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审美的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审美的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审美的脑》是一本由Anjan Chatterjee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2016-9-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美的脑》读后感(一):科普,心智,美是什么

审美是一种深刻的自我体验,既然是自我体验,作者认为也一定存在着某些可研究的机制。

在开头,作者也谈到,不一部分人文学家不赞同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美学,而作者认为审美体验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心智。

首先,作者谈到什么是美?毫无疑问,审美是一种主观体验,但这种主观体验与感受,情境,意义有关。比如什么面孔是美的?婴儿脸是公认美的,很多卡通形象如米老鼠的设计就是基于婴儿脸;男人认为女性什么面孔是美的,主要是基于外貌所传达的年轻,雌激素,生育能力,性格等判断;而女性判断男性美,更深层的原因也是基于生存的判定;让人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也是适宜居住,繁衍的条件。

第二部分,作者谈到了快乐,快乐是一种自我奖赏,食物、水、性是首要的奖赏;金钱和艺术是第二级奖赏。这部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喜欢和想要的区别。喜欢是我们体验到这件东西,产生美感、愉悦的感觉,比如小老鼠吃到美味食物后会产生愉悦的表情;而想要是一种欲望,可能我们并不真的喜欢。如果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还是要尽量贴近人们的欲望,而不仅仅是让购买者长生喜欢。

在第三部分,作者提到审美与快乐有关,不太认同,有些艺术品也许我们并不喜欢,也不能引发我们产生美好的体验,但不能说它不是艺术。

书中引用了很多研究的案例,可信度、科普价值较高。我觉得研究可以看,可以用,但不能完全就视为真理,研究是片面的、割裂的,真正想要拥有美的体验,觉知最重要,没在书中发现类似的观点。

《审美的脑》读后感(二):性二态sexual dimorphism

一本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将大脑与统计科学联系了起来,启发甚多。

19面孔美的三参数为:平均性averageness,对称性symmetry,性二态sexual dimorphism。

平均性指的是优生学中的特征,并不是平板的脸,而是经过统计计算出来的如鼻的厚薄度、眼间距等。(宋案:参考BBC纪录片《人脸的奥秘》)

对称性是用同卵双胞胎证实的,用左右侧五官之间的距离来衡量的。

性二态指雌激素、睾酮给人带来的女性化、男性化的特征。现在鹿晗之类的,在性二态方面相当均衡。直男是不受欢迎的。雌激素给人以婴儿的印象,迪士尼动画的形象也利用了这一点。宋案:其实直接译成性征就完了。

22排卵转移假说(ovulatory shift hypothesis)是说年轻女人觉得男人是否具有吸引力,取决于他们想要短期还是长期的性伴侣。如果是短期的,他们会偏好男子气概强的。

averageness,还用在了第四章《身体美》中,比如克拉克、米开朗基罗认可的美的比例。25页男人、女人都喜欢身体呈对称性的。在美国高个子侯选人总能胜出。连女人选精子,都偏爱个高的。古罗马女人用驴奶洗澡,将此作为一种化学焕肤的方法。

26古罗马男人穿胸铠,主要是凸显胸部的宽度。今天男健美运动员的胸腰比可达到2:1。

27男人喜欢苗条的,还是丰满的女人与经济有关。经济不景气时,偏好尺寸大的。经济繁荣时,娃娃脸更受欢迎。

79食物可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快乐。玛雅人很早就用可可粉、水、蜂蜜、红辣椒制作巧克力,让林奈赞美为上帝的食物。其中花生四烯乙醇胺的英文是anandamide是用佛弟子阿难命名的。

87人的性欲得到满足时,眶额叶皮层外侧的神经活动会增强。会使人的伏隔核兴奋。相反,钱带来的刺激是抽象的。

我认为,书末尾部分对艺术的解释是不成功的。

《审美的脑》读后感(三):《审美的脑》:新锐,有启发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不深,但最好了解一点神经科学的基础(比如《心思大开》和《生物心理学》)后再看,不然可能有点难读,演化心理学倒是懂不懂都无所谓,书里解释得非常详细。有点像九九乘法表,虽然依然是初级数学,但不先学会加减法的话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

书里很多观点还只是作者的推测,因为神经美学是个新学科,现有的许多理论都存在争议,作者做了一些整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体来说我是比较赞同的,看了有很大启发。

(这本书可能是作者单独文章的整合,经常出现不同章节内反复解释个别知识的现象,不过应该算小问题吧,反正也不贵)

因为书里也科普了演化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前三分之一的内容比较基础,从中期开始出现了大量非常新锐的观点,分享几个笔记:

美学方面,我前两天写过一篇手札:

《审美的脑》读后感(四):美与艺术:演化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李文倩

关于美学或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美”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似乎都是绕不开的。事实上,以往的美学研究,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两个概念而展开的。由此,如果我们今天要讨论美学的问题,恐怕仍然难以绕开这两个概念。

人们在不同的理论预设或概念框架中追问或讨论美与艺术的问题。在西方传统中,哲人们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力图在流变的、多样的现象之中把握不变的一。这样一种形而上的追问,在传统的美学研究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哲人们提出各自的理论或学说,努力与他人争论或辩驳,种种讨论加深了我们对美与艺术的理解,但始终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形成统一的、普遍有效的理论。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到了18世纪中叶,我们今天所普遍认为的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美学,被认为是认识论的一部分,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研究理性认识的逻辑学相对。作为认识论的美学,可被视为整体科学事业的一部分。认识论的基础是主客二分,事实上,也只有摆脱了那种日常的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感知方式,科学认识才是可能的。在认识论的框架内,人们对美与艺术尤其是美的本质问题有很多争论,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

英国哲学家达米特认为,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形而上学,到了17世纪,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向,即从形而上学到认识论。这是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评论。从以上的简单讨论中,我们也可看到在西方传统中,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亦分别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框架内得以被讨论。

到了20世纪,达米特认为,西方哲学经历了又一次大的转向,即语言的转向。语言哲学由此被一些人视为第一哲学。在语言哲学的框架内,“美”与“艺术”的概念得到了相当多的讨论。一些人尤其是维特根斯坦派的哲学家认为,“美”与“艺术”的概念是无法定义的,由此,任何试图寻求“美”与“艺术”本质的做法,都不过是徒劳。照维特根斯坦的意思,哲学家们所能做的,是将“美”与“艺术”这样的大概念,从其形而上学的用法中“解放”出来,使其回到它们本来的、日常的、复杂多样的用法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只是治疗性的,它不建构任何美学或艺术理论。

维特根斯坦的观点颇具冲击力,但他对哲学之任务的规定,却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事实上,维特根斯坦的这一观点,建立在他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理解上。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既不等同于科学,也不是科学的一部分。科学建构理论,哲学则不然。在这样的理解中,科学是积极有为的,而哲学则不免消极。人们认为,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或美学的消极理解,存在一种极大的危险性,即有可能会取消哲学或美学存在的合法性。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学者们试图在更积极的意义上从事美学研究,并为此提出了种种“纲领”或方案。但对于这样一些“纲领”或方案,人们尽管争论颇多,却始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判据。因此,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笔者认为,如果真要考虑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前途问题,我们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美学与科学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形而上学力图在多之中寻求一、在变化之中寻找不变的东西,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科学有其一致性。形而上学孕育了近代科学。认识论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在形而上学还是在认识论的框架内,美学与科学的关系都相当密切。甚至可以说,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一直在试图用广义科学的方式来解决美学问题,尽管事实证明这非常困难。哲学的语言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使哲学与科学分离了。这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表现得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罗素、奎因等哲学家并不接受。

基于以上简单回顾,笔者认为美学研究的前途之一在于与科学结盟。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这里的“科学”。在古希腊,科学是与形而上学混杂在一起的,并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近代认识论的科学“基础”,是以数理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为范型的。美学研究的历史表明,建基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的种种美学理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传统美学到了今天,似乎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种境况中,美国学者安简·查特吉(Anjan Chatterjee)在《审美的脑:从演化角度阐释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一书中提出,从演化的角度来解释美与艺术的问题,或许能让我们获得一些不同以往的新鲜见解。

如果我们将演化论视为一种理论基础或方法论,那么它与形而上学是非常不同的:演化论是经验的,而形而上学是非经验的。演化论也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传统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分,但在演化心理学看来,“自然就像塑造我们的身体一样塑造了我们的脑(心智)。”这即是说,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与客体相对的模糊的认知主体,大脑作为具有认知功能的器官,本身就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美学研究需要关注脑科学的研究进展,而不是继续沉浸在主客关系的“思辨”之中。

安简·查特吉的上述方法论提议,也并不是绝对新鲜的。在19世纪末,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兴起,费希纳就曾提出,美学研究需要经历一次范式转换,即从“自上而下”的美学到“自下而上”的美学。所谓“自上而下”的美学,即形而上学框架内的美学。而所谓“自下而上”的美学,则强调从经验出发,尤其是借助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美学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形而上学虽然孕育了科学,但也包含了许多非科学的东西。

在费希纳的倡导之下,人们曾将美学问题的解决寄望于心理学的进步,但心理学后来的发展,似乎并未完全满足人们的预期。维特根斯坦本人积极关注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但他同时也认为心理学的进步并不能解决美学问题。因为美学问题在科学之外。我们不同意维特根斯坦的这一观点。安简·查特吉今天所作的尝试性工作,可被视为费希纳所倡导的方法的一个当代继续和发展。

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即来简单看一下安简·查特吉如何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美与艺术的相关问题的。

我们知道,在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人们主要是在认识论的框架之内讨论美的本质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安简·查特吉说:“美不是仅仅存在于客观世界或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心智属于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如何思考、体验、行动,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的。对美的体验是我们的心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的脑经过演化,认为某些对象具有普遍的美。”

这就是说,在演化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内,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当然也不是主客观“统一”的。因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二分,在这里是不成立的。我们的大脑或心智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一些东西具有“普遍的美”,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是主观的。

长期以来,我们受康德美学的影响,认为美是无用的、超越功利的。美学也被认为是无用之学。但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看,美实际上是有用的,有利于个体健康及种族繁衍的。安简·查特吉说:“美的演化逻辑是:有吸引力的特征能够传承下来,是因为这些特征是相对比较好的健康指标。”达尔文说,美的东西必定是健康的,即是从同一个角度而言。

美的选择与生殖活动相连,这鲜明地体现在人类男性与女性的相互选择中。安简·查特吉说:“男人偏好的女性特征是年轻、生育能力强,同时又带有些许性成熟感。”女性则普遍偏好“身体对称”的“高个子男人”,认为这样的男性更具吸引力。

演化心理学也有助于解释一些与艺术有关的问题。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说:“科学有望能够解释艺术家、艺术天才,甚至艺术,并且它将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艺术来研究人类行为。”

关于艺术的起源,以往人们有种种不同的解释,诸如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以及劳动说等。在演化心理学的视野中,“艺术的起源在于:趾高气扬的男性互相竞争,创造出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物,试图向女性观赏者证明自己的作品比其他人的更壮观、更优秀。”艺术的有用与无用,或可在此获得恰当的理解。一方面,艺术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不能吃也不能喝,在多数情况下仅具有装饰作用。另一方面,艺术又是有用的,它有助于制作者向异性炫耀自己的杰出才能,从而赢得更多交配的机会。

“艺术的萌芽源于本能”,但艺术却不是一种本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艺术的发展是一种意外的收获”。说艺术不是一种“本能”,即是说从事艺术活动并不是人类天生的必须,它不同于吃饭、喝水、性交等活动。斯蒂芬·平克认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语言能力是人先天所具有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人类而言,语言似乎比艺术更为根本。

艺术更多是文化的产物,“只有在历史文化背景中才能被理解。”这表明我们对于艺术的研究,既需要积极吸收科学的成果,又应该继续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安简·查特吉在积极倡导科学美学的同时,也指明了其所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科学美学能考察知识对审美体验的一般性影响,但不能考察与个别艺术品相关的特定的知识与多层意义。”的确,科学处理的是一般性、规律性的东西,它提出种种理论假说并寻求验证,而对于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分析,则仍然有待于我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进行。安简·查特吉还提醒道,“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描述性神经美学。”因为“描述性神经美学”的许多说法,目前还停留在科学假说的层面上,并未获得足够多的证实,因此建基于其上的知识并不足够牢固。

在这篇短评的最后,笔者还想强调一下在中国积极倡导科学(主要是演化心理学)美学的必要性。正如徐英瑾在《对于一种达尔文式的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展望》中所分析的,由于在相当多的中国大学中,美学被设置在“中文系”,而“这样的专业是疏远于自然主义思维方式的纯人文主义者的大本营,其所擅长的知识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的隔膜程度,可能要远甚于[……]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隔膜程度。”这就是说,我们目前的专业设置,极有可能已经结构性地限制了一些学科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审美的脑》读后感(五):简评

熊猫哥哥本人很喜欢演化心理学(了解演化论的人都明白,“进化论”这个翻译有些不妥),尤其喜欢这门学科往往会有一些很匪夷所思的推理,通过演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的一些行为,虽然乍看很滑稽,但细细想来卧槽或许就是这样!这种体验往往和阅读很多推理小说一样,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方面的书除了《演化心理学》《欲望的演化》之外,国内也出版了很多了。基本思路都差不多,通过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来说明人类行为的本质往往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太快,导致演化速度跟不上,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会程曦这些原始本能。

而这本《审美的脑》则用演化心理学来解释审美(美,快乐与艺术),我个人认为有两个观点相当重要,是以前不曾看到过的,一个是峰值转移,一个是作者对于艺术是否是本能的个人解答(这个解答中掺杂了一些其他推理,比如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之类,都非常有推理的趣味)。

大体上这本书在前半部分还是很简单的,只要有一些演化心理学的基础就很容易明白,熊猫哥哥就不赘述了,只将书中一些我认为很不错的观点摘录下来,并详细说明。

————————————————

第一部分 美

作者主要论述了我们为何会觉得面孔美,身体美以及风景美和数字美:

面孔美和身体美:我们看中对方面孔和身体的平均性和对称性,这显得对方的适应能力强(因为这些人的后代生存至今)。另外就是性二态,也就是区分男女的性别特征,比如男人本能要求女性是年轻和生育力强的,那么就会觉得长得具有婴儿特征(代表年轻)的女人更美,腰臀比更接近0.7的女性更美(生育力更强)。这些都是有演化的因素在内的,也就是说那些特征更能帮助原始人类生存和繁衍,那么这些特征就在我们看来是美的。

这时,作者提出了文化影响美的理论,即峰值转移——peak shift:这个翻译虽然中规中矩,但我认为不是很能把这个理论表现出来。峰值转移是指文化对性二态特征的夸大,使得其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比如时装界与美容界夸大我们觉得迷人的特征——眼睛更大,嘴唇更丰满,颧骨更高。又比如漫画中夸大性二态特征——超大眼睛,V型身材,丰满臀部苗条腰身(腰臀比比0.7更低)。作者总结说文化引起的改变夸大了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反应。

熊猫哥哥认为峰值转移是一个在我们文化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虽然演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生存在现代的社会中,是我们的本能拖了我们的后腿,使得我们不自觉的执着于上诉的一些行为表现。但峰值转移现象显示,我们的现代文化也在不断的加深我们的对于原始本能的痴迷和执着,我们或许没有因社会的现代化而不再痴迷于腰臀比接近0.7的女人,反而更加痴迷了。也就是说,文化进步或者科技进步没有成为人类抵抗原始本能的武器,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催化剂。我在自己的小说《二律背反的诅咒》中曾经提过类似的观点:人类的科学进步并不能消除人类的本能趋势,反而让人类的本能需求以一种用科技伪装的方式再现,并且深化。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值得在今天被拿出来深刻讨论——人究竟能不能摆脱本能,还是一切进步都是本能的帮手?如果让道金斯说,我想他会认为其实科技和文化也是基因发展出来让其得以激发复制自身的,如果让叔本华说,哦不,他早就已经说过了,人类的理性不过也是盲目的意志所塑造出来的帮手。。。

回到本书中来,作者又论述了人为何会感到风景美和数学美,一样运用演化心理学来做推理,风景美的地方其实是这些地方能够提高人类祖先生存机会,我们对于风景的喜好早就被设定在脑中了(荣格会说这是集体潜意识),这些地方意味着食物很多,也很安全,因此这些地方是美丽的。

数学带来的美感和快乐呢?数学的本质是发现世界隐藏的结构,而这一能力有助于人类祖先驾驭周围环境,这些人类祖先活了下来,因此把这种“美”遗传给了我们。

因此总结来说,我们感到“美”的事物,往往与我们祖先的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有关,但我们自己赋予了文化上的意义,并没有认识到它的本质(除了演化心理学家)。

第二部分 快乐

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讨论了为什么食物,性和钱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依然是从演化的角度出发。食物很简单,这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这里作者也引入了峰值转移观点,认为垃圾食品夸大了我们队营养的需求,这种快乐反而会伤害我们。

在性的章节,很显然,性的快乐是保证我们繁衍的方式。性是三幕剧,第一幕是欲望,第二幕是性刺激和快乐,第三幕是余波——性得到满足后的怠倦感(贤者模式)。

不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推理在于,有时候性的过程是痛苦的,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但是女性在性高潮时往往其对痛苦的临界值变高,演化的角度上推理,这是因为将这种引道痛苦降到最低,有利于女性的分娩。(女权主义者会说,真的一派胡言)

性也可以与物联系起来,这就是恋物癖。

接下来是论钱为什么使人快乐,首先作者很诧异,因为钱是一个抽象的物体,并不能直接保证人的生存或繁衍。这主要是与人脑的奖赏系统有关,而奖赏系统对钱的反应与对食物和性的反应是相同的。这一节中最厉害的是论赌场如何会让我们上瘾从而输掉更多的钱:

赌场强调赢率,不强调输率。

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时会高估它的价值,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现金。

赌场将费用隐藏起来,比如用网络虚拟货币,隐藏了付款带来的痛苦。

赌场环境刻意让我们做出不理性的决定(自发的,情绪化的决定),其环境是娱乐化的,能强化我们的自发决定,而远离理性决定

赌场强化我们赢钱的喜悦。

赌场让玩家变得疲惫,使其失去深思熟虑的能力。

作者在下一章提了一下为什么概念艺术(比如说前卫摇滚中的概念专辑)能令我们感到快乐,因为发现概念艺术的意义能取悦奖赏系统。

打个广告,欢迎关注熊猫哥哥关于前卫摇滚的专栏:前摇推荐与翻译 - 知乎专栏

第三部分 艺术

终于看似到了最终极的部分了,作者要直面挑战艺术问题。作者首先发难说,尤其在现代艺术中,很多艺术品或艺术行为带给人的不是快乐和美的享受,而是感到困惑震惊甚至是疏离感。作者认为艺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脑的适应能力。

但如果说艺术也是依照演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话,艺术就能对提高人类生存或繁衍有帮助,事实是否如此呢?作者说这不一定,艺术有可能是文化的产物,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被理解,它或许不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我们可以有两种视角来研究艺术,一种是生物学视角,它将艺术看作是人的本能,尤其是从神经科学角度分析艺术的作用和成因。一种是文化视角,将艺术放到历史 环境和文化中去看待。

根据第二种视角,作者再次提到概念艺术,有许多艺术是带有自己的使命的,艺术家想要让人们通过他的艺术来反思社会或一种现状,这种概念艺术的目的不是让人愉悦,概念艺术家更像是活动家,他们的艺术感染力不是源于美,他们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意义,是传达观念的工具。

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艺术是否是人的一种本能呢?作者回顾了人类的艺术创作的历史,最后发问我们为什么创造艺术以及欣赏艺术?但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一些艺术品也没有被完整保留下来(甚至是否是艺术品还很存疑)。

为了解决这个“本能”问题,作者又探究了我们心智的演化历程,提到了一个很厉害的理论——后生适应:它是指演化的副产品,在新的时代变得有用,最后它的适应得到了扩展,成为后生适应。举个例子,鸟的羽毛被认为一开始是用来保暖,但在后来面临飞翔压力时,羽毛的功能得到扩展,并且变得比原来的适应目的更有用,这就是后生扩展。

总结:适应→拱肩(演化副产品)→扩展适应→后生适应。

当然,有机体也会改变环境,而这个改变了的新的环境(或称生态位)会改变后来的许恩泽压力。也就是说,人改变环境,改变的环境反过来改变人。

《演化的艺术》一节,作者论述了几个认为演化是本能的学者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如下:

人们参与艺术中来,会促进合作,社会凝聚力加强,最终得以更好的生存的繁衍。

艺术代表一种昂贵信号,正如孔雀尾巴一样,孔雀尾巴不但无用而且妨碍生存,但是“我有这么个妨碍生存的东西,还能生存下来,证明我生存能力强!”,这样孔雀在性选择中占据有优势。

人类有虚构故事(想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一些人不必经历过实际的事情就能解决问题,这些人生存了下来,而虚构的能力会推及到艺术的产生。这在斯蒂芬平克的一些书里论述到,具体是哪本熊猫哥哥忘了。。。

在第一种艺术促进合作中,作者提及了一个很强很有趣的推理,关于母亲与婴儿关系的:

人类的直立行走→骨盆变小→孩子的脑在出生后继续发育(不然头太大通不过骨盆)→孩子需要在出生后继续得到照顾→母亲通过一些仪式使得孩子变得特殊,形成孩子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熊猫哥哥认为这个推论可以完美说明为什么很多妈妈爱在朋友圈发孩子的照片(尽管孩子很丑),因为通过这种艺术性的仪式,妈妈认为这个普通的孩子变得特殊了,因此会在出生后得到大家的照顾,让其大脑继续发育。。。

这个理论呢,就是说艺术使得一个普通个体变得特殊化,这是艺术的本能作用。

不过本书作者对三种理论都很存疑。所以最终还是没回答问题——艺术究竟是本能还是进化的副产品?最后作者找到了一个很牛的实验,来证明他自己的理论——孟加拉雀的鸣叫。

孟加拉雀是日本的家养雀,因为是家养,所以没有生存压力,也就是说它怎么叫都和生存繁衍无关了(可以料想,它原本的叫声是和其生存繁衍密切相关的)。然而它不仅没有失去鸣叫的本能,反而其叫声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复杂多变,犹如一种艺术创作。

作者通过这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很简单的理论:艺术的发展得益于本能限制的放松。

艺术的繁荣其原因正是脱离了本能,而不是受制于本能!

(是不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在推理小说中,是一种叫做转换思路和前提的技能啊)

在选择压力增强时,多样性被提出,压力放松时,多样性会兴盛。而如果从环境选择压力中释放出来,艺术会呈现多样性。这一理论很明显受到人类历史的支持,比如中世纪人类出于压制的环境中,艺术风格和内容都受限,而现代艺术却蓬勃发展多如牛毛。

作者认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自由,就要看其艺术现象的多样性。

艺术并非是本能的体现,而恰恰是从本能中挣脱出来后的盛放。

作者认为艺术是一种意外收获,艺术或许有本能根源,并且萌发了作为一种进化副产品的艺术,但是当本能和压力放松时,会触发大量的艺术表现,艺术才会蓬勃发展。

作者最终不是在“艺术是本能”和“艺术是进化的副产品”中二选一,而是另辟蹊径,认为艺术是本能放松时的表现,妙哉妙哉!

————————————————————

这本书是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中的一本,目前熊猫哥哥了解到已经出了三本,总体上要出8本,熊猫哥哥也会继续观察。虽然很多人很讨厌演化心理学或者神经科学,认为它们泯灭了人性,把人性看成是一种本能或者条件反射,但是熊猫哥哥认为在不了解一样东西实质的情况下就进行肤浅的批判,实在有失公允,更何况这两门学科并不是泯灭人性,而是剔除了一些肤浅幼稚错误的人性论,展示出了真正人性论的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