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000字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000字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是一本由樊登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一):题目很鸡汤但内容很干货的一本书

樊登老师的这本书,是由他解读过的14本关于职场的书总结而成。

这本书的书名很鸡汤,但事实上干货满满。

这里面总结了很多经典的书,比如《干法》《刻意练习》《高绩效教练》《从0到1》...很多很多书都非常有名,但原书却因为翻译等事情而变得晦涩难懂。

樊登老师是北师大的博士,经过他的解读,很多知识点都可以直接拿来用。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而且樊登老师也举了身边的例子,是内容更容易理解,易于接受和使用。

语言很幽默~推荐推荐~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二):D47 20180212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不推

D47 20180212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不推

因为自己一直难以做到热爱工作,希望通过本书能改善自己对于工作的看法,结果是失望的。与其说这是一本书籍,不如说是一本读书笔记。作者在书中一直写到自己有办读书会,可能这就是作者将七八本和工作或者创业有关的书的读书笔记汇总在一起的产物。每一个主题介绍一本书,只不过将别人写的书的关键提取出来,自己加以汇总、排版,最后成为一本书。当然,并不是说作者投机取巧,但就我而言,也就看第一二章的时候觉得还可以,越到后面越觉得和书名不符,关于创业的、团队合作的,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没有干货,跳着翻完了。看完后,没觉得有收获,所以不推荐。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三):樊登讲书稿

樊登关于工作的讲书稿,汇集了14本书的精华。 1、稻盛和夫在选择人才时不喜欢特别聪明的,他认为特别聪明的人不安分,容易产生感性烦恼而跳槽。稻盛喜欢“七十分人才”,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但耐得住性子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钻研。他认为,人获得成功和聪明程度关系不大,却和钻研程度有关。 2、每个人往前追溯10代大约300年前,都会有1024位祖先。只要少了任何一人,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所以我们是带着多么幸运的基因而诞生的,是多么独特的存在。 3、通用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给一名烦恼的企业家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建议:拿出一张纸,写下明天要做的六件事,上班时将这六件事一一做完,这一天就够了。果然效率大幅提升。 4、世界上并不存在意志力这一说,所有意志力的表现,都来自于动机。 5、每个人的心里,住了一个天使,叫做理性;住了一个魔鬼,叫做情绪。 6、这世界有两种法则: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社会法则靠关系,自然法则靠努力。人的一生中,社会法则偶尔起作用,但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自然法则总是在起作用。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四):分享: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作者从职场的态度、习惯、技能、压力调解、带团队五个方面,为我们详细的解说了在职场中快速提升自己的必备要素。书中列举了许多的案例和相关的书籍,每个章节后面都有详细的总结,整本书读下来感觉确实学到了不少

工作最重要的是认真,认真投入进去了,那么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不过我认为首先你得先热爱这份工作,只有你认同了这份工作,你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的更完美。

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安排时间和事情,把自己的工作内容理清楚,这样会加快工作效率,也会让工作更轻松。今日事今日毕,能尽快处理的事情,尽快处理掉,切忌拖延,事情积累起来,会给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工作的时候也要学会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许多的技能靠的不是天赋,而是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得来的。在职场和生活中,对于某些技能去刻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在职场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变化会对我们处理事情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我们自己的情绪来安排事情非常重要。

职场中,步入新的岗位新的工作环境之前,要先做好准备,详细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快学习,尽快让自己适应新的岗位,和同事上司经常沟通可以让你尽快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五):职场PUA书籍汇总

2022年第27周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作者:樊登

读书短评:

1.樊登的十四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读过稻盛和夫的《活法》和彼得.蒂尔的《从零到一》。

2.如果有一天,你能够意识到别人的批评并没有那么重要,你在别人眼里并不是那个被整体盯着的焦点人物,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从容。

3.完成,好过完美。拖延症最根本的心理动机是完美主义,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

4.改变之所以困难,看似是人的问题,实际是环境的问题。如果你想减肥,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换个小碗。

5.一个人的苦恼并不是由他人引起的,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改变自己和他人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责怪他人。

6.如果一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就会在低层次需求中拼命索取。因此,教练式辅导应该给予员工的是让他们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和方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