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缅甸岁月读后感精选

缅甸岁月读后感精选

《缅甸岁月》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缅甸岁月》读后感(一):救赎不能寄希望与别人!

“假如当时我真的有志著书的话,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写什么样的书。我要写的是自然主义风格的鸿篇巨制,以悲剧为结局,而且要有语出惊人的譬喻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还要辞藻华丽,追求文字音韵的美感。”

这是作者在杂文 《我为何写作 》里的话

整篇文章看下来,作者有认真实践自己的诉求。

一个生活在底层的而他的思想却超出了这个阶层的需要,而他没有能力,或者是无法摆脱这个阶层,他能感受到的就是孤独。

作者笔下的弗罗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弗罗利是孤独的,一个在缅甸殖民地的普通英国人,看不惯同胞对缅甸当地人的剥削,但也害怕他们不敢与他们争吵,与当地人交朋友,但无人能理解他认同他的看法。庸庸碌碌,自我堕落,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女孩,他自认为是自己的救赎,他开始改变,但是这个救赎抛弃了他,他的希望破灭了,他选择了自杀。

没有人能脱离其他人独立的活着,我们周围的一切纷纷扰扰,是一张关系网,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定义了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夜之间想要逃离,去更好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过去所有都不会是一张空白,总有一天它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把你向上的翅膀折断。

《缅甸岁月》读后感(二):孤独和相遇

最近看完《缅甸岁月》,老想起大林说的,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这句话。 这大概是大林看完《缅甸岁月》的读后感吧。这本书是在咖啡馆里看完的, 看完时,正在喜欢的那个人正在对面,沉默而专注地处理着公事,看起来既亲近又遥远。 看完后,就这样愣愣地坐着, 抿一口热巧克力, 对面的人开始变得面目模糊。 感觉是舒服而放松,就这样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谁也不打扰谁,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但是眼前的人又是那样遥远,他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忙着一些未知的事情,看不清楚他的内心,也从未了解过他的世界和生平,literally,我们是两个陌生人,相遇在咖啡馆里,拼了一桌,双方互不打扰,干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 却又气场相投,是不尴尬的两个陌生人。

正如故事中那样,男主究竟有多爱伊丽莎白,我想不爱吧。 他并不了解伊丽莎白,却疯狂地爱上她,他只是被自己的孤独和环境逼疯了,他需要有个人来拯救他, 这时,完全不一样的伊丽莎白出现了,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她,希望她是一束阳光,可以照射自己昏暗而无趣的人生。可是,一个人真的可以拯救另外一个人吗?不是只有自己才可以拯救自己吗?男主不被环境和时代所理解,希望有一个同样的生命来理解他,听他说话,可是伊丽莎白需要是参天大树来拉她出黑暗,而不是一个同样渴望脱离黑暗的人。 两人都需要人拯救,所以真的是相爱的吗?人真的可以拯救另外一个人吗?不能吧。 就算没有人破坏,最后真的在一起,男主和女主真的能得到救赎吗? 只怕又是一出悲剧吧。 男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寄托在对她的幻想上,最后幻想破灭,所以发了疯,自杀了。

一个人也许能理解另外一个人,但是一个人是不能拯救另外一个人的。

《缅甸岁月》读后感(三):奥威尔的处女作,耐心看完了

耐心地读完了《缅甸岁月》。这种自然主义风格的文学,好处是带着你来到异邦,给予你一个全景式的画面:热带雨林的潮湿、暴晒与泥土气息,本地人身上的大蒜味、汗臭味和椰子油香味,白人老爷太太的傲慢、浮夸与做作……还有本地人的集市、社戏,甚至是中国华侨在缅甸做生意、娶妻、生子的事情,都记录在案,实在有趣。

(PS 有时间去缅甸玩耍,还要再把书拿出来仔细比照)

当然,这本书确实是处女作,看得出一些瑕疵。譬如进入故事的节奏太慢,弗洛利的视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切入的,我都有点茫然不知。另外,整部小说,除了弗洛利和伊丽莎白之外,其他人物都有脸谱化的倾向。尤其是吴柏金,简直就像戏曲里的跳梁小丑,抹着白脸,将所有计谋和盘托出。

弗洛利和伊丽莎白的感情发展,相当古典化。伊丽莎白大概就像为了读书来到姑妈家寄住的葛薇龙一样,所不同的是,前者要的一桩婚事,一份后半生的保障。大概伊丽莎白也像是白流苏一样——婚姻只是长期卖淫——只要能牢牢抓住一个东西就好,当个体面的白人太太,有一堆可供指挥的仆众,一个丈夫,一个孩子,一张麻将桌……

这本小说的某些翻译也很有趣,譬如吴柏金,等看完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再来补充这个问题。

另外,还有女性主义的问题,伊丽莎白一直被伯父性骚扰,甚至差点被强奸,令人惧怕。

当然,还有殖民主义的问题。这本书后记后面的介绍、摘要不知谁写的,还是那一番腔调:殖民帝国强权多么邪恶,本地人多么苦难深重……不是说这个视角不正确,而是我实在厌倦了这一套自我矮化、二元论说理方式。很希望早日能看到关于这一套理论有力的驳斥,等看到其他书籍,还要继续补充。

最近看的一部电影《走出非洲》,也是发生在殖民地的故事,男爵夫人的视角,等看完原著小说再对比。

《缅甸岁月》读后感(四):《缅甸岁月》

《缅甸岁月》

我第一次看乔治奥威尔是高中时看动物庄园(animal farm),也是我看的第一本英文书籍。选用的词汇简单,语法结构也比较简洁,但是词句背后的思想和隐喻让人震撼。

随后看的是1984,之后就止步于此。最近才发现他的书值得读的并非只有这两本。前一段时间读的《巴黎伦敦落魄记》,以及这一本《缅甸岁月》都是非常值得读。也让我得以一窥乔治奥威尔庞大思维世界的一角,以及他的政治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回忆录。背景设定在缅甸(曾经是印度的一个省),当时印度是英殖民地。小说的主要角色是一批“白人老爷”,也就是英国人,他们在缅甸享受在国内难以享受的奢华生活,对当地人颐气指使,只是白人才是“人”,黑色是肮脏。

在这一群白人老爷中,有且仅有一位 对当地人怀有怜悯之心,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他与当地人做朋友,对东方文化抱有欣赏之情,这与其他的白人老爷格格不入,也是根植于他内心中的矛盾。

下一段有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在书里(剧透警告),主人公为了与其他白人老爷保持一致,一次次的背叛了他的朋友,又一次次陷入痛苦中。他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

刚看完的时候,对这本书的印象就是一本丰满又接地气的小说,觉得奥威尔的左派态度真是贯穿了他一生(虽然最早期的思想并非是鲜明的),直到我看完译者提供的背景。实际上,奥威尔曾经就是“白人老爷”本人。

他曾经在缅甸担任皇家警察五年,在那里他看到了本地人的被压迫,看到了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本质。主人公或许就是他本人,看到了当地人的有趣,却无力去反抗把自己包括其中的制度,当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制度的产物的时候,痛苦、挣扎与无力将更加剧烈。奥威尔在 动物庄园 和其他反乌托邦书里 所体现出的政治思想,是不是在缅甸生活的延续,亦或是弥补呢?

《缅甸岁月》读后感(五):阴谋、爱恋以及远去的背影

[英] 乔治·奥威尔 / 缅甸岁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陈超 翻译

文图 / 左叔

于我而言,《缅甸岁月》有一个非常艰涩的开场,好在我最后坚持了下来,慢慢地进了小说的情境,能够抓住我的作者对于是人的孤独感描写和把握,就是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当然,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这一本《缅甸岁月》主题并不只有这些,隔了快一个世纪来看这个作品,在现实面前它仍旧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我在《缅甸岁月》里至少读到了三个故事,一个最终得逞的阴谋、一场有疾而终的爱恋以及一个帝国即将远逝的背影。

乔治·奥威尔对于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在内心里一定是有排斥的,否则他不会在下笔设定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在男主人公脸上加上一块奇丑的蓝色胎记,而又在他选择自戕之后将这块蓝色胎记的丑陋描述得平淡一些。这个设定,虽然藏得很深,又在爱情故事里呈现着关键信息,但是还是让我觉出其中影射的意味。

故事从一个阴谋开始,这个阴谋的背后是人贪婪的欲望。一个想要跻身殖民者俱乐部的缅甸人,以贪腐和诬告的手段企图拉下另一个跻身殖民者俱乐部的人。这个阴谋曾经一度被化解,但最终还是透过爱恋中埋下的伏线得逞了。然而,乔治·奥威尔内心里对于殖民的鄙夷,还是透过笔让阴谋者吴柏金在一切实现之后死于中风。

一场彼此不平衡的爱恋看似这个小说的主题,表面中存在某种不对等,但实质上都是彼此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去遥远的东亚殖民地不是英国人成家立业的首选,孤女不远千里投奔自己的叔婶也是人生悲苦不得已的选择。是委身于一个略有好感的丑男大叔,还是选择人生还有大好前程的年轻英国军人。

其实不是人性懦弱,而是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唯有男主人公对命运的不公进行了反抗,然而也只是在一切希望破灭之后选择了自杀。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很多的颓势都是暗伏在鼎盛的喧嚣里,民族觉醒意识以及人本主义思潮都在殖民的阴影下不断壮大。扶植的殖民傀儡政府内部腐朽无法撑起帝国的行政力量深入脉络,盘剥到不留任何渣滓的巧取豪夺掏空了根基。在这本小说里,其实已经看到了“海权时代”日不落帝国即将退场的背影了。

试读 / 购买 / 约稿转载请豆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