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替身》读后感摘抄

《替身》读后感摘抄

《替身》是一本由[法]米歇尔·普西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替身》读后感(一):以爱之名疯狂 ——读米歇尔·普西《替身》

文丨廖德凯

世界一分为二,人心也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如同作者米歇尔·普西本身,他身为著名学者,却又是法国最畅销的小说作家,是与斯蒂芬·金、丹·布朗、东野圭吾齐名的悬疑小说作家,他“以学者的深入观察对人性善恶进行独特解读,加上对景致的细腻铺陈和曲折悬疑的情节布局,让他在法国文坛独树一帜。”

《替身》完美地“迎合”了这一评价。作为富足的单身母亲,全科医生玛迪·利贝里,理性、独立、自由,接受了完整的科学训练,绝对不会相信非科学的任何事物。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位和她十年前失踪的孩子埃斯特班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汤姆,包括外在形象、穿着、爱好,有着对蜜蜂同样的恐惧,甚至还会说在汤姆的生活环境下根本不可能会说的语言——埃斯特班也会说的巴斯克语。这时候,她几乎相信了一切,相信灵魂可以寄托,相信人可以转生,相信死亡只是换了一个身体,她确切地相信,汤姆就是她的孩子,就是埃斯特班,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差了十岁。她疯狂接近汤姆,知晓了汤姆的生日后,她坚信汤姆将和埃斯特班一样,将在生日那天出事。她要保护他!

故事集中在汤姆过生日的前几天时间里,但一切的迷雾,直到汤姆生日那天才真正揭晓。紧凑的情节,多次反转,让人读来欲罢不能。悬疑大师的手笔,在情节上确实不令人失望。

但情节只是米歇尔的外壳,《替身》的内核在于人性,在于人对自身认识的哲学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在这部作品中有着深刻的诠释。“婴儿期灵魂就是刚开启旅程的灵魂。”儿童期灵魂“是我们明白我们不只为自己而活。其他人也很重要,也有分量。灵魂必须学会超越它的冲动,或至少会控制它们,学会迂回、游戏、欺骗、诱惑、爱。”“年轻的灵魂是急躁的,玛迪,他们雄心勃勃,勇敢无畏。他们也是自私的。他们想留下痕迹,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但是如果没有年轻的灵魂,世界就缺乏血肉和激情。”“当灵魂成熟的时候,它们就接近了最后的旅程……在饥渴的年轻灵魂面前,他们看上去无欲无求……它们是自己内心和平的守护者。”

四个阶段的灵魂,代表人生的四个阶段,然而,主人公却像是在几天的时间里,经历了婴儿期、儿童期、年轻的、成熟的灵魂的四个阶段。她像婴儿一样去探索生与死,像儿童一样去学习迂回、游戏、欺骗、诱惑和爱;像年轻人一样不顾一切、勇敢无畏,哪怕前面就是冰窟就是悬崖;最后才在找回的爱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成熟的灵魂。不仅仅是玛迪,《替身》里另外两个母亲,都体现出市政厅社工内克泰尔“世界一分为二”的特性,外表的柔弱或者坚强,内心的疯狂或者善良,在爱的名义之下,都显得无比正常。

那么,生命的归宿是什么呢?“我们生而为尘,又终将归于尘,但这粒尘土会是这个世间每一颗新种子的养料。”没想到揭示生命意义的,会是一个女巫。这大概又是米歇尔这位悬疑大师的“算计”吧。

《替身》读后感(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替身》

纪伯伦说“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米歇尔.普西《替身》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亲密、最无私也最失控的感情,我想那应该是母爱吧。母爱就像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也都拥有着母亲不一样的爱,从而每个孩子的童年也都是不一样的色彩。《替身》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三位母亲对母爱的不同诠释,与其说这是一本悬疑小说,我更愿意用温柔而无奈的目光去审视它的感情世界。

故事从一名叫埃斯特班的男孩的失踪开始,看似一场意外溺水的事故,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作为埃斯特班的母亲玛迪,她坚信自己孩子的死亡不是意外。她执着的寻找着真相,直到遇见那个最像埃斯特班的男孩,一切一切的巧合让身为医生的玛迪开始相信灵魂的存在,埃斯特班的灵魂就寄生在那个男孩的身体里,疯狂的执念燃烧掉了最后的励理智,她不顾一切的想要靠近那个男孩,哪怕那是个拥有自己母亲的孩子,玛迪仍然不肯放弃,直到掉进陷阱的最深处,才开始悔悟。

这是一场爱的博弈,三位母亲,三个孩子。三位母亲因为她们自身的人生境况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与心灵,过分的控制欲和保护欲是可怕的毒药,尤其是对于幼小的孩子,可遗憾的是母亲们常常遗忘。爱会让人产生幻觉、执念甚至疯狂,有人在寻找、弥补,有人在忽视、固执,同时也有人用爱的假象编织了一个个阴谋和陷阱。然而在这场博弈里,没有人问过孩子们的感受和意愿,以爱的名义去伤害他们,然后迷失在自我感动的城堡里。作者米歇尔.普西用如大海一般的笔触去书写平静表面下的暗潮汹涌,他关照每一个人物的内在呈现,使他们更加立体而真实,你可以通过阅读去和他们对话。马丁.桑富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一个,仅仅是穿插在故事缝隙里的一个小人物,在那不多的描述里,你几乎完全可以了解这个令人敬佩的自行车手。米歇尔.普西是懂得运用思维错觉的,我承认加里布埃尔的出现让我一度以为那是玛迪的情人,他成功的欺骗了我。

有法国东野圭吾之称的米歇尔.普西,这位横空出世的黑马,2013年凭借《直到那一天》在法国声名大噪,他拥有描写细腻的情感、曲折而离奇的剧情的能力,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他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带你进入迷宫更深处,最后陡然将你从最深处带向高空俯瞰他的杰作。从《直到那一天》到现在的《替身》可以看出,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从未退却。

《替身》读后感(三):我们生而为尘,又终将归于尘

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法国作家米歇尔·普西新近的悬疑小说《替身》,寡闻的我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位作家。书封面前勒口处介绍到他曾连续8年入选“法国十大畅销小说家”榜单,“米歇尔·普西以学者的深入观察对人性善恶进行独特解读,加上对景致的细腻铺陈和曲折悬疑的情节布局,让他在法国文坛独树一帜”。看起来是位很厉害的作家。当然作家与作品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推理大师”东野圭吾盛名在外,但他依然有很多小说读来好像是在浪费我的感情。于我而言,选择要读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肯定是诱因之一,但读书之后,也不再关注下蛋的母鸡是谁,而在鸡蛋好不好吃。不过,在阅读《替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书确实有些“make me upset”的。

小说第一章起始就非常干脆的展开了整个故事。让我照搬一下图书底封的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的开场是吸引我的。与任何一部经典的悬疑推理小说相似,像甩出鱼竿那样精准钓住了读者。我就跟随着书中“我”的视角进入了这个故事,这也是我在故事读到快要结束之前,在心里始终有一些烦躁的缘故。

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当女医生玛迪遇见了跟自己十年前已故的儿子一模一样的汤姆时,任何理性都无法解释目前的现状,荒谬幻想,谵妄的执念则充斥了“我”的内心。随着“我”搬到了汤姆所在米罗地区,在一次制造的见面机会后,女医生检查到了汤姆右腹股沟处有一个与埃斯特班一模一样的血管瘤胎记,无法伪造的印记。虽然“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胎记并不是完全类似,而且血管瘤在儿童时期会发展,百分之八十最终会消退。但终于两个胎记在“我”的记忆中混为一体。而“我”,也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转世。

“我”看到了一本书,书名《轮回与生物学:交叉路口》,作者史蒂文森论证了对印度教、佛教、泛灵论者等许多文化来说,这些印记有一个明确和公认的含义:它们是前世的见证。这些印记对应一个前世伤口的位置。它们是转世之人因为暴力死亡的标记。女医生不相信这些文章,却不断地让自己受这种折磨。

“我”不会相信这些事!“我”不想相信这些事!

玛迪却又情不自禁的要去寻找证据。她的心理医师瓦扬来自巴厘岛,信仰印度教的地区。他说轮回存在于巴厘岛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存在于所有的印度教徒的生活中,更普遍的亚洲大多数男女的生活中。而在欧洲,据调查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轮回理论从古希腊发展而来,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和许多其他人都相信。希腊人下葬的时候会放金片、各种形式的讣告。让灵魂不会在两次生命之间迷失。

该怎么看待轮回呢?在我们相信什么东西之前,必须先证明它存在吗?或者相反,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只要我们不能证明它是不可能的?

终于,轮回就像一颗救命稻草,被女医生紧紧的抓在手中。

作为读者的我陷入了作者精心构建的“陷阱”中。小说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交织进行。市镇社工萨维娜和市政厅秘书内克泰尔像马普尔和波洛那样探寻着埃斯特班的案件。而第一人称则是充满主观视角的“我”不断地接触“转世”的汤姆,越接近,越发现了更多转世的证据。笔者自然不信转世,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女医生的种种发现,一种烦躁感一直伴随着阅读过程,我开始担心作者真的会用转世来解释这一切。

本人很喜欢阅读推理小说,但我从不会跟作者一教高下,去猜测凶手、动机或者手段。因为这对我没有意义,反而会破坏阅读体验。就像看一个魔术,我们知道这是假的,关键不在于知道魔术是如何变的,而是享受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带来的快乐。魔术的本质是表演,即便知道了秘密也没法轻易在别人面前复刻。所以作为一个观众,重要的欣赏和感受,而不是自以为看穿了把戏而获得比魔术师智商更高的优越感。

推理小说也是如此。优秀的作者一定会认真对待他的读者。他会极尽巧思来编织情节,组织叙述语言,以期待能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不过,着重于智力上的挑战终究会落入下乘。一部作品总是要传递一些作为人的普遍的情感,让我们在意外之余,收获精神上的触动。或欣慰,或遗憾,或激动,或归于平静。

我只带着一双眼睛去阅读。当故事走向结局,作者将要讲述谜底时,我又一次获得了阅读快感。头脑无比清醒,情绪又如此丰沛,寒冷的冬夜里感到心头火热。在不涉及剧透的情况下我想分享一下本书的最后一段文字:

这段话是不是没有给你带来什么特别的触动?那当然了,去看书吧,你会懂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