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100字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100字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是一本由张景中 / 王鹏远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3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一):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教育?

《少年数学实验》,给孩子们提供除了“教科书”和“习题册”以外的第三种选择,以“科普”的精神讲述数学原理,让孩子领略数学的“美”。

正如书籍封面上写的:发现数学的奥秘,体验数学的力量,理解数学原理,欣赏数学之美。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中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教育?这个问题来源于前不久的一件小事。

暑假来临,一位同事把正在读初一的女儿带到单位来,在办公室上网课、写作业。

某天,孩子问妈妈,什么是无理数。妈妈翻开课本,上面写着“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是无理数”。

孩子一脸疑惑地看着妈妈,这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起来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要用整数去比?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又意味着什么?无理数和有理数的这个“理”是什么道理?

问问网课老师吧?老师也是让记牢定义,或者讲一讲无理数的特征。孩子心里的疑问还是没法完全得到解释。

刚好另一个年轻的同事路过,了解到孩子的疑问,问她:“你听说过无理数的故事吗?”

孩子立刻来了精神,什么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数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数”,形成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当时他们所说的数是有理数,就是说世界上只存在整数或者整数相除得到的数。当时的人把这个理念看做真理。后来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徒弟发现,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算不出来,就是不能用分数来表示。我们现在知道是根号2,但是当时不知道。这个发现打破了“万物皆(有理)数”的“真理”,揭示了有理数的缺陷。后来这个徒弟被物理解决了。但是已经被打破的真理无法再继续了。后来,人们都在想不可写成两种数字相除的数本质是什么概念呢?争论很多,当时认为这是“不可理喻的数”或者“无理的数”,后来就叫无理数了。

孩子听完同事的故事,愣住了,晃过神跟妈说,“能把网课退了,让这个叔叔给我上课吗?”

就像无理数的发现填补了数轴上有理数之间的空白一样,《少年数学实验》这种科普书的出现,也能填补“教材”和“练习册”之间认知的空白。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二):数学玩起来,越玩越有趣

读书的时候把数学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什么函数啊、立体几何啊、相似啊,整天弄得脑袋里像装的浆糊,于是一路磕磕绊绊,终究还是成为了它的手下败将。

孩子上学之后给他们辅导,刚开始还可以剪个纸、择个角什么的,但是随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深入,我们的手段就不够用了,经常会出现“我懂,但是讲了孩子听不懂”,或者“我懂,但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讲”的情况,大人、孩子都急团团转,只好到处求救。

有时候就想,要是数学能和物理、化学一样,做实验给孩子看就好了。比如展开的一张纸比揉成一团的纸落下得慢些,是因为展开的纸受到的浮力大些,还比如盐能溶于水,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溶化了,是因为盐水达到了饱和。

这样多好啊,既清晰又直观,既简单又方便。哪像数学,全部都是抽象的概念,说也不好说,画也画不标准,看也看不懂。

当我看到《少年数学实验》时有点大吃一惊,发出了灵魂三问。数学还可以做实验啊?数学怎么做实验呢?数学实验结果怎么呈现呢?哈,答案就在书里。

由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张景中,联合北大附中退休数学教师王鹏远编著了《少年数学实验》,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学教育软件“网络画板”,设计了数十个深入浅出的趣味数学实验,让孩子真正玩转数学。

《少年数学实验》中,每一个实验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内容,提出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第二部分讲解,通过不同的方法证明结论;第三部分实验过程,提供网站或者二维码,读者自己去操作验证;第四部分操作说明,教读者然后在“网络画板”里自己制作书本上的实验,当熟练掌握后,就可以拓展到书外,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实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这本书的应有之义。《少年数学实验》曾获第三届中国科普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喜欢数学的,可以用电脑玩数学;喜欢电脑的,可以借助数学的名义玩电脑。时隔9年,这本书出了第二版,对阅读环境和图书内容都进行了完善和扩充,更便于阅读和理解。

数学越玩越有趣。比如,求几个特殊图形的面积,如果能将它们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不就行了吗?除了用在解题中,数学还广泛运用于生活和美学之中,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比如西腊巴特农神庙的设计就采用了黄金矩形。而《蒙娜丽莎》的构图也采用了黄金矩形。我们弄懂了这些原理之后,解题轻轻松松,还能运用到更为广泛地领域中去。

这本书非常适合5年级及以上的孩子孩子,他们既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又能理解很多的数学原理。如果您家的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学习有点困难,当他们看到这本书,一定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您要不要试试?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三):《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提升数学兴趣,发现数学之美

孩子今年小升初,小学阶段因为数学成绩不太好就一直很令人焦虑。这要上初中了,看着她依然对数学不是那么感兴趣,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年年都在说素质教育,教育改革,那么到底怎么落实呢?这本《少年数学实验》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2012年,当时就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9年之后,出版社与时俱进,推出了第2版,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修正,更符合目前的环境,并丰富了一些内容。

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各种和数学有关的趣味实验,既可以手机扫码直接操作,也可以用网页登陆查看。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漫游数学百花园”,主要是通过一些小实验,让孩子理解平移、对称、旋转、相似等诸多数学概念。

带孩子一起感受了一下书中的实验,开始的几个还是挺吸引孩子的。特别是那个眼睛欺骗你的实验,小家伙居然一眼看出来说BC更长一点,还念念有词的说什么老师说过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有关的概念,我还真没太理解是不是这么回事。和她一起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一段的意思。原来书中是想表达眼睛是会产生欺骗性的,那么我们怎么去判断线段的长短呢,用工具测量。但是在电脑上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是选中,再移动重叠两条线段。这个过程中能够很清晰的发现两条线段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

第二部分“计算机帮你解题”相对难度就高了一些,题目会涉及三角形、四边形、一次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坦白说,高中之后数学滑坡的我对于这里面有些内容都有些陌生了,还得重新复习一下理论才能理解一些题目。 整本书的内容涵盖的估计不止是初中的数学,还有些高中的题目。作者之一王鹏远是一位有着40年教龄的数学老师,而另一位作者张景中院士则是国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两位老师的合作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这本书才会这么受欢迎。

想到这些心里就特别感慨,孩子小学六年虽然安排了四年信息课,但是实际上都没怎么上过。和同龄很多优秀的孩子比,孩子对于信息化这方面真的了解太少了。也很庆幸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书,有时间要带着孩子一点点的去尝试,学习书中的内容。同时希望有更多数学老师能够了解这本书,带领更多孩子去理解数学中的奥秘,发现数学的美,而非一味的刷题。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四):数学差的都来看看!

朋友的儿子今年9月份就要升入中学校就读了,在挑选升学礼物的时候,我特别挑选了这本书——《少年数学实验》,因为我本身就是个数学学渣,高中开始数学就没有及格过,源于初中基础就没有打劳,更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你对一个学科不感兴趣又不得不学习那就会出现”度日如年“。如果当时我在中学时代有看到这本书,并且理解了这本书上的实验内容,也许对于数学,我就没有那么”恨“了。

容易地学数学

曾经网上流行一个段子,现在我们学习数学的那么复杂,有平面、立体图形那些,可是我真正用到的就是加减乘除呀,而且在这电子智能广泛应用的现代,采用电子计算器不就好了!

其实这个说法只是片面的,因为数学的应用领域很多,很多时候我们使用的部分看似是只用比较浅薄的部分,但是数学确是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前提是你理解了数学,明白数学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

如果把抽象又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又简单,那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一定会点燃。

具象的数学运算,动态的几何图形,让高深的数学公式和定理都变得简单那不就是最好的诀窍嘛!!《少年数学实验》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样的“数学”。让数学学习变得so easy!

更动态形象地展示

都说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没有生命的图形在书本上排列,却一定要孩子们从中找到规律的时候,教学实例解释公式定理,怎么变得有趣,那就一定要让图形和数字动起来。

当学数学就如每天侦探探究案子一样趣味解密,那还觉得“恨”嘛?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五):20+立刻上手的实验,解数学难学的“魔咒”

进入初中之后,要说哪门课最拉分,数学肯定名列第一位。因为数学既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也能得出正确答案,可数学是即使背会了公式,没有强大的逻辑理解能力,有了公式也用不对地方;数学也不同于物理化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不仅有公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巩固知识点,可数学的几何学习,基本要靠学生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要说哪门学科提分最快,数学也能榜上有名。因为一旦你打通了数学的“任督二脉”,数学成绩的提升会呈直线上升。那么该如何打通这数学学习的“任督二脉”呢?秘诀就藏在这本《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一书中了。

这本书是知名的数学教育家张景中院士和北大附中退休数学教师王鹏远老师一起合著的。两人一起想了个办法,将晦涩难懂的数学原理和背后的逻辑思维,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实验,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登录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学教育软件——网络画板——就能自己动手进行分析和推导课本上的大多数原理,亲手了解所学数学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发现数学的美感与乐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1、平移与旋转的魔法

平移与旋转是小学就会学到的两种简单的几何运动,小学的平移和旋转只限于水平或垂直的,所以比较好理解。可是到了初中,平移与旋转不仅要叠加使用,他们的用处就大了很多,成为很多几何图形题目的解题常用工具,比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就会将不规则图形分为几个常见的三角形或长正方形,进行拼接后再计算,就会容易很多。而之所以可以用这种平移的方式进行,得益于阿耶波多减拼,就是下面这个视频里面演示的,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将一个图形变成一个肉眼看上去比另一个图形大的图形,但其实他们的面积是相等的。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就很好理解“几何消失”这样的数学游戏是如何玩的了。

完整动画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

2、两个点能相加吗?

曾经有一位叫做康托尔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数字的数量更多,还是几何线上点的数量更多?现在又有一位数学家提出,既然长度和面积可以相加,那么点与点能相加吗?看,数学家们的想法总是很奇怪。可就是这样的想法,再次体现出了数学的魅力。

读过《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就知道,数字的数量与几何线上点的数量一样多,都是无穷大。那么两个点的相加呢?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图。数轴上的红点或蓝点是可以拖动的,会发现数字随着拖动在改变,左上的等式数字也在改变。将点变成和数字一样的加减来通过计算得出线段、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感觉题目变得简单了呢?

动画观看方式参照上面

3、函数竟然也可以实验

函数是初高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是基础数学与几何数学的结合,尤其是二次函数更难。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二次函数求解,解题过程可能就需要打满一张A4纸的草稿,或者老师要写满一黑板的解题过程才能给学生们解释清楚,但是通过在网络画板中的动画演示,就直观了很多。比如这个题目:方程x^2-4x+3a^2-2=0在区间[-1,1]上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利用网络画板的动画直观地表达了这个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a的运动轨迹,再来计算出a的取值范围就方便了很多。

同上

有了实验的帮助,很多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都能变得简单起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少年数学实验》这本书的第一版问世后立刻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因为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本书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于是两位作者与时俱进,调整和丰富了第1版中的内容,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第2版。

所以家有小中高学生也好,家有老师也好,哪怕是数学业余爱好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学习数学的灵感与启发,破解数学难学的“魔咒”,学会更多数学“魔法”。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六):一本带我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以前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确实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现在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很难,难到让他们以为这是一门玄学。

其实数学很有趣,学好数学也不难。

如果你不相信,那不妨随我一同翻开《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一起看看有趣的数学吧。

数学可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

啊哈,你肯定不相信,对吧,怎么可能呢?

这些题都告诉我们一点,就是不能只凭直观的感觉,感觉到需要设计实验,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就是在进行实验。

世界是客观的,但是运动与变化又是普遍存在的。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平移:树上的叶子落下来,从树上平移到了地上。这个叶子上的每一个细胞所发生的位移都完全相同,我们可以说这片树叶做了一个平移。

除了叶子,还有我们乘坐电梯,人与电梯一起平移;我们乘公交车,人与公交车一起平移等等。具体来说,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叫作图形的平移。

我们可以通过剪拼的方式,把一个平面多边形剖分成几块,然后再把它们拼成另外一些指定的形状的图形。

轴对称:蝴蝶,蜜蜂,海星,项链,双喜字等等。平面上类似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称为轴对称。

具体来说,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

这样方式只能是纸或是布,如果是在玻璃板上的图,就无法折叠,所以用折叠来说轴对称是一个直观比喻,比折叠更贴切的比喻是全图绕着一条轴翻转。

比如小孩子的玩具——万花筒,就是利用了轴对称变换。

图形的旋转:生活中,常见到的风车叶片的四边形在旋转。一个图形转着某一点O转动一定的角度就是图形的

旋转,这里的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作旋转角。

这时就涉及到几何图形中最大的角180度,但是旋转打破了这个局限,转一圈就是360度,一圈半就是540度。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有200多个动画课件,网络画板全程支持,免费的作图工具,典型例题分析。

你会发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数学概念其实我们都懂,只是表述得不专业而已;那些有趣的问题其实我们也遇见过,只是没有想到会是数学题。而这本书,就把数学变容易,就把生活中的问题讲清楚。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的作者是张景中院士和王鹏远老师。

张景中是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荣获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等荣誉称号。王鹏远是北大附中退休的数学教师,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及数学教育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七):抚平我一个小升初家长焦虑的心

近一则海南高考考生分数900分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不禁心里纳闷,难道海南高考不是750分吗?语数英三大主科都满分,作文也是满分的吗?

其实海南省的语数英高考分数也是单科150分,剩下的其他科目每一科100分,再结合“转化分”,这个转化分是由教育部门统一计算的,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计算而来的,所以能得这么高的分数,原始分也是很高的。

作为一个小升初学生的家长,周围的朋友有高考的家长,也有中考的家长,大家都说今年的数学题难,想得高分真不容易。

在小学数学课本里对于孩子比较难一些的有鸡兔同笼问题,直线和环形行程问题,求阴影面积计算,扇形面积计算,解方程解应用题,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稍微点拨一下。

七年级的数学课本的目录里,除了和小学有一些相关联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几何的内容。娃上了中学,我感觉我已经没有参与的机会了。相对其他学科,数学题对我来说就是明明字都认识,为什么就是不懂呢?

面对孩子初中新课程学习的纠结和报班的选择上,我一个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让我不要那么焦虑。数学很重要,和小学略有衔接,暑假之前不妨自己多做做功课。本着多学学多看看的想法,我翻开了这本《少年数学实验》。

这本书作为一本帮助广大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新鲜有趣的读物,阅读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动手实验去发现数学,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的地方。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是电脑网页,可以完成实验的操作,对抽象的数学内容也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

这本书的第一版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在2014年更是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金奖。

本书的作者之一张景中用六个字形容这本书的网络画板就是:“把数学变容易”。通过二维码扫描登陆到网络画板上,你可以看到平常我们觉得很难的数学题目成了自己能练习掌握的内容。

同时,这本书还收集了近年来中考的一些新题型,着重尝试借助计算机解读构建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在这个图中,两条线段哪条更长?如果单凭眼睛来看的话,可能我们看到的是AB会更长一些,但是如果加入这个小实验,我们不但可以用直尺测量的方式,还可以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一个圆,看看c点到底是在圆的内部还是外部,这样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两条线段到底哪一条更长一些。

实验中还可以把具有干扰项的菱形图形去掉,这样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来隐藏在“庐山”之中的两条线段的真面目了。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有一句很幽默的名言:“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想要学好数学,还是要实践起来,在实践中找出真知。

上面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左下侧的小鸡是右上侧的小鸡,经过两次轴对称变化得出来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一次旋转就得到它呢?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我们可以到网络画板中自己实际验证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

这本书中有200多个动画课件,网络画板全程支持,我查了一下初中的数学课本,内容贴近课本,对比刷题,先搞清楚原理和根本,做题才有效率。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学习软件,可以实现动态演示、模拟、计算、测量,支持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终端使用。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过,只支持某个品牌手机扫描二维码才能实现的小程序,但是这本书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都可以登录。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年很抽象的数学知识一度让我觉得自己很崩溃,尤其是到了后期,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明明公式那么简单,题目就是不会做。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对照着初中的数学书,在看其中的内容。在家长群中,一直有一种初三年级的说法,就是之前学习成绩明明很好的孩子,到初三很可能就忽然出现了成绩下滑的原因。因为在初三的学习当中,会出现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新的内容,有时候光凭死记硬背和大量刷题,是不能达到让孩子成绩提升的目的的。

拥有数学思维模式,让孩子理解数学公式的意义,明白数学定理是怎么得来的,可以胜过很多次的刷题。

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跟数学有关,而看似抽象的数学,转化成了可以自己操作的有趣实验,让孩子发现数学的奥秘,把数学变得容易起来抚平我一个小升初家长的心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八):《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数学还可以这样学?孩子们玩嗨了

读书的时候,因为数学不好而选择了学画画。结果,

孩子的数学辅导不了了, 只能搜集各种辅导资料。

看到这本书《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时。有点意外,

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数学用到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当其他学科都可以花样翻新去学习的时候,就数学还是在背公式和做题。

当看到这本书觉得意外的是它的理念。

通过操作平台,将原本只靠抽象思维去想象的数学题,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操作平台,转化成可视的趣味实验。

给学生学习数学、理解、应用数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法。

这是《少年数学实验》的第2版,在第一版时就获得过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这种创新的数学学习方法得到了认可,第2版与时俱进的内容有扩充,加入了一些新题型。

不要看到题型就紧张,这本书其实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趣味性:把数学书里的题目动态化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根据书中的“操作说明”,扫码,打开网络画板,就可以开始自由地“玩耍”了。

网络画板是已获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软件。具有动态演示、测量、计算、作图和逻辑运算等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打开网络画板,原本印刷在书本上的平面固定的图,变得动态化。让一些抽象的原理,就变得更直观。

可以跟随自己意愿动手操作,也是吸引孩子们学习的一个方面。

孩子扫的【实验1-4】的时候,发现射线上面的正方形也可以随意变动。还有具体的数值跟随变化。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正方形到梯形的变化。

把数学问题做得像个游戏一样,孩子很是喜欢。

把数学原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通过网络画板上的实验来学习,那些原本只能靠想象学会的数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起来了。

扫码观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找到答案,还可以直接在网络画板中进行图形的变化操作。

让孩子在观看和操作的过程中,不止理解书上的定义和固定的题目,还能探索数学神奇和奥秘,

对原本枯燥的数学原理,通过观察和思考就有了更愉快的学习兴趣。

·实用性:题型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

学习数学不止为了做完或者做对多少题,而是在锻炼抽象思维的同时,可以通过学习的数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从这本书的目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字眼。比如:

树叶、打台球、小鸡吃米、风车、影子、自行车、铺地板等等。这些跟数学没什么关系的物件,化身数学题里的主角,演绎了一场场动画,给学生看到数学原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可能。

通过树叶的轴移动来学习平移的感念;

用打台球的游戏,来学习轴对称;

用风车的旋转效果,来学习旋转角;

通过影子的变化来学习射影几何的知识……

初中数学里的平移、旋转、对称、相似,三角形、四边形、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等,书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还有很多。

具体到每道题该如何操作,在书中也有详细的讲述。

这种创新的数学实验学习方法,

·很适合调动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

·也适合有好奇心,想要去钻研的同学,因为,这个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

·也适合数学老师阅读,使用书中的超级画板,可帮助改变教学方法。

很认同书中引用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的话:

所以,实验是个好方法,而这本《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也给了苦于数学久已的学生一个突破自己的途径。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九):“数学,我该如何辅导?”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数学在所有学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区别成绩水准的终极科目。有别于其他学科,数学有着“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独特性,也同样有着逻辑思维和空间推演的重要性。因此对数学的敏感程度,直接影响了一个人,一个领域,一个国家,甚至人类文明的高度。

古往今来诸多传奇人物依托数学为这个世界提供了更多思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的重要贡献。所谓科技兴国,众多领域的背后,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与积淀。航天航空,武器装备,网络,软件,人工智能,更无需提及手机,电脑,金融,经济。可以说一个国家数学领域的发展几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实力。所以,我们学习数学,并非仅仅是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会算钱,而是通过对数学思维的学习,提高我们在各方面的生存能力。

数学在早些时候,几乎是一个单纯靠天赋的学科。通过纸和笔,通过过人的空间想象,来计算那些复杂的问题。但随着那些天才的努力,科技推动到了今天,已经有了更加完善的辅助工具。量子计算机的发明让人类的计算能力超乎了人类本身的想象。而具体到个人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程序,承载着前人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以前的数学在旁人看来是枯燥的,抽象的。而今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少年数学实验》这本书出现后,数学展现给世人的将是无尽的美和力量。

《少年数学实验》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作者张景中,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作者王鹏远,北大附中数学教师,北京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权威的机构,专业的导师,共同打造了这本颠覆传统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教育作品,在青少年这个阶段,奠定了所有人数学科目的基础。

曾经中学数学抽象空间的问题,依靠现代的多媒体呈现得以解决。曾经枯燥无聊的数学课,变成了现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实验。曾经晦涩难懂的定义公式,变成了现在多种辅助理解的形式。通过动态课件演示,经典例题分析,展示数学之美。当孩子爱上这种体验,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最强大脑》这档节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汇集各地天才在计算力,推理力,空间力,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进行角逐。我们惊叹于他们的能力,为他们的大脑喝彩。我本人也尝试过《最强大脑》中很多项目的简易版。我相信大家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数独,扫雷,魔方,这些基础项目运用,在我的手里似乎变得没有那么容易,而对于他们来说,却如小菜一碟。其实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离不开数学之美的介入。那些看似繁杂,我们连题目都难以理解的项目,都有其内在的思维逻辑。空间,推理,计算,当我们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也可以尝试破解,即便只是简易模式。数学的学习已经度过了完完全全由天赋所决定的阶段,现在有了更完善的条件与指导,方法逐渐成为了更重要的因素。

诚然,天赋的重要性有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及其万一。特斯拉仅凭想象就能在脑子里完成各种实验模拟,成为电磁领域的王者。北大扫地僧韦东奕自创解题方法,为世人咋舌。学习不单是照猫画虎,更要因地制宜。《少年数学实验》正是通过数学本身的力量进行表达,传输灵感,当我们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时,也许不会达到千古流芳的高度,但相较于过去的死记硬背来说,势必多了几分主动优势。

当我翻阅这本书时,原本那些单纯凭借记忆的数学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通过图表动态展示的机制,让知识更容易理解。开篇的数学欺骗眼睛的章节中,经典的视觉错误图片,瞬间吸引我踏入这美妙的空间。干扰项的存在让视觉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认知。当我们冷静思考,寻找问题的本质,才能得出结论。不仅仅是数学,生活中其他方面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每天为各种棘手的问题所困扰,焦虑,失眠,不安,当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许,就没有那么痛苦了。数学传递的不只是计算加减乘除的功能性,它更是推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动机。

中学对于数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尤其是初中,占据着承前启后的位置。小学的基础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经基本掌握,此刻发散其能力势在必行。大脑逐渐发育成熟的中学,对世界有了更多认知,有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对这个世界相对切合实际的幻想。通过《少年数学实验》这类优秀的引导,智力的发展会更加迅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通常当孩子到了中学,很多家长在数学学科上已无心力去辅导,那么这样一本有效解决孩子学习上的困扰的书,就显得尤为恰当。本书不仅仅有大量展示数学基础知识的章节,还可以通过章节中的二维码和网址链接(或唯一编号)进入网络画板,通过课件和多媒体平台展示知识点,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让数学这个印象中最难的科目,变得更加简单与直观。

少年强则国强。不仅仅是前浪对后浪的希冀,更是一个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祖国的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顶级科学家加入到中国的科研队伍中,为中国尖端科技贡献出他们的力量。华为5G的成功吸引着大批数学家的青睐。也许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网络为什么需要数学家。因为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还是有区别的。当今顶级的计算机科学家都有着深厚的数学背景,甚至直接就是数学专业。他们为程序提供算法与逻辑,再由程序员操刀实施。数学是这一切的基础与大脑。大到宇宙之繁,小到量子纠缠,无一不如此。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

评价人数不足

张景中 王鹏远 / 2022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我相信即便没有这么多例子,大家也清楚数学的重要程度。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最能拉开分差的科目。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又无法像文科科目那样随便写些什么,最终交上一张只有一个“解”字的白卷。这样的无奈很多人都经历过,但这样的情形就不必传给后代了。通过《少年数学实验》打开思维,打开空间,注入数学的力量。去引申各学科的灵感,去启发人生道路上的智慧,去点亮科技兴国的明灯,去实现自我超越的梦想。

《少年数学实验(第2版)》读后感(十):动动手,做做实验,数学真奇妙,数学渣也能开窍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不能凭非理性的直觉。通过设计实验,用实验可以纠正直观的错觉。

此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实验操作网站,这个网站上呈现的动态化图案与可操作的图形变换模式,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直观的对比感受、实验、观察、思考的空间。

比如“怪兽成群”设计怪兽的形状,,好有创意,原来曲线还能这么好玩咧!

还有观察“喜”字折叠的翻折动态过程和轴对称变换效果,像GIF动图一样奇妙,有效地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另外,原来经典玩具万花筒的设计是利用了平面镜的对轴对称变换反射原理。

小鸡吃米、风车、钟表与旋转的关系,通过动态的课件,方便学生了解并加深对图形应用与理解。

“黄金切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建筑、艺术创作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认为,把通过黄金切割得到的两条线段分别作为矩形的长和宽,这样得到的矩形是最美的。”比如,希腊巴特农神庙的设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采用了黄金矩形,维纳斯塑像的肚脐就是其身长的黄金分割点。

本书呈现了诸多丰富多彩的数学实验课件,有趣的射影几何,通过放大、缩小、旋转、图案变形、动画重现、灵活多变,进而举一反三,很有启发性,还有视觉上美的享受。

这对学生以后进入物理学、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入门学习,也极为有益,活学活用。

比如现实生活中彭罗斯铺砖法具有五重对称结构的特点,欧式教堂丰富亮丽的彩绘玻璃艺术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我们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探究数学问题,并灵活地学以致用相关数学知识。

“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和观察,动态地解析数学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本书是一本适合中小学生的优秀数学实验科普读物,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数学软件,配套相关课件,展现多种多样的数学动态素材演示,图文并茂。学生在不厌其烦的操作过程中,也能乐在其中。

此书对发现数学事实、掌握数学方法、深入思考数学思想,非常有帮助。对于想深度开创创意数学实验的教师来说,这也是一本令人获益匪浅的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