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赞美沉默》读后感摘抄

《赞美沉默》读后感摘抄

《赞美沉默》是一本由[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赞美沉默》读后感(一):一些记录和想法

这是一本仍然睿智的小说(传记),即使在阅读第二章的过程中针对叙述方式以及其产生的作用有不少困惑,但最后一章几乎重又让人坠入“我”的迷失之中而深感窒息。第一章关于身份认同具有象征性的描述令人赞叹,但其后半段和第二章(也许也和《天堂》中描写优素福跟随商队的那一长段经历)一样,我(浅薄地)认为有那么一些些迷失在对琐事的描写和过于客观频繁的(且未及小说前后触及的描写来得深刻)分析(而彰显的沉默)中,如果我们假设这些方式是有意为之。同时,关于编造记忆和记忆紊乱有意无意的叙述,仍能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焦灼痛苦、充满纷争的世界。古尔纳对人,对人沉默(主题、意象)的解析也很好的体现在了文本中。

针对(主要是)第二章的叙事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罗列了一下几点困惑:

1.对于细微事件频繁琐碎但似乎并不深刻的分析是否显得累赘,尽管吻合了“沉默”的意象,读的时候还是有一种“弹幕感”。这让我想到两种概念,一个是“事件-事件-事件-分析”;一个是“事件-分析-事件-分析-事件-分析”,后者的叙述方式会造成脱离吗,读者从事件中积累的(不被打断的)情绪渲染是否已经足够。

2.如果作者希望表现的是一种“回到家乡后那种无数事件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和窒息感”,那么小说中对各种事件的描述是不是显得更像是“我”的主动观察,而不是被动接受。由此,我想到,该章如果使用第三人称的叙述会是何种效果。

3.读者我的问题:一直以来对家庭的概念和认同是缺失的,对人类处于集体中的某种(或者移民的,流离失所的)身份认同感也是缺失的。尽管我也曾体会各种被遗弃感,不认同感,但最终我对自我看似不易崩塌的心理建设也许仍然导致了对文本的难以共情和脱离。

顺便记录几段感受很深刻的话

P252:我现在想停下来…即便不断重读也不会丝毫减损。

P218-219:不是外表上,而是你们害怕的方式上…依然将要失去的东西而哭泣。

《赞美沉默》读后感(二):沉默就是我最好的保护色

年少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也总是夸夸其谈,可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是因为不成长了之后以前的朋友天各一方,新的朋友比较少,而是和朋友之间只想要交流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我越来越少喝别人讲述我的内心,父母也是只知道异地的我生活得还可以,我好像逐渐习惯了沉默的生活和沉默的人生。

很多事情,我们不是不想说吧,而是报一单开始诉说可能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且我们有时候也理不清从哪里开始讲述才更加合理。面对生活的困难、工作上的为难、朋友间的情感,我们开始沉默,但是往往沉默无法解决任何事情,只能让整件事情不断沉积。在沉默之中流淌的不只有我们深藏的心事,还有更多的秘密和故事,以及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在两个国度之中生活,却没有已出地方让它产生归属感,那种好像在哪里自己都是异乡人的感觉一直萦绕着“我”。即便是后来的我在异国他乡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家庭生活总是会让一份浓烈的情感逐渐减少的。当“我”终于鼓足勇气想要打破围绕在身旁的沉默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是不那么的困难,一直以来的沉默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已经无法摆脱。

当“我”因为母亲的一封信回到家乡,“我”隐瞒了自己在他乡的生活,却试图寻找到父亲曾经抛弃家人的真相。但是吧,恰恰是家庭中萦绕着的沉默,最终保护了主人公的内心和尊严吧。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一样的难处,有些话没说出口部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开口。那些被藏在沉默之下的话语都是我们心底的伤痛,在你打破沉默的时候,伤口就会被反复割裂。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比类似的经历,越是亲近的人越是无法张口,陷入沉默反而成了我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可是当我们选择了沉默的那一刻,我们就在将他人从我们身旁推离,那些没有被靠近的真心也会感到难过吧。相比较于打破沉默,人们更加期待的是有人能够读懂沉默背后的话语吧,那些无需多言的默契才是最好的武器。

《赞美沉默》读后感(三):如果你也在寻找身份认同,可以看看这两本书!

1

这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古尔纳的两部作品,围绕难民主题,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

它们内容扎实、严肃,甚至沉重。所以如果此刻我还去赞美它的装帧设计,一定显得我离题万里、不知好歹,甚至残酷冷血。

但不得不说,装帧设计真的很棒啊,至少这一整套里的这两本,颜色、硬皮封面封底都特别有说服力。至少把它们往书架上一摆,不看一下都觉得是一种辜负。

而且,对于它们所承载的主题,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我真的不希望在外观上只看到苦大仇深。

所以我真的是一个很难伺候的读者。

又所以,这两部作品还真值得推荐。至于内容梗概,我就不说了,一方面是我想偷懒,另一方面是我不想破坏它们的神秘性。而且如果它们那么容易被概括,那可能也就没那么值得推荐了。

2

驳斥批判施暴者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确实应该腐烂、发臭。让我们换个角度。

在这两本书里,我们看到有些受害者总是试图渲染甚至重构受害的事实,一定程度上沉浸于这种自我的悲悯,并企图获得广泛的情绪认同。

当苦难成为谈资的素材,甚至被泛化为不带感情的立场,似乎受害者本身已成为旁观者。对于施暴者、受害者而言,反倒助长了更多的加害行为。

而太多的施暴者正是依赖这些加害行为的滋养,他们俨然成为加害行为背后的寄生虫。还有诸多的受害者实际上是躺在受难的事实上,如同有了一张温床,他们利用受难的事实,获得优待,甚至获益。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循环的悲剧。

3

揭开历史的伤疤,重新露出血淋淋的创面。更何况经年累月,那些伤疤已结痂,甚至已由软肋变成盔甲。

可是,这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在这么干,他们甚至在重复这些行为,太残忍了!

我不是说不能回溯历史、不能反思,我所介怀的点在于无论是阿巴斯还是《赞美沉默》中的“我”(刚看完我就忘了名字,到底是什么样的猪脑袋啊),都没有主动去减少这些冲突对自己下一代的恶劣影响,哪怕是一点点的努力!

他们就这样让伤痛实现了代际传承,让这种思想上、观念上的污染继续无限延续。当然他们是有自己的苦衷,但我不认为这些能够构成他们不作为的天然合理的屏障。

所以,回过头来,还是同样一个问题,受害者本身也经常参与到了施暴者的加害行为当中,甚至成为某种不忍直视的助推!

残忍至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