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1000字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1000字

《生命的未来》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 · 威尔逊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一):生命的存在的根本在于环境

低级生物有些超越我们想象的极端环境造就的适应能力,生命条件由环境影响,高温高压,严寒也有生命存在。极端环境成就极端条件下的生命,环境成就生命,环境成就了天才,生物圈是一环扣一环的复杂系统,只有合适的土壤才能让生物蓬勃发展,必须有基本的数量才能维持物种的延续。如果一个物种濒临灭绝。一个生态系统面临崩溃,那是因为环境的基本条件变化了,而且变化过快。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二):当代“道统”——环保之书

写于2001年的“老书”,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有不少鼓舞人心之处吧,尤其是中国政府的强力推进,是世界各国一大亮点。 人类做为掌握了文明与科技这一进化优势工具的物种,令各个物种的进化步履望尘莫及,协同进化开始失效。许多罹遭物种灭绝之难——刚开始是大型动物,接着是有经济价值的生物,随着人类对栖息地的破坏,一个地区的生物群落可能全部受灭顶之灾,进化足够快的微生物也会大受影响。 人类同具备真社会性(威尔逊在《创世纪》中的概念)的蚂蚁等种群差不多,发明了对同类的大规摸斨害行为,这也许是人类突破了常规进化束缚(只有人类有文化与科技这一进化优势工具)的代价。 人类出现后,伊甸园成了屠宰场,1000年后的人类该如何评判我们今天的行为和选择?那时候的生物多样性是比现在更好还是更糟,取决于我们今天,这是一个起点。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三):致敬 最后的博物学家

如果你对环保,野生动物以及孩子的大自然的教育,都可以考虑看一下这本书。

虽然没有瓦尔登湖那么诗意,但是你可以看到:宏观的整个世界以及人类的活动如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同的组织对环保的态度以及行动上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环境的。

从微观角度,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而言,又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来保护环境。其次是哪一些动物植物,生物,野生动植物。如何正在消失当中,又是如何获得保护的。什么样的物质也许可以拯救人类的生命。甚至从类似癌症绝症当中获得新生,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生物碱。

内容有料,令人引发深思的是280亿这个数字。假如一一个国家,或者世界,组织甚至是个人,为了全人类的命运,是否会愿意付出行动去做环保事业,出这样一笔花费去保护一个生态圈。人们总是说经济增长。然而,如果环境出现问题进行恶性的破坏。又有什么样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呢?作者对此是持有积极态度的,所以,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四):你们的产品再好,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原创。

《生命的未来》,一篇越读越卑微、越读越无力的宣言,一曲悲伤与希望同行的牧歌。这是一部讲生态环保的社科著作,台版的翻译很流畅,至少让我感觉到在纸张和文字下掩藏着呼吸和灵魂。

小时候喜欢在田地里翻砖、挖洞、灌水抓蟋蟀,要么砖底下躺着几条粘乎乎的肥白蚰蜒、要么从洞里钻出来几条黑乎乎的百脚蜈蚣,甚至还记得拨开一堆枯地瓜秧时,一条细长小赤练蛇“噌”的一下游走........现在想想这些,头皮有阵阵麻意,可那时真是胆大。读完《生命的未来》,用里面提及的概念比对一下,这些是亲生命性与生物恐惧性交杂的行为。

“旧石器时代固定下来的人体硬件结构使得人类的本能只囿于一小块地区、一小群族人以及未来两三代”,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在世莫管身后事,这些所谓的处世哲学其实是智人的本能啊。

作者作为一名博物学家很客观、很冷静地描述了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并在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观点,但没有痛心疾首、没有义正言辞、也没有举重若轻,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发现。就像p100页写的那份遗嘱里提到的:“......如果你们勇往直前而且成功了,我们还是会遗憾,你们的产品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大自然原本的创作。”

《生命的未来》读后感(五):造成物种灭绝速率显著增加的祸首,正是“人类”这一超级危险的物种

当我们在关注娱乐、经济、法律、文学、宇宙时,另一批人则在操心着这颗星球上生物的命运。

美国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通过一组组数据和大量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地球上的生命曾是如何的富丽多姿,而如今,物种数量正在世界各个角落悄无声息地骤然衰减。造成物种灭绝速率显著增加的祸首,正是“人类”这一超级危险的物种。根据科学家估算,目前物种灭绝速率相当于人类对环境施加显著影响前的1000到10000倍。如果人类不做出改变,这些缤纷的生命将以超出你我想象的速度灭亡。到21世纪末,会有一半物种消失,也就是说我们的孙子将只能从影像资料中追寻当下并不难见的生命的踪迹。

我们为什么要保证其他生物的可持续生存?人类的发展史在进化史面前如此卑微而又如此不可预知。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命还有许多神秘之处需要被探索,这将给人类的未来增添无数可能。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未来。

物种灭绝的模式多种多样:消灭外侵物种时,栖息地沦为不毛之地会使得物种灭亡;生物繁育困难、生育率低会使得物种在不知不觉间衰减……政府、民间组织与科学技术的通力合作正在物种毁灭的快轨上奋力刹车。而新世纪的中心问题在于,如何在尽可能多地保存其他生物的情况下,提升全球穷人的生活水平,平衡贫困的人和正在消失的生物多样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