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荒原读后感100字

荒原读后感100字

《荒原》是一本由[英] T. S. 艾略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原》读后感(一):LIFE BEYOND LIFE

一年以前的我会为T.S.Eliot那极具说服力的思想如痴如醉。然而时光带给我们更多变化与思考,到了读这本诗选的时候,其中的文字仅仅因其语言和内容的深刻与美丽让我着迷。 信仰的愿景何时不美好?那个世界是那样的平静,安逸,圆满,幸福。但信仰所提供给人们的终究是幻象,它变不成真实,也不该变成真实。Eliot看似是个太过虔诚的信徒,而那又源于什么?真实世界如废土般空虚,回忆里无法摆脱的痛苦感受,年龄增长苍老而疲倦的灵魂。他选择了信仰,可信仰若是想要成为反抗的源泉,需真正相信,并在按照信仰生活中得到全然的快乐。Eliot没有做到这一点。仅仅是在《四首四重奏》最后,他似乎才真正感受到了一些生命的意义,尽管他仍旧把这归于为达到极致的静观状态所必经的路途。在这之前,他更像是说着他那平安的信仰之美,可又无时无刻不因现实而痛苦。这不是生活,这也谈不上是什么反抗,这更像是一种逃避,在一个梦境中逃避现世所有恐慌,畏惧,迷惑不已与欲罢不能。《荒原》中说土地缺水,可水里有死亡。我知道这都让你惊惧不已,但不,别逃离到纯粹的安然中去。我们都需要超脱,我们也需要感受到那超越自我,超越生命与死亡,超越过去与未来的新的,本质的模式。但那和摒弃,或把一切认定为到达顶端的磨炼未免不一定是正道。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爱的力量,爱确实超越欲望,但爱不该是摆脱欲望。而是的,活着必然痛苦,可活着也本该快乐。Liberation不该是Detachment,不该是因对之后的期许而走过人生之路,而是拥抱一路上的烈火与玫瑰,真诚地投身于它们本身,才能从中实现Transcendence。这就好像(虽然Eliot在四重奏中的感受要比这复杂的多得多)宗教也许告诉你无意义的生活是为了有朝一日回归上帝,但我们该说,不如在生活本身寻找你自己的上帝。 Eliot对世界和自我深沉的思考,对人生复杂的感受都尤为动人。读到这诗选最后阶段,便从了对他所描写时刻时氛围性的营造(《荒原》《斯温尼》《圣灰星期三》等)的赞叹不已转为了对他在词语间流露出的情感的强烈触动。他渴望的,他寻求的幻象,他的悲哀与痛苦,无不让人在读时完全沉浸在他所构筑的,带着点唯美主义的影子,又还没来得及直冲后现代文学的时而阴森,时而明亮的诗歌世界。他文字中抽象的哲学感,尝试以形式和内容同时造成的韵律性,则又让这些诗歌多了点儿空灵的意思,是该被珍藏和反复阅读的金子。《空心人》可能是最直接引起我兴趣的诗篇,《四首四重奏》无疑是他最佳的,最值得那诺奖的作品,其中最后两部分多少让人想起《云图》中西德海姆的来信后半部分,不知云图作者是不是受其启发。 另外,感觉后半本书的译者在个别翻译上不是非常准确传达出原诗的意思和效果,有的地方的注解似乎没有标全。仍然建议对比中英文去阅读这本书。如有空闲,想自己改进一些翻译,权当是为了文学之乐。他的诗歌中大量引经据典,建议在阅读前对杂七杂八的古典文学(与哲学)有所了解。

《荒原》读后感(二):“伟大碎片的华丽集合”

在以”表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尤其是人的精神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为主题的所有作品中,艾略特的《荒原》不一定是最深刻、最伟大,却一定是最别致、最寓意无穷。《荒原》的成就不只是表现在“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那种思想境界”,其更大更突出的成就在于,通过“引用了许多第一流作者的著名诗句,囊括了西方诗歌最高最渊博的传统”这一方式,形象化的描绘出人类“灵魂”的存在与运作方式。

哈罗德·布鲁姆在《史诗》中形容《荒原》为“一些伟大碎片的华丽集合”,艾略特为了写这样一个题材,他援用了“三十三个不同作家的作品和流行歌曲,引入了六种外国语,包括梵文;还特别强调了魏士登女士的有关圣杯的传说(《从祭仪到神话》)和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包括大洛纸牌、渔王、“那被绞死的人”等传说”,通过这样的一个集合,其目的是恰当的表现战后青年们理想信仰破灭的那种思想境界。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艾略特的智慧:为了表现某一主题或情境而调动四面八方各个不同的“碎片”来进行组合、安装以及依据某种线索而进行排列。这一智慧,我们认为是《荒原》的最高的寓意,因为它还原了人类的思想的真正面貌,即“碎片的集合”。

人的精神性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碎片的集合”,“碎片”指包括记忆、知识、习惯、思维等在内的全部的非物质性,“集合”是因为总而言之它们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存在,也即共同构成了人的“灵魂”的内在。当人面临具体的情境,无论是一个危机或者某一个目的,他总是需要调动“资料库”中的恰当的有用的“材料”,以便应对这样的情境。

《荒原》中,大量前人作品的引用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并且以这些引用的重复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使得作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最终效果。尽管庞杂与艰涩,但是根据评论界与后人的高度评价,艾略特的目的是达到了的。同样,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独立存在,也即“碎片”,同时碎片与碎片之间又有着不同方式的互相牵扯,从而构成网络。再进一步,知识体系的这一网络“碎片”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的“碎片”,比如经验、习惯与惯性的传统,或微妙或显而易见的联系着,构成了更大的更全面的网络。

这网络,就是“碎片的集合”。可以说,人与人在思想上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这网络的各不一样,既是广度上的不一样,也是深度上的不一样,是立体的、三维的不一样。这也是《荒原》为很多人惊呼看不懂的原因所在,《荒原》是艾略特的“网络“的形象化呈现,大部分的人在引经据典这一方面的“碎片”不足够覆盖艾略特在作品中所涉及的全部。因此,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相同的网络,人与人的相互了解基于网络中某一区域的重合,而本质上她们之间的不一样还是存在着,于是,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

综上,《荒原》在艺术上比在思想上达到了更高的成就。从“伟大碎片的华丽集合”概括出“碎片的集合”,即其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之一。

《荒原》读后感(三):喜欢这首

空心人

艾略特,赵萝蕤_译

给老盖一个便士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填塞起来的人

彼此倚靠着

头颅塞满了稻草。可叹啊!

我们干枯的嗓音,在

我们说悄悄话时

寂静而无意义

像干草中的风

或碎玻璃堆上的老鼠脚

在我们那干燥的地窖里

有态而无形,有影而五色,

麻木了的力度,没有动作的手势;

那些已经亲眼目睹

跨进了死亡这一个国度时

只要记得我们——不是

丢魂失魄的野人,而只是

空心人

堆塞起来的人。

我梦中不敢面对

而在死亡的梦乡

又不会出现的眼睛:

在那里,眼睛是

倾塌的柱上的阳光

在那里,一棵树在摇晃

而人声只是

在风中歌唱

比一颗正在消失的星星

更加遥远而庄严。

不要让我接近

死亡的梦乡

让我穿上

这些故意穿上的伪装

老鼠皮,乌鸦皮,田里的

交叉着的标杆

和风一样行动

不要更近——

不是黄昏之乡的

最后相会

这是死亡的地带

这里石头的人像

被竖立起,这里他们受到了

一个死人的手的哀求

在一颗隐退下去的星星的闪光下。

在死亡的另一王国里

是否这样

独自在这时醒来

感受着温柔的震颤

那愿意接吻的双唇

形成了对破碎石头的祈祷。

眼睛不在这里

在这星星即将死去的山谷

在这空心的山谷里

在我们这已经失去的破碎的王国

这里没有眼睛

在这最后的相会处

我们在一起摸索

避免语言

在这条肿胀的河滩头聚会

看不见,除非

眼睛重新出现,

像那死亡的黄昏之国的

永恒星星

多花瓣两玫瑰

空心人的

唯一希望。

我们在这里围绕着带刺的梨树转圈

带刺的梨树带刺的梨树

我们在这里围绕着带刺的梨树转圈

在上午五点的时候。

在概念

和实际之间

在动作

和行为之间

落下影子

因为王国是你的

在形成概念

与创造之间

在情感

和回应之间

落下影子

生命是漫长的

在欲望

与痉挛之间

在能量

和生存之间

在本质

与遗传之间

落下影子

因为王国是你的

因为你是

生命是

因为你是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的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的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的

不是砰的一声而是一声抽泣。

一九二五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