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草木》读后感锦集

《人间草木》读后感锦集

《人间草木》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草木》读后感(一):这个夏,有好书

越是大家,他的文字反而越朴实无华。汪老的文章流水潺潺清透自然,如果你是个热爱浪漫的人,你还会读到月华和清风。

同学推荐,有幸翻阅了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这本再版书。书的内容跟封面相映成章,一个一个小词语,闪烁着生动,正如这个夏天中山北路的整条街,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人间草木》读后感(二):有滋味的生活~

酷暑,在书店,偶然发现封面如此清新的书,爱不释手。

吹着空调,啃西瓜是夏季的标配,如果再添一剂——书,便是夏季高配了!

一草一木皆有情, 今天读了《人间草木》的第一章——花园,仿佛一场冰淇淋盛宴哇,有的是香草冰淇淋味道,有的如芒果般香醇,有的不甜不淡,如抹茶。

原谅吃货的世界,在书中也可以看到美食!嘴巴没尝到,心里却已经解馋啦!

我要督促自己每天读一章~~~有滋有味的夏天!start!

《人间草木》读后感(三):曾在人间识草木

阅读国内从民国时期到当代主要的文学、文化大家的散文精粹,最早就是通过江苏文艺出版社编的那套“大家散文文丛”,鲁迅、周作人、沈从文、张中行、俞平伯、张恨水、黄裳、孙犁等等,几乎将贯穿这一时期的大家全部搜集了进来,大约二三十本吧(其实一共有六七十本,那套书总价400元,已经买不到了),其实至今还并未读完。体例眉目清晰有序,选篇精当。对这套书感兴趣时并没有来到江苏文艺,书也是陆续地收着,我喜欢那个老版的封面,黄昏色的纸张,古画里截出来的花木竹石,那个色调,是青灯古佛黄卷的黄,可以伴着夜晚的最后一盏灯,读到很久很久以后。后来这套书有的渐渐绝版,但有些却常销不衰,比如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再版了20多次。

常销不衰,一是书名起得好,选自其中一篇文章名,清清白白,合了汪老一生喜爱草木、人间送小温之意;二是编选的确精当,这本散文分“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等七辑,囊括了汪老一生散文创作要点。因是经典读本,所以后来世面上同名书有好几版,但我都翻过目录,还是不脱最早这本的范畴。现在换了个清丽的新封面,经过适当的调整再次出版,是为了满足年轻读者对“颜值”的需求。

新封面很好看,青白二色,书脊上用了陈老莲的白色木芙蓉,我想汪老大约也会喜欢。

《人间草木》读后感(四):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一言以蔽之,“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也是汪老先生反复讲到的一句话,汪老贯彻的非常彻底。恬静闲适从容,人生无所求,那么一切皆是馈赠。汪老一言一语间皆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仿佛生活中全是自在,其实既是生活造就了人,也是人造就生活。读此书可以拯救陷于眼前的苟且的我们,教我们从生活的小事中发现乐趣。

个人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是辑一、人间草木,辑二、四方食事,辑三、脚底烟云。其中,辑一多为作者对年幼生活的回想,从幼时的视角看待一些人文环境。另外就是对老北京的一些记载。辑二讲一些吃食,谈一些感受,引起作为吃货的我的阵阵共鸣。辑三则是对大学生活的一些记录,包括昆明生活、当时的老师和同学的一些趣事。

这本书从我这里引起的共鸣实在太多了。

首先是幼年生活的一些趣事。我小时候是在郊区的“大杂院”长大的。所谓“郊区”,不是现在的城乡结合部的那种环境,而是实实在在的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处,院子四周都是田野,隔着马路是一条大河。小时候的生活,如果像汪老这样写起来,也可以出一本书了。

其次是作为吃货的我,看到汪老对食物的评价,可以归为自己人了。虽然我是个北方人,但也不够纯粹。之所以把自己算作北方人,与元宵饺子都没有关系,而是因为我家主食以面食为主。但是说自己不是纯粹的北方人,是因为我口味偏淡,对于一些米制品,例如米粉、年糕,也是极爱。汪老是纯粹的南方人,这个应该毋庸置疑了吧。辑一一篇文章写道:“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我去过扬州,就是这种感受!汪老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其三,作为一个北大人,看完作者对西南联大校园生活的一些描写,终于知道老师教学之自由、学生上课之自由乃是由来已久的“优良”传统。

看完这本书也有一些遗憾,一是感觉北京不再是书中那个北京,二是觉得北大也不再是书中那个北大了。

《人间草木》读后感(五):惆怅淡得像白菊花茶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于汪曾祺先生而言,他的家园记忆有菖蒲的味道,脸上若有童年带来的红色。这本小书,是他的散文集,共七辑:围绕着花草虫鸟、饮食游历、西南联大、追忆亲友,和自己的创作见解几部分来编排。

“一个作家应该对语言充满兴趣,对语言很敏感,喜欢听人说话。” 所以这本小书,不紧不慢地,和你絮叨家常、见闻及他的回忆。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晶莹的顺,不疙里疙瘩的。他在最末一辑《文章杂事》提到,“文学语言不是像砌墙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叠在一起,而是像树一样,长在一起的,枝干之间,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语言是活的。中国人喜欢用流水比喻行文。苏东坡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吾文如万斛泉源’。……写作品前先把全篇——或至少一段想好,否则文气不容易贯通。’”

在读这本小书的时候,最教我回味无穷的, 是他写父母亲友。在回忆老师沈从文先生时,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最后一段话的威力不亚于归有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而对于自己父母的回忆,也是让人惆怅地带着感叹。他带着克制的温情来回忆四季里的父亲:夏夜西瓜灯里的绿光、冬季的荷花灯、春天老弦为线的百脚风筝。文字把记忆拉回到悠远的少年,仍旧想念父亲,甚至还常常梦见他——虽然内容和他不想干;虽然已是七十二岁,皤然一老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