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书这么好的事》的读后感大全

《读书这么好的事》的读后感大全

《读书这么好的事》是一本由张新颖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一):读书这么好的事

《读书这么好的事》,最早是本科时读过一个版本,当时读着就想买一模一样的收藏下来,正缺货,好在有新版本,赶紧买来。到现在从书架取下翻开,时间好像并没有流动,读着仍然感受到开阔、新鲜、畅快。书中依然有亲切而新奇的世界令人向往,似乎是书的魔法。 《读书这么好的事》大概是一本各年龄段读者都可从中受益的书。爱读书的人看着难免不激动。 现在出了精装新版本,也想分享给大家。不光想分享给朋友们,也期待以后的年轻人也可以读到,也许会给自己一些基础的人生态度与一些新的连接可能。尽管任何时候读到都不算晚,但愿读者与这本书,也因此与大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自我,相遇更早,相遇更多。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二):《读书这么好的事》摘录

贫薄的快乐令人讨厌,它败坏了那种开头艰涩、终而美妙的精神事物的滋味。 有一些人总是读二流的作品,因为这种作品一切都安排停当,让人一看就喜欢;可是,沉湎于这种轻易就能够得到的快乐,就丢失了再鼓一些勇气、再专心一点就可能获得的那种更高的快乐。人应该去高卓的乐趣。 人是靠辛苦的陶冶而成其为人的。他必须自己去赢得自己的真快乐,他必须自己配得上这快乐。先付后收,这是规律。 读书时放空大脑,把自己摆在较低的位置,天真的胡思乱想。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有舍弃的勇气。 不求甚解,在我的体会里就是不急于把它提炼、概括、总结为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把感性的东西保存下来,那个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就越多。有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所谓会意,一定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可以概括成几条的东西。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三):你真的会读书吗?

你真的会读书吗?——读《读书这么好的事》 文/凡悦颜 读书这件事,很多人会说容易,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却是有一定规则的,每天翻翻报纸、公众号,或者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来的,都算不上。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一书中写了有关读书与作者们的那些事,用通俗却中肯的语言与青年读者们探讨读书的意义,进而讲述到底该如何选书、怎么读书。全书包含上篇、下篇和外篇三部分共三十多篇文章,上篇是读书漫谈,针对读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系统说明;中篇和外篇篇幅较小,是演讲稿和“书的书”,有点内容总结和提要的意思。 书是人类共同创造、发展的见证,阅读对于前人的经验智识是一种传承,与此同时,读书更多的是人们精神上的给予,通过阅读,来印证自己、提升自己。生活需要安全感,除了身体、物质上的,心理、精神上的也不容忽视,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夫妇河南下放时,条件十分艰苦也不放弃读书的原因。 读书分职业性和嗜好性两种,而关于读什么书,作者则更多的侧重嗜好性,也就是有自主选择权的。生有涯而知无涯,世界上的书太多,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寻找到“书的书”,读书要探寻书的系统,找到该系统下位于核心位置的书,进展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大家可以遵循从广入精的顺序,先确定自己喜欢的、想读的系统,再精读、深入钻研。 每个读书人都是一名侦探,要擅长用略读对书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避免“踩雷”,而对于选中的书,作者推崇精读、写读书笔记,甚至有选择性的抄、背。当今社会,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文字文化虽然有衰退的趋势,但真正的读书人还是应该沉下心。 沉下心去读书,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有“空杯”心态。读书过程中做到虚心,才能读到书的好,而后从“无知”的角度去思索、质疑。阅读过程中,少一些功利心,不去想着读书能不能达到目的,反而更容易为以后为人处事打下基础,正如沈从文在保管古书、字画、文物的时候,潜心学习,才为以后从事古文物研究工作留下积淀。 真正的好书会陪他的读者一起成长,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收获可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那些“书的书”,作者鼓励大家去读一些不是很容易读懂的书,因为太容易读的书往往和读者处在同一层次,读起来提升不大;只有多些耐心去读那些经典的、不太好懂的,慢慢把书中传达的与自身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把书读活,书的价值也才能体现出来。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不同人、不同时间读同一本书,感受可能是不相同的。所以,读书人应该试着去组建适合自己的书单,阅读中也不要急于概括、总结,及时保存住那些独有的感悟与经验。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四):阅读这件事,该有自己的答案

对于一个喜欢闲翻书的读者来说,阅读可能是一个抵达自我的途径,也可能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或者干脆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想通过阅读,享受一点难得的独处时光。但即便是漫无目的的阅读者,对阅读这件事本身,也充满了纠结与疑惑。

比如,怎样才算拥有一本书?粗读算不算是对作家以及文本本身的一种亵渎?如果算,那么是否只有重读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阅读?在网络发达的当下,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作为普通读者,选择哪一种方式阅读比较合适?关于阅读的种种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均根据个人化的读书经验,给予了坦诚的建议,《读书这么好的事》辑录了这些文章。

他认为,只有阅读一本书,才算得上是拥有一本书,唯有阅读这一途径,才能“使书的内涵进入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谈到粗读与重读,他建议读者,如果“打算反复阅读一本书”,那么每一次阅读,都应当要细读,反复琢磨,反复体会。这样读书的益处,一是可以获取一本书的重要价值,一是可以满足自我的好奇心,但如果面对一份不值得阅读,又不得不读的文本,则可以用粗读的方式来完成。

张新颖所谈论的问题和所给予的建议,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书名《读书这么好的事》亦是人人会说的一句话,但张新颖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列举了大量关于书和作家的故事,他带着问题去读书,将解题的脉络形成通俗易懂的文本,将他对于读书的理解娓娓道来,因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书,也是一本向读过的书的致敬之作——倘若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思考与认同,便不会有这样一本书摆在眼前,等待或正在被读者阅读。

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个作家,再到阅读这个作家写下的大部分篇章,这种近乎执着的阅读状态,只有真正拥有书的人才愿意去自觉地体验。当下,移动阅读日渐成为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的阅读体验与纸质书相比更为便捷,但很多人仍坚信纸质书的书香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这并非乐观,阅读纸质书,可以用个人化的方式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阅读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享受到阅读以外的乐趣,进而形成个人的读书史。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电子书,置身噪杂的环境中,则很难做到细读一本书,即使用APP做了“划线”、“标注”,也很少能回过头将阅读笔记整理成文字。

归根结底,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读书史只能由自己完成,所有有关阅读的问题,怎样读书,怎样愉悦地阅读,用怎样的方式去阅读,张新颖诚恳地给出了建议,在参考之后,我们应当形成自己的答案。

有了这个答案,读书才会成为一件愉悦的好事。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五):数点梅花天地心

如果要给《读书这么好的事》加上副标题的话,我必定是选这一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所写的一系列关于“如何阅读”的文章汇编成了这本《读书这么好的事》,文中所罗列的观点及引经据典非常丰富。关于读书的乐趣,古今中外留下许多极具代表性的名句,在张教授这里都是随手捏来,营造出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他用名人们的读书故事,来讲述读书的深意。似乎有意将自己置身世外,不直接告诉你“读书这么好”,而是用大量浅显有趣的故事来让读者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自然而然的形成“读书这么好的事”之观点。

“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总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张教授从出版此书时的三十五岁到再版时的五十岁,每次都能给出很肯定的回答:“读书是这么好的事”。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书有多好?是难以量化的一个问题。如果同样采取百分制,读书,能为你的人生加分多少?恐怕谁也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读书,是一个太过于宽泛的概念,它无法像一纸证书为你提供什么凭证。读或者不读,人都可以活着。只是“活着和活着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张教授就是通过本书的一系列文章,试图给年轻的读者们介绍这种“活着与活着之间的差别”。读书有千万种理由,每个人心中的理由不同,每种读书的状态也不同,每本书的价值也不同,然而所有一切看到本质都可以用“读书这么好”来概括。作为师者,自然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并行。如何更轻松更真切的去体会到读书的好,张教授也将方法与经验传授其中。如今一本书的标价,也许还比不上一杯咖啡一顿快餐,当书籍不再是稀缺与昂贵品时,张教授用钱钟书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读书是好事,却要避免陷入“胡乱读书的无知”之中。当人人担心电子书、网络时代会冲击传统印刷书籍,品相、色香、神韵等也是张教授对于书籍的一种深情表白,却仍淡然的提到“不管怎样,我们都得应对现在和示来的新的挑战。应对挑战所包含的意思,一定是有所坚持,有所变化。”读到这句话时,对我的触动很深。这句话并不陌生,只是放在这里提出来,有一种很强烈的师者风范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我们总是想像着“天堂图书馆”的模样,并排林立的书,一本本触摸过去,一个个字读过去,书香味盈满整室,似乎有着某种读书所带来的特殊仪式感。而当这一切压缩在一个小小的电脑硬盘或是某个阅读器上,总不免让人有所失落与不适感。而“应对挑战”一词,足以将读书所带来的底气豪迈的展示出来。

在这本书里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读书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捷径可寻,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关于读书的二三事。有典故、有名句、有“笨拙”的方法,而“怀着平常心的普通读者常常能从书中获得的更多”,或许我们都做的,都是怀抱一个平常心,去体会“读书这么好的事”。书里书外连成一个宇宙,“数点梅花天地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