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精选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一):充满希望的蒲公英

当我读完伊夫邦廷的第1本绘本之后,我就深深的喜爱上了这一位作者。他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许许多多的作品,也获得过很多的奖项。他笔下的故事平淡真实,却又充满了感情。一件件小事却能温暖所有的人也能给人带来希望。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也是发生在一个与众不同的时代。一个家庭去寻找自己的家园并创造自己家园的故事。或许人生来就是寂寞的,孤独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房屋,创造食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父母和一对女儿,他们在前往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定居。一路上虽然寂寞无趣,但他们会自己找寻快乐。最后他们找到一株蒲公英,妈妈似乎仍然很悲观,她说“也许他们永远不会开花。”但是我打断了她的话“他们会开花的,妈妈他们很坚强,就像我们一样。” 读完这个故事,我看到了坚强勇敢。以及战胜寂寞。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充满爱和希望,就能创造奇迹。当故事的最后,金色的蒲公英开满了屋顶,作者没有用任何的语言去表达,仅仅是一幅画。其实我们就看到了满屋顶的蒲公英。就像满屋顶的希望和满屋顶的爱!

我觉得当我们失望或者害怕,我们就应该读一读这一部作品。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和希望!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二):蒲公英,坚韧蓬勃的生命力

乐观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态度。但却有些人因为这事那人郁郁寡欢,无论情绪还是态度,都与「乐观 」背道而驰。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应该如何将「乐观 」传递到TA身边、心上?如何让TA开始相信希望与生命的美好呢?《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里的佐薇为我们做了完美的示范。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是美国当代绘本大师、已创作两百五十余部作品的儿童文学女王伊夫·邦廷创作的《生命教育绘本》套书中的一册,书中的插图则是由美国著名插画家格雷格·谢德绘画。故事讲述了十九世纪初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佐薇一家从繁华的伊利诺伊州西迁到内布拉斯加州的荒原上。初到时,面对一无所有的荒原,妈妈感到担忧和害怕;乐观的爸爸和佐薇从路上为妈妈带来蒲公英并将它种在屋顶上,告诉妈妈「迁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蒲公英很坚强!假以时日,它们必将开满屋顶」。佐薇充满希望与乐观的心态感染并感动了妈妈,妈妈也重燃起对生命美好的希望!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有时候孩子也是家长的老师。《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里的妈妈可能因为孕期,也可能是因为远离安逸的原生家庭,对陌生的一切、对需要重新开始的新家园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虽然爸爸多次开导妈妈,但妈妈一直沉醉在担忧和害怕的情绪之中。看到这些的佐薇,开始想方设法帮妈妈重燃希望;而妈妈最终也在佐薇的感染下,开始接受现状并期待未来。这样的佐薇非常地棒也非常地厉害!其实,孩子们总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力量,有些事情家长可能被过往蒙住了双眼看得不清不楚;这时孩子的稚气言语总是点拨到我们,让我们茅塞顿开。但可能有些家长碍于情面无法接受,于是倚老卖老、谴责孩子「你不懂」。其实,这时候的家长,需要鼓励并肯定孩子的付出!就像蒲公英也需要水,才能完成迁徙!

伊夫·邦廷这套《生命教育绘本》集文学性、故事性、思想教育性于一身,选用了我们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展现人性的光辉与人文关怀;这本《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更是借用蒲公英着重强调「生命的坚韧」,但我却从中看到孩子们的乐观与睿智!教育是双向的,无论是孩子还是蒲公英,都需要水的滋润才能完成生命的迁徙,才能茁壮成长!非常推荐各位家长看这本绘本!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三):像谷爱凌这样的孩子,需要什么特质?

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夺冠,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人爱她也有人诋毁她。她做为冬奥历史上最年轻的自由式滑雪金牌得主之一,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欢喜。想想她才18岁呢,就已经是奥运金牌得主,她的成就也不仅仅只是冬奥冠军,更是一个专业模特、一个名列前茅的学霸。

看着她不禁会想到要拥有什么样特质,才能教育出和她这般优秀的孩子。诚然优质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是一方面的因素,但她本人同样拥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且看到的闪光点,更是值得被用到教育孩子们的行业中去。

看过很多的报道,这位“天才少女”的成功之路离不开她自己的坚韧,而这才是每一个孩子们需要学习的点——坚韧。如何去形容“坚韧”二字的含义与定义?伊夫·邦廷用绘本《开在荒野上的蒲公英》来解释。

故事讲述的是主角佐薇跟着一家人来到荒芜的西部荒漠开荒,这里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满眼的黄沙,妈妈因为环境的骤变就显得很沮丧,但是爸爸却信心十足,佐薇和妹妹有些担忧目前的情况。一天佐薇跟爸爸去镇上购物时,发现了蒲公英,也是她把蒲公英移植到屋顶上,这颗蒲公英在环境恶劣的任然坚韧的活了下来,一家人每天都能看到这颗屋顶上的蒲公英,它就像支撑着一家人在荒野中求生的希望一样,让佐薇也学会了坚韧不拔。

伊夫·邦廷细腻而又温柔的将孩子们应该学会的品质偷偷融在故事的每一个文字中,昂孩子在读书去感悟、品味“生命的坚韧”这些特质。而这特质,恰好也是谷爱凌在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的特质,也是她成功的影响特质,我记得她在夺冠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要打败别人,我是要展示最好的自己。”,就好像那颗开在荒野上的蒲公英一样,它只要展现最美好的自己,这就足够了。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四):如何教会孩子坚韧不拔?

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饥饿、灾荒、动乱,甚至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看在眼里怕丢了;站在身边怕飞了;抱在怀里怕没了;攥在拳里怕坏了;握在掌心怕碎了,是父母家人手心里的宝贝,对于困难和挫折的理解与前几代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往往很低,对于生命来之不易的感知与平静生活的感恩之心往往也欠缺,难以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困境。

如何让孩子成为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人,是困扰很多爸爸妈妈的难题。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生漫漫长路,遭遇失败、挫折、打击,在所难免,关键是怎么积极应对,怎么调整心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永远心怀希望与梦想,追逐诗和远方。

伊夫.邦廷生命教育绘本《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坚韧不拔的故事。佐薇一家人从伊利诺伊搬迁到达内布拉斯加,一家四口从开荒做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再大的困难都难不倒心怀希望坚韧不拔的人。不论是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还是佐薇一家四口,又或者是邻居一家,都像随处播撒种子随处能生根发芽的蒲公英一样,终将开满荒原,如一团耀眼的金色火焰一般坚韧顽强。

这个故事简单易懂,对孩子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适合亲子共读。虽然讲述的是佐薇一家的故事,却何尝不是你我的故事?绘本采用文字与图画结合的方式呈现,图画线条流畅简约,色彩明亮,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心灵的震撼。让孩子在看图读故事的同时,接受一场生命的教育。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读后感(五):生命的韧性:不在于韧度的强弱,而在于时间的长久

作者|荣荣

《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是一个久远的开荒者的故事,聚焦在一个家庭上,完全没有了历史苦难的呻吟,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但是,离开生活很久的家还是会十分想念,对崭新又一无所有的荒原会莫名的恐惧,该畅想这个新家园?

当爸爸妈妈凭借着双手,真的打造出一座房屋,结交了新的邻居,一切才有了开始的模样。

这个故事并没有儿童书籍特有的happy ending,女孩从镇里带回来一株蒲公英,把它种在了房顶上,想给妈妈一个惊喜,但长出的枯黄的样子,很让人失望。

爸爸说迁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妈妈说也许它们永远都不会开会,一家人关注着这株蒲公英,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境遇。

妈妈说:“别指望出现奇迹,它们需要时间”。

女儿问:“您愿意等吗?”妈妈说:“我愿意等”。

这段对话整篇故事的精华之处,给人以非常多的想象空间,蒲公英是否真的开满房顶,亦或者消亡都已经不重要。

真实的生活并不像文学作品一样,很快就出现悲惨的结局或者大欢喜的结局,更多的时间是在默默的选择,默默的忍受,默默的等待,过着平凡而充满希望的日子。

生命的韧性不仅仅是突破了困境那一刻,而是在于忍受之前很长时间的寂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事,建造家园,忍受辛苦,需要长时间的忍耐力。挺过去了就不是挫折,而是一种经验,一种经历。不管是磨练也好,机遇也罢,最终都会化为我们在内心坚实的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