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读后感1000字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读后感1000字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是一本由[日]阵内秀信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读后感(一):轻与重

小书吧,不可不读不可再读,日本人写书的老毛病就是在抽丝剥茧的思索中蹦出民族主义的狭隘,还是太自卑了吧,动不动就日本人如何如何。个人观感,作者用了建筑师的理性思维来分析东京的城市空间,再抽丝剥茧叙述城市的形成,然后再和欧洲的城市模式对比,得出日本的城市是人性的,像村庄一样自由生长,并为此有点自鸣得意,其实是有点井底之蛙了,最近同时阅读《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其中提到“轻”与“重”的价值,倒是视角更宽阔,无论是城市、街区还是建筑,无论是建筑师还是上位者都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最直接的就是尺度、纪念性和他们认同的价值审美(Beauty和sublimity),但是这种的价值观是无比沉重的,我宁愿用轻的价值观来审视它们,轻不是羽毛漂浮的轻,而是像飞鸟一样有生命自在自为地轻盈,用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市井气,人气和生活气,一个宜居的城市、街区和建筑莫过如此吧?可是这样价值不应该是上位者更不是设计师来完成,而是居住其中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来完成。这大概就是《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了吧?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读后感(二):简要笔记

空间维度:

地形——山手地区,武士阶层和贵族阶层 -> 宅+院的住宅营造的传统;沿山脊道路布置 -> 封闭的街道氛围;长屋;

下町的水岸,平民居住的区域,主要形成一种商+住的传统;离散的城市空间 - 向外寻求与自然的联系(富士山); 桥头的聚集行为 - “恶”空间 - 哲学/宗教上的意义;寺院和花柳巷的结合(好神奇)

城市扩张——以寺院为指引 - 离散的神圣空间

时间维度:

江户 - 土地划分模式;山手vs水岸的格局

明治 - 大名屋敷功能的转变

大正初期 - 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广场空间

昭和(战后/关中大地震) - 大量城市化;下町区的衰落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读后感(三):记录几个对我最有启发的点

1.江户城的拓展的线索:“城市似乎是在一系列柔性的壳体内不断地加密着。”

首先,主要结构沿主尾根道轴线展开。

其次,这个时期形成了与各个阶层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和建筑形态。地势起伏丰富的山手地区——武士阶层,靠近河口人造土地,依靠运河发展起来下町地区——平民阶层。因此整个城市的结构是围绕散点展开的:大名屋敷+町人地。

此外,寺院因为承载公共活动(庙会、游赏)对城市扩张有牵引作用,一开始的选址是远眺城市的自然高地,但城市会一层层包围过来,寺院的布局也是一层层的。寺社空间帮助人们建立城市的意向,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构。

2.从基地的特殊条件出发的空间开发

如果基地有一处小溪,就可以将之扩大成为水面,安置藩主的庄园——城市中各个场所在规划设计中被发掘到了极致,产生了整体化的城市的愉悦。相比欧洲地块等同于建筑的做法,日本人投入很多精力在外部空间的营造上。外部和建筑的关系。

3.江户的公共空间有临时性、末端性

例如桥下与山脚的开敞空间首先是为了火灾避难。当民众赋予其功能和意义之后——临时剧场和相关活动,给场所带来活力,公共广场才得以形成。是成为使人摆脱社会约束,允许各种大众性娱乐活动发生的场所。如果说欧洲广场是围绕社会中心单质组织起来的,后者的稳定性则有赖于无数共同体在社会末端上的团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