市、居住空间上的特征为例,以观察者为出发点,发散的讲了距离、尺度、肌理、流线等一系列在设计中的运用,意大利城市外部空间和个人居住空间互为逆空间突显城市空间的活力,而日本内敛的居住空间规划对提升城市的丰富性也有贡献,是现代城市规划功能性发展出单一性后自我矫正很好的范例。

延伸来看,本书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许多浅显却至关重要的观点,对外部空间规划的尺度控制上,提出了20-25的控制网格,这是用视线范围推演出来的结论,对进行外部空间设计上可作为圭臬。在肌理控制方面,区分了3米和24米两个距离观察对应局部细节和大面肌理的控制尺度,在建筑肌理设计中,对不同尺度肌理的考虑应从观察视角来进行控制。

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尤其注意空间具有目的性才有价值,只有明确的主次关系、有中心才能带动周边的活力,在创造这种中心的时候,是可以基于对底面的高差、建筑的体量等角度入手的,而一个步行距离我们是需要控制的,书中提出了300-500米的控制距离。同时,封闭空间、区域限定、序列化演进、高差的层次发展都是把空间激活的重要手法,而在边缘性材质、水面的运用是把空间品质进行提升的关键,在设计中尤其需要重视。

收束章节,作者呼应开头,将发散性和内聚性进一步发展,提出加法和减法的两种设计思路,要综合二者的优势来应对外部空间设计存在的不足。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二):就一个读后感

首先要说的一点必然是我对作者的敬意,在这里我没有想批判的意思——他提出的概念如今甚至都写于我国规范之中(街道高宽比),这已经足够证明其思想价值了。

但对于这个译本,仅仅是译本而不是译者本人,无论如何我也想谈谈。

《外部空间设计》是我大一就听闻并且购买的书籍,惭愧的是我一直未拆封,直到最近。书本身并不厚重,我利用一天的闲暇时间完全阅览了一遍。

并非浏览式,而是带着笔记与标注;也并非停留于传达的思想,还有文字本身。

然而这恰恰是最遗憾的事情。

芦原义信本人我想大概也是健谈的,从文字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不管是在语气还是在用词上,而本身的内容也非艰深晦涩之物。可以说,从内到外都是一种平易近人的状态。我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同作者在饮茶闲聊一般,话语轻松而又饱含哲理。

然而译本,尤喜欢用“毋宁说”此类词语,看得好是突兀、尴尬。如此轻松、似是闲聊般的口吻为什么要采用“毋宁”这样文邹邹的书面语。夸张点说,简直是将原文的美感打破得一干二净。

除此之外,也不乏“翻译腔”的问题,“就像这样”“也不是不…”“很好地”之类的“日式中文”不下十处。注释样式混乱、主语缺失、标点符号沿用、用词单一重复……翻译问题几乎称得上层出不穷。

不过,前面也说了,我不针对译者。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序言里译者清晰地注明着日期——1984年3月20日,距今将近40年。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环境以及行业的发展,受限于当年语言学习的各种阻力,能拿出这种译著绝对是了不起的,能把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带入中国是相当有魄力的。

《外部空间设计》最早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于1985年,2017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了新版。可这么多年过去,这新版内容跟老版完全一致,几乎可以说照搬不误。

国内目前芦原相关的著作译本只有尹培桐一人所译,此外再无他人涉及。在第四章论述内部化与外部化一个小长段几乎译得不可读,却迟迟未见人对此提出质疑分析。

中国的建筑界都翻天覆地了,可你还在用30年前的翻译,什么道理?!

我有幸做过一些外文翻译任务,并且如今也依旧在继续着业余的翻译兴致。本来我是想聊聊“译著读不懂是因为译者也读不懂”这回事。可越想越觉得这不单单是译者的事情了,这种多年后沿用的情况,固然有“懂行不翻译,翻译不懂行”的原因,但本质上还是业内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忽视,简直就是业障。

想起前些阵子我吐槽谷德网上的翻译的事情,还有在一份关于筱原一男的作业中也是吐槽翻译的事情,莫名觉得业界真是悲哀。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三):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座建筑来考虑时,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内容概述

《外部空间设计》是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经典作品。1960年起,他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了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的异同,比如意大利的建筑偏于外向型的空间,而日本的建筑比较注重内部空间。作者还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他所举的例子多数来自于他曾经亲自参与的工程,实例结合通俗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

一、关于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积极、消极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引申出的思考,书中写到:“积极空间(Positive-space)与消极空间(Negative-space):建筑空间大抵可以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所谓计划,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因此前者是收敛的,后者是扩散的。(N空间,P空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PN空间。)。”

作者提出了十分出彩的“消极空间(N)与积极空间(P)”理论,把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的特性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用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P空间就是最实在最丰富的空间,比如我们身处的室内空间,而N空间是相对无序的空间,比如建筑周围的自然空间。同时作者认为N和P空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房屋旁边的N空间放在城市里就变成了兼具有内部性的PN空间。他还提出“逆空间”的概念,并指出设计要将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给予同样程度地关心,即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或者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座建筑来考虑设计,这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正因为空间是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也就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即每一个建筑所追求的是给予人积极的影响,外部空间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如此。由此我认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具有宏观的设计意识,就像开车一样,在开车的时候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脚下的路,还应该注视目标前方,心中对整个环境有了大体的认识,设计时以人为中心,将周国的景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入人的视野,这时美景才是有价值的:美景给予人积极的能量,人回馈美景相应的赞美、珍惜、保护,这样的合作才是双赢的。这样创造的空间应是高于自然景观的,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协调统一的。

二.关于尺度与质感

1.尺度: 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为1度的圆锥。人看前方时,如果以2:1比例既以40度仰角,要看到建筑全体,那么D(与建筑物的距离)/H(高度)=2,仰角约27度;如果要从单幢建筑进而为看一群建筑的时候,一般认为D/H=3,仰角约18度。 H与D的关系,当H/D=1时是空间质的转折,D/H小于1时逆空间,D/H大于4时影响甚微。这些尺寸不光在建筑上而且在人与人这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出来。 作者提出的假说(经验):a.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室内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 b.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可识别人脸的距离70-80英尺与20-25米吻合;一英尺等于12英寸,约相当于30.48厘米)。

2.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如饰面墙面等都要考虑到距离与质感所产生的效果。混凝土照片的研究,重复质感的应用(第一次质感,第二次质感)。

作者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他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可运用一种重复质感的方法,文中所谈:“当人靠近一面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然后,当达到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距离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比如我们走的不同道路,也会有第一次质感和第二次质感的变化。

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对一些基本的模数还略有了解。但对空间的尺度感仍然比较模糊,设计中对尺寸比例的推敲基本没有,对有关模数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在我们的设计中,这种规范的模数是非常欠缺的,一味凭感觉和对艺术感的追求是不够的,同样,材料的表现也更多地在乎效果图的美观,同时对于材料的尺寸及不同观察距离给予人的不同感受考虑较少。这些数据的得出不得不让人承认空间的设计是具有科学基础的设计,看似无序的自然却总给人最为规矩的惊喜。

三.关于设计手法

作者文中谈到的计手法,其实就是空间的营造方法。依次讲解了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围合,空间的层次,与空间的序列及其他一些相应的手法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毕竟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空间的生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的意义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强加的,而且牵强地强加意义最终出来的结果也一定缺少美学效果,关键是可能不具有使用功能,以至于被废弃。

文中所说:”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也就更加突出,它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因此只有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建筑与景观两者配合才是完整的设计体。此外,作者还谈到了空间的封闭问题,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有一种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封闭性,向心性地整顿空间秩序的方法。为此,就应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

关于外部空间的层次,设计重点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还有一些其他手法,例如利用地面的高差。安排高差就是明确地划定领域的境界,而高差可以自由地切断或结合几个空间。甚至水的不同处理也会有非常有趣的效果。例如在空间布局时说过的那种不希望人进入的地方,以水面来处理,可以相当自由地促进或是组织外部空间的人的活动。可见空间设计师就像一个导演一样,在把剧本安排好了以后,人们只需按着剧本来游走,从始到末,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四.关于加法空间、减法空间

加法空间就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代表人物为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作品如奥库森尼斯主教堂、赫尔辛基文化会馆等,其作品十分注意从内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单元本身有居住性。而其作品集是沉默的,实际建筑要比看作品集动人得多。

减法空间则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代表人物为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作品如马赛公寓,其作品有超越了环境及地方的普遍性,作品集反而更加感人。

“加法”和“减法”的差异不仅在于对内外空间秩序的关注程度,更是要将视野拉开到建筑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加法”建筑与环境更加融合,而“减法”建筑则采取了与环境对立的态度。通常在诸多设计项目中,需要兼顾“加法”和“减法”,这种处理空间的方法文字讲述易懂但却需要在具体的方案中巧妙应用。由外至内、由内而外,有时省去一些细枝末节,主题才更突出;有时为了突出整体,需要做一些相应的细节处理以呼应主题。

总结

从室内、建筑内部设计再到接触、学习并不断熟悉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很明显地认识到自己对外部空间的考虑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从最初只考虑建筑体本身到开始凭感觉增加一些环境,再到有意识地依据地形及建筑形态添加一些景观及灰空间,我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开始不断加深。阅读《外部空间设计》这本书让我更深刻意识到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多变性及趣味性,尤其是当我在街道上观察其理论时,发现许多理论确实有其现实意义。通过芦原义信的空间理论可以认识到认识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并判断何为好的外部空间,更可作为实际设计中的重要参考,常用常新,常读常新。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四):什么是好的公共空间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从建筑局部到整体城市空间,探讨优秀的外部空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以及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外部空间

→什么是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的形成

一个外部空间的形成必然带来「内部」和「外部」的分界,而这一界限通常由物体和与之发生互动的人产生,这种互动可能根据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来确定。使用者通常「无意识地」创造出外部空间。

通常认为,地板、墙壁、天花板是构成建筑空间的三个要素。当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有目的的创造这些要素,并赋予一定空间意义时,就形成了「外部空间」。芦原义信认为,所谓的「外部空间」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即「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所以,当把「整个地块」作为整体来设计的时候,才是「外部空间」出现的起点。

基于这一观点,地面和墙壁就成为决定外部空间的重要设计因素。围绕这两个因素,可以通过材料材质、高度、高度与间距之比等因素来评价一个外部空间。

→积极和消极的空间

芦原义信将空间分为从周围向内收敛和从中心向外扩散两种类型,分别对应消极和积极的概念。而书中所提到的外部空间大多是承载一定功能的「积极空间」,体现了强烈的空间目的性和计划性。

大多情况下,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芦原义信提出了「空间渗透性」的概念来评价多个建筑物的关系以及它们所产生外部空间的的积极性。

→ 逆空间

基于外部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这一认识,芦原义信提出了「逆空间」的概念。所谓的「逆空间」是指那些将内外空间反转颠倒后仍然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空间。

「逆空间」是将整个地块作为整体设计的体现,意味着设计者对建筑周边的外部空间给予同样程度的关注。因此,「逆空间」也可以作为评价外部空间积极性的指标。意大利锡耶纳的坎波广场(Piazza del Campo)内部与外部空间平衡的例子。

意大利锡耶纳坎波广场

→外部空间的要素

→尺度

尺度是外部空间最重要的属性,而间距D与高度H的关系则是决定人对空间感受的重要表征之一。

D/H=1是外部空间质量的转折点,当D/H=1时空间具有匀称性,通常D/H=1.5~2范围内的空间尺寸较紧凑,达到平衡的状态。当D/H<1时,两栋建筑便会互相干涉,形成「残余空间」;D/H>2时,则空间过于疏离。

建筑间的关系可以类比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识别人脸的最大距离在21米~24米左右。若将此距离作为外部空间的最佳尺度,那么一个适宜的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即所谓「十分之一理论」。

→十分之一理论

芦原义信还指出,采用「以20~25米为一个单元」的模数来设计外部空间的节奏,可以打破大空间的单调感。类似于乐谱中的一个小节,在一个20~25米的外部空间单元中使材质、高差等元素有规律地变化,将会让这个空间更加生动和使人愉悦

→外部模数理论

→质感

质感是材料表面的结构特征,而这些结构特征通过被使用者感知进而形成对于空间的印象。其中,距离是决定使用者如何接收空间质感的关键因素。对于同一材料,随着观察距离的增大,使用者可以得到从微观质地到宏观肌理的一系列不同感受。

除了材料本身的质感,相同的材料还可以传递出不同的「二次质感」。二次质感的形成依赖界面材料在平面上的组合变化,或是不同层次中物体的叠加。芦原义信指出一次质感和二次质感需要按照不同的适宜视距进行布置。

东京21_21 design sight

→设计一个外部空间

→空间领域

芦原义信将空间领域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其中,根据空间的功能,「只限于人的领域」又可以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外部空间设计的起点应当充分考虑这个空间领域的性质和用途,再逐步推敲空间的大小、形状、风格等内容。

成都太古里的空间动线设计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

成都太古里街景

在合理安排空间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空间吸引物可以构造和强化空间的「方向性」。例如东京浅草寺,在长约300米的街道两侧设置有雷门和观音堂两个吸引物,防止空间扩散。

东京浅草雷门

类似的案例还有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广场花园,通过在下沉广场的两侧布置商店,将行人引导至广场周围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空间才会产生吸引力;同时,空间吸引力也使目标更加突出」。合理的设置空间尽端的吸引物和途中的吸引物是使一个空间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空间的封闭和渗透

「墙」是决定空间封闭性的最直接因素。30厘米的墙壁几乎没有封闭性,只能起到勉强区分空间领域的功能,墙壁越高,封闭性越强。因此,空间的封闭性就是由高墙隔断了空间的连续性而产生的。

此外,墙体的设置也是整顿空间秩序的有效手段。在外部空间中,建筑在见到上形成的凹陷空间被称为「阴角」空间。「阴角」在空间秩序上具有显著的向心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强的紧凑感和安全感。同时,「阳角」常常会伴随产生一个扩散的空间,减少空间的封闭性。

因此,充分利用「阴角」是可以在最小程度使用墙体面积的基础上提升空间封闭性,也是符合人的理想视知感的外部空间形态。

与封闭相对,开口和道路可以使内外部空间产生联系,并赋予空间一定的「渗透性」。创造一个具备渗透性的空间需要多种不同属性的空间彼此连接并相互作用,即体现了空间开敞性和环境导向性,又能传递空间有机整体的感受。

→ 空间的层次和序列

空间层次的传达通常需要通过空间的调性来安排适宜的空间呈现顺序。

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

空间的序列则更加宏观,是根据空间功能和人流动线逐一展开的一系列领域。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空间序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个优秀的外部空间序列中,使用者在行进过程中会观察到一系列具有共性的空间元素重复或再现,并以此作为空间的线索,起到功能设置和环境诱导的作用。最后,在确定空间的领域和层次的基础上,芦原义信认为一个得体的外部空间尺寸可以考虑为500米见方,以满足人的最佳步行距离。

杭州良渚文化村美丽洲堂

空间的序列通常还可以借由地势高差来呈现。例如在坡地建筑(特别是纪念性建筑)中,在不同高差关系中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起外部空间,通过仰视和俯视的变化,丰富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并以此营造一个充满纪念性的场所。

→空间的秩序

→加法和减法

芦原义信认为空间秩序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两种思路来建立。其中加法」将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的秩序并离心式地建造空间。通常「加法」需要对内部空间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因此在这样的空间中,每个局部都将是充满人性关怀的。

芬兰珊纳特塞罗市政中心 by 阿尔瓦·阿尔托

「减法」将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建造空间。空间中每个局部都以「公约数」的逻辑来处理。对使用者来说,这样的空间是非人性化的,难以适应内部功能的变化;然而对整个城市来说确是规划式和逻辑式的。

马赛公寓 by 柯布西耶

「加法」与「减法」的分异不仅在于对内外空间秩序的关注程度,将视野拉开到建筑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加法」建筑与环境更加融合,而「减法」建筑则采取了与环境对立的态度。通常在大型设计项目中,需要兼顾「加法」与「减法」的调和与折衷。

→城市的秩序

→不断扩张的内部秩序

对于一个建筑单体而言,其空间功能产生了建筑内部的「秩序」,例如仓储、制作、加工等等。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建筑单体的功能更加细分,建筑尺度也越来越大,它们的「内部秩序」也在进一步扩大。

各个代表细分功能的建筑单体通过在空间上聚集,充分地「脉络化」和「内部化」,形成所谓的群体建筑。(产业园、CBD、大型住宅社区等)这时,原本建筑单体的「内部秩序」扩大到了整个地块,形成新的空间内部秩序。经过类似的内部化迭代,就形成城市,乃至区域的内部秩序。

城市内部秩序(from: http://patrikschumacher.com/)

但是,一成不变地进行「内部化」的迭代将会带来空间「动脉硬化」的风险,导致物质和信息交流效率的降低、分工合作无法顺利进行等等。除此之外,城市也会人为地施加防止空间「动脉硬化」的外部阻力,即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等外部秩序。

→城市的「加法」与「减法」

芦原义信将建筑设计的「加法」与「减法」推广到城市空间,认为城市的「加法」是空间内部化的同时保持内部秩序去建造城市。相对地,城市的「减法」则是在保持土地留用和交通规划等城市基本骨架的外部秩序下建造城市。

最后,西欧城市和日本城市提供了这两种方法的鲜明对比:西欧城市具有完备的外部秩序,但内部秩序并不匹配,导致城市发展的低效率和非人性化;而日本城市将中心放在内部秩序的扩张, 导致城市功能的复杂和城市尺度失控。

无边际的城市外部空间 (from: http://patrikschumacher.com/)

归根结底,人是城市的中心,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复合而协调的内部秩序。一个有条理的外部秩序如同框架,是城市内部像细胞分裂出丰富的内部秩序,在保持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

- End -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后台留言!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