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的读后感大全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的读后感大全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是一本由[德] 海因茨·海勒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读后感(一):本来我们该跳舞,如果世界尚存

基于主题,整本书于阴郁中推进,除了插入的某些闪回片段。一开始就用暴力氛围渲染,于是读者心中就应该有所准备,关于此书的悲剧走向。末世绝境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表现,但是行文很是克制甚至冷漠,就像书上说的那样,脑中只剩活着、活着。情感都被刻意抽空,不管目睹或经历了什么,喜怒哀乐不是本书的组成部分。

薄薄的一本书又切碎成了30多个短章节,读起来非常容易。毫不意外作者刻意打乱的时间线,眼前的疮痍和遥远的记忆的美好形成的反差总是能加重悲剧感。其实一直是带着疑问来读完整本书的,关于末日的肇因。当然最终也没有答案,当然这并不重要,当你看到所有人物的结局的时候。小说的干脆就是如果主人公代表整个世界,真的不管是否身后洪水滔天。

末日小说里面出彩的还是阿特伍德的末日系列和麦卡锡的路,前者是新世界的重建,后者是绝望中的相依而行,而这本书力度和深度都还不够,是我心肠太硬了么。但还是很流畅的阅读体验,毕竟这个专辑收的书还是在平均线以上。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读后感(二):打碎讨厌的东西并不是征程的结束

看书前没有读序读简介的习惯,所以看到快一半才知道是永远都走不出的末世了。

几个精英阶层人士,相约去山里度假,喝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吃着新鲜丰富的早餐。透过清晨的窗户看大雪覆盖的世界,而小木屋内是温暖和舒适,怎么能不骄傲,怎么能不沉浸在作为伟大人类的沾沾自喜。要么就是已经习惯了这种伟大和沾沾自喜,漫不经心地享受着人类文明。

当然这种优越感在末世到来时毫无意义,就是那种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乞丐,上了一列装满了丧尸的列车时,一样脆弱不堪的生命和尊严。

没有天敌,毫无征兆, 海因茨·海勒开了个脑洞就让地球末世了,末世就末世,还留了几个人类社会的精英,在末世后苟延残喘,看着体面和人性一点一点消失。

作者将正常的生活和末世穿插着来写。讲真,前几天你担心的买的保险值不值,股票会不会缩水,觉得可能不会发财的忧虑,和眼前的尸野遍地和大火燃尽的世界比,多不值一提。

当然,一起幸存的伙伴,惨死在眼前,被砸碎的脑袋迸出血溅到到脸上,最多也只觉得“有点咸”而已。

走向的远方没有任何希望,只有不断的死亡和即将死亡。

书里有很多写得很好的句子,一点一点变无所谓的身体和脚步,有时间摘抄进来。

长大后发现末世电影和书籍很多,很多人性都写得特别真实,很同意这种没没由来的淡漠,比起傻白甜式没由来的热情真实得多。

还有那种渺小感。

人的烦恼多数是因为人类社会秩序造成的烦恼,除了生理欲望,人的欲望也都是基于已有规则的欲望。当人类社会土崩瓦解之后,所有的秩序需要重建的时候。原本深入人心的观念也好,基准也罢,统统也瓦解了。

就像在末世跟前,在一个打不开的可能装有食物的冰箱面前,微积分理论和你的文凭,毫无用处啊。

意义这个玩意儿,本来就是在秩序和需求面前的相对理论。

我暂时还说不出来人学习用宏观的眼光看待自己与世界后,和狭隘的世界观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沟壑。

但确实是会开始欣赏弗洛伊德或者马斯洛这种人了,有什么用呢,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反正仍然在规则里生活,没有人类社会秩序,也会有其他秩序。人类就是这大规则里的会生会死会消散的小分子。

但比起将已有规则奉为神明,或被规则压得喘不过气。因为知道这规则并不天生存在,也学会了与猛虎对视。

这感觉还挺好的。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读后感(三):追问:某某的意义何在?

追问:某某的意义何在?——读《本来我们应该跳舞》 文/凡悦颜 意义,人在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追问有什么意义,以此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一书中,作者华莱士和毕业生们探讨教育的意义,除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还要注重其人文价值,也就教育是对一个学子思维的影响。那么,生存的意义呢?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是一本末世题材的小说,作者海因茨.海勒独辟蹊径,以五个本是好朋友的幸存者为主线,通过叙述他们的所见与经历来追问,活着,有什么意义。 主人公“我”同德吕加斯基(下面简称吕)、格鲁伯(格)、福斯特(福)、高尔达(高)五个人,每年都要将城市抛在身后,去山上的小屋待几天。现实中,每个人都被循繁往复的工作与所谓的责任推着前行,曾经一起长大,而后却向着各自认为有钱和好运的方向前行,或许只有通过这暂时逃离,才能让他们忽略彼此之间已经产生的距离感。 然而这次,还有更大的收获——末世来临,他们侥幸逃脱。面对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和再也回不去的家园,他们能做什么呢? 作者海勒用69个无明显衔接的片段,让回忆与现实穿插前行,这种写法类似日本芥川奖得主安部公房创作的《箱男》,且二者都是采用白描手法叙述事实,并不过多评论,语言克制且冷静,使得气氛渲染产生了留白的效果,让读者不得不去思考。 恶劣的环境,与求生的本能碰撞出反思人类文明这条暗线。原来认为有用的,被一一丢掉,纸币只能用来做引火纸,冰箱只能引其爆炸来获得一时的温暖,火标志着人类文明,而现在,一夕退回到原始时代,大家只是需要火来做饭、取暖。现实是,人类日复一日辛苦创造的文明却成了求生时的阻碍——木椅涂了防火漆而不能用来生火,对死亡的恐惧感让他们怀疑以前努力的意义,明知道有污染的雪水还是照喝不误;拥有建筑学和微生物学的大学学历却不知怎么让取暖装置转起来——在基本的生存面前,知识变得越发无力。 “我们既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也不知道像这样翻山越岭是要找什么”,他们已经很久想不起“意义”这个词,只是漫无目的的前行,变得越来越冷漠。从对事物的冷漠,到对整个世界无感,再到对废墟和尸体的漠视,以至到最后他们希望锤子还在(用来砸锁)的愿望超过了希望高(已经惨死)还在的愿望。 这篇小说入选了2016年21世纪年度最佳小说,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游戏、实验和艺术家与收藏者等丰富主线,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犀利中肯。再经由“我”目睹末世景象以及同伴福、高、格、吕四人相继死去将生与死放大,在死亡面前,原来那些琐碎平凡经常被忽略的小事却成了幸福,倾听闹钟的滴答、感受淋浴时水的温度,甚至将保湿霜从手上搓开拍到脸上。 单调重复的日子里日渐麻木的人们,或许《本来我们应该跳舞》一书可以将其唤醒。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读后感(四):当文明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何在?

近年来,末世电影、末世小说层出不穷,它们中的大多只是为了夺人眼球而大肆渲染末世之境,深入探讨人类文明与生命本身关系的并不多,特别值得一提的当属德国作家海因茨•海勒创作的小说《本来我们应该跳舞》。

这部仅有8万字的小说将文明尽毁的地球以亲眼目睹这一切的5个年轻人的视角加以呈现,他们例行来到每年度假的山中小屋,离开时却发现地球已经变得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笔调冷静得几近残忍,字里行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迫使我们跟着他们的行为、想法做出思考,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断片式的叙述方式赋予读者大量想象的空间。

海勒将文明与生命的冲突置于现在时的行走中。曾经的我们,是飞行员、设计师、保险从业者、医学研究者、发货员,在“我”的回忆中解决着业务上的难题,但就是这些人,却在文明尽丧的自然中束手无策,当所到之处的食品吃光后,他们甚至不会在野外采集果实,因为过往对于食物的经验全都来源于加工食品的成分;不敢喝雪水解渴因为怕里面有酸雨和含铅汽油;想要拿来取暖用的椅子却因为木料被刷上防燃漆而点不着火,不得不挨冻。在这里,人类文明成为谋求生存的羁绊。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空气、光明,此刻都成为我们痛恨的对象,这一切让我们变得愚蠢——“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有多少感情”。文明和生存被进行了本末倒置的处理,以此增加文明的虚幻感,已经食不果腹,餐厅的风景还有什么价值?

代表人类文明痕迹的汽车、加油站、高尔夫球场、超市等都已是一片废墟。同样的小屋,也因每个人社会性的丧失而变得不复从前,过去的这里,会因充满回到各自现代生活的期待而变得温馨,现在却只是等死的坟墓,每个人的个性也变得毫无意义。

海勒在那些散落的对话、回忆断片中,像是无意间提到的那些对生命本身并无益的过剩的精神文明:抗抑郁药的大量消耗、物质过剩、导弹的研发、对奢侈和社会承认的偏执需求等等。人们过分沉浸在自己一手建造的“文明”堡垒中,生活已然脱离自然很远很远。

与俄罗斯作家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的长篇小说《鱼王》那样充分展现自然的美好从而使人们产生爱慕之心不同,海勒觉得有必要以一种突然中断生活的方式来强迫人们面对问题:当文明不再,生命的意义又会在哪里,人类将何去何从?

在漫无目的的行走中,铁轨、马路的规划、束缚已再无用途,代表一种现代生活模式的手机也被抛弃,他们似乎感受到了些许自由,但前方等待着的仍是无边无际的虚无。无论曾经的幸福是什么,现在的幸福也仅仅是活下去而已。

最后,作者用一种极致的想象,完成了文明人向自然回归的画面:

被高等动物人类充分利用起来的火,成为毁灭一切的能量,而他们制造的工具,也成为残害同类的凶器。本来我们应该跳舞的,现在却在濒死之际贪恋一丝那再熟悉不过的太阳的温暖。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读后感(五):世界末日前,我们都是行尸走肉

如果世界末日来临,你将如何应对?每次读末世题材的小说时,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往往都是答非所问,注意力迅速被千奇百怪的人类毁灭缘由所吸引,被血腥刺激的僵尸打怪所吸引,却从没想过——人类末日到来的那一天,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真正会吞噬你生命的东西,正是你眼中的整个废墟。

德国作家海因茨·海勒的《本来我们应该跳舞》的着眼点就放在了这个位置。这本荣获21世纪2016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的作品,摒弃了末世小说中最流行也最耀眼的部分,将主人公“我”和好朋友们的冒险历程演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放逐流浪之路,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打怪升级、最后寻找到新家园的桥段荡然无存,一切更趋向于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在世界末日面前,我们都是行尸走肉,丧失了人活着的资格。

为了表现出这种“浑浑噩噩”之感,海因茨·海勒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就小说内容本身来看,五个好友在世界末日到来那天幸免于难,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海因茨却笔锋一转,立即将目光指向了“未知”的旅程。别的作家都喜欢给未知做加号,主人公们往往都会遇到些什么,收获些什么,但海因茨的“未知”是减号,如同一个缓慢运转的黑洞,生命力在一点一点地被吞噬,身边的风景注满了麻木、单调和绝望。书中如此说道:“我们成了分散在多个身体里的意志,除了我们每个人携带在自己身体里的那一部分意志外,已经没有地方装其他东西。”而“我”的小伙伴们在一个个地发生意外之后,其他人的选择也不是去拯救生命,而是加速死亡的进程:脚骨折的福斯特被丢下,活活冻死;高尔达在被玻璃刺伤以后在痛苦中死去。生命力在废墟中无情的消逝,被表现成一种难以言喻的解脱,死亡成了向往而不是畏惧,因为“文明曾在那里产生又被破坏,我们本来应该跳舞,但狂喜跟平常一样只是在头脑中,只是一个词而已”。那种真实感无悲无喜,无怒无惧,如潮水般涌来后的平静,平静得令人几欲发狂,而也许这就是人类末日应有的姿态和模样:我们无路可逃。

就小说的表现形式来看,全文由碎片式的段落构成,片段与片段之间不存在完全的衔接关系,这样既反映了“我”作为“行尸走肉”时一种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又巧妙地将读者绕进时间的迷宫里。人在无法沉浸文本本身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警觉性,从而形成了更深的思考空间。我在反复读一些段落的时候,常常会问自己:这是发生在末日发生前还是发生以后?为什么在末日发生之前就会产生这样的末日错觉?悲剧是否在一开始就命中注定?

在一些片段的细节处,海因茨还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手法来完善小说本身的技巧。每当一个好友死去时,作者都会用一个片段来定格他的人生,如同走马灯一般,比如最后一个自杀的伙伴德吕佳斯基,作者在表述过程中很明显地运用了陀氏的复调性,将两种甚至三种不同人物的心声交织在一起,内心的虚幻与现实的嘈杂相互争斗,逐渐转向声音的高潮,最终形成一种极为强烈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生最终败下阵来,只剩下簌簌而落的回忆,没有行动,只有空洞。

而到那时,就像小说的结尾,所有最细微的感觉都会被放大,所有最简单的日常都会被怀念,因为一切都会被遗忘,包括自己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什么都回不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