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空间诗学》读后感1000字

《空间诗学》读后感1000字

《空间诗学》是一本由[法]加斯东•巴什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间诗学》读后感(一):时空居所里流淌的诗意之于寻找

我个人很喜欢法国作家。看到作者是法国人,特意百度了一下,信息很少。法国人就喜欢把玩语言这东西,他们将文字的诗性和哲学性结合得还特别“高大上”。本书所讲的空间也是哲学范畴的空间,几无建筑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借空间的壳讲哲学和诗学。可喜的是,书中拿来作例子的诸多诗句差不多都是没有读过的,而诗评又相当之精彩。甚至而,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本诗评集子来看。可以说这是一本读着会忘记吃饭的好书。稍稍可惜的是这翻译,也是减去一星的原因。准确不准确不敢说,只是通读下来,统一感略显不够。另外长句特别多,还多是虚词副词堆砌出来的长句。也许译者是为了表达得更完全些,冷不丁丧失了语言的美感,这样似乎就得不偿失了。而这种语言美感的丧失,是连后记提到的亡羊补牢的校对工作都难以修复的。

《空间诗学》读后感(二):生活在别处

提起我们居住的“家”这个建筑物,我们想到的名字一般是房子、屋子、公寓、《空间诗学》这本书提出一个名字“家屋”——也可能是译者的再创造了。在本书里,作者认为家屋不止是实际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更重要是我们精神深广意识的居所。 作者强调和赞美“白日梦”、“私密感”,以及家屋对这二者的意义。这里“白日梦”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里认为的那个关乎不劳而获不切实际等消极意义上的贬义词。在第一章里作者提到:“......如果我被要求明说家屋的主要好处,我会说:家屋庇护着白日梦,家屋保护着做梦者,家屋允许我们安详入梦。人类的价值,不仅只有思维和经验,白日梦的价值,标志了人性深层的价值。白日梦甚至拥有自我调整价值的殊荣,它从自身的存在获得乐趣。”“身在自己孤寂独处之空间时,白日梦比梦来得有用。”“基本上,阅读诗,就等于在做白日梦。” 作者对家屋最重要的“私密感”也是赞赏有加。实际上,第三章“箱子.抽屉与衣橱”就是在探索与抽屉、箱匣相关的私密意象,第四章“巢”和第五章“壳”也同样都是借鸟类和软体动物来隐喻私密空间的恬静感,仿佛“童年去而复回”。 全书确实存在大量篇幅的精神分析、隐喻研究。初看前面的序文和作者导论,容易被其玄奥晦涩的理论名词吓懵。但从正文第一章开始,作者还是注重由浅入深的讲述,其间引用了非常多的诗句(个人偏爱德国诗人里尔克的诗)。文字清丽流畅,优美而颇具古风,像一条让人愉悦的小溪。另外,诗学、建筑学、心理学有很多和美学有共通点,阅读过程中曾不止一次联想起起李泽厚《美的历程》,以及台湾美学大师蒋勋的很多观点论述。尤其本书中对私密感和孤独的尊重,与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提到的“孤独或许就是美学的本质”一说相映成趣。 作者对“巴黎没有家屋,大城市的居民活在一层一层叠床架屋的盒子里...”的批评,用在当代中国也毫无违和感,我们的大多数何尝不也生活在一个个复制黏贴般建立起来的毫无诗意的城市水泥盒子里呢。 还有,作为一本包含了哲学、美学、文学研究(诗学)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名为《空间诗学》,全书很少提到“建筑”二字,却被著名建筑现象学(还有这么一门学问)学者诺伯格.舒尔茨列为“建筑必读经典”,是不是很神奇。

《空间诗学》读后感(三):认识空间

一开始是被书的封面吸引,三个舞者在黄色的背景下跳着芭蕾舞,多么的富有诗意啊,其次是被书名《空间诗学》吸引,由于自己是数学专业的,一提到空间,我的反映就只有欧式空间,即普通的n维空间,所以非常好奇空间中蕴含了哪些诗学。 看着看着,我才顿悟,这居然是一本关于建筑学的书,特意去百度了下,《空间诗学》与海德格尔的《存有与时间》《建居思》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有关空间的章节并列为建筑必读的经典。 在书中,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家屋,化抽象为具体,这也是数学里常常用到的。注意,作者说的是“家屋”,而不是单独的“家”和“屋”,我想在所有人心中,“家”是一个名词,一个温暖的地方,是受了委屈和挫折的避风港;而“屋”也就是通常说的房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杜甫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尤其是对在外打拼的人来说,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空间不大,可以遮风挡雨,就是自己的家。故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特别是建筑师要明白:设计房子时,它的外观是否好看,内部是否舒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给住的人一种家的感觉。 于我而言,家屋就是我最喜欢的空间。举个例子:常常与朋友约好出去玩,但到了玩的那一天,我会找各种理由拒绝。为此,爸妈总笑我是“宅女”,因为只要有足够的食物,我就可以一直不出门。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从读大学开始,我们在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只有寒暑假能回去陪家人,倘若毕业留在外地工作,可能只有过年才会回家。租房子或是住公司宿舍,那都没有家的味道,因此我也只想把握当下的时间,尽可能多的留在自己的家屋,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作者说“被居住过的空间实已超越了几何学的空间”,对于这一点,我不太认同,毕竟几何空间覆盖了n维,n是趋近于无穷的,而目前居住的空间,我想再怎么大也还是在地球内,当然以后说不定可以到宇宙中去。或许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对“空间”范围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像我学数学,理性上就会偏向于几何空间,而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就认为家屋所包含的空间更广,但不可否认,作者对于空间的认识真的很独特。 看完整本书,我终于可以回答我最开始的疑问了,何为空间诗学?答曰:“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倘若对空间现象感兴趣就看看这本书吧,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空间。

《空间诗学》读后感(四):可以说是梦的空间解析

书中人的心灵在现象学心理学范畴中被分为两种层级,一种是在精神上或说是在心智上的存有,通过的是依靠思维与逻辑,站在客观与理性之上提出概念,也有如诗中所隐喻,这些理论早在20世纪列斐伏尔的后现代空间研究中就有验证,他把复杂的空间性思考建立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把单纯以时间为量度的固有思维打破,让时空有了并置性,这也使得他所建立空间性与社会政治的媾合有了新的探索价值。

巴什拉的空间学说是第二种层级,是列斐伏尔所研究的初始形态而并未被他关注的,却可以说是更为诗意、人性化、存在想象中的空间形态。那是人灵魂中的意象,完全投射在个人主体层面之上,在发现与重复发现的过程中,人意象的产生是先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的,所以在巴什拉的书中会认为这样的空间是关乎个人的一种回响,而并非需要他者的共鸣。共鸣是经验的吻合,而回响却是内心的涤荡。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呐,淹没心底的景观。”万青的歌词一直回响在脑海,初听来这句歌词仅仅是震撼,而不知道震撼在哪里。现在用巴什拉的思想加以理解就有所领悟了。这短短几行字藏着一个人的时空崩塌,“三十年”与“大厦崩塌”’把它们所处的向度极近湮灭,内心的庇护所不复存在,空落的感觉如同被世界遗弃。其中的悲凉结合万青80年代的人文情结使得这首歌让人彻透般的动容,那是被国内年轻人誉为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天阶(《Stairway to Heaven》),是这首《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我们在营造自己的空间家屋的产生,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私密的空间。当外界变化得复杂且危险,我们的空间就越发显得拥有足够的保护力与幸福感,在冬天严寒北风呼啸的清晨,你裹着大被在温暖的家屋里睡大觉,你绝对体会过这种内心的幸福感。这源自于人最初而来的对未知对黑暗的恐惧,而当我们的欲望足以让我们能站的更高、掘的更深,到未知的地方的时候,我们把空间资源整合,如同今天的互联网社会一样串起了我们全新的空间结构,慢慢体察我们不再发现那些诗意了,功能性与经济价值取代了原初的本能感动。外部世界的存在被削弱,内部的私密感在强化。

诗人的想象空间远比科学家所能用数字计算出来的空间更大。在21世纪,我们提出了大数据,所谓的大数据也是关乎人的经验,加以重叠再重叠,使得这个认知得以足够准确,看似能够代替人类了,快速有效的完成各种各样的技能,可到头来我们知道了,这些虚拟的数字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创造,没有灵魂。更接近与自然万物的是我们自己本身啊,所以我们能认知这个世界的奇妙。我们每一天无非都是在给自己造一个梦,在真实的时空中造梦,那个梦的景象会越来越被自己所吸引,因为那就是我们内心想要的,我们都憧憬诗意的人生体检嘛。

《空间诗学》读后感(五):从精神根源朝向浩瀚的温暖与悲凉

思考了很久,不知如何为一本书定义,这绝对是《空间诗学》的作者加什东•巴仕拉在遥远的法国砸向我这个未知的读者的难题。然而,我却为这样的难题深深着迷,说着迷似乎程度仍嫌不够,换作迷恋应该更为妥当。原因在于,看书名以为是一本诗集,看简介却是建筑设计师必读书目,封面描述为空间心理学经典之作,但最终读完之后仍然无法将其在诗学、哲学、现象学等任何一个领域下归类,就是这样一本数不清道不明的书籍,带给我深深的感动。正如黑塞在《流浪者之歌》中所表达的,悉达多对一条河流的深爱——跟河学,倾听河的声音,然而仅仅瞥见河的一种奥秘,他的灵魂就已经被拴住了。

《空间诗学》就是这样,从“家屋”这一概念动身,一步步将我们带入了诗意空间和深广意识的河流。

作者笔下,家屋是现实空间,更是深邃梦境。“我的家屋是通透的,可以把它拉过来,紧紧地依靠着我,如同护卫的盾牌”,家屋是每个人的来处,是自身的栖息地,只有加上了非现实的情态氛围,人才能获得深刻。如同童年诞生的老房子是“地窖”,在幽深的黑暗的空间里,只有梦想令其起风飞扬。

从家屋开始的步步深入,我们打开“抽屉、箱子与衣橱”,走进“巢”,从“外壳”走向自然,在“角落”与“微型”的探秘中探索空间原型的想象,以及宇宙的宏大与浩瀚、内与外的辩证、圆的现象学。纵览全书,每一种意象的深刻与文字传递的优美和谐统一,相依相存,委实当得起“诗学”二字。

“谁会来敲家屋门?门扉开,吾人进。门扉掩,巢穴藏”,“家屋庇护者白日梦,家屋保护着做梦者,家屋允许我们安详入梦”,在作者庞大的知识架构之下,典雅的诗句,动人的描述随处皆是,令人感怀。众所周知,家是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庇佑之所。作者此处的表达却是另一番景象——“家屋为人抵御天上的风暴和人生的风暴。它既是身体,又是灵魂。”“生命在美好中展开,它一开始就在家屋的温暖胸怀里被怀抱着、保护着。”极具风格的语句,顿时把家屋这样一种物体幻化成了活生生的存在。既然有如此温暖的表达,之后得出的家屋具有母性特质的结论,以及家屋“取得了一张人脸”的诗句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走下去和向上攀爬,以高度的明显不同描绘了我们的来处和梦想。用乔耶•布思凯的话来说,“如果只有一层楼的话,我们都无法再身为人了。只住在一层楼的人,他的阁楼变成了他的地窖。”因之,家屋在世间的现实的处境就显得更加难堪。诚如作者所言,“巴黎根本没有家屋”,城市的居民是活在一层层的盒子里的,没有地下根系,没有接近天空的感觉。没有私密,只剩机械。“我在巴黎的噪音下,沉沉睡去”。

一座宫殿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留给私密感的,而城市不正如同庞大的宫殿。返归到原始意象之中,小小的落脚处、小巢、小窝或是小角落。一间单纯的茅屋,这种人文建筑之中最简单的形式,可能恰恰是我们最深切的遥远的怀念。

家屋透过窗口的灯火张望着我们,而我们呢,在孤寂的无措的远方,是否也在张望着那个曾经的或者说永远的来处?

讨论了这么多,只是本书的第一章节。藉此,方才登上《空间诗学》的第一级台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