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1000字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1000字

《浩荡两千年》是一本由吴晓波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一):值得反复读反复思考是一本好书

近年来反复阅读此书,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都感觉站的高度更高了。可惜,周围读过此书的人甚少,没法讨论。

读着历史,思考当下,说不尽的沉重,道不完的唏嘘。当西方世界一路向前时,我们只是在重复几千年的历史。每思至此,岂不令人感慨万千!

写个读后感都要字斟句酌,生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作者在撰写本书时的小心翼翼可想而知了,书写得好是一方面,读者能否认真思考书的真义是另外一方面。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二):小贺读书时间--浩荡两千年

我一拖再拖实在不知道这书评怎么写好。一来他梳理的是历史,从商人的角度;二来跨度太长,不知从何说起。从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李隆基、刘晏、赵匡胤、王安石、朱元璋到清朝落寞,一一数来,沿着历史的印记,跌宕起伏。商人一直被“鄙视”,直到王阳明、顾宪成始为其正名,商人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但终究逃不脱依附国家的依赖性。现在回过头来看,明明那样做完全不会有今天的问题,可是放回历史,身在其中的人是看不清未来的。统治者思考如何长治久安,如何平衡各集团的势力,在放放收收中走出了独步天下的制度模型。致使今后的每一步局限都很大。其实可能是有希望改变这一切的,答案在《跌荡一百年》里。我无法给你一个高度概括,不如去看,真的。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三):林黛玉父亲的巡盐御史是个肥缺

读过《红楼梦》的各位小伙伴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疑问: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被钦点为巡盐御史,这个官职听起来只是个管理卖盐的小官,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比起来太寒酸了吧?

如今超市里的一袋盐也就三四块钱,历史上关于盐有哪些故事?看历史上关于盐政的种种制度,不免感叹:曹公给黛玉父亲林如海安排的巡盐御史真是个肥缺!

看完这本书终于明白为何总把盐铁合在一起说,盐铁是历史上各朝国库的重要来源。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商人走不出官商一体的漩涡,俗话说的“富不过三代”通常理解为子孙后代骄奢淫逸,没有保住前人辛苦创业积累下来的家业,也可以换一种理解方式,三代之后被收了一波韭菜,官府特权经营带来的巨额利益是没有保障的,终究会以一种合法的形式被收割。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晓波老师宏伟的视角和恢弘的格局让人敬佩。这本书是除了《激荡三十年》后,我认为的他第二好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学识的渊博和见解的深度!

本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种创作形式:

1.梳理并探究了封建社会中华各朝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多个朝代的更迭都没有跳出吴老师划分的3个阶段。

2.在梳理的同时,类比了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有了对比,探究才有深层次的意义。

3.在梳理古中国的时候,借古讽今。暗示了现在我们社会还存在的古中国的一些弊病,当然这部分说的很隐晦。需要读者去细细体会。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五):补全中国经济史的最后一块儿拼图

2016年的9月,我拿起了吴晓波老师的《激荡三十年》,直到2017年3月终于经过半年的光景学习了“中国经济史”三部曲。

《激荡三十年》至今仍然让我惊叹,《跌荡一百年》让我叹息,这本跨越两千年中国经济的《浩荡两千年》让我和吴老师一起,思考中国的经济变迁和看历史车轮的前行。

有对历史深刻的分析、思考和探讨,也有对历史中细节处的简单平实的描写。每当读吴老师的书必须静下心来,在一个有wifi的地方学习,因为有很多的人物、事件需要查询和思考。这也深深的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但也很庆幸让我知道我的漏洞。

学习历史就是这样,有些枯燥,需要静下心慢慢学习,对比学习和交流。自己这么喜欢历史竟没有读过一本史书真是惭愧,虽然现在学习了吴老师的中国经济史,但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去学习。但看这些书不是一两天能一口气读下来的,这也是我床头翦伯赞老师《中国史纲要》迟迟没有读的原因。对宣传中“平均3个通宵读完”的《巨人的陨落》这本历史小说的漠视也是我不能接受的,太浮躁了,读历史需要辩证,需要沉淀。

我一直认为补短板是看吴老师书的主要目的,我还不能像其他一些分析那样有能力对吴老师阐述的观点提出建议和异同。但是我相信有一日我可以和吴老师一起隔空“碰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牙牙学语。我相信这也是吴老师所希望的。

这半年也是个总结,有吴老师这套书相伴起码能让浮躁的我在看书的时候静静的享受时间的沉淀和穿越时空看历史的沉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