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精选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精选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是一本由[法] 雅克·塔蒂 / Tardi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一):现代人需要每日自省~

非常喜欢描述二战集中营里细节的文字,对于一个超级迷恋土豆的人来说,看到字里行间对冰天雪地里费劲巴拉恨不得挖断手指刨出来的干瘪瘦小冻土豆放在自制炉火上烧得噼啵作响的场景,几乎都能闻到植物块茎的味道。但是有一点超级可怖,作为严重洁癖爱好者,每天洗两次澡都嫌不够,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绝无生存的可能。即使不被饿死,也会被自我嫌弃至死。以漫画形式来回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惨绝人寰,这是第二次看到了。比起《阿兰的战争》来要好看太多,内容更充实也更加注重细节,讲述了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心中保有希望,对自由的渴望和本性中的善良激发出活下去的动力。话说现代人有什么资格动辄自杀?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二):走出战争,拥抱和平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特意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此纪念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的确,要说什么时期是近代最为惨烈的,非第二次世界大战莫属,所涉国家之多,作战面积之广,造成影响之深远,简直空前绝后。尤其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纳粹德国更是臭名昭著,最为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而在众多被德国侵略的国家中,法国的处境显得颇为可笑。1940年6月法国战败,德法两国签署《德法停战协定》,其中规定:所有法国军队都要解除武装,向德国投降,并关进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实现以德国为主导的和平,德法签署和约为止。当时的法国高层毫无远见,满心认为德国几周内就能征服英国,彻底结束二战,进而签署和约,释放战俘。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德国并未取得二战胜利,故德法和约一直没有签署,这直接导致160万法国军队在德国战俘营关押了5年。

正是基于这一压抑的史实,法国著名漫画家、插画家、电影编剧和小说家雅克·塔蒂,根据父亲和岳父被俘的亲身经历,动员全家人(妻子为书作序,儿子搜集资料,女儿负责上色)创作了“战俘营回忆录”系列,这本《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是第一部。故事以法国军人勒内(作者父亲)为视角展开,“我”(作者)则默默进入父亲的回忆里充当旁观者,跟随父亲再次经历可怕的战争。通过作者的生动刻画,真实再现了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并从侧面反映出纳粹令人发指的残酷行径,以及战俘营里不为人知的隐秘往事。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法军失败的缘由,当时的法军号称是世界上最强的军队,拥有的一切都优于他国,根本不将区区德国放在眼里,却在短短时间内遭受惨败,法军上下根本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可追根溯源,法军的战略战术始终停留在一战,各种武器装备相当落后,缺乏现代化作战的基本理念,并过于相信那条一无是处的马其诺防线。如此种种,失败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三):四年的等待

提起二战,不禁让人想起战争的残酷,犹太人的屠杀,战俘的艰苦。《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用黑白色调的漫画向世人传达着战争中战俘营的悲惨生活。

作者雅克·塔蒂,法国著名漫画家、插图家,曾多次得获漫画类大奖,代表作《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本书属于漫画类,主要记录着二战期间战俘的生活。作者成为一名旁观的隐形者跟随父亲走进了战争,随后又进入了监狱,在四年黑暗的监狱中,亲眼目睹了战俘不当人的对待,能活下来的军人也无法忘记这段伤痛。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加二战战役,因为各种原因战争失败被德国所抓,成为战俘;二是回忆在波美拉尼IIB战争囚犯集中营的点点滴滴。从写作风格上,人物形象具体,亲人离别、战斗、尸体遍地等悲惨场面一一被实在地刻画出来,再配上文字,让人了解地更加清晰。全文采用黑白色,正与战争的残酷氛围相呼应,文中父亲与“儿子”的相互问答也是一大亮点,通过他们的对话,诉说着父亲内心的痛苦,不想战争,可是无奈,而孩子的怀疑、询问,又把推进着战争的进程、结果。

勒内和让家族的两辈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25年不足以至于幸存者的伤痛,抹不去千万人丧生的悲剧。主人公勒内不得不参加二战,他向儿子表达着内心的厌烦,但是他依然成为一名军人,与德国军抗争。在战争的初期,德国军队不可战争,书中叙述了法国与德国军队的区别。“齐格菲防线”,德国全天不断强化,速度越来越快;而法军的“马其诺防线”却拖沓落后。只是短短的两句话,配上仅有的坦克、沉又慢的火车,让人不禁明白法国为何失败,人心的散漫,对战争的忽视,以及战争设备的老化,结局早已暗示。战败的勒内成为所有战俘中的一员,面临他的是比战争更黑暗的监狱生活。

波美拉尼战俘营,饥饿成为主题。每天都要点名,每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且营内臭气熏天,连厕所也在同一地方。这样的形式让我联想到了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对待美国的战俘,很相同。战胜者不把战俘当人看,营内一个人接着一个人,甚至站着睡觉,饥饿困扰着他们,疾病每天都在发生,可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的生活惨不忍睹,饥饿难耐的状况也使他们没有反抗能力,只能乖乖地等待。活下来的人们是幸运的,但是他们也留下了一辈子抹不去的伤痕。勒内的经历是千万战俘的缩影,为我们展示着战争的残暴。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用漫画的方式还原了战俘生活的真相,因为是漫画,非常易懂,小孩和大人可以同看。也许这正是作者的目的所在,通过一幅幅画,让更多的人了解二战,了解战争的残酷,提醒人与人的公平对待。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四):叙述苦难的方式

今年看了两本关于集中营的书,一本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的自传体小说《这是不是个人》(人民文学,2016年4月),一本就是法国漫画家雅克•塔蒂的对话体漫画《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北京联合•后浪,2016年7月)。

对比而言,莱维的小说取材自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在生活的细节、心理的变化、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等方面,有一种可怕的真实;但也由于作者和苦难的距离太近、所遭受的伤害太大,因而在对整个事件的描绘过程中,或者太过聚焦于苦难本身而弱化了造成苦难的整个外部环境,或者由于叙述者本人尚处在伦理的困境中,所以对很多问题无法直面也无法言说(这些问题莱维在自己的文章中都已提出)。总之,这是一部容易让人产生共情的回忆录,但难免由于缺乏整体性而让读者感到些许遗憾。

所幸,塔蒂的漫画似乎恰好弥补了这种遗憾。同样作为一种回忆录,由于经过了父亲对儿子的讲述这一过程,当事人的伤痛和苦难的宣泄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对导致这一灾难的政治、军事、种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冷静分析。而且,对话体漫画这一独特的叙事方式,构成了一种既亲切又安全的距离,更何况图像造成的视觉冲击,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一定比文字要震撼好多倍。

还是从文本来说吧。这本书有两篇序言,第一篇是作者塔蒂的妻子多米妮克所写,开篇第一句“你的父亲勒内”容易让人迷惑,其实就是指作者的父亲,整本漫画的第一主人公;塔蒂在漫画中则化身为一个小男孩,不断地代替读者向父亲丢出问题。第二篇序言是塔蒂自述本书的创作由来,也就是父亲勒内用铅笔画、记事本留下这份回忆录的过程。我想所有读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话:

“在去世前的几小时里,他从昏迷中醒来,说了最后几句话……他艰难地从发射弹膛中取出一枚不知什么炮弹,换上另一枚炮弹。他在最后时刻摧毁了德军的炮……也就是说,他仍在、一直在自己的小战车中,旁边是他那不爱说话的机械师。……也就是说,在临死之前,他一直徘徊在桑布尔河和瓦兹河之间那条可怕的运河岸边。”

这段句话的旁边,散落着勒内在战俘营的照片,身份牌,老勒内的草稿,儿子根据草稿画的漫画,以及一张年轻人的照片——那是22岁的勒内,一身军装,英姿飒爽,尚不知道他即将到来的苦难。突然一声惊恐而稚嫩的“pere(爸爸)!”震撼耳膜,然后画面一转,暴雨打在空无一人的战俘营里,雨水洗刷着铁丝网和木栅栏,一盏再也不会亮起的吊灯在杆子上吱嘎摇晃。

故事的开始

《战俘营回忆录:1680天》读后感(五):战败之后,继续作战

首先要说,这本16开的漫画图册在表现形式上有非常值得一提的技巧,作者是主角的儿子,他对老兵父亲战争经历的了解,是在父子对话中得到的,而在开始画这些故事之后,他将童年的自己画进了父亲所经历的事件当中,于是故事在父与子的相伴对话中进行下去,画面上的士兵不再是孤身作战,而读者的我们则在一幅画面中同时接收到了多个时空的信息。

实在是了不起的手法。

勒内·塔蒂在战争中履行了他的职责,然而在法军糟糕的指挥系统下,他能做的却如此有限,“搜索并攻击敌人。”他能得到的就只有这一句话,却再没有任何后续命令和补给——在法国的土地上,法军的坦克却得不到补给!

然而他依然坚持作战,没有指挥、没有信息、没有补给、没有空中支援,他和机械师一起开着一辆坦克在战场上搜索敌人,他击毁了一辆德军战车,击退了另外一辆,但当他坦克的油料耗尽,他就只能把坦克开进树林,尽可能破坏掉,以免落入敌军手中。

勒内的儿子在画面中注视着勒内的孤独作战,而画面外注视这一切的我,却知道另一边的德国人在如何行动——当法军的军官远远躲在后方,根本找不到士兵的时候,当法军的坦克在漫长的战线上四下分散的时候,德军那些未来将会扬名战争史的名将们,却亲自开着坦克和自己的整个装甲师以集群状态在向法国心脏地带凶猛突击,在马奇诺防线附近坚持作战的勒内他们将会被切断后方,被包围,因为得不到补给而被迫投降。我只是不知道勒内将如何结束他的战争。

然而勒内没有结束他的战争。

勒内幸运地找到了第二辆被遗弃的法国坦克,几乎还是全新的,弹药也满满的,他继续着自己的作战——扫射部队、伏击卡车和大炮等一切他们能找到的并且在攻击范围内的东西,还碾碎了德军的一个反坦克炮小分队和他们的炮。

直到他一头撞进德国人的大部队当中,他开始向德国人猛烈开炮,像疯子一样用机关枪扫射,机械师则将油门踩到底,让发动机全速运行,然后发动机熄火了,勒内打光了弹药,德国人从四面八方匍匐着围上来,将他们从熄火的坦克里拖了出去。

他成为了战俘。

但他还是没有结束自己的战争。尽管现在他和战俘营里的战友们,只能通过在点名时给德国人添乱,在财务室里通过会计账目增加德国人的开支,从档案室里偷走犹太战俘的资料(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灭绝营的事情,但出于谨慎,还是这么做了),组建秘密收音机等微不足道的方法,来与德国人继续作战——而德国人对这些微小抵抗的惩罚却是极其沉重的——在物理意义上,让你背着两包砖头,在枪托橡胶棍的殴打之下做各种运动——有些人因为这种惩戒而死去——要知道这些战俘从来吃不饱。还有许多人死于伤寒。

他还花了很长的时间策划越狱,然而他的越狱搭档却被德国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开枪射杀。

这本画册在1945年的时间点结束了,而勒内的战争却仍然没有结束。

没有多少人记得和关心这些战俘,也不太可能有人称他为英雄,但我知道,这是一位战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