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读后感1000字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读后感1000字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是一本由周国平 著 / 贵图子 绘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1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读后感(一):种下一颗爱、善良和感恩的种子

虽然并没有“聊哲学”的内容,但是,在每一部分的结尾都会有一个作者用比较“哲学化”的语言对这一部分进行评论和总结。 最想记录的是在第三部分,作者的评述: 孩子天然具有幽默倾向,但这种倾向,需要得到鼓励,才能充分展现,而这就是父母的责任了。 千万不要低估幽默的价值,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其中交织了开朗的性格,达观的胸怀,敏锐的智力以及智慧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的幽默品质在孩童时期的到鼓励和发展,所有这些素质的生长就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世界上人,倘若没有在苦难中看到好玩在正经中看到可笑的本领,怎么能保持生活的勇气! 这一节最具有哲学家的语言和人生阅历的总结。 这其中,对亲子教育的建议或者说是经验吧,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善于观察和善于记录,会惊喜地发现儿童的语言像大师的语言。这也是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的乐趣和幸福所在。

从小对儿童进行爱、善良和感恩的培育是很有必要的。或许每一个过圣诞节的孩子都可能会怀疑圣诞老人是否真实存在。但是一旦种下一颗爱、善良个感恩的种子,孩子还是会向圣诞老人许愿还是会为圣诞礼物惊喜,因为他心中的圣诞老人已经超越形体获得永生,那就是爱。善良和感恩。

“圣诞老人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带给孩子的不只是惊喜和快乐,更是健康的价值观,传播的是出自喜欢,而非利益的心愿梦想的力量和梦想成真的喜悦以及对爱和善良的坚定信念。

而另一个相信童话的孩子,即使到了不再相信童话的年龄人士更容易相信善良和拒绝冷酷的。”

正如灰姑娘里面辛蒂瑞拉的母亲临死前对辛蒂瑞拉所说的那样:“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读后感(二):爱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看周国平第一本书是在高中,还没有太多人生经历,然而那本《妞妞》依然感动了并不喜欢小孩子的我。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心思细腻,思想有深度而广博,文字简洁、准确。如今再看到他新的关于孩子的作品,非常有兴趣一读。一是庆幸他有了新的小天使,可以走出之前的阴霾。二是我已为人母,自己的孩子恰好四岁了。这是一个会提出很多为什么,开始形成自己人生观、思维逻辑的阶段,既敏感又活泼,如何与她更好地交流,给予合适的教育与爱,是我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拿到赠书后,在晚上的亲子阅读时间,小朋友让我一口气便念完了这一本。边听我念,边看插图,时不时还要求我做讲解。看到有趣处,她会咯咯地笑个不停。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啾啾编故事、记叙梦境的故事。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受她作家爸爸的影响,小小的啾啾已很有逻辑性,想象力丰富,看过很多绘本故事,会用看过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这便是我个人对于自己孩子看书的一个期许,希望她有想象力、会感知美、保有善良、爱心和勇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达成这一愿望的途径。那就是爱的教育和亲子阅读。

这本书不仅小孩子可以看图听故事,大人也能从这些日常故事中体会出育儿的经验。所以建议家有3-6岁的小朋友的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父母与孩子的缘分,真正亲密的时间大多在孩子的童年时代,以后她逐渐长大了,终将如翅膀长硬的雏鸟渐飞渐远。父母再不舍,也只能不断看着她的背影为她祝福。那在这可把控的有限时间内,我希望她永远记得我们陪伴她读过的书,以及感受到的爱。

《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真有圣诞老人吗?》读后感(三):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本书每一章节前都写上了一段给爸爸妈妈的话,让人觉得很温暖,也是作者真诚的告诫,他适合老师读,适合家长读,适合亲子共读,适合任何一个曾经经历过童年却没有抓住一点童年影子的人读,我们在边看边笑的过程中找回失去的童年童趣,找到我们与哲学宗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完这本书对我的改变就是,反思自己在与儿童相处中的不足然后改正。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只有少数成人白天仍是艺术家。啾啾身上的才学和幽默当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天生具备的,比如啾啾说不一样的脑袋就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眼睛就有不一样的看法不一样的嘴巴就有不一样的说法…我困的睡不着了…鼻墙…口腔是牙齿的房顶…张开两脚飞翔的鸟就像尿了裤子一样…之类的话。

为了让这些艺术家不夭折,我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或陪伴儿童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习这位父亲的做法,将它记录下来,然后推波助澜,比如爸爸说:那么高跨的过去吗?当然,看了这本书的大多是已经过了自己记录自己的年纪。

我们可以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来看它,书中精美的插图吻合儿童直观的思维方式,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书中妙语连珠,又契合小孩子的心理。也可以从哲学视角来看,儿童从出生便开始观察世界,她们思考的问题也许就是哲学问题,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学会用如此深奥的文字说出来,只能用贴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话说出来,何尝不是一种幽默,她们的话看上去站在哲学大门的门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