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焚毁书籍》读后感1000字

《焚毁书籍》读后感1000字

《焚毁书籍》是一本由[美]贾森·默克斯基(Jason Merkoski)著作,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焚毁书籍》读后感(一):本书是删减版,有大量重要内容丢失

这本中文版是删减版。出版社把作者附上的互动链接全部删掉了,使中国读者无法进行本应该有的扩展阅读,内容的残缺不全造成损失。

[原文]每一个章节后面所附的书签,都回顾了一种让我们回味却累赘的书籍元素,它们在电子过程中将怎样被影响、转变甚至淘汰。在每一篇“书签”的末尾,你都会看到一个链接,你可以点击进去与我继续交流。[/原文]

《焚毁书籍》读后感(二):广告册一本

焚毁书籍,忘了是从哪里刷到的一个书名,很显然名字很吸引人,为什么需要焚毁书籍?

去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豆瓣给了七点多,个人认为着实高了,换我给个三四分就不错了。

我可以理解一个kindle的创造者之一对kindle的热爱,但并不能理解,将这份热爱写得跟广告册差不多。全篇文章类似散文,文笔也未见可细思处。一边说kindle着缺点,一边圆它的缺点。一边说着优点,又表示有一些小瑕疵是无可厚非。这样介绍半天,倒不如直接上手一个kindle摸索来的快。电子科技爱好者可以考虑看一下,只是估计,会没什么耐心翻下去。

整书翻阅一个小时,前五分之一是读的,后面耐心全无扫的。扫完自我怀疑:我有kindle了为什么要翻开它。

《焚毁书籍》读后感(三):我仍然不希望纸书死亡

本书作者Jason Merkoski曾在亚马逊任重要职位,参与了电子书的技术研究,也是前三代Kindle开发团队的成员。书中畅想了电子书革命的伟大爆发以及阅读的未来,偶尔重重的踩纸书几脚。前面看得我真是心情澎湃,是被气的!我们在说一件东西有多好的时候,一定不要攻击另一件东西,千万要记住,不然会被打的! 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与一个时代的潮流联系紧密。任何个人都抵挡不住这汹涌的洪流,我不否认作者是个有脑子的人,他预想了许多数字时代可能的未来,也许有很大可能。但仍然阻止不了我深深的吐槽——他自称是个藏书家,但却在想象让其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书籍逐渐变得苍白、褪色、奄奄一息、凄然死去的样子。他在枕边有20多本打开的纸书,却能捧着kindle读电子书津津有味。甚至设想一本本书被机器肢解,扫描进电子书的未来。我想这不会是个骗子吧! 另外,忍不住吐槽一下书的结构。内容(前面,后面有点分不清)按照电子书的发展线展开,每章主线后加了有关纸书的元素。所以有时候看到刚说完电子书优于纸书,书签部分又回忆纸书的温暖……总之读着有点分裂。 抛开个人因素,作者也在现实的基础上,呈现了一个可能的数字化的世界——很智能。互联网在飞速运转,世界上最后只有一本由超链接沟通的书也有可能。令人心痛又客观存在的事实——可能不是纸书与电子书的竞争,而是人类文化大规模数字化与现实世界的竞争。而关于电子书仍然只是刚刚起步,有太多东西需要完善,有太多大好宏图需要开展。 我并不希望纸书死亡、消失。但不敢说我保证、我相信。谁也无法预知时代的洪流涌过后会带走什么……

《焚毁书籍》读后感(四):此书是个纯粹个人主观看法的随笔集

这本书是作者作为曾经的kindle核心团队成员(大概团队中高层),一个相对的书虫。夹叙夹议回顾了,看到他参与Kindle的一些过程以及他对于电子书、以及其他娱乐方式的一个宏观看法。 在作者的定义中,阅读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的视觉接触。在阅读的未来方向上,做出来有两个论断,我个人认为都有待商榷: 1. 电子书会必然大范围的取代纸质书,纸质书只会偏安一遇。 2. 电子阅读会升级进化为,类似于游戏一样的互动更强的存在。 抛开以上两个宏观的大问题不谈,有一个作者在结尾提到的小命题,我认为对于个体和家庭层面很重要——就是专注阅读的极端重要性。事实上这些东西在我阅读的《掌媒》那本书中,提供了关于人被手机掌控、时间注意力极端碎片化的后果的论证。 ”在视频和游戏中,体验措手可得,无需开动大脑,但这本身是一种倒退,如果可以将想象力视为某种大脑中可以屈伸的肌肉,那么弃子不用会使他弱化萎缩。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个哲学问题。 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将长期存在,至少对于喜欢想象是阅读的特定人群而言。因为在视觉听觉方面,书籍天生不如其他媒介层次丰富,才更需要调动更丰富的想象力来补充细节。这是一个很棒的反馈循环,你读的书越多就需要得更多,就越不会满足于淘宝感官剥夺想象力的娱乐消遣,阅读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就很难戒掉了。 只要读者习惯了想象力高度参与时引发的深层共鸣就很难自拔。这是一种个人意志力注意力专注力一起上阵的个体行为。阅读发自内心,消耗能量,却让人受益匪浅。阅读是一份取之不竭的礼物。你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在你阅读的东西上。”

《焚毁书籍》读后感(五):自留

这本书我是在豆瓣首页看到友邻读过,看了简介觉得很感兴趣种草的。本书的作者是亚马逊开发kindle的team leader. 某种意义上按有噱头的说法就是“kindle之父”。简介里说,这本书里写了很多他对于阅读和书籍的思考,对于未来阅读和书籍销售方面的预测和畅想等。这个听起来就很不错!虽然书名叫《焚毁书籍》但简介里也写明作为一个爱书人,作者也不认为纸质书会完全被电子书替代。听起来是本十分辩证的书哦?

读下来的体验就是,作者也未免太辩证了一点。作为一个产品团队的leader,他同时既懂得管理和妥协,又懂得技术和坚持原则,这很好。这是能做出一个像kindle这样等级的产品的前提。这说明作者是十分辩证思维的人,同一个特点,他都可以既看到特点带来的优势也能看到劣势。

实践中这样当然非常好,但是写书这事我觉得不能这样整。作者至少要有一个比较鲜明的观点,虽然可以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但是他自己不能反复横跳吧。让人感觉他又老好人,又没主见,整本书看得很累。经常有那种在跟随机网友辩论的感觉,你跟他说a和b,他跟你说b和c,前面他还在论述电子书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下一段忽然又开始论述起纸质书存在千年的历史。

心力交瘁。看得火大。

我虽然是电子书的拥趸,但我也不否认纸质书的优势,但希望作者组织材料的时候可以更紧凑更有逻辑一点啊!

总结来看,作者认为,电子书的优点在于:1.云端储存,不易破损和丢失,避免了保存难题;2.容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和阅读;3.通过链接可以集成更多形式的内容(动图,音乐等)。纸质书的优点也很明显,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在此不再赘述。就这么一点内容,作者翻来覆去花了三百多页来讲,真的让人心累,更何况他组织材料的方式还十分奇怪。

我没读以前,以为书里会提到很多开发各代kindle的密辛,或者看到作者对于电子书行业发展高屋建瓴的发展预测。最后发现密辛也没有超出想象的密,也没超出想象的辛;发展预测也没什么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以外的东西。

这书看不看的吧!虽说没有糟糕透顶,但是不看也罢了!这本书就是那种缺点都不突出,让你骂都骂不爽的那种赖赖唧唧的书。这世界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浪费时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