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解人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解人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解人性》是一本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80,页数:2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人性》读后感(一):嗯~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童年无一例外是塑造性格最重要的时期,自此以后我们对生活以及事物的看法和行为都基本成型,在社会的"生活大风暴"里怎样做到乐观冷静的安全度过,值得慢慢学习。

一边看一边反思,不断地犯错和极端是因心理素质太脆弱,对虚荣心和权利的渴望不能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平衡失控,不懂得沟通,也不会解决,就一直恶性循环的影响着日常工作及生活,使个体变得难以容忍却还不知道其中缘由,那么改变就成了最急需与最艰难的课程,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那么在深入的想一下,到了而立之年,如果有孩子是否具有培养教育好他的能力,能给他一个良好的童年,这简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机械地"生",更重要的如何教会"活",我觉得这是每一个要生孩子的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理解人性》读后感(二):仅作为个人笔记

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灵魂。-希罗多德

精神的含义: 人类灵魂根源在于童年早期,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根据童年早期的经历和态度预测成人期的经历和态度。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

人类比其他生命形式更低等。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不断刺激人类探索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方法,它还促使人们逃避那些恶劣环境而寻找舒适的环境。

追求群居生活的本能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它赋予我们保护自身免受恶劣环境伤害的工具-完善的心智。

儿童与社会: 父母很少会责备自己的孩子盲从,却常常责备他们的叛逆。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被父母约束才会表现出反抗行为,他们想尽一切方法打破生活环境对自己的约束。而奴隶般的顺从,随着儿童逐渐长大,他们会不加思考地服从一切命令,甚至是哪些违法的命令。

许多儿童非常忌惮自己被别人嘲笑。它给儿童的精神打上永久的肮脏烙印。这种烙印时常体现为成年后的生活习惯和个人行动,童年饱受嘲笑的成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再次被别人嘲笑。

自卑情节: 儿童不仅自卑感更强,而且缺乏生活经验,他们也更渴望权力。他们之所以发怒,是因为觉得自己碰到的每个障碍都特别难处理。

我们的性格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以至于似乎是继承的。但实际上,他们顶多只是在后天观察和模仿中习得的。人们通过模仿或分享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儿童和青少年都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关于性格的科学-攻击型性格特征:

自负:大多数人“都将他人的痛楚想得过于轻松”。他们对社会的敌意通常在关键时刻以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社会的敌人一直都在不停地抱怨、批评、奚落、评价和诅咒世界,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们感到满意。这种“贬低情结”使他们用尽一切方法来诋毁他人,借以获得内心的优越感,承认他人的价值就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嫉妒:这种多变性格特征包括:破坏他人的喜悦、无意义地反对、限制他人的自由和征服他人等等。嫉妒只是一个人追求权利的一种方式。

妒忌:他们善于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将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他人。不懂得珍惜感情,也不关心自己是否有用。他们几乎不会同情他人,也不理解人性。事实上,即使他们的行为已经给他人造成了痛苦,他们也不会思考如何改变。妒忌甚至让这些人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贪婪:每个人几乎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贪婪,普通人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掩盖它,或者通过夸张的慷慨隐藏它。这种慷慨是以个体践踏他人的自尊为代价,进而维护个人自尊的一种补救措施。在某些情况下,贪婪似乎也是一种珍贵的品质。

憎恨:从一个人的憎恨中我们可以很好地看出他们具有何种性格,憎恨也善于伪装,懂得如何隐藏自己。一个人的憎恨突然出现,就像一道闪电一样,犯罪也是类似于憎恨的一种行为。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隐世、焦虑、胆怯、绕道综合症、社会礼仪的缺失。

分离性感觉: 发怒、悲伤、反感、恐惧、情感的滥用。

连接性感觉: 喜悦、同情(我们总能从同伴的痛苦中找到快乐)、谦逊。

《理解人性》读后感(三):三岁看老:童年的真相

《列女传》中记载:“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我们所处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定位,并对整体性格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体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与儿童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童年时期对环境的印象和认知,将决定其未来性格倾向。因此,理解人性,就要追本溯源,理解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作为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详细为我们讲述了分析人性的原则和方法。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三岁时,他亲眼目睹睡在身边的弟弟去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五岁时,他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肺炎,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没有生还希望时,他却意外痊愈了。与死神的两次亲密接触让他立志从医,并顺利在博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而在行医期间,他结识了一位改变他人生的好友——大名鼎鼎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 并与其携手开展了心理学研究。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骨干成员,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但在一年后,因为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分歧,他与其分道扬镳。至此,阿德勒走向了新的研究之路,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派,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作为阿德勒的代表著作之一,《理解人性》在对大量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基础上,揭示了人性分析的关键点:童年经历决定了人的心理基础,个体所有的精神发展都是为了弥补童年时期的心理缺憾。

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在童年早期,儿童对社会尚未形成认知,他们首先接触到的社会,是由父母长辈构成的家庭环境。因此,家庭成为其对社会的初步印象,家长的言行举止将奠定儿童的行为模式。阿德勒指出,儿童通常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才能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不同的环境响应将促使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习惯:积极地模仿成人的处理方式以强化自身能力;或是消极地示弱以不断获得照顾。性格倾向也将据此奠定基础,成为其后续行为发展的框架。

观察身边的幼儿可以发现,当家长不在身边时,他们往往会感到不安与恐慌。阿德勒认为,因为儿童总是在成人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因此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和不安全感。为了补偿这种感觉,人们产生了对权力的渴望和对优越感的追求,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而童年时期奠定的社会认知差异,会将其具象化为不同的追求目标。在阿德勒看来,这种目标贯穿人的一生,所有精神发展都围绕此目标进行演化,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动力。

实际上,我们的性格特征就是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乐天派”往往具有外向开朗的个性,而“悲观派”更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阿德勒提出,可以通过对性格的分析来理解人性,并以两大标准为基础:一是个体社会感的大小,包括其对合作的态度、与同伴的关系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二是个体追求权力和优越感的倾向性。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为攻击型和非攻击型两类,前者专注于追求优越感,试图通过塑造强势的外表隐藏内心的不安全感,但其行为容易唤醒对方的竞争意识。后者通过焦虑、胆怯等精神状态补偿内心的不安全感,但往往自我孤立,给人留下孤独的印象。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家庭作为孩童对世界的初次接触,是培养孩子信任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成长基地,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孩子最亲密的陪伴者,父母们不妨通过与孩子的每次接触,建立起良好的早期印象,打开孩子们通往幸福的大门。

《理解人性》读后感(四):《理解人性》读后感

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古以来就镌刻在人类的基因里。关于性格也是如此,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根溯源,试图找到形成性格的一切线索。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派侧重于童年经验和无意识对人的影响。在《理解人性》一书第二部分对各类性格的形成作了概述,试图从童年经验去分析性格形成的原因。

1. 自卑与超越

希勒特,二战时期的战争狂魔。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在年少时曾遭受父亲的暴虐和毒打;是父母亲乱伦的产物;考取艺术学院失败,一度流落街头;在战争中曾失去了睾丸;……造成成年后对权力的极度追求,也成为他鼓吹发动二战的诱因。如果上述的情况为真,那么元首的例子可以作为自卑与超越的典型。因为极度自卑,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所以极度地追求卓越和权力。因为自卑,所以自负;因为平庸,所以卓越。自卑和卓越,仿佛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关于这一点,我也存有许多疑惑。一个追求卓越与权力的人,究竟是因为自卑,抑或是天生渴望成就,抑或是根本没有任何原因(因果律是否存在)。当人们试图用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时,用某种原因解释某个对象时,却忽视了人生总有百态。例如本朝太祖,出生在当时的富裕家庭,一生追求卓越,是因为自卑吗?或许从统计学上讲,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偶然事件,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2. 攻击性性格和非攻击性性格

当人们把焦点集中在追逐权利、野心和抱负上时,会产生两种性格:攻击性性格和非攻击性性格。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的背后,其实蕴含着相同的动机。无论是攻击性或非攻击性的性格,背后都是个体感超越了社会感,背后都潜藏着对权力的追逐,只不过表现出不同的路径。当个将焦点关注于自身,便会和社会中的人失去联结。结果就会表现出一切攻击性行为:自负、嫉妒、贪婪、憎恨。或者表现出一系列与社会疏远的非攻击性行为:胆怯、焦虑、自闭、抑郁。阿德勒认为,这两种性格的形成都源于社会感的缺失。纵观历史和社会古今,因为追求权力和卓越造就了多少英雄人物。人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卑,因为自卑而产生追逐权力的欲望,而鞭策自己勇攀高峰,反而成了人奋斗不止的动力和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本源。

3. 个体感与社会感

社会感,意味着与社会中的人建立联系,意味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源于个体与社会的隔离,源于社会感的缺失。以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也慢,还没有生成“心理问题”这个词。心理问题都发生在高知群体中,乞丐是没有心理问题。而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关注更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理解人性》一书给我们的启示并非是去指责和批判哪些有攻击性行为的人,而是试图揭露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发生机制和原理。《心理罪》中所有看起来罪大恶极的人,如果深入他们的世界和心理,会发现一切都合情合理。只是人行为做事的原则应该是不伤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感情和利益,所有道德和教化的目的,也是维持社会的和平和安宁。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或者没有原因,理解与不理解,便成了一种个人选择。

看了《理解人性》一书之后,会给我们许多启示。任何一种性格的形成都去个人经历尤其是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任何一种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后来,便没有人可以去责怪,包括自己。从理性层面上,应该试图去理解一切。但是感情却理解不了,又有多少犯罪行为只是因为一时情绪所致。人类的矛盾之处也在于此,一方面,情感如洪水猛兽般在原野上奔跑;另一方面,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因为人性使然,便是无人可想无人可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