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居杂忆的读后感大全

山居杂忆的读后感大全

《山居杂忆》是一本由高诵芬 / 徐家祯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居杂忆》读后感(一):万丈繁华终究大梦一场

山居杂忆2022年版上架了。原以为这本书没有机会再版,就像一个很喜欢的老朋友,出乎意料的重逢,但这位老朋友清减了不少。更有意思的是,更加低调,上一版封面还赭石色,新版干脆素面朝天,封面上摆了一把圈椅,不熟悉的读者也许以为是古典家具杂谈,也许就错过了。

这是一本不能错过的超级好书,1995年首版,2016年修订版,2022年重版。这几年女性自传文学里最著名的大概是《秋园》,《秋园》的主角出生于1914年,《杂忆》的作者高诵芬出生于1918年,是同时代人,秋园家是开药铺的中产之家,而高家外号“高半城”,是杭州巨富,出嫁时桂花糖竟预备了1万多颗,陪嫁的首饰装在盒子里,高小姐没有时间全戴一遍。1966年那些贵重的首饰被抄了家,高小姐最终感叹说:“当我们的确穷得到了要变卖首饰的地步时,哪里还有首饰可以去卖,所幸的是,我已经活了近80岁,总算不靠卖首饰也生活过来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 她的佣人陈妈看惯了豪宅豪车的高小姐,等到小姐全家落魄到16平米陋居的时候,陈妈眼泪汪汪地安慰她,“小姐,你要想开点,比如你本来就生在苦人家。”

万丈繁华终究大梦一场,这个桥段很熟悉是不是。

在我非常有限的阅读范围里,《秋园》和《山居杂忆》算是这片土地上女性自传文学的双璧,一本大,一本小,一本厚,一本薄,看完一样是久久不能释怀,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巨富之女,这一百年过得一样惊心动魄,凭着运气在巨浪里浮沉,都是做不了主的。

这本书的读后感回到合作者徐家祯的序言部分,徐家祯说母亲能够把“杂忆”写的平淡自然舒适,“除了气质和年龄之外,最主要的可能就要算境地了。” 作者写书的时候,已经在南澳“红叶山庄”种花种菜安享晚年,“回忆性散文,当然力求做到既诚实又亲切,至于作者所力求的能不能真使读者也真实感受到,当然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

所以,读这本书,一窥红楼梦那种巨富生活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山居杂忆》读后感(二):新版想说的话(不断更新)

这是一本私心非常喜欢的经典,真的扛下了很多很多责任和压力,艰难再版出来。

后续我会一一更新在此。

作者高诵芬出生于民国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历经成长、婚嫁、战争、动荡,晚年漂洋过海旅居南澳,在儿子徐家祯的协助下写就此书。

老人历经了近代中国最剧变的百年,从晚清直至改革开放。她的一生也简单,也好看,也悲凉,也有暖意。呼啦啦,人的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往事终如过眼云烟,尘埃落定。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好看?我觉得黎戈的推荐写的很好:《山居杂忆》所记录的就是中国人的美。这种美是人情味,是高诵芬蕴藉含蓄的朴厚之美。

中国人生命的基础,恰恰就在于人情迂回、世故周旋,在秩序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和人之间,有着散淡但绵实的关系。这些细碎隐晦的人情得失,将永远牵系着我们,夯实笃定,地久天长。

《山居杂忆》读后感(三):《山居杂忆》:满目繁华,温婉如水

一本在孔网被炒到五六百一本的神书,一本大家闺秀讲自己大家族百年起落的书,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这本书这么火?

翻开后我才知道,它值得,值得这样的追捧和喜爱。

整本书其实非常的平淡琐碎,你说有什么大起大落完整的故事起伏吗?好像也没有,但是却让我看得津津有味,舍不得放下。

看完后再去回味思考,是什么让我沉浸其中呢?

一方面是对大家族生活的好奇,我们看过《秋园》看过《活着》看过《红楼梦》和《金粉世家》,但是对从真正的大家闺秀视角

写的书,从女性角度写的书,除了《秋园》就是这本了,《秋园》写得更加底层一些也是一本让人落泪的小书。这本是富家小姐的一生,边看边“哇塞”,“哇塞,原来大家族的吃食这么讲究”“哇塞,原来大家族是可以有钱到在西湖边有自己的园林,在狮子峰有自己的别墅”“哇塞,原来大家族在建国前就已经用上了冰箱”“哇塞,原来大家族的婚事单单是嫁妆都要准备四年时间,专门请绣娘在家做手工,桂花糖就手工制作了9万6千颗”。

但是再细细品味,我被其中的人情味所感动,高诵芬一生中经历过的人,身边的仆人、裁缝、绣妈、寡妇、私人医生等等,如同一幅画卷徐徐打开,他们一一登场,他们和高家或者宋家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他们在秩序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疾不徐,人和人之间有这散淡但绵实的关系,这些细碎的人情得失,恰恰是维系我们走下去的纽带。

我还感动于书里的各种女人,有刚嫁人就丈夫去世,守寡一辈子的寡妇,他们自己为了生计去大家庭里做仆人,有去给别人做奶妈,自己孩子却夭折的妈妈,还有一些得不到爱的家族承认的j女等等,这些在时代背景下辛苦付出认真生活的女性,更让我感动的是,高家给他们的仆人也拍了很多照片,书里也有各种仆人的照片和故事。

读完盖上书,我又被高诵芬老太太云淡风轻的气质,对世事无常的坦然,书里传达出对“彩云易散琉璃易碎”的淡然,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的气度,讲到自己因为运动被赶到后间生活,被弄堂人欺负的情境,也只是淡淡的。淡淡地说,“回想当年承平风物、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真有隔世之感。”

我们一生所拥有的,不过是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过往的宝贵记忆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