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锦集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锦集

《禅者的初心2》是一本由铃木俊隆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一):要玩本体论还得是闪米特诸教

很多宗派都把佛性当成最高的教义。包括藏传和汉传。但我觉得佛性,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些东西多少都有点儿有我的意思。而佛教说的是无我。所以我觉得还是般若这类东西比较符合佛教的特色。佛教没必要搞本体论,应该搞认识论。但佛性还是不能否定的,因为你否定了佛性,就把很多宗派全给否定掉了。包括禅宗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二):成为自己,接受自己,放下自己

2022年第46周 《禅者的初心2》

作者:铃木俊隆

读书短评:

1. 当我们不期待任何事,便可以成为自己。当我们试着要有所作为、要显得特别,要达成什么目标,便不能真正表达自己。

2.诸行无常是遭受痛苦、挫折的原因,改变理解和生活方式,便可以在每一刻享受新生命。过何种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欣赏并享受生命当下而不被外相所迷惑。

3.要像一头牛或大象般缓步行走,而不是像一匹马那样奔跑飞驰。如果我们能缓慢的前行,没有任何要获得什么的念头,便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禅门弟子。

4.生命是一场电影,禅修是让你得知自己拥有的是哪一种银幕,你不再畏惧,而是享受让你害怕、愤怒和哭泣的事情,也享受害怕、哭泣和愤怒本身。

5.没有什么是值得担忧的,因为你本就一无所有。禅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改变思维方式,让你的心制造出来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6.佛陀不会给你超过你能力所及或多过你能承受的问题,只会恰如其分、刚好足够。接受问题和处境,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平稳沉静。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三):万物无自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隔一段时间会看一些关于佛学和修习的书籍,但基本出于内心的引导,不自觉的、也并无刻意规划的。

《禅者的初心2》是一位日本法师教习初学者修习的语录或者文章合集。从可读性而言,很容易读,然对我却缺乏更多触动的力量;从逻辑性而言,修习学佛并无逻辑,因逻辑本身便是色相,双方不在一个体系内。

从2015年自知抑郁症起,受外界偶然因素影响,开始接触禅经、佛学,至今也有4年有余了,虽一直积极入世,对佛或禅并无修习也未努力,但时不时的还是会拿出来看,就像在大海行舟的小船一样,时常长风破浪,却也需压舱石稳住自己。佛就是我的压舱石之一。并非宗教爱好者,也并无什么宗教信仰,但只对能够解释我的世界、解脱我的世界的学说和知识抱以接受。

空与色的二元对立,是现实生活或俗世中的主要对立。对佛感兴趣的初学者,可能对空和色始终迷惘。毕竟在非佛的世界中,空就是空空如也什么有没有,而色还带有美色之意,很容易做它想。但其实,空在佛教中,是指万物无自性,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色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万物是由于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变,因缘和合而灭,因是事物产生的原因,缘是事物产生的条件,而“”生“变”“灭”或者各种各样的形式,只不过是色相而已,所以色就是事物的表现形式。什么是无自性呢?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是从来不存在也没有不存在,万物从来不是独立存在,不是独立转化,其所有的变化都不是独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空,才是事物的本质。

佛所强调的,是看事情一定不能孤立的看、非黑即白的看。佛强调非黑非白,也就是事物不是向我们看到的二元性的,但是非黑非白,是否意味着事物是一体的呢?非也,佛认为,非黑非白,黑于白都是色相,既不是黑也不是白,也不是灰,而是本来就空的,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可以说是佛的核心了。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万物并无起源,也无结果,都在相互影响和转化。佛想给我们的是超脱,看清宇宙的真相,而佛的原理并不一定用于修行,哪怕你是积极的入世者,也值得了解和学习,即使简单的投资,佛也提供了一种网状思维,而非线状思维。

禅师教大家:只管打坐。只管打坐,任凭心绪出现和消失,接受。

以前总想自己有三头六臂,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年纪慢慢大了,发现自己一次做一件事情,专心致志的做就是了。就像我跑步,现在跑步就是跑步,心就像一块屏幕,也许有镜头浮现在屏幕上,随它去,也许是空白的,随它去。跑步也是一种修行,专注的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种修行。

《禅者的初心2》读后感(四):禅的奥义:《禅者的初心2》

在这几个月中,一直有一些事情困扰着我。因为报上了这些编程的竞赛,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到焦虑,有的时候甚至会莫名奇妙的感觉很难受,不想和人说话。当时记得天天面对的是内忧外患的压力:对内天天需要整理课本上的东西,因为总是会有事情找到我的头上;另外一方面还要处理竞赛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的在这两件事情上保持着一种平衡。

事实上在之前,我已经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部著作《禅者的初心》。我第一次接触了禅,但是确实不太清楚禅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我对禅的这种意境一直很感兴趣。铃木俊隆的这本著作用更为朴实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禅,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修行,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铃木俊隆大师:开悟即在当下

乔布斯对禅也颇为喜爱。我曾读过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我记得在早期乔布斯曾经作为一名嬉皮士,专门去了一趟印度,寻找灵感。我对Apple的工业设计特别喜欢,所以在《乔布斯传》的“大道至简“一章中,无不体现了他的禅宗思想,追寻自我,保持简约。

如果你想保持自己内心的一丝平静的话,我建议你可以读一读《禅者的初心》第一部。而在这本第二部著作中,更像是对第一部著作的一次延续。在书的书腰纸上,写着“当我们不期待任何事,我们便可以成为自己。“这句话,成为了这几次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这个被利益和各种物质欲望的时代中保持一份纯真和简约?铃木俊隆大师在这本著作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十分急切的阅读着这本书,因为我对此总是保持着期待。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字里行间却一直保持着让我们放下包袱和压力,放慢脚步,认真感受自然。

在第五章《不论你在何方,开悟即在当下》的目录写着这样一段话:“即使在我们不完美的修行中,开悟就在那里,我们只是不知道罢了。所以重点是在证得开悟之前,发现修行的真正意义。不论你在何方,开悟即在当下。“

一直以来我们在执着着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可能在一个瞬间,我们会突然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但是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惊讶于此。这都是我们应得的。我们关注的点,并不是在于我们这些恍然大悟的东西是些什么,而是应该拥抱我们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你可能体会不到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读完之后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后来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拥抱他们,舍身处地的拥抱这些出现的问题,与事情融合为一体,你才能想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事实上,我们似乎真的没有必要去纠结很多事情。“我怎么这么笨啊,我的修行还不够好。”或者是“啊哈,我可真是聪明啊,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我们的抱怨和他人的赞美其实对于修行一点帮助都没有。如果你想去获得一个完美的修行,最好是坦然接受这些事情,“回答,哦,是的。它存在着。但我们只管专注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在现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成天抱怨压力过大,可是我们一直沉迷在贪婪和欲望之中,自然无法寻找到解决之道。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排斥这些行为,而是应该正视这些行为,并非一股脑的埋怨这些事情。通过禅宗,可以帮助你想清楚这些问题,并且对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于禅宗和佛教,我们不必总是过分夸大它的效果,但也绝不能轻视了这股神奇的推动的精神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