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摘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摘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是一本由[美] 罗杰·R·霍克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一):期待未来版本可以改进的地方

2015与2010年译本对比,原著新版替换了4项研究(#5/#7/#23/#37),其中#37替换为了Zimbardo监狱实验。译者将#11术语conditioning的译法从「条件反射」更换为了更准确的「条件作用」,不错。

期待未来版本可以改进的地方:

多元智力(#14)假说在心理测量小领域得到的评价相当负面,在心理测量小领域外部声望虚高,这一节如果多一点篇幅花在代表智力研究传统的多元统计学术小群体基本面,会有助于平衡。

自我防御(#30)一节不妨具体介绍一下实验心理学内部对Freud学说的重新评估,哪些有代表性的做法已明确证伪,比如研究16的相关段落;哪些idea在实验心理学中获得新的解读,比如A. Freud在行为主义阵营中的徒弟Neal Miller的挫折-攻击学说。

墨迹(35)与主题统觉(36):这两篇没写到Barnum效应,是个缺憾。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二):最好的心理学著作之一

这本书可以列入我心目中最好的心理学著作名单了,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而且很有启发性,比如前几年的小悦悦事件,为什么路人这么冷漠?这本书关于责任分散的实验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这本书语言风趣,翻译的质量也很高,作者没有用很多专业术语。对每个实验,都按照提出假设、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批评与评价、近期应用和结论这个框架来写,逻辑很清晰,一下子就能get到精髓。

我认为在心理学著作中,批评与评价部分尤为关键。因为心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很多心理学理论都过时了,比如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只是进行介绍而不给出评价,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有点误人子弟了。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这些研究的历史意义,而是为了让人们不要被这些过时的知识给误导。在这一点上,之前看的《心理学史》(埃里克·希雷写的那本)就有所不足。

此外,对比这本书,同样是在实验部分的简短描述,津巴多合著的《心理学与生活》中对实验细节描述就不清晰,看完不知道这个实验到底咋做的,不过也不排除翻译的问题。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三):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研究5注视偏好 —— 文中关于范茨那个4天~6个月婴儿的实验,感觉有点问题,因为4天大的新生儿视力只有光感,看到的图像更是一片模糊 研究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 给与父母选择的机会和个人掌控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研究31习得性抑郁 ——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有使生活发生改变的能力和控制力,在你身上发生的事情与你的行为无关,你将有何感受?你可能将感到无助和无望,并且放弃一切尝试。换句话说,你将变得抑郁。 研究33 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 —— 在你选择心理治疗师的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考虑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而是你对心理治疗的期望、心理治疗师的特点以及咨访关系的质量。如果你相信心理治疗会对你有帮助,满怀希望地进入治疗关系,那么治疗的成功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你对与治疗师之间关系的感受,也可以使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信任你的治疗师,并且相信他或她能真正地帮助到你,那么你的治疗可能会更加有效。 研究37斯坦福监狱实验 —— 正如之前提到的,津巴多和他的同事们在寻找一些迹象,来说明这些年轻人所置身的情境和角色强度足以胜过他们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倾向。—— 走上领导岗位后,容易装逼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研究39你会伸出援手吗 —— 谈到了其它书中没提及的原因,如:害怕过度反应引起尴尬(即害怕难堪的心理发挥着作用)、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掂量帮助别人的利与弊。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四):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原来心理学真的是一门科学,都是根据实验说话,尽管实验过程面临着伦理道德问题。 第一章 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经历丰富的人,或许具有更大的大脑;人的本性也许的确是天生的(看过部分《自私的基因》),或许人之初,性本善或恶是定下来的;人的行为是天生或习得的,值得探讨。 第二章 睡眠可以阶段性划分,催眠只是被驱动罢了,并不是说进入独特意识状态。 第三章 最感兴趣的行为主义学。刺激,条件反射是接下来可以继续学习的领域。 第四章 期望的力量会改变行为,进而实现也许希望渺茫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高智力领域,至少是自我比较的优势领域。眼不见心不烦不一定正确,因为大脑会想象。记忆不一定正确,大脑有可能会篡改记忆(本书最让我恐惧的章节,如果记忆都不可信了,那么什么可信呢) 第五章 抚养孩子并不是简单喂食,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爱的抚摸。控制力是让人舒服的源泉。 第六章 情绪在仪器设备下或将不能再掩藏。当行为和态度矛盾(认知失调)时,态度会发生改变。 第七章 内控与外控。环境与文化促成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 第八章 心理医师或许不能真正判别一个人到底是不是精神病。避免焦虑的五种防御机制:压抑,投射,退行,反向行成,升华。 第九章 心理治疗的确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作用差别不大。脱敏治疗法客服恐惧。墨迹效应和tat检测,以期投射出内心真实想法,但可用性有待考证。 第十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角色扮演或许会让人彻底融入角色。权威的力量会让人无条件服从,即使明知道所为之事有错。不是人心冷漠而不施与援手,责任扩散与旁观者效应会减少帮助他人的心理,所以下次就算围着一大群人看热闹,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所有人都会觉得其他人已经有所行动(本书最具有启发的一个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五):焦虑与快乐

根据占星学的理论,也许是我出生时某个星星和星星形成的角度不大和谐,所以我心理素质不佳,时常陷入焦虑之中。听起来挺普通,没什么了不起和大不了的。如今谁不常把抑郁焦虑挂在嘴边,但好像没谁希望它们成为心里的钉子户。

要快乐,不要抑郁。

快乐很难,我们常被教育应该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感知幸福,但它依旧十分稀有。翻开「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将「研究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和「研究31习得性抑郁」两组实验放在一起,也许可以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

首先来看「研究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作者说「当你的控制力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出现负面情绪(生气、狂怒),并会以某种行为去反抗,以此恢复个性的自由。」

研究者在一所养老院选择了两个楼层的老年人作为实验对象,请他们陆续完成一系列任务。对A楼层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项和自主性,比如一场电影有两个放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合适的时间选择观看;而B楼层的老人会收到这样一则通知:下午五点钟放映电影,请按时参加。

经过三个星期的实验后,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对A楼层的老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他们评价自己更快乐了更有活力了,同时护士对A楼层老人各方面的评定也均有提高。相比较,B楼层的老人的总体情况却是下滑的。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对生活多一些掌控能力的时候,感受到的快乐会同步变得多。

What’s more……

个体究竟有多在意这种控制感呢?想象在电梯里,如果可以选择你会站在哪里?也许你就是下意识的站在靠近控制板的那一位,你可能比你认为的更在意"掌控感"。更为有趣的是,哪怕是一种我们根本不会用到"控制力",仅仅是一种能够掌控自己/事件/环境的可能性或者甚至是错觉也会使你的感觉变得更加良好。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作为守门员参加魁地奇比赛的罗恩误以为自己喝了福灵剂(一种在喝下后可以让人在十二小时之内都很幸运的魔药)后信心倍增,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在福灵剂的“作用”下漂亮的赢得了与斯莱特林的一战。

哈利给了罗恩一种喝过福灵剂的错觉,让罗恩以为自己就是那一天的天选之子啊,相信自己好运满满,结果就是好运满满。求仁得仁。当然,福灵剂不会让一个草包成为武林高手,罗恩的魁地奇技术一点都不差,就是少了些自信而已。

接下来看另一个实验,「研究31-习得性抑郁」。

研究行为的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

怎么理解,一次体育测验中跳远的及格线是1.70米,当你怎么都无法达到这个标准时,你会认定自己就是跳不过去,开始惧怕跳远并有了很糟糕的感觉。接下来是噩梦的开启,无论是第二项跳高还是第三项鞍马,你都没有办法按照既定要求完成任务。

在接连的打击下,你的大脑将这种失控的感觉泛化(将糟糕的感觉复制粘贴到其他体育项目上),在所有与“体育”沾边的事情面前你都会被彻头彻尾的无力感击垮。

你认定自己就是个体育白痴。

即便你也许是一个羽毛球高手基因的携带者,你大概也会放弃尝试,对“不受控制”的恐惧会让你远离所有体育项目。你“成功”的从一系列失败中习得了焦虑、恐惧、失望,和种种挫败感交错下的抑郁。

研究人员用接受电击的狗狗与其逃脱行为的实验(可搜:塞利格曼的狗),解释了失控感泛化引发对失败的习得性倾向,塞利格曼认为人类抑郁的发展与动物的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非常类似。

后来由其他研究人员继续了相关实验,实验对象是婴儿。第一阶段,第一组婴儿得到实验特制的枕头,婴儿躺在上面转动头部可带动某个装置(也许是一个玩偶)一起转动;第二组婴儿拿到普通枕头,可动装置(玩偶)的转动是随机的,不受枕头控制。经过两周的时间,第一组婴儿可以非常熟练地通过头部的转动控制装置。

what’s more……

实验的第二阶段,第二组婴儿也被分配了特制的枕头,结果,即使经过了很长时间(超过两周)他们依旧无法学会用头部控制装置的转动。事实就是如此,婴儿从不断的失败(第一组实验)中习得了无助感,哪怕在天时地利(第二组实验)的情况下也无法完成人和(学会转动设备)的行为。如果这种无助和无望接二连三的发生就演变成成人世界里的抑郁了吧?

你瞧,动物和婴儿都没有逃过备受打击这四个字的影响范围,这种失败、糟糕感觉的泛化和习得不受智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

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第一个实验说我们可以从掌控感中获得快乐,第二个实验说我们从失败中习得抑郁。写到这里我却不由得心生敬畏,对反复接受锤炼而不灭的灵魂肃然起敬。如果以上是我们遭遇困境时机体的本能反应,那些逆风里行进的勇士们在面对无法控制的局面和反复失败的困局是如何坚定自己的呢?也许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