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精选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精选

《白夜照相馆》是一本由王苏辛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读创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一):半懂的收获

以往读的书大部分都是小说,比如简奥斯汀,比如毛姆,比如贾平凹,刘震云。所以虽然和作者同为九零后,我却不能完全读懂《白夜照相馆》,甚至连一半都不能懂。书中的短篇都是虚构性的故事,故事背景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却在阅读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现实世界的影射。被淹没的环岛让我想到如今冰川融化,陆地正在逐渐萎缩。夏天炎热的大街上不断变矮化掉的人让我想起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的现状。你走后,我对着墙壁说话,我想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父母孩子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为让父母放心而假装与同学打得火热,我想起了喜欢一个人却担心在周围人眼里显得不合群的自己。作者说,所有的写作源于对童年的回味反刍,我却看到了对今日生活的讽刺和担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努力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希望能够成为作者,读懂她的用意,她的想法和思考,但却还是无能为力。 “有时候,因为长久的隐瞒,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来的,又曾经历过什么让他想要忘记。只是这也不重要。他现在走在这里,就是最重要的事实。”不管怎么说,努力过就有意义,安慰自己!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二):每一步信念的执著都会积淀成岁月的钻石熠熠生辉

冰心写的小学生背的那句诗咋说的?

是不是那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看到它的美丽,看不见它背后的汗水?

其实,王苏辛的这本书我没看。但你信不信,这时间也许是一会儿也许是很久,但无论如何,我会看到。也许这仅仅就因为,他(她)还有一个名字叫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我是知道的。

首先是因为从黑蓝一路读来知道有这么一个同样的追求小说的书写的疯狂之巅的人,一样执著,一样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这让我心生戚戚,自以为友。

执念于写小说的人还多么?

另一类的写作的泛滥使人对名为“小说”以及“写作家”的这样的概念产生怀疑,继而怕撞死人一样急刹车,硬生生拉开距离。生怕一和这“小说”“小说家”沾上关系就洗不净,受污辱了一样。

这使得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小说写作者要付出更多的牺牲,更多的默然劳作,更多的得失自知。

我就是这样去看待普鲁士蓝的,所以,我愿意买他(她)的文字。我看见的不只是千锤百炼的文字和技巧,我还能感受到其中的圣洁的悲伤。仿佛看见贫穷的插画师逼仄的宿舍,凌乱的桌面,日夜书写的墨水瓶,还有,不管抵达成功与否,都一心一意伏案写作的时光。

这是我看普鲁士蓝的第二个原因。至于他(她)叫王苏辛还是叫李苏辛,并不打紧。打紧的是,有这样的一个人,一直勤勤恳恳地写着字,今天,他(她)写好了。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三):脑洞大开

1.

开篇第一个故事《白夜照相馆》,和书同名。

作者起初给这个照相馆制造了一个“诡异”的氛围——照相馆里一男一女的关系很诡异、来照相馆的客人很诡异、照相馆从晚上才开始热闹,也很诡异。

看了前两页,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个恐怖故事,想到这一男一女或者是帮一些非人类的游魂完成心愿。

看到后面我才确定这并非一个恐怖故事,只是这个这个照相馆所面向的客户,确实都像是游魂一样,这不过这些“游魂”都是真真正正活着的人。

之所以说他们是游魂,因为这些人到照相馆的目的就是制造出一个虚假的自己。

仿佛这些人已经失去了肉身,来到照相馆就是为了重新找一具有着符合他们设定的躯壳。

看看到结局,我又觉得这残酷又血腥的结局看上去确实像是一个恐怖故事。

不过恐怖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中的人。

2.

这个故事起初看的时候一头雾水,须旦的没有安全感,让我以为两个人是情侣关系,后来发现原来是父女。

须旦的父亲和母亲关系并不好,父亲也曾经出轨,虽然最后还是回归了家庭,但裂缝仍然存在,夫妻、父女关系岌岌可危,三个人像是都被拴在了皮筋上,大家尽可能地维持着现在的状态,一动不敢动,生怕稍微一动这根皮筋就会断掉,皮筋反弹的力量会让他们都不好过。

原本应该是一家人的旅行,但须旦的父亲知道了一个坏消息,他发现自己生了重病,所以就为自己计划好了这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他在出发前把自己的妻子丢下了,只带上了须旦。

想不通须旦的父亲为什么要甩下自己的妻子,又为什么还要带上须旦?或许是为了弥补一下疏远的父女情吧,说到底也是一个关心女儿的父亲。

至于须旦,她从一开始好像就已经有预感父亲会离开,所以开头才会那么不安,可能她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用了这种离开方式。

须旦的父亲对须旦的母亲还有感情吗?

我想应该是有的吧。

他在下了车的时候“希望妻子就在车门外”,这一点足以证明父亲对母亲的感情。

虽然他曾经迷失了自己,但最后他还是回家了。可能对于他来说,他对妻子的爱情早就变成亲情,所谓的爱情早就被生活磨没了。

他之所以不带上自己的妻子,到底是因为厌恶?还是因为不舍?不忍心让妻子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发生?怕自己不能下定决心?这个问题可能也不会有答案了。

3.

第三部分的故事很像是黑暗童话。

成人世界离奇古怪,“童话故事”的结局也并不美好。

作者脑洞大开写了几个有点荒诞的故事,看起来竟然莫名地有些爽。

3后面的几个部分和上面也有连接,不过看着感觉要更混乱一些,不太能看得进去了。

作者的脑洞是真的很大,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书,还是很有意思的,三星半。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四):寂寞芳心

《我们都将孤独一生》《昨夜星光璀璨》《再见,父亲》《寂寞芳心小姐》《请不要依靠电梯》《猴》《你走之后,我开始对着墙壁说话》。前三篇显然与父亲关系甚大,第四、第五篇与友情相关,第六、七篇探讨的是人的本质。

提到父亲,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俄狄浦斯情结”,在这前三篇小说中,父亲的经历为:变为雕像(死板)——笑死了(这个短语可以读出几种味道)——变成狮子(凶猛)。当然,父亲只是成人世界的一面挡板,作者欲要凸显的恐怕是,用寓言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造感和征服欲。成人世界在“我”眼中是什么样,并非由成人(直接相关的直系或旁系亲属)进行规定,而是由“我”来随意捏造,马、羊、狼、狮子、柏油人等等。创造与征服乃是由于对于现实不满的激发导致的对呆板家族史的重塑,于是,叙述成了万花筒,沉重成了轻松。值得指出的是,王苏辛在之前的一篇创作谈中提到读《佩德罗•巴拉莫》的一些想法,她说:“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只是震撼于他的表达。直到再次阅读,才加深了部分理解,那就是,鲁尔福写的不是一个地域,而其实是个人。主人公的第一段人生是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另一段人生是他通过寻找,补充回来的人生记忆。两个部分都构成故乡,只不过通过这场追索,那个更可能改变他的故乡恰在远处。”这些感受大概多多少少投射到了这几篇寓言之中。

《寂寞芳心小姐》《请不要依靠电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面对同伴的死去,“我”竟然无动于衷。友情在这里溃败,变成摇摇晃晃的名词。这个部分我不计划过多论述。《猴》中,猴是一个十分聪明和有趣的意象,(猿)猴是人类的祖先,猴是人的近邻,杀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实际上,“杀猴儆人”是一则寓言中的预言,L向“我”讲述相关的情节已经在暗示“我”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L最终提着刀向我走来开始了新一轮“杀猴”。若果要延伸阐释,这则小说的寓意相当丰沛,尤其前半部分,仿佛看到了卡尔维诺笔下的大猩猩。《你走之后,我开始对着墙壁说话》中,说话是人的本能/权利,但沉默也是本能/权利,当二者遭遇时人的选择偏好却被诟病。于是我们看到莫言的一句话引起众人的不适,而莫名高潮的人似乎很多正是那些暗夜里学习“两学一做”的人,人都是分裂的。总而言之,他们要求莫言抵抗,抵抗什么,至少没有人明说,他们要求莫言放弃,但假使莫言真的什么都没说,似乎也不对,他们说,他总该站出来,说点什么。小说中,“好可怜”三个字带着巨大的威力将“我”的三观重塑,一个沉默的人变成了滔滔不绝的话唠。荒唐的一幕出现了,“我”暗恋的人也就是那个促使我每次见面都要精心准备“言说”的他竟然是个失聪者(对方的伎俩),两个互补的人结了婚开始了漫长的人生。“我们”的女儿却是一个天生话唠,这让“我们”痛苦并试图逃离,但当“我们”重返时发现根本无济于事,“她”依然自顾自沉浸在自己的“滔滔不绝”中。女儿的不合预期实则在“我们”在其出生之时对于名字的难以认定时就显露端倪。喧嚣覆盖了沉默,在对女儿的观照中,“我”实际上已然否定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父母嫌自己沉默而担心,别人嫌自己沉默而同情,所有这些,都被“女儿”的聒噪推翻了。说话因此变成极具侵略的冒犯和剥夺,于是我想到“不说话会死啊”这一句,原来当说话演变为一种难以抑制的欲望,当冲动幻化为魔鬼,一切都如此可怕,人的肉体,人们的交流,沦为了说话的工具,成了行尸走肉。这样的结论令人震惊,原来不是沉默(不发声)的东西不能证明你不是个人,反而是说话(这一人特有的功能)证明你不是个人。

《白夜照相馆》读后感(五):《白夜照相馆》后记:寻找地图的人

后记:寻找地图的人

一直都觉得,人总会面临“如何置放自己”的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困扰人的,或者更具诱惑力的,是“如何寻找一张自己的地图”。这张“地图”,除让人知道自己此刻所处位置,更说明自己从何处来,可能往何处去。对于那些早早离开故乡的人,这张“地图”比原乡更能代表“故乡”。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甚至适应在新的环境中急剧变化的自己,这说起来简单,实则艰辛。

写作的头三年,作为一个自负的少年人,曾非常想出一本自己的书。然而,等到终于有机会出一本自己的书时,那时候想收进来的小说,一篇都没有收。本书目前收录的小说,多为近两年所写。几年的写作,满意的作品不多,想想也是惭愧。

和很多精神生活逐渐成熟之后才开始写作的人不一样,我的写作开始较早。对我来说,写作就是成长,写作就是生活。甚至很多时候,要表达的内容会促使自己不得不在某个阶段快速成长,我因而觉得写作很多时候是在挑战自己。那些生活中不能解决的精神问题,必然会在写作中体现。在某一段时间,这让我觉得自己过早写作是不对的,甚至应该停掉写作,去做别的。然,也就这么一路磕磕碰碰写下来了。只能不断督促自己洗掉年轻的戾气,将能量置放在更适合它的位置。我想,这是写作好的地方,只要继续写,就不得不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里的“更好”无关某种道德的准则,它更像是发自内心的纯净——生活就是不断提纯的过程。近、远,以及一切复杂的心绪都融于此,且不断上升、追赶。人在这个过程中,准确认识“我”,认识“他”,到人群中去。不管是写怎样的外物,即使使用变形和魔幻的手法,也难掩文本背后的自己。

因从小学画画,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最初的志向是成为画家。可美术学校频繁的考试和考核让当时的我觉得紧张、局促,某次考试的失利甚至会迅速波及其后的学习生活,成为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那时候自己能成熟一些,能够调节考试和绘画本身的关系,或者在一个其他艺术门类的学校学习,现在可能还会以绘画为唯一的志业。可这一切不能预测。那段时日,写作给了我一个通道,我通过书写,得以修复自己,从躲避的世界折回现实世界。尽管我知道,这个回到日常位置的我,和那个之前的我,已经不同。

也因早早离家住读,在最初的几年写作中,我总是热衷书写关于故乡的小说。尽管这种书写更像安慰——通过不断回到童年来安抚自己。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五岁那年家庭变故,所有的亲戚聚集在院子里,我骑着儿童车,在大人们的腿之间转来转去。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感觉气氛不同寻常。这几乎构成其后几年的一个基调,那些我不明白的人情世故,被处理成小说中魔幻的镜头,带着恐惧和切实的痛感,让我不断回望。可这样的写作本身不是反省所得,它能起到的抚慰作用十分有限。我自己也逐渐因为看到更多东西,不再使用变形和不断的转折去叙述,更愿意直接进入事物的核心。可这条路,比之前更为艰辛。我开始直面那些少年时代,甚至童年,所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与这些问题相伴的,还有新的问题。为此,我不得不调整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曾经我认为生活在朝我伸利爪,可渐渐地我知道,那利爪其实是我自己。

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像自己“寻找地图之旅”的记录。只不过,时间顺序被打散。那些最初的魔幻叙事,更像一个个伴灵——不是被新的自我推翻,而是被重新理解、收纳。感谢父母,感谢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张其鑫,感谢李敬泽老师的推荐语,感谢在几年的写作中给予过我鼓励和批评的师友。很多名字不一一列出,但都铭记心间。期待这本书能让一些人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如果它能成为一些人进入更好世界的梯子,我已心满意足。

王苏辛

2016年8月于上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