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1000字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1000字

《居里夫人自传》是一本由玛丽·居里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一):注重思维观念培养

上学时候的课本里会提到居里夫人,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元素钋、元素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之前的了解也仅限于此,这本自传让我真正的了解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公,内心由衷的钦佩和敬仰。

本书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居里夫人自己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她的老公皮埃尔·居里的,从家庭背景开始写起,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小地主家庭,父亲是大学老师教授物理和数学,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皮埃尔的父母也有文化的小资产阶级,父亲是一名医生,热爱自然科学研究,母亲是一位企业家之女,后家道中落。

看到他们的出身,有一种感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居里夫人从小就表现出对物理和化学的兴趣要远高于文科,更有父亲的指导和思想的交流,皮埃尔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他们是出于自己的对于未知事物强烈和好奇,又能够坚持不懈,为了探索和求知,可以全身心投入,不计较个人物质方面利益的得失。

皮埃尔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从没有进过学校,他的启蒙教育来自妈妈,随后是父亲和哥哥,虽然天资聪明,但是不能适应学校正规的课程,他的脑子里都是幻想,忍受不了学校强制的知识灌输,他跟不上学校的教学方式,被认为是头脑反应迟钝。但是,幸运的是他的父母头脑非常清醒,明白儿子的困难,因此并没有强迫他入学,如果强迫他入学,那么可能就不会有他日后的成就,因为他的智力会受到打压,各种条条框框、成见偏见也会损伤智力。家庭给了他极大的自由教育方式,让他可以将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事物上,直到获得正确答案为止,无论外界环境怎样,他的思路都不会被打断或者改变。

在我们的身边很难出现科学家,因为我们都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很缺乏对思维观念的培养,如果提出了异议,那活血被认为是一种调皮,或者捣乱,不会被受到重视和指导,反而是一种批评。对于个人而言,我就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不会去观察事物,缺少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教育的方式对于智力的发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自由的教育环境,对思维观念的培养很有利,热衷于学习内容,也把这种学习探究的过程当成巨大的乐趣。

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放弃了温馨的生活,他们的一生在寻求真理,坚定的使自己的思想和欲望服从于自己的梦想。伟大的发现不是呼之即出的,而是日积月累,是无数个日日夜夜都处在左右摇摆、犹豫不决中的,不断的失败、沮丧、但却又鼓起勇气继续下去。

皮埃尔死于车祸,居里夫人因接触放射性物质过多,患白血病离世,他们的离开是民族的悲痛,他们的一生,是不能够被复制的,但是他们对于后人的影响,那是没有时限的。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二):最好读的自传

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这本书,虽然pad上显示这本书有三百多页,但里面有一半是她为丈夫作的传记,所以真正需要读的部分就更少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能翻完。

先说优点,虽然她是科学家,但是写的文章非常流畅——这绝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因为这本自传的序言是爱因斯坦写的,同样的翻译,爱因斯坦的序言就显得很难读,一进入正文文风就立刻变得自然了。我发现大部分母语是德语的人,在使用英语时经常套用德文的句式,老是出现那种十几行的长句,这种习惯除了增加句子的理解难度没啥别的作用,薛定谔那本《生命是什么》也是一样,再好的翻译也只能救回一部分。

第二,这本书是她自己的回忆,从中可以看见很多她个人的经验和习惯,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天真又坚韧的气质,比如她提炼了镭但是不申请专利,而是免费向世界公布自己的提炼方法,结果没挣着钱,她并不在乎。而认为这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气度,当一些美国人,比如利用镭发了大财的工厂主提出愿意资助她的研究,美国政府授予她一些荣誉奖项时,她认为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没有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而是无偿的、毫无保留地将它风险给全人类的精神,令美国朋友对法国科学界产生由衷的钦佩与赞赏”。

(如果我是一个大老板,别国科学家免费给我提供超赚钱的技术支持,我肯定也特别赞赏她。

第三,真的喜欢看一些聪明女人用特别平淡的口吻来讲述自己了不起的经历。比如在语言学习上,她写“我很早就开始学习法语、德语和俄语,并且能够阅读这些语言的外文书籍,后来,我觉得英语很有用途,便开始学习英语,不久就可以阅读英文书籍了”,又比如在专业选择上,“开始我对文学和社会学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是通过长达三年的学习,我逐渐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数学和物理,因此我暗下决心日后要去巴黎求学”……她的天赋,她在早期贫穷生活里的纯粹信念,她在科研上的坚持,以及她投身战争时的勇气,都特别吸引我。

再说缺点,居里夫人确确实实是一位夫人,她非常、非常地爱自己的丈夫,在居里夫人笔下,皮埃尔这个人几乎是完美的,滤镜之重令人匪夷所思,这种深情常常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以一种非常荒诞的形式。

皮埃尔早年间和父母一起居住,结婚后则受妻子照顾,在结婚之初,居里夫人因为怀孕不得不暂停一段时间的工作,她完全没有感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反而对丈夫“对待工作需要保持绝对专注”的习惯大加赞赏,同时她开始主动去学习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同时为自己做到了这种平衡而感到自豪。

我庆幸皮埃尔死得早,因为如果皮埃尔一直活着,玛丽居里所有的光芒都会被加在她的丈夫身上,凭借她对丈夫的爱,加上她本人对名誉、地位的不留恋,她对此一定是甘之如饴的。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三):平凡而伟大,简单中辉煌

人的一生有个起点,从家庭作为起始位置,随后依靠努力抬升,而更多的波动,则受制于随机性与趋势。玛丽居里自己说,人的一生是按照一个轨迹向前发展的,她和皮埃尔的共性在于,他们都喜欢宁静,而反感噪声之下,人前人后的日子。

一、不懈的奋斗进程,未曾止步的自学

玛丽和皮埃尔在诸多事情上,以及观点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①,艰苦的环境,在二人一路前行学习的路上,取得成就之前。并未有过舒适的环境,皮埃尔在很多恶劣环境下坚持,日后遗留身体的痛苦,事实上,我认为应当有诸多科学家陷入到身体上带来的折磨。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于未知事物的无限好奇,不断精进的探索,强大的热爱之力让他们不会放弃。这也是他们崇尚自学的原因。

玛丽说:“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失的如此之快。”

②,家庭,生活

父母二人非常喜爱自己的女儿,常带着他们周末出游。当然,这也是因为二人本身对于大自然的期待与热爱,在未知的自然天府之作下,显得那么的美丽与奇妙,这也正是天地的内涵,是广袤无垠,是宇宙所透露出的更大的神秘,生命之无限。又显得那么的公平。重视女儿的体育锻炼,体操度假游泳划船,样样不落,对于女儿的教育作为玛丽的一项职责。

③,谋职,即便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忍受,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职在那个年代就不是一份好谋划的差事,即便优秀如皮埃尔,获得成就后想找到一份最为适合的职业也是难上加难。如果出版教材,那么占用太多时间,无法专心研究。

④,二人都专注,喜欢制心一处,一次做一件事,选择单一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高效提取出镭和铀的原因。

二、能看到平凡的一面,人性的一面,也是光辉伟大的一面

①,皮埃尔身上,可以看到神性。对于人的无私帮助,善意,不愿意涉足于冗杂社交之中。

②,玛丽作为母亲,家庭一份子。也会做家务,到世界各地,看到演出仪式,同样会激动,这是他们平凡人的一面。同样,亦有烦恼,找不到任职时,试验区域受限时,等等许多。然而,这些并不能成为阻碍他们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选定目标,想方设法,一切办法去达成。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

③,个性。皮埃尔的极度专注,高要求。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来,比方说,一份已经完善多次的报告,对细枝末节的内容同样要不断地修改直到尽善尽美。还有先前所说的选定目标,如果不工作,便会感到难过,这是相当令人敬佩的。

这些东西是从居里夫人的口中所说,总归多了几分亲切感,让你觉得似乎也没有那么遥远,可在传统意义上,他们正是我们探讨人物中的奇迹,是无可比拟的传奇。

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任何人,不可以成为任何传奇,只是一定要有目标,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不断前进的能力。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四):210915读《居里夫人自传》

知居里夫人严肃认真,内心困顿之际读《自传》寻求慰藉。

居里夫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只是勤苦。关键在于她知道自己的智慧在何处,便不懈追逐。幸得家庭,领会了自然的魅力,练就了宠辱不惊的定力,无私为国的魄力。幸得皮埃尔居里,坚定了她的道路,引领了她的成就,是她的知音也是良师。于是即便清苦,和心爱之人做心向往事,幸福更多。虽然条件艰苦,科研路程坎坷,但毕竟科学选择了他们,他们也选择了科学。

更为震撼的是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他竟然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仅从《自传》中他的几封书信就可以看出,他并非是着迷于科学的“疯子”,而是对社会政治都研究颇深的智者。他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意义。相比于居里夫人,他更加成熟理性,以至于到了最高的维度。从他的父母,哥哥便可以看出他整个家庭氛围的和睦,一家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地为社会贡献,因此对他而言,寻找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便是理所当然的事。

也许,没有皮埃尔居里,就没有居里夫人。没有皮埃尔居里的父母,就不会有皮埃尔居里。倘若能从家庭的道德当中找到人生的那把尺子固然好,不然则要靠教育,一面从书摄入,一面抗拒程式,成功之路定然曲折些。即便走不到自己理想的那一步,也为自己的后辈铺就了更好的道路。

居里夫人眼中的美国是那样繁荣民主,而疫情当下的美国又是如何混乱不堪。居里夫人驳斥的对国家对科研人员的苛薄,直到今天形势也依然严峻。也许正如皮埃尔所说:“我们没有力量去改变社会的现状,即便是有这种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仅凭一时的想象,说不定会好心办了坏事,从而阻碍了社会不可避免的发展。”但好在居里夫人虽然没做成,她的女婿倒是代她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不过,是非功过也全凭后人评说了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感谢。

以下摘录几段印象深刻的话:

1. 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在一件忘我事业的进展中,收到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地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2. 毫无疑问,人类需要注重自己实际利益的人,他们努力工作,为自身谋取利益,这是于人类的普遍利益并行不悖的。但是,人类毕竟也需要具有理想主义的人,他们追求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没有时间去顾及自身的物质利益。追求理想主义的人因为无意于追求物质享受,因此也就没有享受物质的可能。但是,我认为一个完善的社会应该向这些理想主义者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个人生活保证,使他们没有任何牵挂地潜心于自己的科研事业。

3. (来自皮埃尔-居里的书信)女人比我们男人更加喜欢为了生活而去生活。天才的女人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当我们为某种神秘的爱情所驱使,想进入某种反自然的道路时,当我们将自己的全部精神贯注于自然奥秘时,我们往往就会同社会相隔绝,我们常常就要同女人去斗争,而这种斗争又似乎永远不是势均力敌的,这是因为女人会以生活与本能的名义将我们的后腿扯住。

4. (来自皮埃尔-居里的书信)我们大家全是情感的和我们所喜欢的人的成见的努力。我们还要谋生,因而成了机器的齿轮。最使人伤心的是,我们必须向我们的社会的各种偏见做出让步。让步的多少则取决于你自认为强大还是弱小。假如退步得不够,你将会被碾得粉碎;假如过分地退让,你就是卑鄙小人,就会对自己感到厌倦。今天,我已远离十年前自己所遵循的原则。那个时候,我认为凡事都需要极端,绝不对周围环境做出任何的让步。当时我以为,一个人就应该像显示他的优点那样去展示他的缺点。

5.(皮埃尔对居里说的话,也是他去世后支持她继续科研的动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即便是一个人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另外一个也还要努力地工作下去。

6. 在他的书房里,被他从乡间采摘回来的水毛茛仍旧盛开,但是主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7. 他坚定地使自己的思想和欲望服从于自己的梦想,并且越来越全部地适应了这种状况,由必然走向了自然。(想到了马克思说的,人类社会就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道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