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留德十年》读后感精选

《留德十年》读后感精选

《留德十年》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德十年》读后感(一):彼方尚有荣光

季羡林老先生写的文章怎么这么好啊!作为大家,叙事还是保持平实简洁的风格,很低的姿态,把想说的事情和心情说的清清楚楚,不愿说的部分幽默地简单铺垫,让感兴趣的读者小友们自己去查询和判断;年代虽久远,然对深陷同等境遇年轻人仍然有极大极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太喜欢了,读了好多遍,却不断更强烈地感受到,每个中华民族人民身上刚强不屈和奋进的力量。年轻的人儿们,一切都会好的!

《留德十年》读后感(二):我们现在是足够幸福了吧

开头第一章写留学的原因,看着有一些好玩,老先生留学时候,社会也有说要留学镀金,毕业即失业……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呢? 哈哈,开章就当是老先生的幽默和谦虚了。 在德国十年,又一年在各国辗转,见识很多的破败的场面,也有人离开,也见过炮弹,也见过倒塌的墙……老先生这样的经历留下文字,给我们,我们感觉到很幸福。 在逆境中求生,在无国籍的状态下做学问,这就是成就大师之路吧。 而今,我们很幸福了吧,还是有很多人抱怨。是的,我们来的晚,确实有很多资源被霸占,很多路被别人走过,留给我们难道只剩下了躺平?我并不觉得。 今日跟朋友聊天,过于激动,手指噼里啪啦,等到下班的时候,竟然打了四千多个字,突然有幸福感,我们竟然认识如此多的字,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写下如此多的字,还可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东西,不吐不快。如果是在中秋战国,我写下的四千多字,刻成竹简带有一车了吧,我一周的写的文字,大概是能装下五车,而古人学一辈子可能就能见到五车的文字,我们不该感到幸福吗?虽然我写四千多字都是废话。 现在,我们已经足够的幸福。 老先生留德的十年,生活的物质还是有多匮乏,还有战争,他老师的孩子还需要去参军还死在了战场上,现在的我们,不用担心吃穿用度,我们有什么不满意呢? 热爱现在,拒绝焦虑,勇敢向前吧。

《留德十年》读后感(三):对《留德十年》只言片语

下午在家,看完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凭着季老的记忆描述了从中国启程出发去德国,再经过二战后辗转回到祖国怀抱的经历。

这期间经历了各种坎坷,季老年轻时是个穷书生,尤其是在德国经历二战期间,挨了不少饿,按着他的说法,在最饿的时候眼前有个火球他也愿意吞下,我虽未经历,但也足以可见出季羡林是十足的饥饿了,这也是二战后期德国人民的普遍现象吧。不过,这期间季羡林也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认识了很多有身份地位的知识分子,这我是很羡慕的。给季老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这十年跟友人相处得来的情感了,哥廷根大学的老师们、女房东、博恩克一家、伊姆加德小姐,等等这些对季羡林也怀有深厚感情的人;还有季老在困苦时期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之前也看过季老的其他四本书,不乏对亲友的怀念叙述,足可见季老是一个珍重感情之人。

季老的文笔朴实、真挚感人,文章中小事记录详细,栩栩生动,过往现象如在眼前。除了描述写真手法高超外,也可见季老的记忆力不错,脑力应是优于常人很多,毕竟学会了那么多国的语言。而我现在是手机不离身,整日在大脑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大脑的记忆都混乱、不中用了。

这一周,是又看完了一本书,这是读过的季老的第五本书。季老的过往生平,所集成的文字让我感动。

《留德十年》读后感(四):小见解

很平淡无奇的小事,从渴望留学,到留学,到旅程,到学习,战乱,到回国,种草了哈尔滨和西伯利亚,俄罗斯,哥廷根旅途风光,在读这本书之前觉得大师就是大师,高不可攀,读完之后才发现大师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会软弱会脆弱,会想要投机取巧,会为了肚子活命而忍辱负重,之前已经看过了二战史,季羡林所说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体会到,整个过程自己还是有架构的,季羡林整个时间跨度整个时期是非常有意思的,从清朝到近代,到抗战,到国共,也觉得他是幸运的国内那么饥荒马乱的时间他竟然已经投过了

1感觉就算是出国了就算是留学了其实因为每个人视野有限,万千之中的一个点,他所有的见识和了解的东西都只是小小的一方面而已,所以还是不应该把留学妖魔化神圣化了,

2当时觉得季羡林说他准备博士论文的时候,请一个姑娘帮她打字,因为梵人很难写所以他要呆在他身边,当时我就觉得藉口他肯定是喜欢她,后来他果然承认了,附图一张

3觉得在整个过程中他对其妻子儿女的关心还是很少很少很少的

4在那样一个年代他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心扑在求学上面而且很刻苦很努力这点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他一路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和同学,虽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所以这么幸运肯定是和他的努力分不开的,但确实也说明德国那里有一个很好的环境。

《留德十年》读后感(五):他乡与故乡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说实话,这仅仅是一部个人生活日记而已,只不过它发生在德国,而且是正值二战时期的德国。季先生留德不仅给自身镀了金,也给这本回忆镀了金。

动荡不安的社会赋予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独一无二的气质,无论是书中提起的闻一多还是乔冠华,他们都怀有一颗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家国天下事,事事关心。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刺杀,乔冠华是外交部长,对于乔冠华的最初印象就是高中历史上中国加入联合国大会上那一张仰天大笑的照片。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不同于现在,但是从这本书中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看法有所改观。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会对政治有着只盛不衰的热情。

说白了,这本书只是季羡林先生留德的一本流水账而已。那个时候,德国二战,我们并没有从书中感受到与那些传统教科书中的书中不一样的二战下的德国。无非就是些战争之下,他是如何忍受饥饿和轰炸和继续学习研究和攻克学位而已。书中只提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它的开端和结尾都比较平淡无奇。这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学生来说,重新认识到原来战争有时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是口口相传无人亲眼见证的一场事件。可能是因为我太过于想了解关于二战下的德国,恰好书中提到的二战并不多,所以我才会对它有些许失望。

季羡林先生的语言有着老一辈读书人的气质,但他讲的故事也有老一辈读书人共有的弊端。虽然他写了德国的房东太太,还有许多老师,不过也只是写出来而已,他们的形象并不明显。但我能看出来,季先生对德国的人和事怀有强烈的感情。离开德国,朋友、恩师都不复相见,离别也成了永别。后半部分的人物篇章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怀念之情。书中都是一些琐碎的事件,可能季老追求的只是真实,所有的讲故事手法可以统统不要。

可能我一个普通的读者这样评价季羡林大师的书有些信口雌黄不足以服众。但我相信看过这本书的都会觉得这本书真的可以看的非常快。不像张爱玲的书一样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否则你根本不知道她在讲些什么。季老书中谈论的事情太过于浅层次。也是我为什么读的这么快的原因。

抛家舍子十年留德,独自一人深处千里之外的异乡,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恐怕也是一个学者面对学术应该有的姿态。无论怎样,季老恐怕不是一个善于说故事的大家,但是一个优秀学者。有时候想想,像他那样十年不曾踏上故土,整日在异乡漂泊,身边没有一个体己贴心的亲人,漫漫长夜,该如何熬过来。做学问需要的就是能够忍受黑暗和枯燥。他在书中曾说:留德十年成一梦,客树回看成故乡。十年生活的地方,最终也不过成了他乡。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全力支持,无论怎样,季羡林先生是我很尊重的一位学者,我本人也是山东人。欢迎探讨者,喷子勿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