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100字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100字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是一本由[美] 艾玛·拉金著作,三辉图书 /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一):【活动实录】王晓渔×李静×庄秋水:今天,我们重读奥威尔

【嘉宾简介】 李静,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北京日报》副刊编辑。著有话剧《大先生》,批评随笔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等。

庄秋水 《东方历史评论》高级编辑,专栏作家,腾讯·大家签约作家,出版作品有《三百年来伤国乱》《风入罗衣》等。

王晓渔,文化学者,现供职于同济大学。著有《雪夜闭门》《重返公共阅读》《知识分子的“内战”》等,译有《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二):不识庐山

缅甸病实际就是殖民病+亚洲君主国病的综合体,是英国摧毁了既有君主体系和信仰之后,靠武力,监狱和民众分化进行毫无社会信仰的统治。这在民族缅甸成立后,体现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无所适从的极大矛盾--继承殖民统治衣钵的军政府,从道义上完全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本书作者不识庐山,只因她的话语体系还是英美体系,没有去跟缅人一起生活,一起恐惧的生活背景,一个窥探者而已。

本书解答了部分阅读“缅甸岁月”的疑问,证实了岁月一书可称为半自传文体,尤其是其爱情主线:奥威尔离开缅甸前一年,向幼时玩伴杰西莎求婚被拒。“你把我扔到缅甸,断绝所有希望,对我来说是多么残忍”,这是奥威尔临终前给杰西莎最后一封信。

最大的好奇:弗洛里的致命伤-脸上的乌青胎记到底对应于奥威尔的什么特质,本书并没有给出答案,也许这也是奥威尔自己在苦苦探寻检视的一生的命题了。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三):在小师弟或师妹的桌上看到了《动物庄园》

奥威尔没去过苏联,凭空他怎么写得出《1984》?带着这疑问,作者,她是位女性,于2003年独自一人去了缅甸,探寻奥威尔在缅甸五年工作期间的足迹。 作者的想法,缅甸的经历对奥威尔影响很大,是奥威尔能够撰写《1984》的经验基础。 读这本书时,在缅甸各地都可以看到“解放”后的中国,现时中国也几乎没有二致地出现,各种不可思议,五十步百步差别。虽然,本书作者经历的缅甸与奥威尔的,已相隔七十余年。

七十余年,想起某国的国庆周年。

作者后记中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地向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求教。无论我在什么时候读到它,读到任何段落和句子,都会震惊于奥威尔的书写与我所遇到的缅甸民众的恐惧和情感是如此精确的相似。” 在中国出版《1984》,读者们也很容易领悟到某种神似吧? 也很难说,中国的教育如此成功… 等等,这周末在高中母校的一间教室里书桌上偶然翻到了奥威尔的《动物庄园》。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四):缅甸之路

艾玛·拉金重走了奥尔威的缅甸之路:曼德勒——三角洲——仰光——毛淡棉——杰沙。

本书写于2003年。缅甸军政府统治之下人民收入低的可怜,文学和信息被严格审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过去殖民者强调对民众的监管,如今军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藏匿于人群中的信息员让人民犹如置身于“圆形监狱”,而圆形监狱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规训,最坚固的帝国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便建立在大脑的软纤维组织。 有一个时时处在恶龙威胁之下的小村庄。每年,这条龙都会要求村庄献祭一名童女。每年村子里都会有一名勇敢的少年英雄翻山越岭,去与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当又有一名英雄出发,开始他九死一生的征程时,有人悄悄尾随,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些什么。龙穴铺满金银财宝,男子来到这里,用剑刺死龙。当他坐在尸身之上,艳羡地看着闪烁的珠宝,开始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直到他自己成为村民惧怕的龙。

他们讲述的是未来,当统治者变得邪恶,开始沉迷于贪婪和权力,预言就会成为现实。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后感(五):乱七八糟的,草稿,回头整理

从曼德勒到毛淡棉,上缅甸到下缅甸,从山区到三角洲,从千佛之国到伊洛瓦底江沿岸,从大城市到小镇,句句着笔于缅甸的风物人情街道市井,句句不离极权,句句觉得熟悉,因为1988.8.8和其后的一年某国极为相似,甚至和当下的某国也如出一辙,政治审查,话语权控制,纸上的日新月异,数据的捏造,阴暗面的粉饰……初衷是想看一本缅甸游记,却还是落在了殖民独裁与恐惧自由的政治意味上。

文艺作品中,隐喻和象征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严格审查之下被迫出现的修辞,为躲避审查,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是一种方式,所以此时寓言/动画片就成了最好的体裁。

关于英国殖民者/公务员在缅甸抨击并逃离体制成为作家的心路,对20世纪缅甸政治环境和制度的审视,极权主义在缅甸的漫延导致缅甸民众精神绝望,入缅前必读,读完却只想将缅甸作为行程单上的目的地却永远不要付诸实践。一本文笔和内容俱佳的非虚构作品。“狮子究竟要吞噬多少只夜莺才能学会歌唱?或许狮子永远无法学会歌唱,但夜莺不必因此放弃歌唱的权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