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摘抄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摘抄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是一本由段诗闻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一):心越绝望,生活便也越绝望

这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看后很让人感慨。一个人能从幼稚懵懂即遭罹如此病痛,却能看到生活中的阳光,然后毫无彳亍,勉力前行,这相当的不容易。

大多数这样的孩子都会被身边的冷眼和质疑所击倒,最后越过青春年少,回首以往,只剩下一片灰暗的天空。非但如此,很多这种情况下的人,心灵同样也是灰暗的。会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会去设想社会的缺乏同情,但往往并不会想:自己实际上仍然会有一条路,一条可以自己走出来,并走得有声有色的路。

所以,对于这本书的作者——诗闻,我真心祝贺他——通过自己,赢得未来!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二):最美好的东西,只有用深痛巨创才能换取

在南半球有一种鸟,它的歌声比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好动听,但是它只有找到一种荆棘树,落在长满荆棘的树枝上,让荆棘刺进自己的肉体,才能够歌唱。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了寻找荆棘树的旅程,直到如愿以偿,找到那种长满如针一样锋利荆棘的荆棘树。这个时候,它就落下来,而且要选择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长的荆棘。它的身体被锋利的荆棘刺得血流如注,疼痛难忍,生命就要奄奄一息了,它开始了让所有会歌唱的鸟自惭形秽的歌唱。一向自比歌王的云雀和夜莺,在它的歌声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荆棘鸟的血流尽了,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着。所有听到歌声的人和鸟儿都在向荆棘鸟致最后的敬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最美好的东西,只有用深痛巨创才能换取。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三):不认输,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救赎

我一向不喜欢心灵励志类的,充满鸡汤味的书,尤其是对书名中含有“输赢”这样字眼的书更是不屑一顾,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本书时,我却不自觉的拿起它,而且是一翻开就放不下了。本来是来逛书店的,结果一下午就窝在角落里看这本书了。

看完第一篇故事《橘子》,我发现,这里的“输赢”,所指代的不是成不成功的输赢,它指向的是最本质的问题: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不被这世界所败坏;究竟该如何超越一切束缚,超越苦难、悲痛,抵达最终的自由之境。

它是个人面对自我与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这关乎的不仅是个人的救赎,更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所以,不认输,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救赎。

因而,在此我要提醒一下像我过去一样还没看内容就爱匆忙下结论,以及对心灵鸡汤有偏见的人,不要因为这本书的书名而错过它的内容,那样就太遗憾了。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四):生活虽然不轻松,但也没那么沉重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初看诗闻书稿时的那种震撼。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他因出生时的一次医疗事故而患上脑瘫,但他写作的重点并不在这件“小事”上。

他说,“正常人”和“残障者”的“权利均等”若非建立在彼此真正了解乃至接纳(社会接纳及残疾人的自我接纳)基础上,所谓的“平常心”,就根本谈不上。

这个13岁才能独立行走的90后,现在依然“走路摇摇晃晃,说话混沌不清”。行动不便并不妨碍他流畅自如地表达观点——既不讳言少年时代对残障的反感和反抗,也不忌惮说出自己对“弱势群体”如何平权的观感,字里行间透着理性的自省、隐忍的倔强。

诗闻说,他想要写一本书,聊聊自己和朋友们的成长。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少觉得残障是一种苦难。”

开头写得不错,我鼓励他试试,并约好每完成一个故事,就发给我看。后来常在深夜收到邮件,一口气读完,被他笔下那个我们自以为了解其实陌生的世界所感染,更钦佩于他的坚定、坦诚、乐观。

一切的开端,始于一个折翼少年在嘲笑与轻视中努力克服残障的影响。

为了活出价值,从而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废物”,“我”开始到处旅行。

十年来,“我”去过很多地方,遇到很多“神奇”的人,他们要么也有残疾,要么因性格与际遇,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住在垃圾里的孩子,轮椅上的姑娘,康复医院的少年……他们对各自命运的回应,教会“我”直面生命的残酷和缺憾,用平常心看待无常。

这是一部自传式的非虚构作品。通常如此开头的故事少不了悲伤的桥段,然而,对于显而易见又无从逃遁的那些创伤,诗闻的笔锋很淡。没有煽情,不做渲染,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绘着生活本来的模样。

北京的脑瘫专科医院,从1991年开始,苏米阿姨一家每年暑假都要在这儿度过三个月的时光,刘康的爸爸称之为“度假”。他每天用自创的练习项目带着儿子做康复训练,一直没什么收获,却也这么坚持了十四年。

柔柔的生活就是坐在轮椅上进行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她需要比别人花上多得多的时间去穿衣服、洗漱,但也很正常,那就是她的生活。……她当然希望可以像其他人那样,能够快速、便利地做完这些事情,但这是一种向善向美的愿望,与苦难无关,不是因为痛苦而想要做得更好,而只是想要做得更好而想要做得更好。

从头至尾,诗闻都在淡定地书写残疾、贫穷、意外乃至死亡。他对“同伴”们的脆弱与坚强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量,但他已经放下了苦难,或者说,他不希望生活的苦涩掩住人性深处的光芒。

他说,每个生命都值得珍视,比起生理上的失能,他更关注“残障”对人价值观的影响。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17段关于残酷青春与自我救赎的“另类”成长,既疼痛又温暖,让人过目不忘。

这些故事又像是一种隐喻。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有缺憾,只不过有的人可以佯装快乐,有的人却无法伪装。那些与生俱来的伤痛与无奈、不能自已的忧伤与迷茫,你我都一样。

所谓成长,就是与不完美的自己较量,从容、勇敢地直面各种明枪与暗伤。

故事的最后,因车祸而高位截瘫的紫研姑娘,摇着轮椅在家里进进出出,欢快地收拾行李,准备去云南旅行。“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慢慢悟出与生活和解的答案——

“瘫痪其实没那么严重。生活最重要的是选择。如果我们可以选择痛苦与沉重,我们当然也可以选择愉快与轻松。”

是的,“这一切虽然不轻松,但也没那么沉重。”

《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后感(五):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不认输,你就不会输》读书记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非常浮躁的生活状态,充满欲望,却往往无法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工作,饭局,游戏,电视剧,以及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每天忙忙碌碌,时间匆匆而逝,直到感受到自己的衰老。和作者段诗闻同志脑瘫斗争的经历比起来,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可谓尤为幸福。可是我们真的活在幸福的当下吗?答案则未必。

不满足,渴望的越多,也会有更多的失去。

“人非生而平等。”对于体质健全的人来说,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多是成长环境的差异,因为不平,会带着抱怨与叛逆长大,有时他们埋怨父母给的太少,有时他们抱怨父母管的太宽,甚至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对于那些从出生就具有严重缺陷的人来说,他们很多是连抱怨的能力都没有,“残废”这个词贯穿着他们的一整个人生,而他们想要的仅仅是被这个社会公平对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吃饭,读书,工作,生活。

段诗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这本励志故事——《不认输,你就不会输》,感情真切,很多肺腑之言。或许这本书可以鼓励到那些每天仍活在痛苦中的朋友,而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尊敬别人,更要尊敬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当你自己不放弃,不妥协,别人才不会放弃你。

对于从出生就患有脑瘫的诗闻,小时候甚至连走路都成为一种奢求,由于小脑不能自由支配下肢,他不能像同龄的孩子们一样行走,随心所欲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奔跑更是想都别想。他们骂他是残废,有时还会抽他,可是谁让自己追不上他们呢!谁让自己没有还手的余地呢!真的是这样吗?他不相信,拼命练习,直到走上了马拉松比赛的赛场,并能够轻松拿到不错的成绩。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读这本书会产生很多共鸣,原来内心的成长都是相似的。我们都渴望强大,渴望不成为父母的负累,都曾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并试图改变自己,都曾对自己喜欢的女孩无法放下。对,这就是执念。有时候执念太强会不幸福,但执念本身并没有对错。

小时候特别喜欢写诗,会写很多的诗,一个人读普希金,为普希金的死而落泪。读余秋雨的散文,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到《行者无疆》《借我一生》。会为书中道士贩卖敦煌的文物而拍案,会为行者的博学和勇气鼓掌。想起这些读过的文字,所有的记忆都会如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奔涌而来,汇聚成海,在内心深处掀起惊涛骇浪。

余秋雨在道士塔中写道:

我好恨

跟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不屈服,无畏死,一路向前,绝不低头。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不相信命运。

其实直到整本小说读完,我都没明白橘子什么要自杀,但我却能理解在橘子死后,作者会经常不远千里去成都,在这个城市站立几分钟然后乘车离开的那种心情。

也许对自己来说,只是她不想见你。但对作者来说,却是她根本无法见你。或许相同的是,心烙上了一个空缺。

作者在文中对史铁生的建议还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我们都应该换一种方式看待身边的事物,换一种方式看待这世界,才不至于陷入迷途。就像紫研在一场车祸失去双腿后,仍可以很乐观地说:虽然不能再搭车了,但至少还能旅行。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决定着我们怎样去活。我们对自己的相信与乐观,将会成为我们在生活中战胜困难的武器,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要把这件武器传递给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

在读到那些先天缺陷的孩子们由父母带着去特殊的教育机构上课时,心里真是酸酸的,对父母来说,那是种怎样的感受?自己的孩子,谁又舍得放弃呢?我开始理解那些父母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治病,即便他们都清楚希望渺茫。我开始理解哥哥在检查出癌症晚期后,姑父姑妈那种撕心裂肺的心情,以至于哥哥去世后每次过年时姑父姑妈都会当着我们全家人的面哭泣。

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中提到,要避开人生的陷阱。我想,既然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照看好自己的身体,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陪陪妻子。毕竟后悔这味药是不存于世间的。

所以,逝者已死,生者如斯!

除了书的内容之外,诗闻优美流畅的文笔,让整本书更添色彩。虽然平时喜欢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但散文和小说也看得了不少,诗闻的描写真是有些美得令人惊叹,生动形象,不知不觉自己画了很多笔记。当然接下来似乎是要用比读这本书更多的时间去整理摘抄这些笔记,以供日后研读与应用。

总体而言,这本书出乎了我的意料,他的故事,他的文笔,都让此书告别平庸,并在自己读过的书中脱颖而出。

一个不服输的人,以及发生在他身边那些让人深思的故事,往往缺陷并不可怕,死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己的坚信。

弦散/文

2018年1月31日

海南海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