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说创作谈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创作谈的读后感大全

《小说创作谈》是一本由大卫·姚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创作谈》读后感(一):专业,来自于实力

专业,来自于实力

作者是谁?David Jauss,他对于我来说,是一位非常陌生的人。今天读他的作品《ON WRITING FICTION》,渐渐了解到这位作家的来历。书读完后,留给我深该印象的,于书本身而言有两点:

第一,关于作者:“简单地说,在我长达34年的创意写作教学和11年的文学期刊编辑生涯中,我阅读了大约两万篇没有被出版的短篇小说(更不用说几千篇已经出版了的)……P127L1,我相信世界上有天才,但是更多的天才在于对事物的执着、研究之后的所得。恰如作者所表达的那章,关于顿悟的顿悟,许多所谓的顿悟也只是所谓的顿悟罢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许多作家其实也在不由然地走着必然的路,因为除此之外,只有少数的人,在探索新路。

第二,一本专业的指导意义的图书出版,作者本身要具备多大的能量。上述是积累,而在本书中)P223-249,27页的幅度留给了参考资料。从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作者对于本书的态度,严谨之外,必有广博的涉猎。通篇阅读,不难发现,作者举例大有信手拈来的功夫。这与他多年的积累脱不开关系。于此两点而言,对作者产生一种信任与敬佩,当属正常。

读一本专业的小说创作指导书,特别是国外作家的指导书,如果对国外的文学了解不深,对国外的哲学思考了解不深又或者对西语系之中的所谓时态了解不深的话,这本书的阅读会有难度。与作者的信手拈来相对比,大量他认可的专业术语,也不时地在字里行间显现。这大大的减缓了阅读速度。如果说小说是阅读的话,这本书,我相信要更换一个词:品。

脱离作者的职业本身,作者对于哲学的修养在本书中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开篇第一章,文中大量出现了逻辑辩证的对比。比如说:(写作)要你从你知道的事物入手开始写作,但你应该写出你不知道的东西。又或者诸如:一个人真正的生活经常是他并没有真正过上的那种生活。”如果对于哲学没有根基,对于生活没有品味,那么,读这本书本身而言可能真会感觉到不知所云。悖论也颇多,比如:你想像着他人的生活,其实展现出来的是自己不为人知的那一部分;你暴露自我时,却恰恰揭发了他人的秘密。文学开始于个人行为,但我们进入得越深,就会越发与所有的人同一起来。每一个人就是我,也是你。进入别人的大脑,展示的却是自己的思维。其它章节的基调也在于此,作者用哲学来为读者上课。其实,仔细看一下本书的目录,大约也可以读出其端倪。

小说的创作者,想的是如何将自己的内心用文字的方式来向读者转达。如何更好更有力的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小说创作者追求的技巧。思想,需要通过手段才能来体现。这个手段,在于本书作者的指导而言,主要体现在阅读视角、文笔流畅、时态取决等几方面进行了注解与阐释。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比较诸多的小说大家之后,条理着对于创作的认识进程,这种进程也在作者的行文中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结论。因为这部著作的本身就是关于写作的论文集。通过质疑、审视、对比、提炼、演绎多种手段,表达出自己对于写作的认识。无论是视角的转换,还是行文的流畅,节奏的把握,还是时态的变换,都有其客观的规律在于其中发挥作用。目的也只有一个,更好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读到文字之中的故事,而忘记了读者与文字的存在。

关于流畅,其中给我留下最深体会的是如下文字:当我们谈论流畅时,我们应当谈论句子结构和长度的多样化,谈论“句法顺序”和它对读者的情感反应产生的影响,谈论节奏的模拟和它发挥那些效果的方式,还要谈论作品的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节奏关系。……其目的就在于这样把我们对于流畅的无意识的理解引向有意识的认识,这样就能让我们中间那些没有凭着直觉写出流畅文字的人练习有关的技巧和策略,直到抵达所有这些训练的最终目标,那就是他们对其熟能生巧、使之成为一种本能的习作能力。

关于本书写作的文笔,有一种凝重在其中。眼光相对独到,见解当然不同。在顿悟一章中,更加明显。作者致力于一种即让读者满意又能成功顿悟真理的作品的可能途径。“这个世间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在人生,在历史,这是真谛。用于文学创作,又有何不可?

作家的创作的时候,并非都一定遵守写作所谓的要义。在创作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文字都能留下自己的痕迹。有作品,就会有读者,也就会有研究作品的人。研究作品,在于提炼与关照,影响后世的人继续创作。创作的人代代不同,研究作品的人,也代代不同,这样就是创作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广泛。我们不必强调要求所有的创作者,都要遵守所谓的创作要义,然而,创作要义的存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相信也是独立与客观存在的。我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如果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知道某些必要的创作要义,也许会更好的进入到作者为我们创作的作品之中去。

谨以此文字作为《小说创作谈》的心得与体会。向致力于真爱阅读,并有力创作的你推荐。

《小说创作谈》读后感(二):关于小说写作,我所知的,都是错的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读小说时,我有这样的想法:

1. 只有拥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创作出好小说。

2. 小说中使用的人称、句法完全是出于创作者的写作习惯。

3. 小说集就是若干篇小说的合集,哪篇在前哪篇在后,只不过是作者或出版商的随机排列。

我也喜欢写文章,但尤其不擅长写小说。写小说时,人物角色总逃不开我自己的影子。写其他类型时,我底气不足,写不出来;有时写着写着,人称就乱了,从“她”变成了“我”或“你”;编辑排版时,对于过长的句子,我会随手加个逗号。对过长的段落,我会临时把它们分成两段或者三段。我偶尔会想,句子和段落的长度应该如何定义?长短不同,会对什么产生影响?可这些想法只是稍纵即逝,我从未曾深究;我还常常嫌弃自己的小说没有足够强烈的冲突;立意也缺乏创新。

久而久之,我越来越羡慕那些会写小说的人,也越来越相信: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种天赋,我天生就不是写小说的料。

直到一周前,当我读到人大出版社的《小说创作谈——重思关于写作技艺的传统观念》一书时,我发现,我的上述那些观念都是错的;更确切的说,当我读完布雷特洛特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时,我已经重拾了对写作的信心。布雷特洛特介绍说,这本书的作者大卫姚斯(David Jauss)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也是佛蒙特艺术学院专门教授写作课的老师。两人在一个短期写作培训班上结识。之后,他曾求助大卫帮助自己修改一篇随笔。大卫的“坦诚相待”“毫无保留”不仅使他的这篇随笔获奖无数,而且使他的“作家生涯骤然改变”。

对于满怀着写作热情却一直在写作路上挣扎着的人来说,有谁不希望自己能遇到像大卫这样的良师、恩师和大师呢?

正是抱着这样的期待,我读完了全书。我没有失望,只有醍醐灌顶般的喜悦。我的认知被刷新了,阻碍我小说创作的那些疑云也在各个章节里得到了解答。

第一章《自传恐惧症:写作与隐秘生活》,解决了我的写作局限性问题。作者写到,尽管“写你知道的东西”几乎是创意写作课上被重复最多的建议,可是作者认为,“描述捏造出来的事物比描述你无比熟悉以至于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要容易得多”,况且,写自己知道的,“会令自己感到单调”。因此,小说创作的精妙之处恰恰是,“从知道的事物入手,但能写出你不知道的东西。”小说创作的过程其实是通过展示他人的生活来隐藏真正的自我的过程,换言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所以,写自己没有错,可更重要的,是要找寻更深层次的自己,而这样的找寻往往是通过对其他角色的塑造来完成的。

第二章到第五章,解决了我的具体写作技巧问题。

第二章《从远镜头到X光片:小说中的距离与叙述视角》厘清了以往我对于写作人称的固有认知。作者并不赞赏通俗意义上用“第一人称视角”“全知视角”等概念来划分小说的写作类型,相反,作者强调任何叙述视角的“终极目的都是控制角色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指引读者的阅读反应”。因此在同一篇小说中,视角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绝对的;

第三章《当我们谈论流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让我意识到,一篇行文流畅的好小说背后其实隐藏着写作者对于“节奏”的诸多努力。这些努力体现在他们的用词上,也体现在他们对于句子长度与结构的努力上,甚至于各个段落与整个篇幅的关联上,写作者们也是花了心思进行布局的;

第四章《对现在的回忆:当代小说中的现在时态》对美国文坛中流行用现在时态进行写作的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驳,由于我读英文原版小说较少,又加之中文表达几乎不涉及时态问题,我的领悟较少。

第五章《关于顿悟的一些顿悟》给我的感触最深。作者在一开篇就指出了常见的“顿悟”的失败。回顾我自己以往的文章,在结尾处那些强调性的、总结性的、带有升华和警示告诫意味的“金句”或“主旨段”,绝大部分都属于此类失败的顿悟。作者说,真正的“顿悟”不一定出现在结尾,而有可能先出现,后续情节只是为了印证这个顿悟;“顿悟”也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主人公甚至不必真的按照“顿悟”去做,他/她完全可能在顿悟之后依然维持原有的状态,或因为对顿悟反应过度而走入另一个极端。最重要的一点是,“顿悟”不是写作者直接叙述的,而是借用意向、隐喻和象征等,会让读者自己“体验到的”。

第六章《码放整齐的石块:构思一部短篇小说集》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写作者应当如何安排小说集中各篇小说的顺序呢?而作为阅读者,随意阅读和按顺序阅读,阅读体验会有差别吗?读完这个章节,我影响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本包含24首诗的书,这本书本身就应该是第25首”。为避免错过一些东西,我决定以后在阅读时,按照顺序阅读;而若日后有幸出小说集,我一定按照作者所言,打造好“第25首诗”。

第7章《超越的杠杆:创造性的矛盾对立和物理现象》是我觉得整本书里最难但是对我意义最深远的的一章。我相信,任何一个像我一样自认为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都能通过练习,获得超越的杠杆。而且,这种练习不仅仅是写作上的,更是思维上的——要练习于从“收敛性思维”转变为“开放性思维”;要习惯矛盾对立的“既”“又”的思维;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近十种具体的表现矛盾对立的方法,每一种方法背后都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作为例证。我知道,任何思维的转变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光和刻苦的练习,但我确信,为此所作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要感谢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如此多他所洞悉的关于小说创作的“秘密”——这些秘密不是陈词滥调,而是对以往传统观念的重思,更要感谢作者用读者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这些秘密剖析得如此清楚——他本人庞大的阅读量,卓越的编辑阅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渠道,或者引用名家名篇名段,或者举学生的习作,或者类比,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而这,也正是读完整本书,作者带我领悟到的另一个关于写作的真谛:好的作家从来都不会只考虑自己,而是用写下的每一个字去跟读者做链接,让读者与你同体验、共分享的过程。

《小说创作谈》读后感(三):为什么很多人读不出故事的“精妙之处”?

为什么好的作品一定要亲自读,而不是听别人转述一下故事梗概就行?

而大师之作,到底好在哪儿?

如果我们明白一些“写作方法”和的视角,则能更好地读出味道。

比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是我很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本书作者Jauss解读了乔伊斯的隐喻和铺垫的技巧。

比如开篇介绍故事发生的地方,主人翁小男孩住在一条尽头是死胡同的街道(英语中被称为blind street),他喜欢隔壁小男孩的姐姐,会透过前厅的百叶窗(blind)偷看这位姐姐。在这种盲目状态下(blindness)的小男孩是快乐幸福的。他一直听大人们说阿拉比集市,期待有一天能前往(因为惦记着要去这个集市给小姐姐买礼物)。而最后到达他一直向往的阿拉比,商店临近关门,电灯关了,突然什么看不见(blind),然后大街上看到了妓女、商贩等黑暗、丑陋的一面,小男孩突然理解了,之前无比向往的美好世界,原来只是一个幻想。

现实中,身边不乏有“阿拉比情结”的人:从来没有去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其知之甚少,却无比向往、崇拜,比如向往西藏或海外某些国家的文青。人们不止对地区会产生阿拉比情节,对报道中的明星、只是听说过的企业和组织、还有远在天边的神秘理念,都有可能产生阿拉比情节。而乔伊斯,显然不只是通过这个故事来讽刺人们对集市的幻想和盲目情结。

我在大学时读到《阿拉比》这个故事,悟性有限,如果不是看Jauss先生的解说,我不会理解为什么乔伊斯在开篇要介绍,小男孩家之前的房主是一位牧师,并且在这个屋子里去世。小男孩从牧师去世的房间窗户窥视女孩时,用祈祷的姿势把双手紧紧合在一起,进行古怪的祈祷和赞美,他甚至把自己的身体比作天国的竖琴,为她而不是上帝演奏……

男孩像圣徒前往麦加一样虔诚地抵达圣地阿拉比,发现自己的朝圣之旅化为一场虚影。在小说的最后,他醒悟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能读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感感受、以及欣赏的乐趣?这远不只是人生经历(经历多了才能看懂)就能解释。了解了一些写作方法,我们才能更好理解故事的构思和背后的隐喻。比如,如果不明白“视角转换”的技防,我们就没法读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

在西班牙的一个火车站的候车酒吧里,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女人一直在对话。女人怀孕了,想保留孩子,而男人一直敦促她把孩子打掉,并且反复强大他对女人“无私的爱”。如果只看这对话,我们无疑会认为这是一个渣男与受骗女的故事。而整个故事与对话,海明威都是采用第三方视角。在最后,男人穿过酒吧,看到其他候车的人都在“通情达理地”等待着火车(They were all waiting reasonably for the train)。海明威巧妙地采用了视角转换:显然,这句话是男人以他的视角来评价其他的候车人。在争论是否做堕胎手术的背景下,reasonably这个词暗示着男人认为女人不讲理,不像酒吧里这些人。这个视角的转换与暗示,将故事复杂了。如果这个男人发自真心认为自己是reasonable的人,他的形象复杂了,不再是单向度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坏人(推卸责任、操纵受害者),而可能是一个自欺欺人,甚至头脑有些简单的人,故事的内容也一下子更深了。如果阅读者没有注意到视角转换,就无法体会到作者在这里埋下的深层的味道(这就是海明威提出的“冰山理论”,一大部分故事会被他摁到水下)。

另外,本书还提到,狄更斯在大量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小杜丽》等)中描绘了他自己的童年经历,尽管他从没有承认。其传记作者埃德加.约翰逊挖掘出狄更斯在12岁时父母经济陷入绝境,把他送去一个肮脏不堪、老鼠横行的鞋油仓库工作,每天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把商标贴到鞋油瓶上。一天6先令的工资,但无法阻止他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被投入监狱。后来一位叫查尔斯.迪克尔的人高速传记作者福斯特,小时候曾看到狄更斯在鞋油仓库工作,这个话题被狄更斯生硬地打断。他本想将这段经历带进坟墓,但在他的小说中这一幕幕一次次被打开。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翁(姓名首字母正好与作家本人的前后位置互换D.C与C.D)更年有,10岁而不是12岁为酒商工作,给葡萄酒瓶贴标签。主人翁是孤儿,小说中没有父亲坐牢这一情节,而是他的替代性父亲,米考博先生遭到囚禁。很多作家,可能都会将自己的经历隐射到自己的作品中。

本书有几个章节,专门讲如何让文笔流畅,以及小说中进行时语态的分析。看这个中文译本,很难理解其中的价值和手法。建议大家读一读英文原本。作家D.H.劳伦斯还未成名前,通过他文稿的第一段话就成功打动了著名的评论家、作家、《英国评论》的编辑 Ford Madox Ford。Ford先生读完第一段,就确定作者是一个大天才。激动地决定接受稿件,并且迫不及待地告诉朋友G.H.Wells,Well很快又告诉了自己的朋友们,当天晚上就有两个出版商提出优先购买版权!而这篇小说就是劳伦斯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菊花的清香》(Odour of Chrysanthemums)。如果你想体会Ford先生的那种兴奋之情,那么去找一下这篇小说的英文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