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100字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100字

《福尔摩斯症候群》是一本由[法] J·M·埃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页数:2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一):Syndrome

这本法语名叫《Le Mystère Sherlock》,但完全不是正常套路的推理推理推理。

背景挪到瑞士.贝克街旅馆,11个赴福尔摩斯研讨会的资深福迷,大雪封山时全部挂掉,很像荒诞版《无人生还》吧。情节上并没特别出彩,整体翻译稍有些生硬,如果是福迷看看也还有趣。

书名选“症候群”(syndrome)这个词,对形容入戏太深后心理失常的人还是比较准确的,凡事过则失控,过则失心疯,要克制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二):自留

一本仅有237页的悬疑小说,2020年三月开始看的,拖到2021年三月才看完。你猜为啥? 十个对福尔摩斯故事了如指掌的“专家”,远离人群的荒野山庄,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参会人员一个接一个死去。 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拥有探案思维,而不是对境况和未来无知无觉的故事主人公们,这样的组合对于推理小说迷来说太有诱惑力了。令读者不禁想:哎呀!每次看暴风雪山庄模式一直死人我就觉得要是我在那里我的操作绝对不是他们那样!这不完成了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么!让我看看推理迷们会怎么操作! 我就是被这样骗到的…… 完全不是这回事哦。 说是福尔摩斯症候群,研讨会的参会人员已经都走火入魔到了对所有现象都要给出演绎推理的程度。遇到挨个死人的现象时也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操作。甚至故事中大家言必称福尔摩斯如何如何,但行为上却半点都不往福尔摩斯的优点上去努力…… 打着崇拜福尔摩斯的旗号,本质是为了讽刺侦探小说中经常使用的名侦探“神汉”化处理,因此行文风格一直偏向幽默讽刺。意趣也是有的,但翻译没有那么有风味,所以传达起来差点意思。 这书要说差吧,也不是很差,就是让人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罢了。让人骂都懒得激情四射地骂,平庸是罪。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三):福迷之死

J.M.埃尔,一个法国作家,作品多为黑色幽默的悬疑侦探类,因为喜欢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的书,从小就萌生写侦探小说的想法。但不同于他们两位的写作风格,除了悬疑之外,他的小说还有一丝荒诞疯狂的意味在里面。

在我的记忆里,《福尔摩斯探案集》是悬疑侦探类第一本被我买回家的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那个时候竟然会看男孩子喜欢看的书,并且还看得特别入神。我记得我是看完了一本又去买过一本。事隔经年,我都还能记得当时看书那种又迷又紧张的气氛。这本书,是同样热爱侦探福尔摩斯的作者写的书。福尔摩斯于我虽不至于是福迷,但因为青春洋溢的时候有过记忆,所以也显得特别。

故事发生在五月的瑞士美人根山谷,一个叫做贝克街的旅馆里。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了四天。接到任务的波塞冬中尉和旅馆的老板里加特利赶往旅馆去。三天前,旅馆接待了一批福学研究专家,然而雪崩之后,十一个人全部死亡,无一人生还。专家组调查,却在一大堆材料上发现一个记者的日记本。

真正的故事,来源于日记本。里面充斥着对福尔摩斯的一系列研究和回顾,对喜爱摩尔摩斯的福迷们绝对是一场饕餮盛宴。大部分书都会有目录,这本书却没有目录。它以四天时间为章节,写日记里四天发生的事情。这四天里,介绍了福迷卷宗的人物侧写,有福尔摩斯补白,还穿插有几个教授写的信,以及笔记。从书的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形式无疑是很新颖的,设计精巧,构思巧妙。

我觉得这群福迷们,就像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著名小说《堂吉诃德》。主人公堂吉诃德迷恋于中世纪的骑士小说,沉湎于病态的幻想之中,以游侠骑士的面目出现,主持正义,维护真理,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目标是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福迷们追逐的,何尝不是一场梦魇?分不清虚幻和现实,最后死于自我的恐惧和病态之中。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四):人人都爱福尔摩斯

法国人写的以老牌英国文学为基础的书。大抵也像我的这张照片:传统英式可颂却抹上了厚厚的Nutella。

福尔摩斯与诸葛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大抵以智商崇拜为基础的我的审美只是如此简单与匮乏。福尔摩斯并非一个完美形象:虽然智商很高生活习惯却很糟糕——把烟丝放波斯拖鞋里、依靠浓度6%的可卡因提神……可是他却是全世界热爱侦探推理的人们的神:思维敏捷、身手矫健、精通音乐、超人的脑容量与精细的洞察力。

书中的十个小伙伴也是全世界福尔摩斯的信徒中成员,他们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福学教授的位置各怀鬼胎。这本书的行文十分法国,前半部分的描述铺垫散乱随性,后半部分却引入对于人性的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以雷斯垂德探长精辟的结论作结,再次描绘出一幅人性的滑稽画。

推理并不是这本书的长项,更多还是对于人性的观察与描绘,从而唤起读者的思考。

推理小说从柯南·道尔,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再到埃勒里·奎因,诡计想的写的都差不多了,再难翻起什么新意。BBC翻拍的《神探夏洛克》算改变得十分成功的作品,然而诡计的设计也不过在炒旧饭罢了。

但有什么关系嘛?只要有福尔摩斯,那就够了!

《福尔摩斯症候群》读后感(五):X与Y

今年读的小说有点多,迄今为止读的22本书中,有11本是小说或小说集。《福尔摩斯症候群》是最有趣的一本。

一群福尔摩斯骨灰级粉丝——他们不仅仅是粉丝,还都是研究福尔摩斯的专家学者——为了争夺一个福学(福尔摩斯学的简称)教授的职位,聚集在瑞士一家小旅馆中召开研讨会,一场雪崩使得小旅馆变成了一座密室,11个人接二连三的死去,最终无人生还。

去年读阿婆的《无人生还》就被深深震撼,本作明显有致敬之意,阿婆的这本书还成了此案件一件重要的线索。除了致敬阿加莎克里斯蒂,作者更是要向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致敬,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福尔摩斯超级粉丝,不仅谈的说的都是福尔摩斯,还深信福尔摩斯曾真正存在过,一群为福尔摩斯痴狂的家伙。

“一个人物造就了一位作者,而不是相反。”(P107)

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中的男主角工藤新一变成小孩子后给自己取名为江户川柯南,姓是致敬日本的侦探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名则是纪念侦探小说的鼻祖柯南•道尔。

阿瑟·柯南·道尔出生于1859年,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公务员,郁郁寡欢酗酒为乐,最后得了精神病。柯南·道尔23岁的时候开始动笔写小说,他开了家小诊所,经营状况很一般,等病人上门的时候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写作。1887年28岁的时候柯南·道尔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血字的研究》,这篇小说多次被退稿,最后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得以发表,稿酬只有27英镑。历史上最伟大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由此诞生,也奠定了柯南·道尔作为侦探悬疑小说鼻祖的地位。

但是,作者柯南·道尔却对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喜欢不起来。虽然福尔摩斯系列小说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也为柯南·道尔带来了声名和财富,但是写侦探小说却不是柯南·道尔的志向,他认为侦探小说只是畅销通俗小说,真正的文学家应该是像狄更斯、萨克雷、哈代等一样,写作严肃的历史文学。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

成名后,柯南•道尔开始创作《米卡·克拉克》、《白色纵队》等历史小说。为了写《白色纵队》,道尔花了2年的时间进行研究,读了150余本各类著作,写满了是几个笔记本。而写福尔摩斯,道尔从来不做这些功课,信手写来,完成一篇小说绝对不超过一周,其中不乏错误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但是,受到欢迎的仍然是福尔摩斯侦探故事,道尔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下去。

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道尔将夏洛克·福尔摩斯“杀死”。这受到了大批读者的严正抗议,道尔不得不在三年后让福尔摩斯复活。

一个鲜活的人物创造出来以后,连作者也对他无能为力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