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洞简史读后感精选

黑洞简史读后感精选

《黑洞简史》是一本由[美] 玛西亚•芭楚莎(Marcia Bartusiak)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64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洞简史》读后感(一):读《黑洞简史》之感

最先了解到“黑洞”这个词是来自于霍金先生,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当时看到这书上写到,霍金先生说:“黑洞不是这么黑的。” 其实我之前接触黑洞一词,也以为是一个黑色的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其实,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而且并不“黑”,只是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黑洞简史》读后感(二):【拾光书屋(书评)】穿越黑洞,发现你的美

最早知道霍金是在高中物理课本上,当时就觉得这个人身残志坚,但是对于黑洞理论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直到后来才慢慢了解到黑洞理论对于天体物理学到底意味着什么。真正系统形象的认识黑洞还是从一部科幻影片里面了解到的,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他们驾驶飞船到临近黑洞的一个星球米勒时,飞艇亦因进水而需耗费约一小时排水才能起飞,众人返回母船后发现已渡过了超过23年,黑洞的引力场非常剧烈并且快速变化,任何掉进黑洞的物体都会像意大利面一样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拉伸,被撕扯成细细的一条物质,即使时间这种抽象存在也会被拉伸,所以在黑洞附近的时间也被拉伸延长了。这是第一次真正形象了解到神秘的黑洞,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

《黑洞简史》读后感(三):Blackhole: 天文学上最强咸鱼翻身史

本书简明而完整地介绍了黑洞从一个被科学家们鄙弃的虚构概念到迎来发展黄金时代------黑洞热潮的最强咸鱼翻身史。至此为爱因斯坦被当成普林斯顿老傻瓜心疼一秒。

阅毕此书,仿佛星辰已变。抬头仰望星空时不会再认为头顶只有一片浩瀚虚空,亦不只是想到康德的二美金句,耳边更会响起莫扎特的《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o you are. 科学探索,更像一个反璞归真的故事。

随之而来的那些相对论天体物理学术语和物理学家的名字在脑海中走马灯般闪现: 万有引力,狭义相对论,进动,奇点,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引力场,时空扭曲,双星,暗星,白矮星,新星,超新星,中子星,射电星,脉冲星,类星体,恒星坍缩,x射线,吸积层,冻结星,黑洞,视界,虚粒子对,熵值,引力波,牛顿,爱因斯坦,史瓦西,爱丁顿,朗道,钱德拉塞卡,玻尔,奥本海默,克尔,惠勒,索恩,泽尔多维奇,霍金等等,等等。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许几十上百年后相对论学者能证明宇宙深处确有一个和道教神话九重天有同样相对时钟的所在。那也许是一个类星体,也许是一个有超级质量的合并黑洞,也许是别的什么更奇异的东西。

《黑洞简史》读后感(四):洞天

得到听书:

首先,黑洞理论发展的曲折历程。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被广泛研究之后不久,米歇尔就提出了一个极端情况: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它就会变成一个黑洞。但这个理论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关注。后来,随着广义相对论的提出,爱因斯坦发现恒星会将光向自身的方向吸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延伸,史瓦西通过广义相对论的计算得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结果:如果有一颗星球的质量足够大,它就能将光线吸引住,这会导致黑洞的产生。但在那个时代,连史瓦西都不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会在现实中真的存在,而爱因斯坦也认为这个荒谬结论产生的原因是自己的广义相对论产生了问题。后来,随着白矮星、中子星的逐步发现,人类才意识到宇宙中原来有密度如此大的星体。而钱德勒·塞卡和奥本海默通过计算,发现了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质量极限,并提出如果超过这个极限,白矮星和中子星会变成黑洞。但这仅仅招致了大量科学家的攻击,甚至连爱因斯坦也发表了论文,宣布宇宙中不可能存在黑洞。直到类星体被发现,才让物理学家不得不接受了“黑洞是真实存在的”这一观点。黑洞理论就是在这种被忽略、被攻击、最终被接受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其次,黑洞是可以被“看到”的。射电望远镜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力范围”,人类不再仅仅依赖可见光来观察宇宙,而是可以通过收集各种宇宙射线来研究宇宙。黑洞在吞食恒星的过程中,会向外发射出 X 射线,人类在捕捉了这样的 X 射线后,可以反推出那个位置的天体的密度,从而证明黑洞的存在。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引力波的探测“看到”黑洞。

《黑洞简史》读后感(五):永无止境的探险《黑洞简史》书评!

二零一六年的九月二十五日对于天文地理的科学界来说是兴奋的一天,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将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启用。

FAST启用后将可能搜寻到更多奇异的天体,主要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等等,还可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外星文明的探索。

第一次提到“黑洞”这个新名词的是罗伯特·迪克,之后约翰·惠勒在美国的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所作的主题发言中使用了“黑洞”这个词,来描述引力坍缩体。

1968年,科学界开始把这个词语作为该物体的正式名称。

关于“黑洞”的话题有增无减,主要分为:黑洞的合并、黑洞的磁化作用、能量的产生以及黑洞诞生时发出的伽玛射线暴等。

本文的作者玛西亚·芭楚莎是一名获得众多奖项及荣誉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有着新闻学和物理学双重背景。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工作了长达三十多年之久,是第一位荣获过著名的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的女性,太平洋天文学会克里普克·罗伯茨奖得主。

了解芭楚莎的人可能对她的另一著作《星期四的宇宙》非常熟悉,那是一本讲述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的入门读物。

本书的内容严谨认真又不失枯燥乏味,作者巧妙的运用众多科学家的名言名句引入其中,为我们阐述了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史瓦西奇点、白矮星的发现、中子星的诞生及霍金的赌约开始,“黑洞”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接踵而来,科学家们也以严肃且谨慎的态度去探索和研究“黑洞”的最终结果及演变的过程。

“黑洞”是令人振奋的,同时也是令人担忧和焦虑的。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我们所处的地球、爱惜环境、珍惜彼此,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地球将被自身毁灭。

正如苏不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所说——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巨响,而是伴着呜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