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评中国》是一本由曹林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评中国》读后感(一):时评中国,看到的不仅是中国

这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写书评,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曹林老师。

我们常常在确定是否要深入去看一本书之前,会大致地翻一篇文章或者一个部分,也会整体地看看这本书的目录。

曹老的这本书,随意翻开一篇来读,都让人眼前一亮。平常的、我们熟悉的话题,可以写得深刻与标新立异,在自己的阅读及阅历范围内不太了解、甚至从未接触的事物,也可以让人对此事的理解逐渐深入,并且引起深思。

超出常人的理性和看待事物的温情,全面的功课以及深刻的思考,精准的用词与透彻的解释,极佳的专业基础还有令人敬佩的专业精神。全都流露在字里行间里。

目录也极尽所能地去概括与总结内容,并且写出了摘要以供大家“预习”或者说预知了解,对接下来的内容更感兴趣。这方面来说,书的排版也是不错的。少了一些神秘感,多了一份信任感。

文章内容覆盖全面,在这本书里,一定能找到你想了解的内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几乎全都围绕着中国的热题展开(可能还不算最新,但也很近。本书收录的是14-15年曹林老师通过官方媒体平台或是个人公众号曾发表过的精选文章)。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我们不起眼的新闻,曹老同样也有话要说,并且说得漂亮。

曹老既在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书,同时又担任中国青年报评论室的主任。可以说既有学界的专业,又不失业界的经验。

不失新闻之理想,不刻求与众不同。曹老文章已如登山之杖,还愿能登高极目远眺。向前辈看齐。

《时评中国》读后感(二):曹林《时评中国》

说来惭愧,这本书我纯粹是当鸡汤集、故事集和新闻集看完的,除了一些具体事例稍加注意之外,但凡大篇幅提到宣传语的段落我都一目十行地跳过。能够在三天内读完接近四百五十页的纯议论性书,显然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诚然,作者不乏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令人醍醐灌顶、获益匪浅的议论,但文章的段落重复、部分内容的过度正能量化也令人不愿细读。当今世界信息爆炸,无数事件每天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每天都接收到无数零零碎碎的片段,把我们的心灵割裂,让我们无所适从。请不要忙着回应。“闭嘴感到充实,开口觉得空虚”的告诫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表达观点之前,说出话语之前,一定要审慎再三。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容不下失误。这个世界,节奏也越来越快,如果不慢下来,和这个世界保持同一频率的你,终究只会沦为这个世界的附属品。但你明明是你,你的思想曾独立行走,你的言语曾闪闪发光。为何,为何要让流行的网络语言限制了你的表达能力,为何要让粗俗的习惯用语玷污了你的气质,你本来如此完美,为何自甘堕于凡尘?难道只是因为这凡尘,有所求有所思有所恋?还是那高处,实在不胜寒。或者,你本就属于这凡尘? 总有人说,一个人在网络上和在现实中是不同的。或许这是因为现实面对面,网络隔着线。但我更愿意相信,网络上的人们比现实中匆忙的人们更有心沉下去思考,一排字删了又打打了又删,只是为了让看到这条信息的你享受到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最好的青春。可网络上再怎么美好,到最后,还是在现实中幻灭。毕竟,现实实在太快太残忍,不容许我有一点点失误,不容许我有一点点错误。没有撤回,没有再来。 一时情绪。周末愉快。

《时评中国》读后感(三):理性的价值更深远

简评《时评中国》

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中,由于评论主体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评论平台前所未有的广阔,评论门槛前所未有的开放,出现了众声喧哗、热闹异常的现象。这并不全是坏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公开、加速了公民言论自觉。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四个深刻”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不仅仅泥沙俱下,而且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非理性、随意性、投机心理等问题纷纷出现,心平气和的评论、说话成了一种奢侈,用理性的心态解读问题、探究客观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曹林老师的《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一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坚持理性评论的合集,涉及到政治观察、媒体变局、改革、文化批判、反腐败等多个领域。翻阅之后,深感文笔酣畅淋漓,观点直陈时弊,特别是作者坚持理性的思辨,对分寸的拿捏,火候的把握,说教的程度,都是恰到好处。

去年看过一部好评如潮、票房很高的动漫电影后,我一时兴趣写了一篇影评,从“小孩子不适合看”这个角度出发,对电影的价值观等进行了理性的评论。评论被头条网等媒介转载后,很多人进行留言。在这些留言中,大多数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到自己喜爱的电影被“差评”,看到喜欢的角色被指出问题,甚至评论都没有看完,就开始“网怒”,我看了后心情十分沮丧,甚至有删除那篇评论的想法。但是在这些留言中,也有少部分网友做出了客观公正的分析,也让我有些欣慰。

在评论的众多作用中,引导舆论方向,传递主流价值,稳定社会情绪和秩序当是其中要义。要实现这些作用和价值,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少不了冷静的分析,更需要尖锐的批评,这就难免要得罪一些人,这些都是需要勇气的。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到一样:我不想得罪人,但是对不起,我是评论员。从一篇篇评论中,看到了作者坚持理性思考、敢于激浊扬清的拳拳之心。但是在现今的一些评论中,这些可贵的价值正在消减。我们看到的是不疼不痒的评论,绕来绕去的圈子,东拉西扯的“渊博”,然后像模像样地安插几句口号。看这种时评,就像啃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馅的虚胖的大饼。

本书从“中国政治观察、纵论媒体变局、改革走向何方、从社会公器到商业机器、文化批判、反腐败是场战争”等方面命题,持续关注社会热点、公众焦点、舆论盲点等,从公正、常识的角度出发,深度思考,加以活波多样的语言,来发出理性的、不一样的评论声音。可以说,这些话题我们天天都在接触,有些领域还事关我们日常的切身利益,但是扪心自问,恐怕都没有理性的思考过。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些一篇篇包含理性思考的文章,看过后不由得让人接着思考,甚至自动“脑补”某些方面的事情,而不像其他文章一样,迅速消失在非理性的汪洋大海中。

其实,相对于那些“路怒”、“网怒”式的行为和评论,理性冷静的思考与评论,更像一种对自我高度负责的折腾和完善,因为要言人所未言,要敢于探寻真理,要善于从常识的角度深挖,这就更容易给读者以启发。

孟人梦言 原创与2016年5月10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

《时评中国》读后感(四):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如何炼成的?

——《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有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不管是新闻背景出身的新媒体人还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媒体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冲击。新媒体的快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新闻可能在你还没彻底证实它的真伪之前就已经举国皆知了,每个人每天面对的新闻可能已经目不暇接,头都晕了。本书《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就通过作者的相应的评论性文章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本书按照评论的内容分为六辑,每一部分基本都是围绕着时下的热点问题展开的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其中还不乏一些敏感话题。例如第一辑中的《不要传递“越左越安全”的错觉》一文中对体制内的一种可以说得上是固有观点“越左越安全”展开了反驳。在前几十年间,中国上到政府高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人敢放言谈右,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自身难保,所以从哪个年代开始流传下来的生存法则——越左越安全——就被继承下来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也流行一股与之相反的思潮,那就是“越右越正义”,作者在他的评论中不是单单批评其中任一种观点,不是简单的非左即右,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并分析这两种思潮,最终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评论才能称得上是理性评论,与网络上的有些所谓的慷慨激昂的评论家所写的个人感情倾向严重的评论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一点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为了坚持自己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例如《“单双号限行能治堵减污”纯粹是废话》一文相信政府单位的人员看到心里是相当不爽的,这其实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得罪了政府相当于你的职业生涯也比较艰难,但是作者没有这样,扛住压力勇敢的说出来,虽然言辞比较尖锐但是言之有理,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传统媒体就缺少这样的评论文章。作者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失败了吗?》一文中就谈得很好,政府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如今政府想要重新树立公信力,其实就是要给与新闻发言人及相应的官方媒体一定的发言自由,不能简单的当传话筒,不然社会舆论是不买账的。作者在文章中的分析是很到位的,一方面说出了很多新闻发言人的苦衷,让我们了解到这里面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为阻碍新闻发布的一道障碍。我在这里面感受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作者指出:“两边不是人的发言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在某个公共事件上舆论的愤怒到了某个临界点,这些发言人就会成为平息舆论的替罪羊。”这其实也是要求我们作为公众在对待这些公共事件,在新闻发言人无法给出更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再愤怒也不能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新闻发言人,毕竟真正能够做主的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传话筒而已,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政府不作为的一种批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更多一些主动,少一些惰性。

本书的几乎每篇评论都可以称得上精品,例如《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数数看你被多少条“反转新闻”打过脸》等等都写得相当不错,篇幅虽短但字字珠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可以阅读它,想对媒体有更深入理解研究也可以品读它,想专门来批判审视它更不能错过它,强烈推荐此书给大家。

《时评中国》读后感(五):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如何炼成的?

——《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有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不管是新闻背景出身的新媒体人还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媒体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冲击。新媒体的快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新闻可能在你还没彻底证实它的真伪之前就已经举国皆知了,每个人每天面对的新闻可能已经目不暇接,头都晕了。本书《时评中国 用理性反抗坏逻辑》就通过作者的相应的评论性文章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本书按照评论的内容分为六辑,每一部分基本都是围绕着时下的热点问题展开的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其中还不乏一些敏感话题。例如第一辑中的《不要传递“越左越安全”的错觉》一文中对体制内的一种可以说得上是固有观点“越左越安全”展开了反驳。在前几十年间,中国上到政府高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人敢放言谈右,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自身难保,所以从哪个年代开始流传下来的生存法则——越左越安全——就被继承下来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也流行一股与之相反的思潮,那就是“越右越正义”,作者在他的评论中不是单单批评其中任一种观点,不是简单的非左即右,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并分析这两种思潮,最终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评论才能称得上是理性评论,与网络上的有些所谓的慷慨激昂的评论家所写的个人感情倾向严重的评论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一点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为了坚持自己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例如《“单双号限行能治堵减污”纯粹是废话》一文相信政府单位的人员看到心里是相当不爽的,这其实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得罪了政府相当于你的职业生涯也比较艰难,但是作者没有这样,扛住压力勇敢的说出来,虽然言辞比较尖锐但是言之有理,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传统媒体就缺少这样的评论文章。作者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失败了吗?》一文中就谈得很好,政府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如今政府想要重新树立公信力,其实就是要给与新闻发言人及相应的官方媒体一定的发言自由,不能简单的当传话筒,不然社会舆论是不买账的。作者在文章中的分析是很到位的,一方面说出了很多新闻发言人的苦衷,让我们了解到这里面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为阻碍新闻发布的一道障碍。我在这里面感受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作者指出:“两边不是人的发言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在某个公共事件上舆论的愤怒到了某个临界点,这些发言人就会成为平息舆论的替罪羊。”这其实也是要求我们作为公众在对待这些公共事件,在新闻发言人无法给出更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再愤怒也不能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新闻发言人,毕竟真正能够做主的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传话筒而已,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政府不作为的一种批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更多一些主动,少一些惰性。

本书的几乎每篇评论都可以称得上精品,例如《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数数看你被多少条“反转新闻”打过脸》等等都写得相当不错,篇幅虽短但字字珠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可以阅读它,想对媒体有更深入理解研究也可以品读它,想专门来批判审视它更不能错过它,强烈推荐此书给大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