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文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文脉》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脉》读后感(一):看《中国文脉》小感

先说说总体感受吧,比较喜欢他的文字,就是有一种读起来很爽的感觉。读的过程没有功利性,确很流畅,合上书那一刻,仿佛脑子里多了点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余老用他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他叫文脉,准确的说应该是伟大文学的历史。我也是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文学,原来好多以前耳熟能详的作品和作者,原来这么伟大。一直有一个问题,文学到底是什么?以前的认识中,文学就是会写出好词好句,会写出一个好故事,总是会惊讶怎么会写出一本这么厚的书。后来看到有人说,文学是一种美,我似懂非懂,所以我一直想去感受文学的美,会不会是那种跟见到美女美景一样的感觉。说真的,我感受到的不多,就像我依然无法感受世界名画的美,没有那种忍不住会“哇”出来的感觉。我目前对名画名著的好感,基本来自于外界,而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知道,是我的问题,我相信经过历史的筛选,它们肯定有美的地方。 这书给了我一个视角,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视角,有人说里面的内容太主观,偏引导性。文学本来就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但是好文学是有标准,作者说了他的标准,也间接表露了他自己的审美,我们即可参考,也可唾弃。我也不知道他的观点是否可取,目前我是比较赞同和欣赏的,但是我也会读读别的学者,也许能给我另一个不同的观点和视角。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文学作品本身,静下心来去读,去感受,去思考。

我觉得语文这个学科,首先就是要教会或者说培养我们欣赏文学美的能力,这会让我们的乐趣多一处来源。再说,懂美,是创造美的第一步。在这里,顺便想说一下以前所受到的语文教育。

以前的作文,是让我头痛的地方。有句子优美,素材丰富这两点,分数基本不低。所以,大家努力的方向,就是背句子,背素材。写作文,也就等于是默写,再加上一点排列组合。屯上一些干货,一个学期就不用愁了。我懒,屯得不多,所以我写作文不如说是憋作文。现在回过头去想想那些好作文,真的“好”吗?网上有时候看到,一些中小学生的“差”作文,之所以差,是因为写的很随意、调皮,读起来反而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感觉。好的文字,应该是简单,真实的。

古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基本也是差不多,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升华了什么,一套下来,分也不低。所以,我们以前总是开玩笑,人家作者都不知道自己还表达了这么多,这叫再创作。现在偶尔碰到以前学过的是诗和文章,再读一下,结合自己对作者的背景和历史了解,有时候真能感受到一点真真切切的好。

所以,我觉得某个语文老师说的很对,“语文,没必要跟数理化一样学,书读多了差不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学没有语文课,而图书馆却必不可少。

《中国文脉》读后感(二):我心有猛虎 愿细嗅蔷薇

我一直都相信,假如生活赋予你苦难而丝毫不予怜惜,无从躲避,那么多半会是另一种成全。正如秋雨之所受,正如秋雨之所成。 在拜读秋雨先生《中国文脉》之前,我知道他曾被评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家。我还记得当时和好友探讨时的言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轻浮有余而沉稳不足,余秋雨的作品被当代年轻人追捧,恐炒作成分居多,不可尽信。”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自己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羞愧于心。 秋雨先生是经受过苦难的。那个年代的黑暗和动乱,我们这一辈自然无法切身体会。也正因如此,所以很多时候的言论或想法,都以旁观者自居。或多或少的总会流露些漠然。所以当秋雨先生以苦难之身执文脉之笔,那么多的诽谤和攻击纷沓而至。哪怕身为同时代的一些人,也会因自行惭愧而失去文人特有的风骨,极尽小人之事。 然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中国新旧交替,政治动荡的年代,秋雨先生执笔从戎,开辟出另一片世界的曙光。《中国文脉》以散文的方式下笔,顺着时间的长河,捋着文史的脉络。一个又一个时代遥远的先辈们跃然纸上。以《诗经》为引,以屈原为碑,先贤们的灵魂又苏醒过来。满身的风采哪怕相隔千年依然让人为之惊叹,为之着迷。对于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历史来说,《中国文脉》可称之为文化简史,把文脉的发展、走向、转承、起落全面清晰的呈现出来。虽简尤精,间疏有序,非常适合作为我们攀登文脉的启蒙之作。秋雨先生文风自然醇厚,平和朴实,整本书读起来让人身心舒畅,欲罢不能。 看《中国文脉》的时候,我内心真的十分复杂,仿佛灵魂被叩击。一本书的好坏,标准太多。而一本书能触动读者的灵魂,我想一定不会差。 在这个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在年轻人所追崇的东西实在太过肤浅和现实。少年国之所倚,任重而道远。既要敢于开拓创新,也要发扬千年传承,实在是路漫漫而修远兮。而现今风靡于年轻一代的所谓主流,实在是令人堪忧。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知书方可达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留传下太多文学巨著。这笔文化财富,也是靠着辈辈相传至今。而今也到了该我们接棒的时刻了。 我很忐忑。我怕历史太过厚重,而我辈德行尚浅。天降大任,尚未苦我心智,饿我体肤,纵我心有猛虎,亦敬亦畏! 当我读《中国文脉》的时候,我一边惊叹于历史先辈们的惊才绝艳,一边钦佩于秋雨先生的隐忍坚韧。哪怕于苦难之中,也一直没有放弃。我想,这就该是文人的品性!这也正是历史传承赋予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天赋!祖国母亲承受的苦难委实不少,而作为儿女的中华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也足以让我们的母亲感到骄傲!古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今亦有鲁迅、钱钟书、余秋雨,文脉传承依旧在延续。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 这是秋雨先生对当今文坛的总结和忧虑,这也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忧虑。文脉延续至今,能否继续传承下去就看我们的了。你若有心,可从《中国文脉》开始。 愿我们每人都心有猛虎!

《中国文脉》读后感(三):散文版的中国文化史

余秋雨是一个文人,文人的好处就是有自己的坚持和理想,所以书以咏志。

《中国文脉》本质上是一本散文化的中国文化史。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文人,余老师把中国文化串成一脉的想法和做法都值得尊敬。

但余老师同时又是个感情过于丰富的文人,擅长的是散文。感情细腻当然是有好处的,整本书的大概内容一个有着中等中国文化史知识的人基本都清楚,但是能写出来的并不多,余老师算是其中做得不错的,但是对于一部“文化史”类的书而言,过于主观和抒情,不够精准和凝练。

余不喜欢汉赋的浮夸和铺张,然后他却用这样的语句来表达他的不喜欢。

这种堆砌辞藻的排比句在书中比比皆是,读起来真的和读汉赋一样乏味,或许文人都一样,责人易,克己难(我们都一样)

《文化苦旅》开创了思古文的先河,所以余老师也是一代开创文风之人,然后后人可以把类似文章写得或戏谑(《明朝那些事儿》)或凝练(没想到案例)。

因为不够精准凝练,所以文中也有一些被感情带跑了的错漏,譬如P081拿旧石器时代来证明中华文化的起源,这个和尤瓦尔写《人类简史》的格局还是差远了。在中华大地上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这至少是目前的科学共识。文学家不懂科学歌颂错了祖先挺尴尬的。最让人尴尬的还是说德国人家庭几乎人手一本《老子》,诶,不做考证的想象力太好也挺尴尬的。

还有些就是文学家自己的发挥,譬如P084 黑格尔只说过最深刻的悲剧是双方无对错的碰撞,余老师却补充说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无法后退。你看,这就是哲学家的精准和文学家的浪漫之间的差异。再譬如P087描写大禹的心理活动,既然是文化史,通过臆想去刻意拔高古人也不大妥,这个时候余老师已经不是在写散文,而是在写小说了。当然这只是我一个晚辈的瞎掰掰,余老师内心或许就是在写散文小说集而不是文化史。

作为一名长者,余老师确实还是很宽容和包容的,不喜欢的古人,余老师也就是一笔带过,从不多加鞭笞。喜欢的古人,则是不吝溢美之词。

写唐朝“唐代没有国家哲学,这也是它的可爱之处”;写长安“一座城市真正的气度,不在于接待了多少大国显贵,而在于收纳了多少飘零智者”;余老师应该是get到了他喜欢的唐的宽厚。

全书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在写曹操和曹丕时,余秋雨都专门提到过李煜,认为他是皇帝中文才第一,但五代十国整个文化史只用了百来字带过,李煜只字未提。

二是最后的结尾章《大地小人》写得比前面的文章都入骨三分,字里行间读出了非余秋雨的味道,反而这章看起来特别痛快,少了悲古伤情之后才真正回归本心,文章的可读性也就提高了很多,春秋笔法把之前借批判余上位的文痞们损得可以。我很喜欢。

总体而言,虽有小的瑕疵但瑕不掩瑜,通俗文学史五星,专业文学史三星。散文四星。合起来四星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