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道与人心》的读后感大全

《世道与人心》的读后感大全

《世道与人心》是一本由余世存著作,铁葫芦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道与人心》读后感(一):民国之学者

最初对于明国学者的印象是觉得他们好牛,因为发现各个门类的学科史都是他们写的。但是稍微了解才敢一种悲哀,是因为民国是中国最先系统接收西方文化的开端,当西方的学术传统结合中国各学科历史之空白,当然都是开山鼻祖。观与此,倍感中华文明背后之空洞。 后看民国学者之事迹,最动于心的不是治学之严谨,也不是理论之新颖,而是恃才傲物者之众。不同于当今的网红,明国大量的学者年少轻狂,但狂妄背后却有着学者的骨肉,肉为真才实学,骨为独立之精神。而且是在政治极不稳定的民国,能保有此傲气,更为难能可贵。

《世道与人心》读后感(二):曾经的中国和中国人

《世道与人心》是余世存先生“立人三部曲”的收官作品。全书分为三卷,分别以横渠先生张载的话为标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记述了晚清、民国至今以来的30多个学者乡贤往事。

武训和王凤仪是开篇的两个人物。这两个社会底层的农民,虽然不识字,但似乎没有人比他们更看重教育和文化的意义。对于人物事迹,作者着墨并不是很多,出彩的是大量评述。这或许使本书的价值所在。只有像余世存这样能参透几分人生与社会真谛的写作者,才能带给我们一种点化的领悟感。

因为电影《武训传》成为新中国第一禁片的缘故,很多人对武训都略有所知。对于这位“行兼儒墨”的义丐,今天的中国人多半会感到不可思议和不能理解,这种陌生感并不是来自政治原因。作者余世存说:

当今天的人们发现了武训时,也同时发现谈论武训的全部困难。我们当代的历史转型已经失去了武训所归属的传统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武训的人生超出了我们今人贫乏可怜的想象。……在武训的人格力量面前,任何人都没有力量来为他加冕,任何机构都不配来给他盖棺定论。朝代不会比他更长久,国家政权的力量也不会比他更强大。因为只要中国人生活在这世界上,武训就活在这世界上。

无论是“愚圣”武训,还是“儒家的慧能”王凤仪,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完全是普通人,甚至是连普通人都不如的文盲和贫苦农民,但他们基于传统道德和朴素的对文明的尊崇,最后成就了一个伟岸高尚的人生。

在第二卷中,以“人类之子”晏阳初结尾。作为一个“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晏阳初在中国现代史上似乎是个圣徒般异数,他身上既有中国古代先贤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志,也有西方传教士服务人民启蒙教化的献身精神。他所身体力行的平民教育与同一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新生活运动”形成有趣的对比。从当下眼光看,晏阳初无疑是一位浑身散发着普世精神的世界公民,这在中国这个封闭专制的国家显得极其罕见,同时又弥足珍贵。用余世存的话说,“这种超越至今少有人企及”。

现代社会从物质上无疑是极其富足的,但现代商业化和理性化反而消解了人们的理想情怀,甚至使道德追求无容身之地,人生变成基于衣食住行和贪欲的苟活。如果说中国不仅是一种地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文明,那么当代中国人与从前的中国人已经是两个概念。虽然我们比他们活得更富裕,但并不没有活得更完美,更有尊严。

《世道与人心》读后感(三):乱世立人

乱世立人

——《世道与人心》,纪传思想者的行路

从1895的风烟起,找寻国人的心灵归宿的探索、求知都没有变过,在作者的“立人三部曲”当中,政经文的分家也颇有些新课标课本的意味,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这本蓝色封面关于那些思考自身的近代中国思想者们故事,更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样子。

乱世立人。中国传统文人奉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盛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不幸诗家幸,说的是这时代的风云际会天翻地覆,也同样是这时期的读书人,在这求变求立之际,去寻找答案的过程。

百家出战国,诸子在春秋。危亡与变革之际,人们更加渴求心灵的归宿,以张载的四为句之前三为小的大标题,31位各路牛人跃然纸上。有些是老师考试的心头好——像是儒商张謇、烈士闻一多、改革者严复;有些是文青必备——弘一法师、吴清源大师、费孝通博士;有些是专业领域的大牛——顾准、梁漱溟、高尔泰……每一个人都是传奇,在那个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的年代,他们却有了穿越时空的巨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力量,是如今这个快餐偶像时代却总是沉淀不下来的。

读者和作者都无意去塑造一个理想化的民国,但是却在这百年的沧桑里面,我们更加关注了这“头顶上的星空”“脚下的土地”,而非口袋中的钱包和身上的衣着。在这本书里,我们见到了历经屈辱却依旧闪光的灵魂,也见到坚持探寻美的自我,见到睁开眼睛面对现实的勇气,也见到自我塑造的取舍……因为“时不我待”,所以更加珍惜;因为“活在当下”,所以不可浪费。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更多的是没有一代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在寻找自我,但是我们却依旧迷茫。我们迷茫并不在于我们试图去活,当我们有空回望这些曾经出现在历史当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基本的衣食;但是我们没有找到我们继续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我们想要去赚取更多的金钱。我们会认为湖滨名品街的想买就买的生活很好,也会想要有各种赞美和崇拜,但是我们并没有得到心灵的抚慰——没钱的嫉妒,有钱的不安,没权的畏惧,有权的也恐慌——这种焦虑似乎是没有来由的,但是细细想想,却又真实存在。

“立人三部曲”也许讲的是民国的人物的纪传,但是却给我们展现的百余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人存在的价值、理由,当立之处、当成之人,无意去推崇谁,无意去贬低谁,读者自行会做选择。“世道在变,初心不改”,我想是这样理解的罢。

By 林怿

2016-9-18 15:09:43

写于御庭园

《世道与人心》读后感(四):在世道中看人心,在人心中思世道

“世道”这个词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只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听到,一些贫苦百姓尤其是妇道人家哭天喊地地哀嚎“这是什么世道啊!”平时却很少听人提及这个词汇。

余世存先生所著的《立人三部曲》中有一本书就名为《世道与人心》,书中讲述的人都为求道者或知识分子,从心中出发,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成就全新的人格。

本书共有三个部分,分别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共计讲述了31位大家的相关故事,让我惭愧的是,这些大家里只听说过几位,他们的生平就更不清楚了,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啊!

本书中介绍的大家都为国民时期的人物,别看那是个动乱时代、列强横行的时代,但是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才更促进了中国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才使得有先进思想的文人们产生了更加激情与碰撞,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新鲜的血液与发展方向。

为天地立心。本章节以武训的故事开场,一个目不识丁的人,竟然在一次三天昏睡过后明心见性、才华横溢,一心创办义学院,以三十年的努力创办了三所义学;自己节衣缩食,却慷慨他人渡过难关。蔡元培、段祺瑞、冯玉祥等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现在的园丁职业,不知何时起这个职业似乎不那么纯粹了,那些事情不说也罢,他们是不是应该读一读武训先生的生平事迹呢,自己是否为“教育”与“学生”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呢?

为生民立命。最喜欢其中的《闻一多:多面真名士》,就像书中所说,只知闻是爱国主义诗人,却不知他有那么多的故事,像个“多面者”,对父母有顺从、有叛逆;对友谊,耿直相待;生活中不拘小节却相当理性;更加有理性地爱国、有责任地爱国。这样丰富的他,却“跟其他民族巨人一样,无论他们自己的才学多高,东方大陆上的现代转型在集团性的力量面前更为势力”。

为往圣继绝学。蒋廷黻,照现在的流行语言来说,可谓是一位历史学大咖,对历史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也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传播现代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研究理念,强调要借鉴外国人看中国的见解,多听听旁观者的话。历史研究需要这样“客观”的人,才能做出最“客观”的结论。历史研究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引入新的理念,才能持有最客观、最为有效的历史研究理论,促进一个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

社会、国家、世界都是不断变化的,人心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在双方中看到互相的影响。

《世道与人心》读后感(五):脊梁(二)

林亦霖

如果说身处乱世中世道最需要的是和平,那么那颗平和的心无疑是国之和平的前提。世道与人心,人之心化解乱世之道。

倘若《安身与立命》讲述了那些文人墨客、谈论了商业奇才;那么这次,中国的脊梁便是那些心态平和的育人之人。书中的人,听到过的,没听过的,当看了他们的经历、知晓了他们的故事,都会热泪盈眶,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亲自一睹风采。

古人常说,人均圣贤。大多数的人,因自己的性格,半途而废的居多。忍受不了孤独,耐不了寂寞,更有的是外在的诱惑或者非议太多。一个人踽踽独行地修行,难免最终有所放弃。成功的路径很少,但是中止的路径颇多。走着、行着,在人生这条路上,可被称为贤人的虽有,却不多了。

武七这位贤人先前并未有过耳闻,而读完他的经历后,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他没读过书,没上过学,没什么文化,可以说大字未必认识一个。可,这样的人想发展教育。没钱、没背景,很多人眼中他一定像个笑话。就是这样的人,在耗时三十年后真的创办了学校。虽然他没读过圣贤书,但是却做了圣贤事。那些最朴实的哲理,不需要知晓,在一点一滴的“做与行”中,通晓。人生许多时候,到了一定境界,便会“无惑”——也就是大彻大悟。他就是此般。他的人生最终停留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之中。他的人生就像朴实的诗篇,朴实之中却有着回荡的韵味。

从他窥出那个时候的教育家的认真与踏实。陈寅恪无疑是当中最善良的星。他是毫无疑问的大家,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语言数量,他的境界称得上是叹为观止。这样的大儒,不摆谱子,没有架子,在那讲台上兢兢业业。那些听过他讲课的名人数不胜数,成为名家受到影响的也不可计数。他因造诣被人称赞为“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他就像是文化界的那棵冬青树,是那可望却不可触及的丈量。记得谈到他留学读书,他把钱大量的花费在买书之上,一买还都是大书——他早已为归国做好打算,那些书是必带回之物。他求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可,但他往往以面包充饥,一来省时读书,二来省钱置书。在校园里,他旁若无人地读中国的那些典籍,及时他乡他也不忘自己是华人。看他晚年的时候不断落泪,因为不愿接受资助,后来双目失明;因为不愿麻烦他人,他把自己的藏书半捐半卖的给了北大——捐的多,卖的少。以他的当时身份,以他当时的造诣,做些妥协,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但他保存那颗初心,保持着文人的风骨。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世间成名成家,无声地陨落,陨落后成为最明的星。那些孤独前行的身影,那些为苍生忧虑的人心,化解了乱世的纷争。他们是活着的灵魂,是中华的脊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