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棚杂忆读后感100字

牛棚杂忆读后感100字

《牛棚杂忆》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棚杂忆》读后感(一):一本真正的历史教科书

精辟地把冠冕堂皇的政治运动概括为:整人;犀利地把名正言顺的阶级斗争提炼为:折磨人。若隐若现引出了纹革发生的原因。历历在目地描绘了惨无人道的批斗经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性和人的异化。令人心情沉重,发人深省。苦难至极,心理防卫机制反倒要发出笑声。季羡林用他炉火纯青的文笔制造了诙谐滑稽的气氛,更反衬了胸中无限愤懑。

《牛棚杂忆》读后感(二):关于历史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对于历史都是艰难的盲人摸象,在混沌之雾中艰难的窥测,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不光彩的事件,揭开他们的真相,犹如深扎进黏滞的沥青内,还要睁开双眼去搜寻去撬开埋在砂砾里的星点光芒。比如,俄罗斯作家&女记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切尔诺贝利的回忆》、《锌皮娃娃兵》…她写了一本又一本悲伤的书,像一名手执手术刀的情感医师,剖开人心底已被时间腌渍老化的伤痕,剜掉腐肉或是抚慰疤痕。无数件个人的记忆、遭遇、现状、情绪、思考,组成的历史是比考据更无法撼动的真相证据,也是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和亲历感的血肉历史。她在倾听这些苦难诉说时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记录、书写、并出版这些笔记所面对的阻碍,我还没有读到具体的相关内容,也许毕力完成心愿之后,这些付出的和承受的都和日历一页页翻过就好了。

而关于中国的不光彩的十年,有伤痕的人或者无处倾诉、或者讳莫如深,也还未有一位中国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去揭秘当事人记忆里活的历史。除了《一百个人的十年》,相关的书读过的就是季老的这本‘个人案例回忆’《牛棚杂忆》——季老自己多次声明,力求以平静客观的心态和语气来实证叙述,二次修改检视以筛滤争议用词。这也是第一人称自述经历无奈的风格吧,即便如此也容易引起他人的质疑和攻击;而采访记录他人故事,为避免转述失真错意,则多引用原话,情感不被限制更能贴近表达心情,读者的感受也如潮汐般随之起伏。

那些受的苦和眼见的荒诞,人性的突变和社会混乱的烟瘴,在此不再复述亦不摘录。“几大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耳闻零星,也许这要“感谢”中国悠久杂多的折磨人手法,相较于肉体皮囊的疼痛和饥饿,让人真正感到绝望的是精神上的恐惧和恫吓。头上无帽子时,惴惴不安先给自己设想几顶帽子,心神恍惚而远虑近忧共忧;身陷牛棚之后,肉体被辛劳困顿折磨麻木,只是一头磨上蒙眼的骡子一步步绕圈踏步。只是骡子也不必随时被揪去游行、坐喷气式飞机、拳打脚踢、戴高帽吊木板、言语辱骂唾沫相加……羡慕当一匹安生的骡子呐,不会无中生有安上一条尾巴再抓起吊打。

到文末,回顾时,反思无答案,有一万个理由,却都不觉是所属的答案。

颇为触动的,是季老自问,当年没有自戕,究竟于己是大幸呢还是不幸时。还是没有答案。作为读者的我们,敬仰季老、珍视文学,我们因我们的不舍以及生命的珍贵认为是大幸。但他所曾遭受的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身为旁人的我们无从感受…只能以这百分之七八十的著译作品来比量,这份文学小金库有多重,浩劫的巨浪拍身就有多痛。

拿这份痛苦换取身后留下的纸墨香,愿不愿?再次抉择,我也不知道会如何选择,一念间,而已。

我们能做些什么?其他的都不知道。只知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一项,便是不抱偏见、心存人性、打开双耳双眼。别将自己关进与己无关的牛棚中。

《牛棚杂忆》读后感(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的词,怀念妻子的。然而看完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脑海里却浮现这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浩劫,有多少人不甘于受屈辱而选择了自绝于人民,是的,连自杀都是一种罪名,会连累家人朋友。

用手机看的,只有短短300多页,却几乎是不忍心看下去,天下竟有如此荒谬可笑却又如此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奉为圭臬,照章行事,风风火火,群情激愤。是必然的,因为政治运动从未停歇,因为政府害怕藏在人民中的奸细吧,所以鼓励人民出来发表意见给身边的同事领导提意见,美其名曰为了进步,实质上就是为了把水搅浑,好浑水摸鱼。虽然确实不乏一些真正的右派,可是大部分人被划分为右派也许仅仅是被排挤,仅仅是因为单位的指标问题,右派还得每个单位划指标呢,怎么能糊涂得如此理所应当。

三年大饥荒没有被饿死,右派也陆续放了回来,人民仍然是非常信任政府的。可是,又来了,是无产阶级对知识分子的革命教育运动,知识分子要重新改造。他们的一言一行可能都透露着反党反社会的意味,所以要被无产阶级不断的教育,否则革命的队伍就非常危险了。

无产阶级最好是什么都没有,所以连良知也消失不见。既然处处都有反革命,知识分子大都持才自傲,那就需要团结一切无产阶级来教育他们,课就不用上了,否则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会被教坏的。也应运而生,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领导者,负有教育好知识分子的光荣使命,当然要不遗余力。

所以他们随意的宣扬某人的某些行为具有什么倾向,从只言片语中或者纯粹就是个人恩怨,到处贴大字报,多么伟大的发明,只要人多势众,抓住一点苗头就可以对知识分子任意的侮辱谩骂拳打脚踢。当然,也不是任意的,他们是有严格规范的流程的,他们有组织有纪律甚至还有不同派系,先是贴大字报,然后广播通告,就成过街老鼠了,再然后带人抄家,查找罪证,然后是押解批斗,先是念毛主席语录,然后历数罪状,然后是不断的呼喊宣号,配合着犯人的拳打脚踢,不许抬头,扎着马步,被吐唾沫被扇耳光决不允许还手。批斗完以后可以回家,过几天,有兴致了又可以来一次,是家常便饭。而且政策是一次要七八年,七八年又要来一次。多么绝望啊。

打着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一切牛鬼蛇神都出来了。闹的最凶是最坏的那些人,然后就是跟着看热闹不怕事大喜欢迫害折磨人的那些人,这类人最多,他们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趁乱把自己天生的坏毛病全都展露出来而已,还有一些是害怕如果不这么做,自己就要成为被批斗的对象。虽然口号喊得喧天,大家都很激愤,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点错误都没犯,尤其是处在边缘的人们,更是人人自危了。

如果说是因为害怕那么对被批斗者完全可以不必做得那么狠毒,事实上并没有法律规定到底应该如何对他们。能够手下留情一些为什么要那么肆意的放大自己的恶呢?因为批斗的人往往是学生工人,被批斗者大都是教授学者,大家都是熟识的,做得这样狠,良心都去哪里了?所以说十年不仅是文化的断层,其实更多心理层面上的影响仍在延续,那样的人人自危人人告发,所以都各自管好自己越来越冷漠;从前人们都愿意做生活和社会的主人,有想法愿意去说,可是现在大家却都沉默了,是害怕苦难再次上演,而言多必失吗?

季羡林老先生反思,现在的青年人不知道,这是可怕的,不知道它的危害,就有可能悲剧重演。今天甚至仍然有人叫嚣着要重来一次,因为领导阶层腐化,知识分子迂腐,但是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以偏概全的,我不知道那些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何居心。但是在这个的痛仍然没有被正视,仍然没有人忏悔当年罪行,没有任何纪念活动以提醒青年不要重蹈覆辙的今天,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即使是不完全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更需要辩证客观的去认识它。

《牛棚杂忆》读后感(四):看不见,也不敢看

之前读季羡林先生的人生十讲,个中俏皮幽默与智慧淡泊交相辉映,实在是让人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欢快体验。尤其是文中处处可见的赤子胸怀,通过一个耄耋老者的笔触恣意挥洒,更是觉得难能可贵。

也是读了其中的一些段落,开始对他的《牛棚杂忆》心存好奇。是的呀,经历过那样的年份,还能以淳朴可爱之心面对生活,该有多么惊人的强大的内心,才可以做到对这个世界的宽容和大度。

然而现实大海总是会冷不防让你的自以为是土崩瓦解。于是,在《牛棚杂忆》的开篇几行,就已经读到了季羡林先生希望这种事情既已空前、务必绝后的批语。一个慈善老人可以令子夜恢复白昼的白眼,鲜鲜明明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既觉得有趣,又觉得心疼。

文化浩劫这件事,实在是很难一言蔽之,而其中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冲撞,想来谁都无法给出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观点。

在这个层面,季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受害者身份,一早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开展那一番口诛笔伐的控诉。相反,他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历史洪流的某种无可奈何里。他同情那些被大浪晃晕的人,迷失了自己的善恶本心。他并不觉得所有施加暴行的人,都是因为独立的人格和思索去作恶。他的宽厚,用一种对“乌合之众”的包容表现出来。

他不止一次的提到,陷入蒙沌里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因为某些污浊的洪流来了,便被卷了进去而失去了自我。

同样的,他也以自己的某些不可思议的转变来呼应施暴者的麻木。譬如自发的对“喷气飞机”这一动作的晨练,譬如对“万岁”两字的俯首帖耳,譬如对“恶形腥臭”的独善其身……各种不寻常或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岁月悠悠的烤炼下,都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季先生对中国千年以来“士可杀不可辱”秒变“士可杀也可辱”这一转变的痛心疾首。也是他对知识分子这个身份成为原罪的莫名和感伤。

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记述的一位解放初期排除万难回国的学者,已经病重到连吃饭都很难坐起来的状况,依旧要在牛棚的恶劣环境里,用一声“到”来回应革命小将的点名。

当然,如果满眼宽厚,则实在太假。那几年季老所承受的种种,则显得夸大和空洞。

季先生完全不掩饰自己对人性扭曲的冷嘲热讽。虽然这本书在结束后十余年才动笔,然而季老那些年所受的委屈,显然在回忆的时候,依旧让他义愤填膺。

不仅仅是抄家、批斗、劳改种种可怕情境,而是身为一个学者的某些固有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崩塌。师生关系、亲友关系、同事关系,都成为了让人胆战心惊的存在。尤其是人需要以落井下石以自保,以栽赃陷害以求全,以罗织杜撰以独善,人性本恶这件事,从未如此赤裸裸的存在于所谓的和平年月。

他的气恼,成为了多年后笔端的情绪,鲜活生动,又无可奈何。季老说,他之所以迟迟落笔,是希望施暴者能够用反省的态度,告诉世人,当时到底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情。然而迟迟等不来,直到自己忍不住迟迟落笔。

时间已经带走了太多的受害者,让太多的后人以为当时的暴行不过是小说桥段。于是,身为受害者的季羡林备受五内俱焚的煎熬。他的笔下,家中的婶婶和妻子,整日惴惴不安,曾经的同僚和伙伴,终日惶惶不定,过往的学生和子弟,每日恨恨不解。这样的日子,寻常人靠想象都捱不下去,季先生却用亲身经历证明了人的忍耐度可以到达怎样的奇迹巅峰。

这应该是国人的骄傲,还是国人的悲哀?

然而连季先生自己都以犟脾气而自称看不见也不敢看了,谁还能给出答案呢?

季先生的率真让他可敬,怒气让他可爱。

而真正打动我的,是他在浩劫之中,依旧心怀感恩和赤诚。

他记得工作人员对他婶婶的叮嘱“收好钱慢慢走”的善意,他也记得对他手下留情的某些小将的悲悯。现在看来都不过是偶发恻隐甚至不足挂齿的零星小事,对于季先生来说都是雪中送炭的暖心之举。

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暖心的小事,保全了他的赤子情怀。

还是他的赤子情怀,让他可以看见这些暖心的小事,并从中感受宽慰。

作为曾经想用资本主义方式“自绝于人民”的学者,我可以想象他求死之前的绝望和晦暗,也可以揣摩他最终苟延残喘的木讷和无力。他的笔触,生着气还勉强保持轻快,有恼火却尽量维持平和,更处处可见难以克制的悲伤仍心怀希望。

那些年那些事,空前绝后的希望。

然而作为一个读者的悲伤是,他在书中吐槽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依旧随处可见。

虽然是散落各处,未有成为和那些年一样恐怖的气象。但麻雀一样随处可见,依旧让人心有戚戚。高晓松曾在他的节目中借《三体》指出人类从未做过吸取历史教训的事,结合季先生的回忆来看,真是最残酷的愚蠢。

我却没有季先生的豁达与大度。

于是只能拾慧的选择“看不见也不敢看”了,似乎也呼应了另外一个老掉牙的道理,却实在懦弱的多的多的多。

然也只能罢了,随他去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